扫码手机访问
22
微信扫码分享
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 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摘 要:文章以香港历史为背景,以各专业音乐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演奏技巧、作曲技法、电子音乐等方面的研究,指出香港音乐教育在技巧或技法上模仿欧美,忽略了理论和修养方面的培养,对中国音乐和欧美音乐以外的音乐文化,仍然未够重视。并以此探讨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 音乐学院毕业的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系学生当然可以算是“专业音乐”人才,但音乐学系和大学音乐毕业生则只能算是“学者”,不是“专业音乐”家。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伯恩斯坦、马友友等人读完哈佛大学学位后,还跑去寇蒂斯、朱莉娅音乐学院进修演奏技巧。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提醒音乐教育界的决策者,在制定高等和专业音乐教育策略上分清学术、理论和技巧等不同领域、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依我个人之见,学作曲、演奏、演唱的用不着去念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大师”(Maestro);学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和理论分析的则需要攻读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做“学者”、“教授”。本文所讨论的“专业音乐教育”,是指香港中学教育以上的音乐教育,包括大学音乐系,演艺学院里的音乐学院、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和私立音乐学院。 到了60年代初,德明书院和清华书院也先后建立了音乐系,前者只办了两年(1961~1963),后者则一直坚持到7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岭南书院(后升格为“学院”,再于1997年成为香港政府资助的“大学”)也办了一阵子音乐系,由于过于昂贵,于80年代初结束,部份教师与学生分别分配到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新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此外,香港联合音乐院和海燕艺术学院于1969年成立,前者以报考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香港的公开考试为其主要招生来源,故就读学生不少;后者则难以为继,于90年代末结束。1975年成立的南方艺术学院,后改名为“黄自艺术学院”,现在事实上已变成个别教授的音乐“私塾”。与“官方”关系较密切的一批音乐界人士于1978年7月成立“香港音乐学院”,为不牟利并获慈善捐款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规模远较上述各“音乐院”和“艺术学院”为完善———在香港艺术中心租了近万英尺的地方,可收学生90名、雇用兼职教师20余名。这所音乐学院于1985年合并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从上述音乐院、艺术学院和下文所叙述的大学音乐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看,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夜间上课的私立民间学校。2.私立专上学院、书院如清华书院、岭南书院的音乐系。3.香港政府资助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音乐系、浸会大学的音乐及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
二、目前的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香港培训专业音乐人才主力由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大学音乐系、浸会大学音乐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四院系负责。在上文提及的《香港的音乐(1841~1993)》一文里,我已交代了这四个院系从成立到90年代中的教与学以及研究的情况,下面将谈谈他们的近况。 据统计,中大音乐系本科毕业生在海外考获博士学位的约在13%,考获硕士学位的更多。有毕业生现任教于美国密芝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香港大学、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及教育学院等;还有些毕业生任职于电台、电视台、香港政府音乐事务处和教育署以及其它艺术及行政机构,或从事专业演奏及作曲工作。除一般中、西音乐基础科目外,专研范围包括理论、作曲、演奏、欧洲音乐史、民族音乐
关键词:音乐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
我国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已逐步形成共识,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要达到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理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时候,针对音乐院校的教学特点,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要素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艺术实践环节。艺术实践包括各种专业形式的演出、创作、比赛,也包括各种社会考察与社会服务,是学生在课堂实践和课下训练的基础上的,对相关知识的整合与升华,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演出、创作、比赛,支持学生办报纸、做节目,倡导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例如天津音乐学院音教系每年举行的原创作品比赛和五项全能比赛,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2.实验环节。由于艺术类专业和专业方向的特点,学生掌握创作、演奏、演唱、舞蹈、戏剧表演技巧,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许多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课程中都含有实验的因素。音乐专业的实验不应套用传统实验教学做法,应该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例如天津音乐学院的实验体系覆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管理等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并建有“计算机音乐与音响实验室”、“艺术心理实验室”、“黑匣子实验剧场”等多个综合实验室。以独特的实验过程和方式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
3.实训环节。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训主要包括重奏、合唱、合奏、伴奏等课程的学习和课下的专业技巧练习。实训教学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历教育过程之中,并应占有相当的课时比例。音乐专业教育的实训应按照自身定位创建特色,课程设计应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实训教学的重点,它强调的是反复训练,掌握技能,形成技巧。
4.实习环节。实习教学是音乐艺术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像音乐教育和艺术管理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为其提供了实践上岗的条件,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重要教学环节。
5.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艺术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在专业技能上出类拔萃,更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具有分析、创作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是整个实践环节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调整。
1.调整教学目标。音乐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文化基础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为模块进行构建。设计教学体系时应以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专业素质教育,以体现音乐专业教育特点。应大力推行文化基础学分与专业训练学分并重的制度,逐步实现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与之配套,必须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音乐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2.调整培养计划。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专业教育理念,制定以艺术实践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要与专业水平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将学生技能水平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专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
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设定多层次培养目标。
三、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天津音乐学院实践教学经过内容的完善和模式的调整,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内容体系,主要分为“理论基础―实践培养―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理论基础阶段指基础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和学术讲座;训练操作阶段包括课堂环节和课外环节,主要是实训、实验、专业考试、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五方面;综合运用阶段指毕业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实习、毕业音乐会、毕业演出、毕业创作五个方面。
“理论基础阶段”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实践培养阶段”的课堂环节和课外环节的实践内容,将所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进一步升华和提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在“综合运用阶段”,也就是毕业环节,学生应选择不同课题,运用不同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巧结合成一体,展示出自己的实践成果。
四、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管理及学院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
管理机构、基地建设和人员管理通常采用院系两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管理的模式。院级实验、实训中心可定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教学实施单位,负责管理综合性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系部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科研任务的下达,质量监督和考评由学院归口管理。院外实训基地应由校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学院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院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
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要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
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专业能力考核、评价上。教学考试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目标明确,达到考核学生专业能力的真正水平,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五、保障体系的构建
音乐院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具有相当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人事部门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音乐实践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实践制度;政策规定和鼓励教师在同类学院与社会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一线熟悉业务,参与科研和创新;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加盟;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2.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大多数音乐院校仍延用普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下功夫不够。现代音乐教育已有不少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天津音乐学院为提高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对“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每月的教学中,采取三周“一对一”授课,第四周则开设集体大课,对本月的教学进行共性分析,提高了学生的互动学习,不再停留在独自学习的模式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高。
