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必备33篇)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必备33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必备33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篇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居住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们的歌声像辽阔的草原和天空一样嘹亮明净,舞蹈艺术更是丰富多彩,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草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情结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根据教学设计,结合课标“感受、鉴赏、创造、探索”精神,本节课安排了以下内容:

①学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赞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们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和基本常识;了解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们热爱美好生活和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艺术的想像力、鉴赏力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牧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们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和特征,培养学生们对民族艺术丰富的想像力和鉴赏力。

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资料、课件。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主要采用了视觉图像法、设置疑问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激励法。

首先,民族艺术是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中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绪,要了解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我选了一部分有关蒙古人民生活场景和精美画面在导课时播放,既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又丰富了学生们的人文历史知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其次,根据学生们好奇爱动,爱展示自我的特点,我采用了设置疑问,启发引导和评价激励的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习为主体”,让学生们动静交替、热情活泼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说学法

聆听法、小组活动法。

首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是我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培养学生们用心聆听音乐是培养学生们表现和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组活动法,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识,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团体协作精神,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优良的课堂气氛。

说教学过程

一、导课

首先播放短片

播完后上题目:选择与本片内容相符的项

A、蒙古族 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习俗

D、回族

E、成吉思汗

设置意图:通过观看声像具备的短片,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注意力,并通过讨论,师生交流引发学生们联想,丰富学生们有关草原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

在这环节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们了解地理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及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宽广的草原是蒙古人民生活的摇篮,人们热爱草原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宽广的草原赋予人民宽阔的胸襟和豪爽热情的性格。蒙古人民的歌声像辽阔草原和天空一样嘹亮明净,舞蹈更是丰富多彩,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盅碗舞”、“挤奶舞”等。下面欣赏合唱《牧歌》。

二、新课

(一)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欣赏前,把学生们分组,让他们用蒙古风景或历史人物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队”、“千里铁骑队”、“成吉思汗队”、“呼伦贝尔”。

提出问题:歌曲用什么声音,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播放乐曲]

听后讨论问题,在这个环节,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们想象。僻如:歌曲纯粹用人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组合,不同的力度变化,展示出草原美丽辽阔的景象。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让学生们一起朗诵书上《牧歌》的歌词,共同回味合唱带来的美好回忆和联想。并让学生们了解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二)学唱歌曲《牧歌》

首先,老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

提出问题,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宽广、悠长、深情,表现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及人们无限的热爱之情。

2、学唱歌曲

1)跟老师学唱谱子,并找出乐谱中旋律相近的小节,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对旋律与节奏更准确地把握。

2)跟琴唱歌词

要求学生们轻声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学完后,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励学生们创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鸣附和”等,这样既练习了歌曲,培养了学生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此环节,补充蒙古歌分长调和短调知识。

三、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比较有特色的乐器,因琴头上雕刻马头而著称,演奏时像二胡,但音色像大提琴。

[播放乐曲]

找学生们简单谈一谈乐曲表现的内容: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此环节只作欣赏了解。

四、创作与探索

播放背写音乐草原歌曲《赞歌》

在这个环节,鼓励学生们大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蒙古草原的美丽辽阔与生活习俗。比如唱歌、舞踏、美术、朗诵、模仿表演摔跤、赛马等,老师要行当地指导。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表演,以调动学生们积极性,此环节占课时比较长,约十五分钟左右。

五、结束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蒙古草原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蒙古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热爱草原,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蒙古草原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表达了蒙古人们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热爱之情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请学生们收集有关蒙古草原的信息。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京剧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内容,适用于八年级的学生。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谈谈这堂课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意图。

一: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靠老师的语言介绍,或听唱段欣赏,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能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2、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的特点。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以典型范例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

2、认知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特点及京剧的伴奏乐器。

3、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音乐,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等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课的重点、难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谈话法、体验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

为了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课前,多媒体播放京剧《苏三起解》视频片断,学生随京剧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浓郁的京剧氛围。

(二)、课中——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环、谈话法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课开始,我问学生“你知道刚才播放的是我国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世界”。

第二环、自主合作,了解京剧常识。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3篇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4篇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妈妈之歌》

2、学唱歌曲《妈妈的心》

3、表演歌曲《妈妈的心》

4、音乐知识: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_妈妈的歌_、_儿女的歌_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

2、放录音,(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注意区分: 5 3 3 . 1 │2 3 0│

妈 妈 的 心 里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_0_?板书_0_简单介绍: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_0_表示,_0_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_0_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谈话:歌曲中_儿女__妈妈__祖国_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教师范唱

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表演《妈妈的心》)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_阿哈巴拉调_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5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中班音乐主题活动《动物朋友齐上阵》中的《小猪睡觉》,我将从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教学法及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说课。

一、说活动设计意图什么东西最吸引幼儿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小猪是幼儿生活中喜爱的动物,它那扇耳朵、摇尾巴、打呼噜等憨态可爱的动作幼儿模仿起来很感兴趣。正如《纲要》中所述的:_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既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小猪各种可爱的动作,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_。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小猪睡觉》这首歌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这首歌词简短有趣、曲调生动活泼,预计孩子乐于学习,易于掌握。

二、说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1、感受歌曲的诙谐,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唱准│×××××│和│×× ×× │的节奏。

3、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创编成功的喜悦。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受歌曲的诙谐,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初步唱准│×××××│和│×× ×× │的节奏。

活动的难点是:初步唱准│×××××│和│×× ×× │的节奏,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中用音乐磁带《小猪睡觉》让幼儿欣赏歌曲及跟唱歌曲,用课件《小猪睡觉》主要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小猪头饰的使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6篇

一、说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感恩,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艺术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超级女声这样一种流行要素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视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

2)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2个学习目标(略)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2)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4、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六、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好的效果。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7篇

说教材分析:

歌曲《雪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六课歌曲,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F大调, 2/4拍 ,是多乐句的不规整结构。歌词具有儿童特点、音乐形象生动,描写了儿童对晶莹的雪花感到好奇,以及数“花瓣”的情景,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来设置的:

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歌曲《雪花》,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表现雪花带来的欢乐。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体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教学重点:

用欢快的音乐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节奏能按照顿音、重音、保持音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头饰

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重点采用引导法、听唱法、情境教学等方法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说教学思路

通过学唱歌曲和各种音乐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快乐,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快的气氛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终达到快乐歌唱、快乐学习。

