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汇总39篇)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汇总39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汇总39篇)

微信扫码分享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篇

⑴课题提出的背景

②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我校现代生活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1996年始,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生活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由于该研究涵盖面广,“九五”期间,我校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研究中,我们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的现时存在,以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为实施途径,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研究,为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要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仅提高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还不够,所以“十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完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同时,将研究的重点向生活德育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念。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应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效果;德育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经验着的主动过程;德育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德育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东西。由此,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2、解决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问题。传统德育过程背离人性特有的规律,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情境性、情感性,重说教,重外铄,这种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急需改变,相应地,我们要使德育过程与生活过程、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构建起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生活德育模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七、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回归生活 珍视童心 提升认知

“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我们会发现,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感动是一种积极、奇妙的心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

《父母关爱我成长》是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的第三课。我在执教本课教学中本着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调整话题,根据其真实体验和反馈,来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道德认知。本人经过几次试教磨合,有很大改观,使整个课堂在有弹性的预设下“动态生成”、精彩纷呈。现摘录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来品味一下“动态生成,感动心灵”的精彩和反思探索。

一、情景化的课堂,诗意中丰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

教学片段:读父母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在老师启发下,生动笔计算)

生甲:3285天(属鼠的)。

生乙:3650天(属猪的)。

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呢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演示课件,出现字幕:读父母的故事。背景音乐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篇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4篇

“教书必先育人”,要教好书,必须以“育好人”为前提。这种观点强调了“育人是教书的先决条件”,“育人”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班主任,抑或是学科教师,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需要将德育工作放在其各项工作的首位。为了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提出“全面着眼、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的“三全”德育工作原则。

全面着眼。一是“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学校可以将德育工作划分为“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三个系列,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三个系列的教育工作。月主题依次是:心理品质月、文明守纪月、学习研讨月、励志教育月、青春红五月、感恩教育月、行为规范月、爱国爱校月、德育综合月、集体精神月等。每个月的主题相互补充,相互照应,每年到相应月份的时候,再围绕这个主题确定具体的“口号”(主题)。例如,2010年9月~11月,我们确定的主题依次是“读经典,学规范,做文明人”、“励志爱国,文明爱校”、“内修品质,外树形象”。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德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照顾全面,不可以丢弃任何一个“后进生”。与智育不同,越是“后进生”,越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我们提出了“着眼全面,面向全体”的原则,不允许在德育过程中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三是“教育空间的全面性”。德育工作的“全面着眼”,还包括“地域的全面性”,不仅在教室要做德育,在学生寝室,在学生家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德育工作的存在,甚至校园的一块墙壁,一扇窗户,一株花草,都是德育的一部分。因此,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关注德育内容的方方面面、关心德育对象的每个个体、关注德育空间的每个角落,着眼全面德育,这是我们坚持的第一个德育原则。

二、实施“班主任专业化”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只有打造一支专业化、科研型的班主任队伍,学校德育工作才可能“事半功倍”。为此,学校启动了“六个一”工作,着眼岗位培训,开始实施“班主任专业化”促进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月一案例。每位班主任每月选定一个学生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班主任老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该生进行观察、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其现状成因,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同样,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何,全校各位老师也都“一目了然”。2010年9月,九⑹班班主任陈亮选定的研究对象是班长胡凯。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陈老师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全面了解到胡凯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对其在校各项表现大加褒奖。然后,陈老师简析了胡凯的“成功”经验,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个来自农村地区的优等生个人成长历程,就很清晰地展现出来,给他人成长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月一报告。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次例会都安排一名优秀班主任做15~20分钟的典型发言,介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学校期望通过此举,打造本校的名班主任队伍。例如,2010年9月的班主任例会,学校安排了殷五一老师做典型发言,殷五一老师介绍了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加减乘除法”,给老师们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期一本书。为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我校实施了“一期一本书”制度,即学校每学期发给每一位班主任老师一本班主任工作书籍,供班主任学习。各位班主任看完后,还相互借阅,共同提高。

