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实用8篇)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实用8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实用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1篇

(一)关于村庄

作为一个随着改革开放在村中形成了规模化的板材加工业的村庄,与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村社区,在贫富分化上两极差距更大。

本村按照经济总量的话算是兰考县小康村之一,其实只是有特别富有的农户而使经济总量增大而已,其人均收入的差异很大,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发展并不和谐。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痕迹尚存,多少显示出一些非市场的生活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集体时代生活载体的老人,对于传统仍旧记忆犹新。同时支书感到难以组织农民从事村中有利于村民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公共事务。村支书感到,取消农业税后,组织农民搞水利建设是最大的困难。

(二)村庄内的老年人状况

李村老年人愿意独自过生活的、以空巢型家庭形式居住的占很大多数。

在李村,5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300人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00人。一般而言,传统农村社区的家庭都是老年人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可是在李村,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都是自己生活,无论是有老伴还是丧偶,形成了残缺家庭或是空巢家庭。这种状况也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如老年人们晚年生活比较孤单、生活条件差、迷信滋生等。

分居后,儿子、媳妇则按月给老年人一定的粮食或面粉以供生活,也会在平时给点零花钱;更多的老年人若还能下地干活则自己凑合着搞生产、独自过生活;也有少数老年人靠做生意或小买卖、或者在村里的厂子做些力所能极的活儿挣钱来养活自己。例如,73岁的齐秀英大娘和71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齐大娘靠做鞋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个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老伴在家里也开了小卖铺,每个月有300左右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向子女伸手。没和子女分开住的老年人,也有很多表示:如果有可能也愿意自己独住,靠自己养活自己。可见,愿意独自过生活的养老观念,是形成空巢家庭的决定因素。

二、老年人协会与新农村建设

(一)老人协会的背景与源起

何慧丽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老师于2003年8月始,借着中国农业大学与开封市“校市共建”的机会,来到兰考挂职副县长。因为主要负责农业,而三农问题又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在她看来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在人多资源少的条件制约下,由于追求工业化、城市化而造成的城乡差距拉大、农民长期处于 “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状态、乡村日趋凋敝的问题。何慧丽第一次到XX村时的所思所想就是上面观点的具体印证。2001年的时候村子里也就是只有一个文艺队,成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确实老年人协会成立的基础所在。

基于此,何县长通过外部资源的激发和带动,促成一些村庄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的建立,渐进地改善村庄治理,探索出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为在工业化进程中留在乡村的人找出一条全面小康的可行性之路。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分散性小农组织起来,不但能以规模化的方式对接科研单位,对接大市场,使农民在可以互助合作的领域进行增收或节支;而且可以使被市场经济所消蚀的村庄重新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村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人的自信和尊严,这是缓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在兰考进行新乡村建设的目标所在。文化合作成为了这里最早的一种实验模式。

借用当前新乡村建设的既有资源,在整合了各种人力和社会资源后,经过5年多的探索,何慧丽等在兰考县六个乡的六个村庄组建了五支农民文艺队、九个合作社、两个老人协会。阎楼乡XX村老人协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目前的实践总结看来,何慧丽带领下的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社团文化建设最为成功和有效。

XX村老人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是在县妇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参与下成立的。大李庄西村老年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在正式成立前,老年协会成功地组织过2个活动:将从河南大学和宴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得来的捐赠衣服分给了村中的贫困老人,做到了公平合理。老人协会作为一个真正属于老年人、服务于老年人的民间组织,目的是使村里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维护老年人的生存权、享受权和发展权。

(二)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及其评价

文艺活动也给老年协会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二是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意识。老人在文艺表演中容易找回自信,特别是在受到村民和城里来的大学生、专家、官员的肯定的情况下;老年协会文艺队经常参加村内的重大活动,村民们自然会重视老人的作用,老人还将在文艺表演形成的自信带到其他领域,如调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三是弘扬了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现在老人成为文艺队主体,歌颂孝顺子媳、批判不孝行为成为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