教学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愉快演唱——学习歌曲。

4、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巩固学习。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作一些具体说明:

教学思路之一: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老师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将学生带人冬雪的氛围。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思路之二:创设情境——谜语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歌曲教学。并通过儿歌的.形式了解雪花的形成,让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进行初步探究。通过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小雪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之三:愉快演唱——学习歌曲。步骤一:聆听歌曲范唱,以歌曲感受为主,体验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雪花的喜爱。

步骤二: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通过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让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按节奏朗读歌词,突破本课中的教学难点,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再唱歌曲,通过轻声地随唱,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

步骤三:聆听教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雪花为什么不见了呢?”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惊讶的语气有感情朗读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在教唱歌曲中讲解顿音符号、重音符号保持音记号的唱法,通过编口号的形式,让学生很快掌握各种记号的演唱技巧。通过多遍聆听、演唱,让学生体验顿音符号和重音符号在歌曲中的不同效果,并在演唱中加强练习,达到学会并掌握的目的。

步骤四:学生熟悉歌曲后,与学生进行歌词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快乐的音乐学习当中。

步骤五:在歌曲处理部分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⑴洁白美丽的雪花飘飘洒洒来到人间,带给我们快乐的童年。这么美丽的雪花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来表现呢?

⑵看得出你们非常喜欢雪花,那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通过设计情境,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指导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运用甜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记忆尤新,解决难点部分。

教学思路之四: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巩固学习。歌曲学唱后,将班级分成四大组,分别是:表演组、碰铃组、串铃组和响板组。教师课件出示乐器图谱,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何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如何为歌曲创编动作,教师巡视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学习,寓快乐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

说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冬的气息,你们高兴吗?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会出现——危险!所以,我们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向着银色的雪世界出发吧!现在让我们再次唱起雪花,用你们最轻松、愉快的心情,最优美的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冬的赞美吧!最后整节课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

本课设计,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通过看、听、说、奏、唱、舞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乐学、敢学,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_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从这句话中我得到了启示: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吧!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8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一曲山歌送给大家,希望能给您带来片刻的轻松和愉悦。请大家记住我.

一、说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丰收乐》的第二首曲目《栗子大丰收》。这是一个以“丰收”为情境,“欢庆丰收、赞美丰收”为主题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单元,而《栗子大丰收》是一首旋律明快活泼童声合唱曲,极具民歌风韵,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民族民风的学习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领域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但由于我们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缺乏正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歌唱技巧与表现力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指导与自主领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中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

能学会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

过程与方法:

能采用朗诵、游戏、伴奏、舞蹈、绘画、合唱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丰收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是学会用活泼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

教学难点:

通过音准、节奏的把握和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来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四、说教法学法

在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新课标为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丰收的氛围。针对儿童爱玩的天性,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而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在本课学习中,我力求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创造法进行学习。

五、说导学过程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根据我市推广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激趣、体验、探究、创新、延伸”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1、多媒体播放“花果山超级栗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

(背景音乐《栗子大丰收》)

2、导入:中秋时分,金风送爽,都说是土地不负有心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花果山的“超级栗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正如火如佘的进行着。观摩者的称赞声和农民的欢笑声交融在一起,奏出了一首动听美妙的的丰收之歌! (板书课题 《栗子大丰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通过多媒体播放“花果山栗子观摩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热闹的场面、煽情的解说渲染和营造了一个丰收的喜悦气氛,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审美体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感受旋律

录音机播放《栗子大丰收》。

设计意图: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2、发声练习,巧作铺垫

师:今年的栗子有了好收成,花果山的农民个个喜笑颜开,嘴里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栗子宝宝们看到自己的主人那么开心,也不甘寂寞地跟着唱和。听!

(出示发声练习要求:农民—高兴地;栗子宝宝—活泼可爱的)

A. 女生饰“农民”演唱高声部:

B. 男生饰“栗子宝宝”演唱低声部:

C. 合唱:

小结:他们在一起欢快的唱歌,俨然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多么美妙,多么和谐!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角色扮演,学中玩,玩中学,轻松突破本课声部协调的难点,为新课教学巧作铺垫。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安排:“卡拉OK”大家唱

1、再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2、学生按角色分别视唱,相互解决难点。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3、大家一起唱。

设计意图: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身份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在第三板块“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中,我制做了一个“卡拉OK”的音像视频,学生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分角色视唱,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音乐中的重难点,)摒弃以往音乐教师不厌其烦的机械带唱,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创新,即兴表演

1、问题设计: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你们又是用哪些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呢?

2、分组设计,集思广益

表现形式:舞蹈、歌唱、绘画、器乐演奏、剪纸、诗朗诵等

活动安排: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以剪彩条、贴窗花、写对联等方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然后在里面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张梅玲教授说过: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陷的创造它也是创造。(在“巩固创新、即兴表演”这个环节上,我结合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特点,引导其根据自身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以剪彩条、贴窗花、写对联等方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然后在里面载歌载舞。)(这种)自主、合作的即兴创作,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精神。同时这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也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

(五)、综合演练,情感延伸

1、虚拟电话,传来喜讯:

中央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主持人毕铭鑫盛情邀请我们花果山的农民带着甜甜的栗子前往北京参加《欢庆丰收》大型歌舞汇演。

2、渲染情绪:

师:谁家的栗子最大?

谁家的栗子最甜?

谁的歌声最美妙?

那我们还磨蹭什么呢?此刻,就让我们挑起担子唱起歌,一起前往美丽的北京吧!让首都人民也尝尝我们的大栗子!