3.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音乐院校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院内基地的建设。设备添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院内实训基地除发挥其教学与鉴定功能外,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音乐教育要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办学,要从思想上拆除中国式高校的“围墙”,努力拓展与社会的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合作模式;要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音乐与舞蹈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以展现舞台艺术效果,达到表达艺术内容为目的的形态艺术,表演者须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展现思想与技能相结合的成果。因此,其学科特色即注重舞台表演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作为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以举行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为其设计内容,并结合撰写艺术实践体会、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使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展示,完成一套更符合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不要求其单一的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改革方案,这样的探索举措比较符合其专业特点,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政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成熟阶段,专业结构和发展已日趋完善,综合艺术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艺术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以及当今社会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对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优化艺术教育学科的结构与布局,突出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对于从事艺术课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为具体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多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能力。艺术教育专业与从事艺术创作是有区别的,要求我们在尊重艺术个性教育与发展的同时,还要遵从艺术教育特有的普及性特质,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艺术教育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同时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在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正确的政治思想、文艺审美观点、审美鉴赏力和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并具有艺术解读、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以及设计实施艺术教学的能力。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探索和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模式与方式,形成本科、硕士纵向学科结构体系,骨干专业方向横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学科,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相关领域形成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尤其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地域文化艺术的传承,展现出不俗的学科特色与魅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使得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在吉林省同类院校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还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设施,为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了优良的教学环境。
二、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就业优势
依据国际经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现状与就业不匹配、就业率低等问题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近年来,内地高校持续扩招使得更多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许多专业虽然在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但由于诸多学校跟风扩招,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必然导致学生毕业时出现就业市场饱和情况,而且这种状况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以艺术类表演专业为例,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加剧了专业的结构性过剩,多数艺术院校面临严峻的表演毕业生就业问题,本来就属于低就业率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专业学生,随着扩招人才需求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大多数艺术表演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核心是调控专业的供应量,通过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同时积极主动干预和调控个别专业结构和招生指标,是有效提高内地高等教育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历年来编撰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虽上升为,但其中却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的吉林省高校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的就业率为。与国内高等教育总的就业率相比,艺术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直保持很好的就业率,如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就业率为92%;同类专业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更是从1998年以来,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始终稳居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排行榜前十位。因此,综合艺术院校要积极主动地向具有就业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倾斜,艺术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无论是从生源还是就业来说前景都非常乐观,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大量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并且胜任基础艺术教育的专业师资。
三、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设置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准确定位、重点创建并突出专业特色,通过艺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让学生既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又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教学理念,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能够独立实施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人才。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要加大地方院校特色化课程建设。以此为依据,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除原有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还增添了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系列课程,力图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倡导学生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培养;在课程结构方面,确保必修课程达到本科生培养要求,选修课则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2005年,_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综合艺术院校更要充分发挥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利用区域优势,为地域音乐文化培养传承和保护的接班人。内地的一些综合艺术院校如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都以传统音乐教育为热点扶持建立了相关专业学科,既弘扬了中国传统音乐,又走出了民族音乐本土化的路子,对传统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吉林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吉林省,地属东北地域,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学院依托地域优势,通过系列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同时,还通过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入到传统文化艺术实际环境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及艺术风格的把握,既兼顾知识的传授与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实现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既融合多样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又形成特色教学传承模式。
四、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艺术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讲述和示教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入体会、理解并把握其中的本质内涵,并能很好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该尝试打破传统的分步式课程体系,采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互动循环式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建立多样化实践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科学地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作用,通过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采风、演出等形式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训练,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活化理论知识,直接促进学生把专业课堂所学的单一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加以理解、领悟和消化,由过去传统的单纯重视知识掌握转向考核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产、学、研、用的结合。
五、结语
【关键词】转型;地方高校;音乐表演;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03年以来,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形成了5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通过对地方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地方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理念还未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市场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文化市场脱节,同时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科学不系统、管理不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文化市场的需求[1]。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提出建立行业企业发展平台,使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合作办学的新理念,并提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为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也为其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辟了新思路。
一、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毕业生社会评价状况调查
2014年10月,平顶山学院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转型发展(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并把建设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应用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开启多元化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定地走应用型办学之路。音乐表演专业是音乐学院转型的试点专业,为此,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表演专业转型项目小组,专门负责本专业转型过程中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小组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往届毕业生社会评价的角度出发,探索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科学依据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新途径。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3-2015年参加我院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及音乐学院三个实训基地,采用的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达到92%,涉及用人单位140个。