XX村老年协会还组织了一些旨在提高老人福利的其他活动,其中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的活动是制作十二生肖。老人们这个东西很富有人性和环保原则,也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组织老人制作这些手工艺品,然后到市场上去卖,可能会提高老年人参与市场的能力,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解决老年协会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老年协会新近开展的很有创意的活动是创办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展示了村庄内收集的大量的明清以来的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它不仅给村庄内的老人提供了一个重温旧梦的场所,激发了老人的自豪感,增加了老人间交流的机会;而且给年青人和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了解村庄悠久历史和前辈艰辛生活的生动教材,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老人的尊重,提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XX村两委一直关心、支持老年人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紧紧利用好老年人协会这一载体,让老年人协会来开展“好媳妇、好儿子”的评选工作。老年人们评出他们心中的好媳妇、好儿子,有利于弘扬正气,有利于老人自己日常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也有利于村两委在处理好村里经济事物的同时,推进本村的精神文明工作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村风。

关于具体开展的事项大致共有六项:维护老年人应当享有的一切合法权益,有组织地妥善解决一切损害老年人正当权益的事情;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看戏、唱戏(歌)、跳舞等,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关注并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慰问生病老年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协助村两委对村里的一些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做力所能及的调节工作,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开发一些能赢利的福利性事业(如手工艺品等),造福、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负责修订、完善村志。

此外,每到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老年人协会领导就会利用社会上捐赠的钱买些月饼、糕点及花生等礼品送给会员。在调解矛盾上,仅半年多来,协会的领导成员就调解了矛盾纠纷十几起,其中有经济纠纷、子女敬老问题,等等。老年人协会还为老年人们轮流排班,每天两人一起打扫村中的道路。

(三)老年人协会的成绩与影响

2006年XX老年协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老年协会,这个成绩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得到领导的许诺,说要大力支持老人协会的发展。村子里的老年人协会是兰考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了老年人协会的好处,社会媒体广泛报道,其他乡镇的老年人纷纷要求本协会的领导分赴各地传经送宝,赵凤兰率领的一班人欣慰地答应了。他们曾到固阳镇的贺庄村、秦砦村、雷砦村、三义寨乡的南马庄村,葡萄架乡的贺村,等等很多村庄,教他们老年人扭秧歌,打腰鼓,跳健身舞等。

老人协会也被推广到了兰考的各个乡镇。汴梁晚报8月29日报道说,兰考县将该县东坝头乡作为老年人协会试点推广乡,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该试点乡的推广,也开启了该县应对老龄化趋势、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和推广。

三、XX村老人协会助推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兰考县XX村老年协会等新农村建设实验虽然时间不长,但也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的可以说是以下几点:

1、新农村建设目标应放在提高农民的福利特别是精神福利上,而不能局限于增加农民收入。眼光局限在农民增收上,那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短期内,农民不可能长时期大幅度增收,不可能仅仅靠增加经济收入来提高自己的福利。我国未来的50年应关注从社会文化方面乃至从经济方面再造农民的福利。

2、通过文艺宣传营造合作文化和制造公共舆论。组织农民参加群体性的文艺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增进人们的信任和互惠,创造一个共享的价值,帮助农民在村庄范围内形成一个关系紧密之群体,从而铺设出将福利最大化的实体性日常规范基础;同时,文艺宣传还能鼓励在合作起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积极分子,有助于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兰考的实践就证实了这一点。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兰考实验就利用了几种不同的资源:一是支农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促动作用。二是具有中国农村主位意识的三农学者特别是具有新乡村建设理念的学者与专家。三是关怀现实,扎扎实实地改善农民生活的各级官员。四是城市中关心农村发展与建设的退休人员。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4、善于发挥农村精英分子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仅有外来资源,如果不能激发农村内部的资源,新农村建设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任何农村都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精英分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就能激活农村潜在的一些内生资源。为什么在XX村老年协会的建设中可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善于发挥以赵大娘为代表的村庄精英的作用。而其又充分调动了老年精英和老人中弱势人群如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两种人积极性,采取了抓两头捉中间的战略。

参考资料: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2篇

她,纤细的双手,却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她,柔弱的肩膀,却扛起家里千斤的重担……她,就是撑着两个家的女强人,年复一年照顾身体残疾的丈夫,没有怨言,没有后悔的祁引萍。

祁引萍,永济市府西小学一名女教师,从教二十六载,当了二十六年的班主任。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的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然而,谁能想象到祁引萍内心承受的心酸与苦累。