3、音乐响起,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添花加彩之后,在第五个板块“综合演练,情感延伸”中,我)通过电话情景模拟,(参加中央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的《欢庆丰收》大型歌舞汇演活动。)

利用电视媒体的影响,以及三个问句的渲染,再次提升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扎头巾、挑担子,加入到歌表演的行列中去,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愉快的劳动生活和丰收的喜悦。课堂虽然结束了,情感上却仍在不断延伸。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9篇

我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的音乐教师黄晓乐,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一堂唱歌课综合课《采金秋》。

说教材:

本 课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藤篮》中的第三课时《采金秋》。《采金秋》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 乡村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学生们勾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象。本课时就是以学习这首歌曲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说教学目标:

包括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创编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对歌曲《采金秋》的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丰收的良好情感,从中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说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节奏练习以及大跳音程的学习。

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提问导入法、互动学习法、分组游戏法等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

音乐课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学习歌曲后,我让学生用各种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同时分组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从而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节奏训练、歌曲学习、创编表演三个环节组成。

首 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同时也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呢?”这个问题和学生的 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学生肯定会回答“秋季”;而后我接着提问:“那你们喜欢秋天吗?”这时大多数学生应该回答“喜欢”;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出一系列喜 欢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气候凉爽”等等;与此同时,我借助学生的回答继续引导:“秋天是凉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声音更 美!不信,你们听: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这样,我就顺利引出了这节课的第一条节奏训练,同时大屏幕上也出示了这条节奏,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 的声音来朗读节奏。接着,大屏幕上出现歌词,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今年又是大丰收喂!”并且要突出强弱,这样促使学生对歌词的旋律 产生兴趣;随即大屏幕出现旋律,学生随着琴声演唱这一乐句,在演唱中即时纠正学生在音准或节奏方面的错误,从而顺利解决了大跳音程这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歌 曲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第二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节奏难点,也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产生了一 定的兴趣。

节 奏训练结束后,本课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歌曲学习。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两条节奏训练以及乐句演唱,所以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学习不会感到很陌生。大屏幕出现了 《采金秋》的完整歌谱,我首先采用童声的演唱方法给学生范唱了一遍歌曲,同时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描绘的情景;接着,又让学生听一遍教学磁带中学生演唱的这 首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顺势鼓励学生:“现在我们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们会比他们唱得更好!”接着,由我弹伴奏,并带着学生 演唱《采金秋》,在演唱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此反复几遍,学生对这首歌曲逐渐熟悉,最后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 后,进入本课的第三环节:创编节奏。学习完歌曲后,我拿出准备好的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学生领取一部分打击乐器,要求学 生利用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同时完整地进行歌唱表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由于有了多种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 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整个课堂设计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大家!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0篇

说教材分析:

《小船》这首歌曲,歌词用了比喻的手法_爸爸是船,妈妈是帆,小船摇着我的童年_,抒发了对美满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赞美。歌词为F宫调式,一段体结构,4/4拍。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均为4小节,第三乐句扩充为8小节。全曲为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曲调委婉流畅,十分适合儿童演唱。第一、二、三乐句中巧妙地运用了休止符和弱起拍,使音乐避免了拖沓充满了情趣,从而使演唱气息更易让孩子们掌握。

说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实现体现三个层面,在音乐课堂上都要依托学生的亲身的体验,在体验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究。

1、情感目标:

⑴、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

⑵、教育学生懂得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之爱,唤醒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 、知识目标:

认识 4/4 拍,感受它的强弱规律。

3 、能力目标:

⑴、引导学生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⑵、掌握声断气连的歌唱方法,并准确的唱好弱起拍。

说教学重点:

1、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2、学唱歌曲《小船》,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说教学难点:声断气连的歌唱并准确地唱好弱起拍。

说教学教法:

《小船》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通过_情_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感受四四拍的音乐,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教具准备:电子琴、口风琴、录音机、船(图片)、歌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

教师以猜谜语_船_字的形式和交谈中了解学生们对船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欲望。

二、运用已有的知识体验牵引新授知识的理解,学习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10分)

已有经验的迁移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为让学生了解4/4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教学设计上,首先选用进教室时的歌曲《小小的船》,请学生唱一唱,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3/4 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伴随着音乐用动作来感受、表现。当学习《小船》让学生说出拍号时,孩子自然会用以有的经验去分析、去思考,这其实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过程。前面情景的创设,为后面的探究与发现作了更好的铺垫。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歌曲《小船》(25分)

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小船》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是倾听的艺术,在进教室、发声、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强弱规律等音乐要素时,无一例外都通过倾听体验音乐作品来完成,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投入到学习中。如初听《小船》,这是一种完全放松和无意识的听赏方法,以此来渲染一种柔美、恬静的氛围。接着是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所体会到的对歌曲的点滴感受,这是一种联想想象式听赏,是学生自身感受与音乐情感的交融。

我在设计学唱歌曲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如:有感情地读歌词;随音乐哼唱歌曲;通过教师的指导演唱、变换演唱形式以及相关音乐知识的传授,不断地突出并掌握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当教师说出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勤劳、勇敢、无私奉献,为了养育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谁能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_用_情_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们畅所欲言。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充分的感受四四拍的音乐,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3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在结束语中,教师用_感恩_树立起学生爱父母、回报父母的鉴定信念。同学们_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种人最要感恩,她就是——母亲,他就是——父亲_,让我们从小就以一颗_感恩的心_去爱我们的父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回报父母的爱,能做到吗?最后让我们的父母乘坐我们爱的小船,在碧波荡漾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我们的汗水中去感受我们对父母的爱吧!(师生表演_划船歌_)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1篇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唱歌综合课《我给月儿唱个歌》,本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月亮星星我来啦》,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有关月亮、星星的歌曲,从而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空间的求知欲。本单元用第三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我给月儿唱个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能用X X X I X — X I的节奏型朗读儿歌,通过唱歌曲《小小的船》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材分析:

歌曲《小小的船》中的歌词原是一首小诗,是叶圣陶专门为儿童写的,整首歌曲优美抒情,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朋友喜爱。

教学目标:

为这节课我拟定的目标有三点:首先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想象力。知识目标: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读儿歌。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儿歌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教学难点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美,体现美、表现美。

教学思想: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在幼儿时对星星。月亮就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也唱过有关的童谣,听过有关的故事,那么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我准备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采用生动的情景启发。引导,自主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编的游戏相结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说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音乐活动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主动模仿。自己创编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展开学习。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学习,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第三步在歌声中感受美。表现美。 首先第一步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开始老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迷人的夜晚吗?那么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进这迷人的夜晚。”这时我会播放课件,关上灯,让孩子欣赏夜晚的画面,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制造一个夜晚的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夜晚美在哪些地方?从中引出要学习的儿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夜晚展开的,那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与课本主题相似的情景,让美的画面,美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心。孩子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激发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引起他们对夜晚的无限遐想。

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先让孩子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接着老师用X X X I X — X I节奏加上身势动作朗读儿歌,让孩子体会并且进行模仿,模仿后我会请能力较强的三个孩子分别充当小老师这一任务分教授三组的学生,在分组学习的同时老师视各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点,然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开展儿歌接龙游。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三拍子的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学习。自己教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加上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的纠正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变得轻松,掌握得更好。