(二)调研内容
1.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主要从专业知识水平、主要岗位类型、人员性别要求、用人单位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等方面。
2.用人单位对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人格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3.用人单位选才重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74家用人单位招聘人数采集的数据分析,的用人单位招聘的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招聘人数持平,用人单位招聘人数有所减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岗位逐年增加。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类型采集的数据分析,属于艺术教育培训类岗位,属于文化产业类岗位,属于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属于专职演员,为其他岗位,其中教育培训类岗位需要的人才呈上升趋势。通过对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专业技能采集的数据分析来看(见表一),节目主持和节目统筹竟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声乐演唱和舞台表演,这些数据也表明,由于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与行业的纵横交叉,使复合型应用人才备受青睐,现有的以培养应用型民族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的音乐表演专业,与社会人才需求已严重脱节。通过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性别要求数据采集来看,优先选择男性的占4%,优先选择女性的占,无性别要求的为,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不存在男女性别歧视,女性毕业生略占优势。通过对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素质要求采集数据分析(见表二),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用人时,一方面考察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但更注重考察毕业生的品德素质,特别是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的主要因素之一。
2.往届毕业生社会评价分析:共有93家单位参与了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见表三):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满意,舞台表演能力、艺术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较为欠缺。这一调查结果为我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数据参考。通过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采集的数据分析,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大的弱点是创新能力、艺术综合能力不足;其次是舞台表演能力或教学能力缺乏;第三是人际交往能力与职业稳定性差。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艺术综合能力、舞台表演能力是音乐表演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表演专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我校开启多元化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的方针指引下,音乐学院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往届毕业生社会评价状况调查分析的结果,找出了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第一,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如主要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实习、见习、艺术实践、专业汇报、毕业汇报和毕业设计等,学分比为,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教学观摩、实践演出、雅乐训练、技能比赛等,学分比为。第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只注重声乐、器乐、舞蹈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节目主持、节目统筹、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实践场所范围较小,大都集中于校内音乐厅、文化广场或校外特定的演出场所,使学生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符合社会文化艺术岗位的实际需求。只有探索一条新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专业基本功过硬、艺术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以音乐表演专业教育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推进课程改革
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的设置中要以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理论指导,努力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2]。我院近年来的主要做法有:
1.调整课程结构。如音乐表演专业基础课程《形体舞蹈》四个学期调整为两个学期;把专业选修课《舞蹈训练》课程调整为《舞蹈排练》;把专业选修课《乐队训练》调整为《民乐队排练》;把专业选修课《舞台表演》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中增加《相声》《小品》《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等课程。
2.调整课程内容。如在《声乐》中施行多元化教学,将中国民歌、戏曲、曲艺、流行歌曲、艺术歌曲以及世界音乐范畴内的歌曲种类作为学习内容,把禁锢在“美声唱法”黑屋子里的学生带出来,去选择感兴趣的歌种(2-3种)进行研究学习,实现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演唱方法的多元化,感受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3.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运用“演中学、学中演”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求每位技能课老师结合所教课程开展“走出琴房,走向舞台”活动,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舞台情景。在琴房上课不再单独以传授歌唱(演奏)方法为主要内容,而是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全方位指导,包括曲目选定、唱奏方法、舞台表演、舞台心理指导、作品风格把握,两周完成一个成型作品。
(二)以艺术展演、技能竞赛为平台,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艺术展演和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把艺术展演、技能竞赛纳入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艺术展演、技能大赛教师指导团队,师生共同参与,在参与中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快速提高。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教学工作,以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表演人才为目标,指导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周周演”“我是导演”等活动,学生每周自愿报名,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只要有成型作品均可报名,学生会根据学生报名情况成立导演组,选定一名学生为本期节目总导演,带领导演组成员,根据申报节目类别,策划编排本期节目,以求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三)以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实现校企合作
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和品质主要有: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却存在着专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应是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了。近年来我院的主要做法有:
1.合作组建“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和“专业专家组”等机构。其中“委员会”负责培养目标研究、培养标准制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专业专家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工作。
2.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基地,把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到校企双方的工作范畴之内。双方共同成立实践教学工作组,明确双方职责,聘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岗位能手担任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等。
3.分类培养,顶岗实习,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根据合作单位岗位的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各单位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同时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商讨,共同开发相关合作特色课程。
三、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协调,以期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3]。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是核心,起着引导驱动的作用。根据我院教学资源优势及对调查中专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实际需要的分析,我们对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总体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其主要涵盖“专业教学实践”和“综合素质实践”两个方面。具体目标内容见表一。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内容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为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把实践教学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内容设置见表二。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执行实践教学计划、稳定实践教学秩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4]。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尤其重要。我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主要内容见表三。
(四)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有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具有先进设备的仿真性的教学环境。科学的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败[5]。近年来,我院选拔了一批实践能力较强,工作踏实肯干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围绕学校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组织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考核,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岗位锻炼,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参与相关专业工作,或采取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培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参加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努力形成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我院还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场所的建设,根据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一是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学校于2010年至2016年建立排练厅三个,音乐厅一个,主要承担校内模拟实习的任务。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满足培养人才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积极地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训基地6个,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我校音乐表演专业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了广阔的实践教学空间,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达到了无缝对接,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也锻炼了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进了专业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办学水平,快速实现了我校的顺利转型。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56.