一个选择让她撑起两个家

她是独生女,为了爱情,为了赡养父母,选择了家处困境的爱人,并招夫入赘。刚结婚爱人家父过世,留下五个男儿,只有大哥成家,剩下三个小子尚未成婚,婆婆身体又不好,没有经济来源。这个家怎么办?她不但管,而且管得比哥哥还多,逢年过节,一定给婆婆拿钱,拿东西,因为眼看小叔子一个一个都超过了结婚年龄,婆婆每天哭的已成泪人。面对实际,生活也很拮据的她,除了开导爱人,安慰婆婆,狠下心决定这个家她也要管。她四处借钱,一年又一年,一个又一个,给小叔子们把媳妇娶回来。婆婆时常哭着对他说:“现在你们帮了他,他过后有了就还你们”。她知道婆婆在安慰她,怕她心里不情愿,怕她的亲生父母反对。她总说:“还什么还,只要大家都过好了,你心安了,我们也就放心了”。多少年过去了,小叔子家的孩子都长大了,这些事她从没在他们的媳妇面前提过,觉得这是她当嫂子应该做的。幸福的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她缔造的是多个幸福的家庭。她不与同事们攀比,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多年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她不愧是邻里们夸奖的女强人,亲友们称赞的好媳妇。

一次意外让她守护残疾丈夫八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福旦夕”。当她的日子逐渐好转时,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简直无法承受打击,但她依然是坚强地面对。

在2008年的一天早晨,爱人在上班时被高压电击中,造成双上肢截肢,当时爱人万念俱灰无法接受现实,以绝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一百六七十斤重的汉子,几天就瘦成了皮包骨,拒绝治疗,拒绝吃饭,医生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她的心也如刀绞,背地里眼泪几乎哭干,但在爱人面前她总是强作笑脸,郑重地给他许诺:“你放心,只要你活着,以后我就是你的双手,我不会离开你,这个家不能没有你,你一定要挺住”。而她心里的酸痛又有谁人能懂。

在她和大家的一再开导下,爱人终于同意治疗,两年内,钱,不知花了多少,路,不知跑了多少。出入院六次,手术做了十几次,真是把人折腾坏了,在医院里,她和另一个人轮班护理,一人十二个小时,除了喂吃喝,照护大小便,护理按摩外,还要给他读书、读报,讲有趣的故事,为了爱人高兴,她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血和泪。出院时,爱人除了没有双臂,两腿还不能走路,是坐轮椅出来的,虽然保住了命,但行走成了不可能的事。回到家,她立即找医生理疗,自己学着按摩理疗,一点希望都要争取,一丝变化都成了渴望。坚持半年后,能站起来了,坚持了半年,能走十步了。八年,八年如一日,每天除了照顾吃喝拉撒,陪笑脸,陪散心,家庭、工作样样事务都不能落下。邻里和同事都看着痛心,她却说“谁让我们是夫妻,大难临头时就要互相照顾,才能躲过灾难”。祁引萍,朴实地为人,努力地工作,细致地照料丈夫,她的善良,她的默默奉献,温暖了丈夫,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感动了四邻,也照亮了所有知道她故事的人。

爱是伟大的,爱也是平凡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爱着,都在奉献着自己的爱,然而能像祁引萍这样,用一生演绎着这样平平凡凡的爱,正是人间的真爱,是伟大的爱。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3篇

XXX出生于XXX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2010年结婚,2013年生下女儿,2016年生下儿子。刚结婚的时候,公公经营着一家木门厂,婆婆是一名退休教师,婚后家庭氛围融洽,家庭关系很和睦。

2014年,婆婆生病住院,孩子还没断奶,XXX医院、家里、厂里三头兼顾。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打理的明明白白,跟丈夫刘鹏飞轮流去医院,天天为婆婆做合口的营养餐。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婆婆终于痊愈出院了,对于这件事,婆婆一直赞不绝口,有机会都拿出来跟邻里朋友夸赞一番。

现在结婚十年了,郑欢跟婆婆处的关系如同母女一般。公公婆婆一有身体上的不适,她就主动询问。现在她自己创业,创立了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为家庭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XXX在平时保持着一颗热情的心,对邻里之间热情互助,在公司对待员工亲切友好,她还提倡节约不浪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家里家外整理的井井有条,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4篇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儿子生活很困难,一时拿不出这笔钱,我这里借了两万块钱,加上俺儿子自己筹备的5000元。今天就交给你们,以还信用社的那笔贷款吧。”说着,赵银环将25000元现金交到了法官手中。