第三步是在歌声中感受美、表观美。首先老师激趣引入“月亮仙子”看孩子们那么能干那么棒,它说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这时出示课件,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欣赏;接着再次欣赏歌曲,并且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让孩子想象我们就坐在月亮船里了,帮助孩子们继续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再经过多次的感受和欣赏,学生已经熟悉歌曲了,并且演唱歌曲,最后学生表演唱歌曲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对歌曲充满想象,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去想像月亮的美,学生们边听边想像,进入美妙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单设计,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2篇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四课<音乐会>里的一首歌《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欢快活泼,富有情趣。因为这学期一直在研究自制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所以在本课的设计里,我也是让孩子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打节奏。我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和表现音乐。同时,体会创编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二.说学法

1.综合运用示范法、讲解法、听唱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主动性。

3.以正确的范唱和伴奏,用艺术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使之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了解_吉他、提琴、法国号_几种乐器的形状,音色和伦敦、柏林、巴黎及歌地区所在的国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在教学中领会到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就必须好好学习文化课,长大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服务于社会。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然后对学生说:_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决定带大家去参加一场音乐会。但是每个进入音乐会会场的人都必须要有一张这样的入场券才能进入,如果你们想得到音乐会入场券还必须经过一个考验。你们有信心进行挑战拿音乐会的入场券吗?_从而引出难句旋律的模唱,为等下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设计,创设开音乐会的情境,轻松课堂气氛,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又如在聆听歌曲前我提问设置悬念:_今天,我还请来了三位外国小朋友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他们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歌表演。现在我们一起在歌声中听听他们是谁?_接着播放吉他、小提琴、法国号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猜猜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搭建舞台,展生风采

《音乐新课标》强调:_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_歌表演这种形式就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歌曲,我请学生用动作表现自己喜欢的乐器的演奏。有的学生选择表现演奏圆号,有的学生表现演奏小提琴,有的表现演奏吉他等等。在表演中,他们赋予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舞台中,从而发展孩子的个性、自主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注重创编,培养能力

在新教材中,几乎每课都增加了编创活动,本课中我设计了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改编歌词来表演唱这首歌曲。以往到创编环节,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创编的素材而使创编流于形式,所以在本课的一开始,我让班级小乐手展示的目的除了创设情境外,还是为完成为歌曲创编歌词教学任务提供素材,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达到了学生能独立创编歌词的教学目标。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总结这堂课优点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歌曲教学中,有不少节奏难点,如_0 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砰 _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弱起衬词_勃隆_,是比较难处理的,虽然通过反复的听唱,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我觉得是缺少解决方法的。课后我在思考,如果为了不让学生将_勃隆_两字常到强拍位置而让学生只唱_砰砰砰_,将八反休止符及_勃隆_放在心里默唱,这样,更能确定_砰砰砰_的准确拍位,同时在默唱时也能聆听_勃隆_两字的弱起感觉。又比如在_跳?哟 唱 哟_ 这一字多音的乐句,处理最不好,尽管我进行了多次范唱,节奏仍有错误,学生还是很明显地将_跳?哟 唱 哟_唱成了_跳 哟 唱 哟_。课后我思考在教学生唱_跳_字时做一个伸懒腰的动作,并在_5 3 1|2 1|_中的_3_音处加个_ao_音,节奏,那么难点解决了嘛!

我相信,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多想想怎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这样的课一定会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3篇

教学内容:

《卢沟谣》

教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⑴音阶练习

12345432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⑴歌词朗诵

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4篇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小学音乐沿海版第十二册第三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二、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介绍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教学大纲为我们的欣赏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三、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目标:

1、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2、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3、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五、教学重点:

1、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2、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难点:

1、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2、给舞曲创作打击乐伴奏谱。

[说教法]

大纲中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指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于整个身体的感应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鉴别。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

五、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说学法]

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指出:音乐欣赏应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即从音响感知出发,进入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阶段,最后达到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背景,意境,创作手法等理性阶段,只有把四者紧密结合,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感性、理性统一的“全方位”欣赏阶段,为此,我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

一、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我们利用多媒体助教的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瑶族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

三、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

2、点题:《瑶族舞曲》。

3、看一组瑶族风情的介绍片段。 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引起学生倾听的愿望。采用多媒体影像,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瑶族的风情及音乐特点。

二、欣赏全曲:

1、体会全曲情绪,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背景。

3、介绍瑶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点。 让学生感受舞蹈的热情奔放,从而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进入舞曲的情景。

三、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633 633|633 633|17 | | 1. 7 | 6 0 |

A、先提问:引子部分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引子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引子描写的情景:在月光下,把人们带进了瑶寨。

C、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找出瑶族长鼓舞的节奏型。 Χ ΧΧ | Χ ΧΧ |

2、音乐A段:

63 36| 2. 1 |72 17| 3| 12| 32|123 21|6 0|

A、先提问:A段第一主题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

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描写的情景:抒情、优美、瑶族姑娘翩翩起舞。

C、为第一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小铃:ΧΟ|Χ Ο| Χ Ο | Χ Ο |双响:ΟΟ|Ο Ο|ΧΧΧΧ|ΧΧΧΧ|铃鼓:ΟΟ|ΟΟ| Χ— | Χ— |大鼓ΧΧΧ|ΧΧ| ΧΧΧ| Χ Χ |注:大鼓模仿长鼓的节奏。

总结升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5篇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交流与探讨。衷心地恳请专家和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分析】

今天我要向大家说的《童年》这一课,是小学人音版第五册中的第一课。我选择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这一课中的第一首歌曲——上海童谣《摇啊摇》。我抓住了歌曲的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首老上海童谣,江南水乡是背景、方言童谣是特色;第二,6/8拍船歌式的旋律,富有船儿般摇摆的韵律感和动感;第三,小桥、流水、人家,一位慈祥的老外婆,让人心中产生无限的感慨。根据以上特色,我凭借童年这个中心轴,转出童年的游戏、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外婆三大板块,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从而引发出回报父母长辈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今天幸福的童年,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为辉煌的明天播撒下智慧的种子。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感受和体验歌曲旋律如船儿般摇摆的韵律感和动感;用清新稚嫩的童声优美地演唱歌曲《摇啊摇》,并能初步用上海方言演唱。