[2]武萧.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探析[J].音乐创作,2015,(4):193.
[3]洪燕云,谢忠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33-34.
一、为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培养研究生人才。
如今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其实这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变通的方式。由于研究生的教育是培养各专业各方向的研究型人才,强调“专”。这就要求在本科阶段,需要有导向性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加方向的培养。例如:在音乐表演这个大的专业中根据学院设计分出几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包括声乐方向,器乐方向,舞蹈方向、指挥方向等。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可以接受到整体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中感兴趣并且水平突出的专业进行重点培养。并将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知识面广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研究生学习中的研究能力。当然除专业外还要提高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虽然在高考中可以降低标准,可是在考研时外语却是你能否迈进研究生校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因此需要对其重视起来。只有全面的,综合性的、系统的培养学生扎实的掌握各种知识,才能为培养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及教师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演员及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这是音乐类人才传统的培养方向,也是音乐类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式。然而过去那些传统的培养模式早已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也需要适当改革。
1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主要是为各专业演出团体输送专业演员,这就要求学生专业能力极为突出,特别是表演功底扎实,并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然而过去的专业性人才主要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于哪些与自己专业课程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如今的专业人才是应注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均衡的发展,为更好的适应现代的专业团体的演出的需要。
2、培养音乐教师人才
师范类的音乐人才主要的就业定向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此类音乐人才要求均衡的掌握各类音乐知识,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改变旧观念,将所学的知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能反应现代音乐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音乐教育方法,并增加对教育类知识的重视,如有关的社科、人文知识、教育学、哲学,外语、计算机,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论等,使学生能及早的积累从事教育工作的多方面的知识,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音乐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一性和多样性的需要。
三、培养具有组织能力强的音乐人才。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过大,许多音乐类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转行,去一些非专业类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一般选择这类行业的毕业生,大多在校为学校、班级的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演出活动和各类组织活动的任务。培养此类音乐人才,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需要掌握社会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有些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开办各种音乐类学校。因此对培养上述类型的音乐人才时除了增强组织和领导能力外,还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如何把音乐学科作为一种资源和产业在市场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价值及其运作理论与方法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四、音乐边缘学科拓宽了音乐类人才的培养定向
新型的音乐边缘学科如音乐治疗学的兴起,拓宽了音乐类人才的就业定向性。音乐治疗是在一系列学科边缘上产生的一种跨学科的治疗技术。它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学科为一体,利用音乐对人体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教育,训练或矫正某些病人的生理缺陷,或缓解患者失调的精神情绪。用音乐能够给人安慰,调整情绪和心境,摆脱烦恼的特征,来改善病人的精神生活。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教学论坛
为配合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的应用,今年我校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课改培训工作。在教学中发现,部分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音乐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在乐器的演奏技能方面欠缺非常大,部分教师甚至连最简单的电子琴都不能熟练弹奏,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调研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把音乐教学放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位置,对音乐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在人、财、力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个别学校甚至音乐课全部被其他学科挤占。其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非所教。到目前为止,全市小学音乐教师中还没有一名正规全日制音乐院校毕业生,大部分为中师毕业,另有一部分为市职教中心文艺班毕业生,能够按照教学要求熟练演奏乐器的寥寥无几,课堂教学仍停留在“现学现卖”、简单地教唱的层面。近年来,有部分艺术类大专毕业生有回市任教的意愿,但由于没有增编指标而落空。第三,专职教师凤毛麟角。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安排专职音乐教师,有的是一名教师兼顾音体美等全部“副科”,有的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使教师没有精力潜心音乐教学,更没有时间去练习乐器的演奏。第四,音乐教师调研和进修的机会少之又少。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各学科调研活动和继续教育培训班不断增多,但针对音乐教师的却非常少,无法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认真落实音乐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从师资、课程安排、教学投入等方面组织好课程的实施。二是加强对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举办专业进修班、外派学习等形式,对农村音乐教师开展打击乐器、竖笛、口琴、风琴、电子琴以及易学的民族乐器演奏技能的培训,满足教学的要求。三是选调音乐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向人事编制部门申请,增加专任音乐教师的编制名额,吸收一批音乐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加入到农村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优化当前农村音乐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音乐评论作为音乐实践的主要环节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音乐界的关注。由于当今社会对于音乐评论专业认识的匮乏,导致一些不懂音乐专业或专业水平较低的人挤上音乐评论的这趟快车,并借此一举成名得利。而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健康的音乐评论人少之又少。因此,许多音乐人认为,中国的音乐评论教育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荒地。