聆听“名人”赵银环这一番朴实的话语,在场的3名执行法官均被感动了。他们感动的不仅是赵银环的“特殊身份”,而且是她深明大义的精神。

喜从天降朝阳沟让银环出了名

赵银环1942年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儿时的她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后来竟会成为妇孺皆知的楷模。

1957年,著名剧作家杨兰春到赵银环所居住的村庄朝阳沟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杨兰春一来二往和朝阳沟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时候的银环尽管只有十五六岁,但却争强好胜,下起活来十分拼命,处处争先,一次评不上先进就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老杨很喜欢这个外柔内刚不服输有个性的小银环,于是就产生了以她的事迹为题材,编写乡土剧本的念头。

之后,杨兰春以银环为主人公原型写出了著名的豫剧《朝阳沟》。

为了教育当时的下乡青年,他还特意将银环的身份改成了城市青年,来到农村为建设新农树作出了贡献。《朝阳沟》剧中讲述的是:城市姑娘王银环和农村青年高栓保同为高中同学,两人相约毕业后一起回农村参加劳动生产。经过一段时间后,银环思想产生动摇想回城市,后经老支书和栓保的相劝和挽留,最终决定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扎根山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剧中的“银环”原型就是赵银环,她与“栓保”原型是同村同性同辈人,但却段有一点婚姻关系。

1958年《朝阳沟》开始排练时,扮演“王银环”的魏云在赵银环家断断续续住了一个多月。其间,魏云和她同吃同住同劳动,俩人像亲姐妹一样。事实证明,正是因为与赵银环近距离接触,耳濡目染了她的各种生活习性,魏云后来终于成功塑造了“王银环”的形象,并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

由于《朝阳沟》剧本主题思想鲜明,豫剧三团艺术塑造成功,所以受到广大观众好评。而曾演出过《朝阳沟》的河南豫剧三团先后接受过和的接见。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朝阳沟》拍成戏剧片在全国放映。1964年元旦,和_、、_等党和_在_怀仁堂观看了豫剧《朝阳沟》。当时,在台下看戏的,曾被剧中的情节逗得开怀大笑。

在豫剧《朝阳沟》唱遍全国后,赵银环也成了当地妇孺皆知的先进人物。当时,全国各地很多人都坐着车来赵银环家一睹其“芳容”,有些是集体来的,有些是个人来的,就连村门口都快变成汽车站了。也就在这时。美好姻缘也降临在银环头上。1964年的一天,她嫁给了邻村的青年张平炎。

1974年,赵银环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和省妇女代表。不久,朝阳沟修水库,银环当上了施工员,一千就是十年。1983年,当时的大冶公社干部找到银环,希望她能到乡里做计划生育工作。结果,聪明的银环泼辣能干,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当杨兰春知道银环抓计划生育工作的事迹之后,灵感被再次触动,又以银环抓计划生育工作为原型写下了《朝阳沟后传》。由此,赵银环的知名度再次被提升。

之后,每当人们提起杨兰春和魏云,赵银环都很兴奋,因为她忘不了他们对自己的关心。而当她每次听到省豫剧三团的演员们要来登封时,她都要回朝阳沟去和他们叙叙旧,共同分享美好的时光。

风云突变银环连连遭遇厄运

赵银环婚后共生育有三个儿子,丈夫张平炎老实肯干,和孩子们在家门口开了个矿,生产耐火材料。一家人日子过得还挺红火。

1997年,55岁的银环从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因为她不是乡里的正式职工,所以,退休后乡里每月只发170元的生活费给银环,银环也就乐呵呵地回到了家中。

丈夫开的矿生意原本还算可以,但万万没想到,1997年和该矿有业务往来的厂纷纷倒闭,22万元货物款转眼泡了汤,进原料时借别人的3万多元钱还得还,从此一家人便开始了艰难的还债生涯。

由于厂矿破产,要债的整天堵着门,大媳妇终于忍受不了了,闹着离了婚,带走了孙子,留下了一个8岁的孙女张雯雯。不料,祸不单行,二儿子送砖途中拖拉机刹车突然失灵,连人带车翻在了沟中,送到医院后不到两天便咽了气。

银环的二儿媳妇名叫李桃茹,丈夫去世后不久,为了替婆婆公公分忧,仍在悲痛中的李桃茹,便将张雯雯带到了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抚养。