2、歌曲中一只馒头|一块糕|这一乐句的正确演唱。(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回报父母长辈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今天幸福的童年,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为辉煌的明天点燃希望的火花。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请大家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在这里我将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分析。

整合点一:童年的游戏

1、说童谣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6篇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教材所选用的作品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槔》、交响诗《芬兰颂》,这两部作品都是民族乐派典型的代表作品,由于课时限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鉴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为主,教学活动围绕“民族”二字,帮助学生从题材内容方面、音乐风格方面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难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重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7篇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音版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根据设

计进行演唱。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

集体主义精神。用过对歌曲的演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3)在分析处理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处理。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音乐水平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的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联想歌曲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2、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并为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结论。

3、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根据歌曲特点我设计了一条三拍子的发声练习和一条二声部练习,目的是为下一环节的演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做铺垫。

(二)导入环节

首先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会用大屏幕和音响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有关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随后我会让同学们说说查找到的关_的资料。我会顺势总结出: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三)学习歌曲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让学生首先聆听一遍整首歌曲,让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然后由我整体钢琴演奏一遍,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对这首歌本身就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很强,通过前面的两大板块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将直接让学生跟随我的钢琴伴奏带歌词演唱,当然,可能会在个别细节方面唱的不到位。我会重点提示学生如果歌曲的结尾的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在学成歌曲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分组演唱本歌曲,同时在歌曲的曲调中再次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意境。

(四)练习歌曲

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艺术处理:

1 。欣赏合唱版《大海啊故乡》,并思考:

(1)歌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这种情绪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要素分析歌曲,为下一环节的艺术处理做好铺垫。

2 。小组讨论并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变化为歌曲加二声部等,对歌曲进行处理。这一环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原则。

(三)、拓展欣赏

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8篇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如下:

一、说教材

1、歌曲背景:《雪绒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3册第7单元《荧屏乐声》的内容。《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2、歌曲分析: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决定了它的格调优雅恬静,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 ,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3、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合唱和集体的演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③知识与技能:学习音乐基本要素,三拍子的特点,强弱规律

二 、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节课采用了如下几个教学法:

1、讲授法:这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这堂课的内容。

2、情景教学法:在上课之前,讲述《音乐之声》的故事创造情景,让学生融入一个温馨,充满爱国主义的氛围。

3、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雪绒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雪绒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4、音乐欣赏法:以欣赏电影片断为手段,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重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方面进行对比,拓展学生思维。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法也是很重要的。通过《音乐之声》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歌曲,并且带着问题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吸收知识。

四、说程序

1、创设情景

通过讲述《音乐之声》的故事,导入课题《雪绒花》,播放雪绒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雪绒花的样子,并且播放这首歌曲。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这首歌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唱歌曲

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自己学习,能够大概的会唱旋律。在难点处和学生唱的不

对的地方,单独提出来纠正。

3、有感情的演唱

在学生能够真确的唱出歌曲的旋律时,简单的介绍歌曲中的乐理知识,通过理解三拍子节奏特点(强弱弱),让学生带着节奏的强弱和旋律的起伏,有感情的演唱。

4、情感升华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中演唱《雪绒花》的片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拓展

简单介绍《音乐之声》中其他的插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

五、说特点

这节课采用《音乐之声》的剧情为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音乐之声》电影的片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说反思

《雪绒花》这是一首同学们都比较熟悉,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线比较流畅,音乐较窄,所在音区也是同学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没有过多的大跳。因为这首歌曲难度较小,同学们很快就能学会,应该在这首歌曲的处理和要求上变些花样,让学生更有兴趣。比如可以分声部合唱,或用英文歌词演唱,这样不仅在内容上多样化,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多了解音乐的形式,并且让音乐与其他文学方式结合。

七、结束

各位老师、同学们,本节课我通过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19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菩提树》,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菩提树》是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E调,3/4拍,情绪是抒情地,旋律性强,表达流浪者见到菩提树时,对过去甜蜜爱情的回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三连音,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掌握艺术歌曲的特征,感受作品中浓郁的德奥民歌风格,从而获得对艺术歌曲的喜爱,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菩提树》,体会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感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范唱、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艺术歌曲基本的创作技巧,提高对艺术歌曲的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正确掌握三连音。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注意三连音的节奏型;熟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难点是掌握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体会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试唱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谈话法的方式进行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舒伯特的肖像图,并提问:关于这个人大家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回答。我进行总结:这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多产一位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他就是舒伯特。并顺势揭示课题《菩提树》。

这样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导入课堂。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完整播放歌曲《菩提树》,并提问听完作品后的感受;其次,我会提问学生简单的问题;然后,我会再次聆听歌曲;最后,我会将知识点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教师介绍舒伯特的生平,介绍生活背景和《菩提树》的创作背景;其次,我会播放《菩提树》,并询问作品的旋律特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后,我会总结:这是一首比较抒情、略带伤感的艺术歌曲,曲调质朴、旋律起伏有序,而且旋律中出现了三连音。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跟老师哼唱主题旋律。再次,我会播放钢琴版本的《菩提树》进行欣赏。再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讨论艺术歌曲的特征并总结艺术歌曲的旋律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歌词都是名人诗篇,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较高,伴奏一般都具有独立意义,地位很高,而且可以作为音乐会曲目单独演奏。最后,带着对作品的理解再次聆听艺术歌曲《菩提树》。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歌曲,是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播放舒伯特另外一首艺术歌曲《野玫瑰》,请学生聆听,并谈谈这两首歌曲的`异同之处。并进行实践展评。

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编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播放《菩提树》的音频,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呼吁学生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立足当下,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聆听中国作曲家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其中的意境。能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延伸到课堂之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0篇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我有一只小羊羔》。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1册第四单元的表演课。本教材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的划分,本课属于“表演”这一学习领域。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感知音乐内容、体验情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看、想、画、演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唱、看、想、画、演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四、说教法

1、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要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基本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

2、营造教学环境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视听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尽可能地使学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使其愉悦地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感。

(2)设情境,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分组合作讨论,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获得主体经验,并相互交流,评价,促进共同发展。

五、说学法

音乐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放松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习知识以及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媒体,再结合其他艺术科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采用合作学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铺垫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玛丽有只小羊羔》,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求知欲。

2、进行分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他们就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展开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或行动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三)小结

通过播放图片、歌曲以及动画,将歌曲形象化,结合视听艺术,让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掌握这一歌曲。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1篇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脚本。这句话道明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是搞好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交代了“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段,从世界著名音乐家在这里的创作生涯、城市的建筑与装饰以及维也纳人对音乐的酷爱这三方面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第五、六自然段为第三段,介绍了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其中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全文以总分结构一以贯之,每一节也是如此。在分段时,为突出重点段,将末节单独为一段,这也是分段的常用方法;

3、手法灵活、变化多样。全文内容不长,然而选材的代表性(内容上、结构上),描写的点面结合、动静搭配等均是学生读写结合的范文。这也是编者要求学生背诵课文3、4节的意图吧!