近几年,综合大学内的音乐评论专业正在悄然成长,逐渐显露了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全国较早开设音乐评论专业课程的综合大学艺术学院,己经有了5年的办学实践,其取得的成绩和显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从2002年起,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次年又增设音乐文化学专业。音乐文学是该院音乐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歌词创作、音乐剧本写作、音乐评论、音乐文献翻译等方面的人才。
客观地说,音乐评论的相关课程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各大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中基本没有涉及,原因在于该专业的综合性、多元性。音乐评论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理论学科,它更是音乐与其他多科学科(如文学、新闻、历史等)相交融的交叉性学科,所以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对音乐评论的专业化教育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
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大胆迈出了尝试性的步伐。他们充分意识到高素质的文化底蕴对于音乐评论专业的重要性,从招生上严格把关。不仅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掌握较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的文化课分数接近普通大学的高考分数线。学生入学后,不仅利用本院的师资开设音乐学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还借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历史学院的师资力量开设诸如西方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闻传播等相关课程,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学院拥有目前全国先进的、能容纳近700名观众的音乐厅,每周都有本院师生或外请专家、演员的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学院经常在音乐会结束后举办“音乐沙龙”、“音乐座谈”等交流形式,并指导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各种视角写成评论文章,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日前学生的各种评论性文章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首届毕业生30人于2006年毕业,一半以上的毕业生成为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的业务骨干,还有的成为政府参议室的音乐资料管理人员、综合大学的音乐理论教师等。
她,就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专业,有着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毕格格。
“毕姥爷”称她为“奶奶”
主持人毕福剑由于参演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被全国观众冠以“毕姥爷”的名号,在主持《星光大道》的过程中,无数选手都称他为“姥爷”,而毕格格的登台却首次打破了这一惯例。同为毕姓家族的后人,毕格格本应遵从“姥爷”的辈分称毕福剑为“爷爷”,阴差阳错却成了毕福剑的“奶奶”,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传统,根据家族辈分的划分,每一代人都会犯一个字,而毕氏家族的族谱上赫然写着“惟孝必仁 德长文贵 福禄祥瑞”,毕格格的父亲名为毕长城,在毕格格这一代本应犯“文”字,却由于女孩的缘故,没有在名字里犯这个字,而毕福剑的福字却显然排在了“文”的后面,中间还隔着一个“贵”字,这样算下来,毕格格在辈分上来讲就成了毕福剑的“奶奶”。主持人毕福剑的一句“走吧,奶奶!”让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这个九零后女孩毕格格,从此多了一个别样的标签――毕福剑的奶奶。
为了备战“星光”,毕格格做足了功课。“我想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光芒。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不为人知的辛苦。”她告诉我们,参加星光大道这段时间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舞蹈、练歌和练琴上。“那段时间,每天的任务就是训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淡化了所有的辛苦和伤痛。
舞台上的毕格格明星“范儿”十足,表现洒脱自然,浑然天成。但这一颦一笑绝非随意为之。“表演、声音、旋律、情感、表达都精益求精,在舞台上的表现更是完美。“任何光彩亮丽的东西都是要后天努力和勤奋来获得的。” 毕格格如是说。事实上,在《星光大道》的经历带给她的不仅仅是舞台上那辉煌闪耀的一刻,更多的则是内心的丰富和能力上的飞跃。“我喜欢《星光大道》的挑战性,也喜欢它的亲民个性,它很好的把一个人进行了全方面的展示,也能够让观众朋友们在最短时间内对我有一个最全面的了解。我喜欢这种跟观众直接互动的演出和比赛。很想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全部释放出来。”这个舞台让毕格格迅速成长,对她来说这是一段珍贵并且难忘的旅程。“很多的难题会摆在你面前,你不得不去面对压力,化解难题。当时的感受是很艰难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在当初那样大的压力之下,我很多的潜力就不会被挖掘出来。多少个彻夜未眠的夜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有志始知京城近,天道酬得少年琴
毕格格从小的梦想就是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国顶级的音乐学府,又岂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她凭借着天赋异禀的领悟能力以及父母的严格教导,让毕格格的音乐梦想终成现实!
毕格格绝对是在艺术熏陶下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爸爸妈妈均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并一直从事着钢琴教学的工作。所以,从事艺术学习,毕格格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她更早地表现出对音乐领悟的原因。 三、四岁时毕格格已经会听音了,钢琴88个琴键音都能听得出来,对音符的敏感甚至超过了那些准备考音乐学院的高中生。爸爸妈妈决定让她提早学习钢琴,那一年她才4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近14年的苦练,终于,在2010年的夏天,毕格格以专业课成绩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双排键电子管风琴专业。
全国大赛 备受瞩目
在2009年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的舞台上,毕格格曾夺得少年组器乐金奖的桂冠!而其投入的表演更是摘得全场唯一的一个最佳表演奖!参赛时,毕格格选择的乐器是双排键。然而,改弹双排键只是2009年3月份的事。双排键要求技术高,非常适合天性喜欢表演的毕格格,毕格格毫不犹豫选择了它。因为有十三年的钢琴功底,毕格格上手非常迅速,令老师们都非常惊讶。
经过几轮选拔,格格进入到决赛。当时报名的选手有2万多名,30名选手进入器乐类决赛,少年组仅8名。
在彩排的过程中,毕格格便突显出来,央视的编导和记者也都格外注意这个来自鞍山的小女孩。正式比赛那天,毕格格投入地表演震惊了全场,评委刘锡津更是给出了“娴熟的演奏,风格的把握,音乐的表演都很到位”的最高评价!