2003年3月,雯雯在一次放学的路上被一辆昌河车撞了肩膀,当时车速不快,雯雯也没什么感觉。一天后雯雯突然感觉到肩膀疼痛,到医院一检查,竟然发现小雯雯被车撞的那个地方早在一年前就形成了一个肿瘤,一家人从此彻夜难眠。雯雯的第一笔医疗费2000多元就是借的,她一天的治疗费少则上百元多则上千元。为此,银环家连亲戚的亲戚都被借了个遍。

为了孙女也为了一家人生活,一家人都在忙着打工赚钱,银环也在离村近十里远的地方找了份保洁工作干,但薪金很低,这让银环很苦恼。

2005年8月中旬的一天,银环和媳妇一起去郑州给孙女看病,回来时经过登封市城区时,好长时间投有逛过街的银环拉着媳妇想转转看看。在中岳大街上,银环看到了一个卖玉米棒的妇女,媳妇有点饿了,问玉米棒怎么卖,“一元钱一穗”,“一元!”媳妇觉得太贵,银环心中却一阵兴奋,对,我也可以卖玉米棒子。银环心中暗想,但她没有告诉媳妇。

回家后过了几天,止好赶上银环休息,干完活的银环便搭乘别人的便车来到了登封,她也要和别人一样在街头卖玉米。她以两角钱一穗的价格从其他村买来了早熟的玉米,第二天借着亲戚家的火,煮熟了30多穗玉米,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铝盆中端上了大街。嵩山广场足登封市最热闹的地段,但银环怕碰到熟人,于是她将玉米端到了偏僻的鸡鸣街菜市场门口卖。

光想着玉米好卖,但银环却开不了口叫卖,一天下来竟然一穗都没卖出去。第二天,银环又煮了30多穗玉米,银环开始主动和人搭腔说话,30多穗玉米连卖带搭竟然全部出手,―算账,这一天赚了15元钱。

银环屡遭不幸、自强不息的事情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郑州市人大代表李全国决定为其孙女免费治病,许多企业和个人也纷纷邀请银环到郑州共同创业。郑州某啤酒鸭老店王经理到登封寻找银环,在和银环交谈后,银环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临走,他留下了2000元钱,并邀请银环到饭店里担任名誉经理,月薪1000元。同时,《朝阳沟》电影中扮演银环的魏云、扮演栓保的王善朴、银环妈的扮演者杨华瑞、豫剧三团的副团长李云都赶了过来,“娘儿仨”见面拉着手亲热的话说不够。

深明大义银环替子还债

生活条件刚刚好转的赵银环没有想到,紧接着,又有一件麻烦的事情落在了肩上。

原来,早在1997年初,银环的三儿子小张向当地信用社贷款万元,用于发展家庭副业。后因生意不景气,未能按期将钱还上,信用社遂一纸诉状将小张告上了法庭。经登封市法院主持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还款协议:小张于1998年4月至12月分批还完万元欠款及利息。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张未能如约履行协议。信用社遂向法院递交申请,要求法院执行该笔欠款。但因小张确实没有还款能力,致使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006年3月。全国集中执行积案活动开始后,登封市法院的执行法官们,又多次上门做被执行人小张的思想工作,但效果依旧不明显。同年10月,执行此案的法官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小张的母亲赵银环。在向她讲解了法律的规定、法院的政策和执行工作难处的同时,特意请她出面去做儿子小张的思想工作。

听罢执行法官的详细讲解后,她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虽然我运气不好,家里出了很多事,不过,这事你们放心,就是儿子还不上,我借钱也替他还了,绝不让咱法院的同志再作难。”赵银环一番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执行法官们很是感动。

之后,在赵银环的多方劝解下,儿子小张很快转变了想法,答应一定还款。但因其一时筹不出来那么多钱,银环就决定自己出面借钱,帮助儿子小张把贷款还上。通过多方筹措,终于出现了本文开头动人的一幕。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5篇

2013年的2月27日是农历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女儿节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隆重举行。

衢州是历史名城,南宋以来的八九百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伦理孝道传承久远。去年,衢州市评出周宣灵王庙等首批16处孝文化教育基地。

讲孝道,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人文精神―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当这种精神融入余家山头村,便出现了《中村余氏宗谱》记载的余氏家族的第一条规定:“孝为百行之源。”小小的余家山头村人口只有七八百,但儒家道德思想与律令,譬如女儿节般的具体实践,深深影响了姊妹、姑嫂、妯娌以及婆媳等人众的普通生活和情感。