4、文化底蕴丰厚,其地理风貌、尤其是名人名曲,也是陶冶学生性情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教材特点,课后练习以及五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已有学习

基础,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2篇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音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多媒体,钢琴,笛子。

说教法:

结合教师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和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法:

1 故事引入法。

2、多媒体情景吸引法:

3 现场表演法。

4 层层设疑法。

5 联想比喻法

6 活动法。

力求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学科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走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

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出问题考考学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情绪。 教师用笛子吹奏两段曲子,让学生分辨哪个片段是欢快的,哪个片段是抒情,深情的?具体内容是:(拿出笛子) 在老师现场的精彩演奏下,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回答。

三、歌曲教学:

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段?(鼓励学生主动回答老师再作点评。)

让学生先跟着自己打节拍,按照节拍读歌词,(可分组读,教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学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 “小羊咩,咩。咩”)学生兴趣极高。

这时,老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在基本会唱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们把自己比作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

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一句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感情。

最后,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

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6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⑤书上第8页)之后再次聆听 《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四、拓展

③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4篇

使用教材:《梁祝》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5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雨中乐》为情境主题,教材安排了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乐曲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以及音乐活动《找邻居》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听赏,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雨水声响的兴趣和模仿欲望,体验雨中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愉快、美好的生活。

教材的学唱部分包括《踩雨》、《大雨和小雨》两首歌曲。其中,学唱《踩雨》,初步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雨中美好的景色,体验夏季踩雨的欢乐情绪,教材中小男孩、小女孩雨中嬉戏的情境画面,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另一面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19面唱歌时的提示这是编者有意给学生设计的自由选择参与方式的空间,更加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 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乐曲通过描绘初夏时节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表现出一种明快,健朗的情绪,富于生活气息,全曲以短促的顿音和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的轻快雀跃的旋律进行,形象地描绘出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淅沥之声,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而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在大雨和小雨的情境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和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和小雨,唤起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能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所表现的雨中情境。

(3)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

(4)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来表现音乐的形象。

3、教学重难点:

在戏雨环节中学会歌曲《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培养学生旋律流畅感,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具体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图谱教学法、比较法、听唱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得形式、技能的领悟。

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

具体做法有:

1、听赏讨论乐曲《雨打芭蕉》。课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听《雨打芭蕉》,让学生认真的听完全曲,并想象出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雨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民乐合奏中用的那些乐器来演奏。

2、创设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以“雨”为线索,通过听雨、唱雨、说雨、戏雨、踩雨等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不仅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本节课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演唱《踩雨》完成说雨这一教学环节,接着以游戏戏雨的形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看雨,踩雨这两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4、积极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加盖小红花、发放笑脸娃娃、争当小老师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三、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首先是师生问好歌的设计, 以说唱的形式,拍拍手、拍拍肩,再加上补词“嗨”,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浑然不觉地进行了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音阶训练,训练了学生音高的感觉,为本节课的识谱教学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2、听雨----《雨打芭蕉》 本节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的基础上,让学生复习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再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听、唱、动的情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

3、说雨

小组交流,个别演说,讲雨中趣事,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雨的兴趣,注重学科间的相融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觉。

4、戏雨——突破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首先,我创设情景,以四把不同颜色的伞将歌曲《踩雨》中的难点部分提出来,并以请同学们帮忙唱一唱伞上的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伞或者喜欢的旋律进行演唱,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展示的舞台,注重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在主动参与中突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歌曲难点的学唱变得活泼、有趣。

5、踩雨——学唱歌曲

结合教材19面的参考动作,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编踩雨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熟悉第一段歌词,然后在熟悉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乐谱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学到的读谱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为学吹竖笛打下基础。

6、师生告别,以说唱的形式师生告别,伴随着《踩雨》的音乐,走出教室。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6篇

一、说教材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小兔采蘑菇》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意义深刻的小故事。四段歌词描绘了四个故事场景。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树林里采到了两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猪,听说小猪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给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没雨伞,小白兔把蘑菇当伞给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讲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妈妈夸它是一只助人为乐的乖乖好小兔。歌曲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唱起来琅琅上口,虽然歌词有四段,但好记、易学,富有教育性,是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一首歌。

二、说活动目标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这首歌曲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的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

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

活动难点:创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我用了视听唱法、游戏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提供形象生动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解歌曲内容。听就是的语言启发和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第二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2、学法:谈话法:活动中我幼儿交谈,以故事形式展开了谈话,幼儿

轻松地进入了学唱歌曲的状态。

观察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挂图、头饰、背景图,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游戏法:表演歌曲,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五、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①、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发声练习

②、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2、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①、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②、展示每幅挂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

③学念歌词,

④学唱歌曲

3、表演游戏。

①、小结这首歌表现的故事情节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

②、教育幼儿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③、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

④、总结,给予幼儿鼓励。

4、延伸活动

放小兔跳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7篇

1.说音乐

(1)课题分析

音乐家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以学生喜爱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这个故事拉近了聂耳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可敬可亲的音乐家就生活在他们中间。编者将这个故事巧妙地安排在《卖报歌》的前面,让学生先通过故事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卖报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卖报歌》的歌词和表演歌曲做好了铺垫。

《卖报歌》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旋律流畅,通过生动形象的歌词将一个卖报童的悲惨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在体验报童生活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a.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b.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并能积极参与《卖报歌》的情境表演活动。

(3)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演唱者的心情,唱好《卖报歌》。

(4)教学难点:创设“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歌声与形体动作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5)教学理念:本课在教材的呈现上注重了情境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它以情境教学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和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2.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视觉图象、创设情境、兴趣引入、音乐律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3.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群体合作法。

4.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重温升国旗仪式(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介绍作曲家聂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本课——音乐家聂耳。介绍作曲家是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讲述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卖报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歌词和表演歌曲作好铺垫。