2012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主办的全国键盘大赛在贵阳举办,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纷纷派出强大阵容参赛,毕格格在双排键电子管风琴专业组中一举摘得桂冠。在颁奖音乐会上一曲《剧的情景》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全场专业观众的热烈掌声。
对于毕格格而言,正是这么多年的学习与丰富实践让她从青涩走向成熟,扎实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也恰恰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成就了毕格格在管风琴事业上的辉煌。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毕格格并没有欣喜若狂,对她而言,无论是《星光大道》,还是所取得的各项荣誉,都是业界对她多年来学业的一个肯定,更重要的是给了她一个更好的方向和更高的起点:“这么多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我都把他们看做是我的一个开始。这是老师们给我的机会,所以我更要有一份责任心,让自己不断的进步提升。”这些成绩见证了她一往无前的奋斗和拼搏,每一座奖杯的背后都镌刻着她夜以继日的心血付出。
当毕格格手捧奖杯时,她道不尽心中的感激。这个懂得感恩的女孩更不忘感谢自己的父母和恩师。“我特别要感谢教过我的所有的老师们,尤其是感谢沈晓明教授、沈瑗瑗老师的培养,能够成为他们的学生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是他们让我真正的接触音乐、认识音乐、体会音乐、掌握音乐。正是有了老师们的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我。我更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的养育和培养,才造就了今天的毕格格。”
音乐,一辈子的事业
今年是毕格格的毕业季,她放弃了考研,放弃了留京的事业单位,选择了极具挑战的自主创业之路,一方面继续她的表演事业,另一方面即将创办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她还要把她的成长经历向和她一样有音乐天赋的少年儿童讲述,助其步入音乐殿堂。
秋江,二胡演奏家,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艺术学院音乐系本科二胡专业。 2004—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班。2006—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教育学(课程与教育)专业博士班。
秋江融演奏、教学、创作与研究为一身,将教学理论、技能传授、素质教育、科研成果融为一体。先后荣获军队教育事业教龄20年荣誉称号、优秀_员称号、三等功两次、学院嘉奖十三次、音乐系中国器乐教研室优秀党支部及优秀教研室称号。_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三等奖;1999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三等奖; 2003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铜奖;2004首届、2007第二届澳门“金荷盃”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园丁金奖;2007 CCTV “雅士利杯”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拉弦类中青年组”第四名等奖项殊荣。所教授的军内外学生屡获国际、国内民族器乐大赛金、银、铜奖及军艺音乐系器乐专业一、二等奖学金,为军内外培养了众多二胡演奏优秀人才和艺术骨干。
秋江的演奏技巧娴熟,热情奔放,音乐内涵深切细腻,个性鲜明,在演奏和编创上不断创新探索。1999——2011年在北京、山东、安徽、山西等地多次成功举办并参加《秋江二胡、胡琴独奏音乐会》、《秋江师生二胡音乐会》、学生毕业音乐会暨教学讲座。在部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试论演奏艺术中艺与技的韵妙合一》等数十篇,并荣获各类论文大赛金、银奖项。出版《秋江二胡、胡琴独奏专辑》、《秋江师生二胡音乐会专辑》、《秋江舞台艺术——胡琴专辑、声乐专辑》《秋江二胡作品、论文专集》等DVD、CD学术专著、专辑、教材。担任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及艺术活动评委。在央视“五洲同乐”、“第二起跑线”等栏目和历年“新春青少年大联欢” 、“青春中国”等大型电视晚会中,担任器乐节目统筹、编导工作。参加国家、_领导人迎接各国元首、_长及军事代表团访华演出及军内外、央视等各省市电视台艺术活动千余场。出访蒙古、香港、澳门、维也纳金色大厅、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友好交流演出,屡获赞誉和圆满成功。其艺术传略入选《中国乐坛》、《中国音乐家名录》、《世界著名胡琴演奏家》、《国乐精粹》。
(一)一流中央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中央高校属于_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是指_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①。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36所,B类3所,包含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共33所。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并制作出拥有设计感和美学形象的理想模型和解决方案,最后提交论文论述。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形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互结合,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关怀情感相互交融,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是一种既富有美学性、实践性,又拥有科学性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一流中央高校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总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创新性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角度的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格式的规范化都会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江南大学作为江苏省教育部直属的一流中央高校,对各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中,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50%,毕业论文(设计)总评分折算成五级计分的方法见表1。
(二)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由地方财政或地方行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共有2500多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②。地方高校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的实力没有那么强劲,学科特色相对较弱,但是省级政府为了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来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极力支持高校教育。因此,在上海、江苏、广东等高等资源集中的省市,涌现出了一批可以与一流中央高校想媲美的高水平大学,例如,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这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基本都采用统一的“334”标准,成绩采用的也是五级计分方式。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艺术性、创造性、合理性、表现手段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制作效果的要求相对减弱③。艺术类的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到美学上的艺术性评判,因此,个人的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否熟练地综合运用到所学的艺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提出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是指导教师评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主要条件。其次是设计(论文)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素养。从评阅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将艺术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在通过模型或图纸等表达理念的时候,逻辑性和理论性要明确。其次是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辩小组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回答要具有现实的艺术理论根据,思路清晰,论点明确。