据村人相传,600余年前,该村余氏始祖守益公有一女儿,平日里他疼爱有加。女儿出嫁后因为思念心切,于是每年的正月十八余守益都要她回来。后来家家户户看样学样,逐渐发展为女儿节。也正是余家山头村人对家、对亲人的血脉之情,形成如此强大的感召力,让再远的女儿也在这天回家。

早上9点18分,一支浩大的祭祖队伍出现:四名男子鸣奏着先锋作先导;84岁的族长余世昌手持太公像作领头;紧随其后的是四位手持香烛的长者;八位壮年男子抬着“少牢”祭品一猪一羊跟着;又两名长者抬着高高叠起、寓示家族蒸蒸日上的馒头;他们身后的三位老人则手捧寓示家族平安吉祥的橘子、苹果等果品;接着是舞龙队、腰鼓队。随行在仪仗之后的有女儿与媳妇们及其他参祭人员。

祭祖的队伍绕整个余家山头村一圈,最后进入了余氏宗祠。祠堂里早已人声鼎沸。挂好了太公像,摆好了祭品,村中的长者们依次秉烛进香,接着祠堂内的全体人员向列祖列宗三鞠躬。然后由余氏22代子孙余春良朗读祭文:“尊敬女性,创立族规,正月十八,女回娘家,为吾族一年之要节,是先祖留下之宝贵文化遗产,增辉煌于雅范……”

衢州文化人李华明观看了整个活动后说,“十八十八,女儿回家”,在几千年父系社会中诞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给女儿留出这块天地的,惟有余家山头村。这一活动践行了“人之行莫大于孝”的中国传统文化。

下午1点半,余氏宗祠举行了“好女儿、好媳妇”表彰大会。此次共表彰“好女儿”187位、“好媳妇”168位,并将红榜与祖宗画像同列一墙,接受人们的瞻仰。这无疑透露出余家山头村的期许:愿守望孝道的文化传承与余氏宗脉一道源远流长。

“好女儿”代表余琴以细心照料72岁的母亲而获奖。余琴母亲患骨质增生已有20余年,余琴曾陪母亲去许多地方求医问药,事迹上了《衢州晚报》。余琴说:“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泽。”

“好媳妇”代表余土花用浓浓的乡音说:“媳妇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做媳妇应该尽自己的一切能力照顾好老人。每家都做好了,全村的风气也就好了,社会也和谐了。”5年前,余土花的婆婆唯一的女儿不幸去世,余土花宽慰婆婆:“我们做媳妇的就是你的女儿,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熏陶之下,余土花的女儿余文慧不仅孝顺母亲,也孝敬外婆、外公,同时也被评为余家山头的“好女儿”,母女共同弘扬孝之美德。

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拓展了其外延―尊重女性,提炼并深化了其精神―崇尚孝道。村书记余新建说:“小辈孝敬长辈都是应该的,我们整个村都是这样。”

当大家听说衢州大学生村官黄炊获余家山头村“好女儿”称号时,全场掌声雷动。原来,黄炊罹患白血病,却将社会捐款转赠给另一位患肝癌的大学生村官。这是一场超出孝道的爱心接力,但明显受到孝道大爱的感召,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_》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感动了大江南北。

当天,余家山头村还为“黄炊大学生村官互助基金”举行成立仪式,干部、村民当场积极捐款,筹得善款15万余元。黄炊的父亲黄材运代表女儿来领奖。他说,女儿与家人商定:钱分袋而装,亲戚朋友的捐款是可用、可还、可报答的,而陌生爱心人士的捐款是不可还、无法或较难报答的,因此,女儿能不用尽量不用;我们将社会各界的善款汇拢成立一个基金,帮助更需要的人,让爱传递在世间。黄炊的义举刻写下青春的美丽年轮。

黄材运告诉笔者,女儿患病相当于掉到了“坑”里,我们一家希望在救助女儿的同时,往这“坑”里放一把梯子,让更多的人得到救助。我们想推进骨髓捐献这个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就是在“坑”里放一把“梯子”。

或许在漫长的过去,余家山头女儿节只是一种思念。当她向我们款款深情地走来,我们看到了对文化传统的韧性坚守与躬行;我们看到了一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守望;我们更看到了由对长辈的“孝心”而绵延的对人间的“爱心”……