(4)讲述聂耳耳朵的故事、帮助学生练习耳朵,板书节奏练习,让学生听拍读、视拍读。

设计意图:为歌曲的节奏练习作好铺垫,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

(5)学唱《卖报歌》

a.学习旋律。老师分句出示、弹奏旋律,学生随乐用“lu”哼唱。

b.分组接龙,熟悉旋律。

c. 填词演唱。

d. 听录音范唱,整体感知歌曲。

e. 歌曲处理。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茉莉花》,这是选自人音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百卉含英》的知识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描绘花卉的艺术作品,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河北民歌《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它最初叫“鲜花调”。这首歌曲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改编后进行了声部处理,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节拍为四四拍,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

2、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掌握二声部合唱知识及电子琴演奏技巧。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感情来演唱歌曲《茉莉花》,并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创造《茉莉花》,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河北民歌《茉莉花》,使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电子琴演奏形式表现茉莉花,因为器乐演奏是学生很重要的艺术实践。

教学难点之一是学习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良好的呼吸体验不仅有利于引导歌唱时的发声,而且让人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难点之二是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二)说教学策略

八年级的学生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增强,我将采用听唱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为目的”的原则,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

由此本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首先我会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茉莉花盆景及相关的图片,从视觉上感受它的素雅。利用美丽的茉莉花图片,伴随_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歌曲茉莉花旋律,让学生被它深深吸引、陶醉,激发学生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时,学生对茉莉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不自禁地想要来说说,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谈谈对它的感受。这一导入设计,营造了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对茉莉花有了初步感知,形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

二:视听结合 学唱新歌

“ 同学们,茉莉花这样美,那描写茉莉花的歌又是怎样的呢?”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谈话引入第二部分内容。

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会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歌唱中,良好的呼吸能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我创设美境,让学生闭上眼,在空气中喷洒茉莉花香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满园芬芳,启发他们深深地嗅一口花香,引导气沉丹田,保持感觉,再缓缓地呼气,随着呼气时的感觉模唱旋律(教师示范),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领会,这样,呼吸顺了,声音位置也有了,演唱的感觉也就找到了。接着我用电子琴范唱歌曲,请大家在听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歌曲的节拍、情绪是怎样的?(教师范唱)听完这首歌曲,请大家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随琴轻声哼唱旋律。这时,我再让他们分小组自学,之后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歌曲唱的是茉莉花,于是我引导学生每一乐句用不同的手的动作来模仿花瓣, 并且加上呼吸,让我们的身边也开满茉莉花(教师示范)。这样既能营造一个茉莉竞放的场景,又能让学生掌握呼吸一次就演唱一个乐句的方法。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对歌曲旋律已经熟练,再把歌词加入进来就很容易了。这时,再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合唱前我会先向学生讲解二声部合唱的基础知识,如:声部之间要保持平衡,不要相互之间压制对方的声音,更不要有意在合唱中突出自己的声音等。这首歌曲的旋律时而相同,时而不同,是典型的多声部民歌,容易唱错的是这两个地方(教师示范)。在声部合唱成功后,可让学生互换声部,再进行第二次合唱。

三:合作创新 参与表现

这一环节我将全班分成两个声部,我先用电子琴弹奏歌曲的第一第二声部旋律,接着再让学生用电子琴弹奏各自的声部,让他们自主的练习。在练习之前我会先讲解弹奏这首歌曲时用到的指法(教师示范)。电子琴的难点在于节奏和音色的选配,我会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节拍、情绪等方面为歌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和音色,把节奏和音色都选好后进行合奏。 音乐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我会提问:歌曲为我们展现了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的花朵时,你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分组讨论,诱发学生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的用边画边唱的形式,有的用优美的舞蹈表现歌曲,最后全班同学用电子琴边弹边唱《茉莉花》,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音乐声中,我的本堂音乐课也就轻松的完成了。

(四)说教学评价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围绕歌曲《茉莉花》为主线,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准上,通过听、说、唱、奏、演等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与共同感观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理解。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29篇

一、教材分析

《 _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激动人心、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进行曲,也是中国的国歌,曲调线条流畅振奋人心,内容在本册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以后歌曲欣赏打下基础。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_国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歌唱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学习三连音。

结合本课实际,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突出以上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学习团结斗争的民族精神。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红色音乐,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_国歌》。

二、说教法

根据胶南市音乐“‘双主’活版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重点采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音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讲求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更好的欣赏、感受、表现音乐作理论上的储备。

因此,在学法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胶南市音乐“‘双主’活版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做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开始上课时我请学生欣赏《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时,都会放什么歌曲吗?学生回答,之后我揭示课题。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聆听歌曲,而是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对《_国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一定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反复聆听,适度表现。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吴斌老师也曾经多次指出:真正的音乐是不用教的,是听出来的。本堂课上,我会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并且每次都会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听赏,避免学生因反复聆听带来的逆反心理。基于此,我将这个环节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

(2)深入聆听,体会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聆听伴奏来朗读歌词,并展开简短讨论,让学生体会情感来实现本课的教学重点。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电子琴让学生跟琴声分句唱词,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的学唱,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最后完整的初唱全曲。

(4)学生质疑,在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找出自己不会唱的小节,例:歌曲中反复出现的三连音和休止符以及歌曲开始的弱起,都将在这一环节中加以解决。

通过第二环节的处理,让学生达到“唱会歌”的目的。

3、艺术加工,陶冶情操。 “唱会歌”不一定要经过教学,但“唱好歌”必须经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借助上一环节中对《国歌》歌词的讨论理解,引导学生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自觉自信的表达出来。这其中包括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及进行曲的风格特点等进行处理。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达到“唱好歌”的目的。

4、情感升华,陶冶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借助前几环节的铺垫,学生基本能按照歌曲的要求来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为祖国奋力夺冠,站在领奖台上,奏响《国歌》,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进而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这样一来,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同时,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最后,全体起立,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现场升旗仪式,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在学生更富感召力的演唱声中,结束本课。同时也达到了音乐课的终极目标——“会唱歌”!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30篇

导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说教材

《颠倒歌》这首歌曲旋律有个性,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风趣,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真实地描述诙谐逗乐的动物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颠倒歌》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幼儿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颠倒歌》的重点在于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因为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在于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这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游戏法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把幼儿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场景中;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的整体教学法及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进一步学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及感受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同时也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具准备