(三)贫困偏远地区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贫困偏远地区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并非高校的主力专业,在带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方面并不能起到领头作用,因此非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经济支持或教育资源在此方面。例如,广西大学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判定以指导教师为主,占据45%,评阅人和答辩成绩分别占20%和25%,剩下的10%为格式的判定。在此情况下,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大影响。再如,较偏远的内蒙古大学,在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再次是格式,学生的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相对来说,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并不完善和详细,在答辩过程中去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度、质量、以及撰写的水平和规范程度等,显得较为急促。
(四)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工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④。然而,民办高校因为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在艺术类专业中更是明显,因此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且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不是很强。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能力有限、投入资源过少、管理人员稀缺等原因,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多以教授理论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实践训练不足,使得学生比较难以兼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这一方面。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四种高校类型中最低的一个了。在字数要求上,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少于2500字,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足,有实用性和创新型,整体语言流畅。基本上只要满足以上的要求,便可以通过毕业答辩。
二、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述评
(一)美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国内美术类专业院校在艺术理论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训练上,都拥有一套相对完整且独特的教育系统,美术类院校主要将专业分为设计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并且结合自身毕业设计实践来撰写毕业论文,重点是强调出对本专业的毕业创作理性依据的表达,或对创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做出陈述分析。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央美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传播艺术审美和引领学术构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追求的是学生自由意志的发挥和求索精神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多注重身边的环境,加强自身的自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上,篇幅的大小不做硬性规定,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展现出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的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阶段,需要考虑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性,以及选题研究完成后的可行性。创作的价值评判以对艺术传统的继承性和传承性来作为一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凸显出学生专业上的特性以及专业深度。
(二)音乐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所谓音乐学位论文,与一般音乐学术论文的定义如出一辙,“是指针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与研究后所撰写的文章”⑤。在我国对于音乐类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而且各个高校对于音乐类的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同,部分院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但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更多的是讲解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和文献的查阅方法,这也使得音乐类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情况而言,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凸显出创新型和原创性,对于已经被进行过细致研究的论题,一般不会有更新颖的阐述,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也不会很高。其次,学生的学术敏感度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很多学生的毕业选题大多是对某个研究点的粗浅认识,很少有能够为学术发展提供借鉴成果。最后,毕业设计(论文)的逻辑论证和解释说明相互参证的过程也是作为评判论文的参考标准。逻辑论证的过程如果只拥有理论而缺少富有层次的解释,论文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空洞感。同样的,只有简单的解释描述而没有足够的逻辑理论支撑,论文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十分浅薄。只有将两者兼容并蓄,贯穿于行文之中,才能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清晰,逻辑严谨。
三、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差异分析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的差异
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差异性较大,可以分为一流中央高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来进行分析研究。一流中央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保证本学校一流学科的独特优势,同时带动学校院系共同进步发展。因此,艺术类专业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同样得到了重视,学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不断学习艺术类学院教育系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完善的教育理论和课程设置。因此,学生受到的教育系统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并无太大差别,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上,设计的规范性、设计的创造性、选题的范围和毕业论文探讨性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类院校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教育偏重方向不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以理论研究和科学竞赛为主,大多采用的理工类的设计管理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要求上,艺术类专业院校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出一份具有体量感的作品,设计类要求多以解决现实性问题为主,包含人文关怀性;纯艺类要求展现学生自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想法,以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要求设计实践及创作实践和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以毕业设计的作品入手,或深入解析创作实践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或分析问题现状,论述创作作品所蕴含的深意和未来的可行性等。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的论文常常和创作实践作品脱节,没有起到创作和理论相互交映的作用。
(二)毕业设计(论文)展示方式的差异