今年女儿节上,余家山头村将女儿节相关内容建立起衢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馆。

女儿节,这个专为女儿诞生的地方民俗,经过一代代的薪火相传,遗留下文化精髓,那是从中华民族漫长的农耕文化中繁衍出来的遥想,是一种文化守望,一种精神期盼。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6篇

勤俭持家“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于xx,今年48岁,是两个儿子的妈妈,三十岁前她一直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99年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她搬迁来到了xx,由于她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虽然来到城市生活,但她从不与人攀比,穿衣打扮不追求名牌、不追求奢侈,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铺张浪费,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她一贯坚持着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对父母十分孝顺。十几年来和父母住在一起,长期照料老人,把家庭生活经营的井井有条。同时,对子女教育也十分严格,本人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供两个儿子上学。于xx是亲戚朋友公认的好媳妇,是勤俭持家的好榜样。在她的勤俭节约下,在xx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房,供两个儿子顺利上了大学,现在她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在家庭生活中她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节约能源。虽然现在生活中有了自来水特别方便,与农村的水井相比省时又省力,但是她从不浪费一滴水,家里的洗菜和洗衣用水被她放进大桶里用来冲厕所,进行二次利用;家里用电也是本着节约的原则,人离开房间马上会随手将灯关掉,家用电器不用的时候,都会随手把电源拔掉;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每次做饭都尽量少剩饭剩菜,以免浪费;刚开始家人对她的这种生活方式很不理解,认为家里虽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吃穿还是没什么大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她没有因此改变,一直坚持,慢慢地她的这种节约习惯也影响到了家里的每个人,每次出门大家都会互相提醒,电源关了没,买东西带兜了吗?出远门带水杯了吗?不用刻意去做,勤俭节约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了,风雨二十余年,于xx以及他的家人用他们的勤劳、勤俭,筑就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生活相对富裕的同时,她从来不忘回报社会。她和他的家人经常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她曾先后荣获xx市第四届敬老孝亲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呼伦贝尔市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以及自治区第四届敬老孝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拥有的品质。是一种不竭的财富。是一个优秀民族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精神状态,也是一个进步社会所应当倡导的文明风尚,更是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和做法,于xx把家里打理的简洁而又温馨,她的家庭生活也越来越来幸福和谐。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7篇

1992年,23岁的XXX带着女孩子的纯真走入了叶家这个大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大家庭任劳任怨的奉献着付出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自从婆婆去年有病后,生活就不能自理,她对婆婆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为了让老人家早日康复能走路,无论她再忙再累都要搀着婆婆让她练习走路,练一会儿老人累了她又是给婆婆擦汗又是捶背捏肩。每天还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好吃的,调理营养,进入天热季节,白天经常把婆婆推到外边的树荫下乘凉,也是怕老人在家寂寞,到外边可以跟其他老人说说话。她还定期为婆婆理发、剪指甲,经常给老人家洗澡,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红待我们老两口比亲闺女亲”。XXX在生活中不但孝顺公婆,在邻里间,也总是替别人着想,团结邻里,真诚待人。一次,她邻居家的孩子忘记带钥匙,放学了回不到家,这回怎么办呢?还有一大堆作业要做,孩子正为难的时候,碰巧XXX从外边回来,问清原因,就把孩子叫到她家里安心在那里写作业,自己就忙着做晚饭,等孩子把作业写完就在她家吃晚饭,晚饭之后,孩子的父母才下班回到家里,得知事情的经过,对XXX表示真诚的感谢,她却淡淡的笑着说:“谁让我们是邻居呢,冤亲不如近邻,这都是应该的,谢啥谢”。XXX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不管谁家有急事难事她都乐意跑前跑后,她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传统美德。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 第8篇

张芝利,32岁,南辛店乡前大河套村人。

今年31岁的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2009年,不幸降临到她丈夫身上,丈夫得了一场大病后瘫痪在床,张芝利和公公一起带着丈夫四处治疗,可无情的病魔还是在2011年夺去她丈夫年轻的生命。丈夫的离去,不但让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还背上了因治病欠下的十几万元债务。处理完丈夫的后事,望着眼前因失去爱子痛苦的父母亲,她知道他们比自己更伤心难过。她把泪水的伤痛埋在了心底。她告诉父母:自己不会离开家的,她会替丈夫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抚养大,替他侍奉老人。几年来,她白天在纱厂上班,回家去地里帮父母干活。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500字(实用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