贴绒教具:狮子、老鼠、大象、蚂蚁、小鸟、小鱼、公鸡、母鸡。老师出示了颠倒的图片,使幼儿马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片直观形象,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导语、引起兴趣(复习律动)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老师导语:“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森林大会,看,第一个跑来参加的是小马。”幼儿听音乐做骑马动作进教室。老师:“谁第二个来了?”幼儿学做小猴子动作。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3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 )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海啊故乡》,下面让我来解说我整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节奏严谨,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4.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说学情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中学生来说,人生阅历有限,没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经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朗诵经典的以思乡主题的诗词或欣赏《梦驼铃》、《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32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和作用

《乐手的实验》这一单元,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爱好,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学会将一首简单的乐曲,通过各种手段变得丰富多彩。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聆听模仿,寻找生活中的打击乐节奏。并学习了解鼓和钹两种乐器的声音特点及演奏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唱奏学习两种乐器的合奏,体验乐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打击乐对情绪的渲染气氛的烘托起很大的作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第三部分“试验与创造”又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为伴奏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二是为打击乐器设计固定节奏,三是为旋律加花添彩;第四部分“实验设计方案”由各小组展示自主设计的方案,进行评比演示,选出最佳方案,全体演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为他们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听、唱、奏、创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同学们在自由探索中学习鼓和钹的节奏打法。并根据其音色特点及合奏的规律特点进行创编。

能力目标:能与他人合作为乐曲设计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并为旋律加花添彩。

思想教育: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协调。

二、说学情

通过七八年级上册的音乐课学习,学生们对竖笛口琴的基本常识和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已能较自如地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在视奏能力多声部训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乐手的实验》这一单元,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学生将一首简单的乐曲,通过乐器的合奏变得丰富多彩。

三、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鼓和钹的节奏打法,并通过唱、奏学习两种乐器的合奏,体验乐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与他人合作为乐曲设计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并为旋律加花添彩。

四、说教法

1、根据乐曲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如鼓钹三角铁碰铃木鱼等,既要注意全曲统一,又要达到和谐的效果。

2、在为打击乐设计固定伴奏时,教师可提供较多的节奏型供学生选择,并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起伏发展和高潮所在,设计的节奏要尽量起到烘托渲染乐曲的作用,以便将乐曲表现的精彩动人。

3、为旋律加花添彩,教师可采用启示法和对比法来进行,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巩固提高的内容。

五、说学法

1、认真聆听:在听的基础上,感受打击乐器的表现力,体验打击乐器的节奏美。

2、讨论、交流:在聆听的基础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并激发创作灵感。

3、创作、表演:让每个同学都能亲自演奏各种打击乐器,通过实际演奏来感受打击乐的特性与风格,掌握基本的节奏型打法。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

学生的`准备:搜集各种打击乐曲,丰富课堂知识。

七、说教学设计

(一)、开始部分

1、课堂仪式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及用具

(二)、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器乐课,学习民族打击乐中的鼓和钹两件乐器。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些乐器的表演呢?

生:各抒己见。

师: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锣鼓形式的表演,比如像欢庆节日的文艺演出等等,都是用来表达人们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片段,同事大家思考一下画面中的鼓的声音和演奏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生:思考,回答。

(三)、新授部分

1、“鼓”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

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大鼓、小鼓、堂鼓、花盆鼓、定音鼓等。那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其中之一——堂鼓。

它的演奏方法有单槌击和双槌击。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色。鼓心的声音低沉,鼓边则很高,常用于民乐合奏、戏曲伴奏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鼓的节奏,同学们把鼓的节奏写下来或者打出来。

生:尝试写出所听节奏。

师:展示

讲解节奏的打法(强拍弱位置及弱拍上的强位置)

2、“钹”

师:接着我们听小钹的节奏,同样请大家思考小钹的音色与演奏方法。

生:听、思考。

师:小钹的声音清脆明亮。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上下相击,左右相击都是它基本的演奏方法。常用于地方戏曲、民乐合奏中,表现欢快、热闹的场面。

生:回答2种节奏

学生思考并积极举手回答。

学生认真欣赏并思考、回答。

听、打节奏认真听声音及节奏。

师:出示

提问:为什么会有两种节奏?

生:配合起来好听、音响丰富,能充分表现特闹的场面。

3、学习合奏

师:从以上简单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鼓和钹虽然是打击乐器,没有音高,但它们同样可以烘托气氛。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鼓和拨的合奏,看看它们在音乐中又有怎样丰富的表现力。(出示曲谱)

①练唱旋律

②找出节奏规律

③分别联系鼓、钹的节奏

④鼓,讲解附点节奏

⑤学生练习时间

⑥合奏

4、创作

师:同学们合奏的非常好,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它们简单的节奏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对乐曲进行节奏创编。请看《凤阳花鼓》,我们先一同来感受一下它的音乐。

提问:同学们知道《凤阳花鼓》是哪里的音乐吗?

生:安徽

师:凤阳是安徽很著名的一个县,其中《凤阳花鼓》是凤阳地区最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就是人们在喜庆丰收、欢庆节日时所展现的幸福生活的场景。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 第33篇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音版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本节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根据设

计进行演唱。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

集体主义精神。用过对歌曲的演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3)在分析处理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处理。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音乐水平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的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联想歌曲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2、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并为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结论。

3、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根据歌曲特点我设计了一条三拍子的发声练习和一条二声部练习,目的是为下一环节的演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做铺垫。

(二)导入环节

首先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会用大屏幕和音响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有关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随后我会让同学们说说查找到的关_的资料。我会顺势总结出: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三)学习歌曲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让学生首先聆听一遍整首歌曲,让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然后由我整体钢琴演奏一遍,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对这首歌本身就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很强,通过前面的两大板块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将直接让学生跟随我的钢琴伴奏带歌词演唱,当然,可能会在个别细节方面唱的不到位。我会重点提示学生如果歌曲的结尾的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在学成歌曲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分组演唱本歌曲,同时在歌曲的曲调中再次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意境。

(四)练习歌曲

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艺术处理:

1 、欣赏合唱版《大海啊故乡》,并思考:

(1)歌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这种情绪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要素分析歌曲,为下一环节的艺术处理做好铺垫。

2 、小组讨论并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变化为歌曲加二声部等,对歌曲进行处理。这一环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原则。

(五)欣赏

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职音乐课说课稿范文(必备3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