首先,由于综合性高校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学生毕业设计展览时,都将展览置于校园展馆内,主要面向校内师生进行观展,观展人数和群体狭小。其次,学生在毕业季的作品对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校内布展限制了学生和社会资源的结合,使师生缺乏对行业内人才需求的有效认识。与综合性高校不同的是,艺术类学院每年都会进行专业性的毕业设计展览。例如,自2010年开始,九所重点美术学院便开始联合举办“‘千里之行(全国版)’活动,敏感、真实地反映出当代背景下中国学院艺术的教学水平和成绩;为我国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社会艺术生态之间比照的平台”⑥。迄今为止,“千里之行”已经举办了10届,每一届的学生都展示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想法,虽然无法同“大师”作品相比,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和艺术创作空间。
(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方式的差异
综合类高校因为专业的不同性,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结果各有特点,但答辩形式基本上还是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按照不同专业的形式特点进行设计,产生了一刀切的现象。学生无法在答辩时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对毕业设计的理解和看法,同老师的在思想和专业上的交流大大削弱。而艺术类院校每年都会举办毕业设计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平台进行展示。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的展厅,答辩小组可以现场观摩学生作品,听取学生对于作品的解读。涉及到交互形式的毕业设计,教师也可以进行互动体验,更好地了解学生创作的内容。整体的答辩过程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主,以学生对创作思路的分析,整体设计概念的阐述为辅,两者紧密结合,互相映现,保障了在毕业设计和学生答辩评分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四)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目标的差异
学习的背景
在美国,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育硕士学位是针对在职的教师来设计的。这个学位主要是为了让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对音乐教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也是个人财富的一个长远投资,这个财富不单单指的是学识修养方面,也包括个人的薪酬收入。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教师的工资分配。在很多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是根据一个教师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定的,虽然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一般每年只会有两到三千美金左右的差异,但是对于工作经验在19年和20年之间的教师来讲,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每年就会有一到两万美元的差异。20年教龄薪酬分配对老师们来讲是个跳跃,如果没有硕士学位就不会有这个跳跃。不仅如此,一旦你的教龄达到20年,这一档的薪水也就基本决定了你退休的薪水了。除了这个长远财富投资的原因,很多教师选择在工作之后再继续进修硕士学位还因为有很多学区会支付他们全部或者部分继续进修的学费。一般美国公立中小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本科,所以是否进修高一层次的学位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
在美国并不是学历越高就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你有了音乐教师证,那也就说明你已经具有胜任音乐教师这份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讲,学校在雇用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过分看重高学历,工作经验才是他们更加重视的。美国的用人单位不管是学校、公司还是政府部门,普遍都是按照学历和工作年限来支付薪酬的。比如一个有学士学位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和一个有硕士学位同样也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同时竞争同一个音乐教师职位,那么那个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很可能会最终拿到这份工作,因为同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雇用单位更愿意少支付薪水去雇用那个只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所以很多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先到中小学校去积累工作经验。像中国那样本科毕业后争相报考研究生的场面在美国的大学里还是很难看到的。
二、音乐教育研究生入学
程序和学位流程
和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相比,美国的大学是相对的“宽进严出”。虽说“宽进”,其实也不那么容易,尽管没有“千军万马”统一考研的场面,但是努力复习,认真准备的过程还是必需的。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GRE,这个考试的难度我想大家都有一些了解,我就不在这里多费笔墨了。针对音乐学科来讲,也有类似中国的入学考试和试音(Audition),其入学“门槛”其实并不比中国的“门槛”低,说它“宽进”可能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像中国那样激烈的竞争场面吧。对我来说,从入学到毕业典礼,我从没有感觉过“宽进”或者“宽出”,整个过程的每一步如果不全力以赴、认真面对,那就会让你走不到终点、拿不到学位的。所以如果让我说我经历的美国研究生学习,我更觉得是“严进严出”。
首先从音乐专业的入学考试说起,这个入学考试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的书面考试和试音部分。我觉得这个考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比如音乐史部分不但包括我们通常学的各个时期的音乐及作曲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现代音乐特别是美国爵士乐历史。美国音乐来源于欧洲音乐,在20世纪以前也没有什么可以宣称是纯美国特色的音乐,但爵士乐的诞生使美国可以自豪地说这是美国音乐!因此爵士乐就成了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在入学前必须要了解的内容之一。我在中国学过的西方音乐史对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时期的音乐都分析讲解得很透彻,但是在现代音乐方面比较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因此我对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别是爵士乐方面的了解并不多,这让我花了很多工夫去学习并准备这部分的考试。音乐理论方面基本上和我在中国所学的比较一致,另外会有一些可能我们不太熟悉的教会音阶。
试音是入学考试中书面考试外的另一“关”。和中国不同的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候选人不需要是个“全能选手”,钢琴、声乐样样精通。你只需要在你擅长的领域准备三首曲目,比如三首钢琴曲、三首歌曲,或者三首爵士乐曲等,然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这一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察你是否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表现能力。这一关对我来说倒不是特别难,我在唱完三首歌曲之后当天就被告知试音通过了。
过了“严进”阶段就进入“严出”阶段了。通过了入学考试就正式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 University)音乐教育的研究生学位要求完成32个学分,然后还要在研究项目(project)、综合考试和论文这三项中任选一项,最后还要通过一个综合口试才能拿到硕士学位。说起来虽然几句话就概括了这个过程,实际上完成音乐教育的硕士学位平均大约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每一项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说它“严出”,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重重关卡”外,具体到每一门课也不是那么轻松就能通过的。在美国的校园里几乎不会让你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机会。如何考核学生都是由各门课的老师决定的,每个老师都有一个自己的考核系统,很少有老师只给期中和期末两个考试。学生的成绩取决于平时的作业、阶段测验、报告、文章等。任何时候如果掉以轻心都会影响最后的成绩,所以在美国学习从一开始就要绷紧这跟“弦”。
三、理论结合实际—音乐教育
研究生课堂摘录
上一篇:高中生自传范文600字(优选3篇)
下一篇:英语演讲稿格式模板及范文(汇总8篇)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