一期一评选。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仅靠“培训”是不够的。“培训”仅是“砝码”,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还需要“杠杆”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制定了《宣城十二中班主任考核暨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宣城十二中班主任暨德育工作小组工作常规》和《宣城十二中寝室文明班级评选制度》等。我们每个学期对全体班主任考核一次,评选一次,“考核与评选”同步进行,要求班主任提供“班主任工作手册、班委和支部工作材料、班级管理取得的成绩”等,组织评委按照方案进行量化评分,评出若干奖项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评选促进班主任的主动发展,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进而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实施“德育细化”工程,保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工作最忌讳的是“泛泛而谈”“浮在水面”,这样的德育将没有任何实效。为避免德育的空泛,我们实施了“德育细化”工程。

一月一筹划。按照德育主题月活动要求,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精心筹划,安排好一个月的各项工作,包括“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安全与法制教育”的落实、各项德育工作与活动的筹划等。“一月一筹划”的具体内容用“德育与安全工作简报”印发给全体师生,并在班主任例会或升旗仪式上布置和落实。“一月一筹划”是将学期工作计划的“细化”,是学期工作意见的“具体化”。

一月一简报。为总结和布置一个月的“德育与安全”工作,学校政教处、团委创办了一份“德育与安全简报”《柏山新风》,简报分四个版面:综合新闻版(由一则头条新闻和“信息快车道”栏目构成)、安全小卫士、文明先锋榜、工作新展望等。该简报很好地将一月工作总结和计划、安全教育和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了“细化”。

一月一活动。为活跃校园气氛,促进积极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我校每个月开展一项教育活动,例如在我校形成品牌的活动有“辞旧迎新情系柏山”对联征集与展览、名著阅读报告会、青春红五月综艺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啄木鸟行动、励志班歌大赛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班级风采展示报告会、圣诞英语晚会和元旦文艺汇演等。通过活动进行德育,让德育“更实在”“更具体”。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5篇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教学的教师中心传授制模式注重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养,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发展很快,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道德习惯,这样的知行矛盾是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文明礼貌、尊重关爱、爱护环境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效结合点,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依赖于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件是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和教育资料。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阶段,明确让学生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什么品德,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而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范例。同时,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通过观看和讨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立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学就将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高尚的品德不仅要是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将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以德育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教师通过德育主题向学生传递一定的德育思想,促进高尚道德思想的渗透,这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教师改变的是,结合德育主题为学生制定每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主题实践活动是道德行为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避免了个人道德实践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同时也以同伴的监督促进学生知行转化。班主任应组织班级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本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由学生选取道德主题实践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例如,在文明中国人的德育课教学后,学生讨论确定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第一,作文明自我,包括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尊敬教师、爱护同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乱画等;第二,及时纠正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督促改正。

(四)优化德育环境,开展间接教育

环境是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学生的展示墙,教师可以围绕本周道德主题引导学生设计一些道德行为的板画、道德行为的宣传语或者一些名人的道德故事,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注意根据道德主题的改变及时改进内容,并增加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展示栏。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关爱的班级文化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在友善的环境中自然会养成关爱、相信、舍己为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环境的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

三、结语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多端性;道德调节

教育管理的多端性是指由于学校组织构成的多样、成员角色的多重以及学科的相对独立而导致在管理中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和职能组织。管理的多端性表明了教育管理发展有多维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端者,头也。多端就是多头、多元。它是与简单、划一相对立的概念。

一、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多端性的内涵。

行政管理。一般是指国家规定的教育领导体制和管理机构。在我国,党委对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讨论,做出决定。所谓重大问题,就是那些带有思想、政治倾向性的问题,业务工作中带有路线、方针、政策性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行政首长负责,通过学校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集中群众集体智慧,发扬民主,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民主办学原则的贯彻,这是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导体制。

与这个领导体制相应产生的行政指挥系统,是指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行政指挥机构。这个机构由校长、副校长、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校一级的办事机构所组成。副校长、教务长、总务长等都是校长的助手,其工作对校长负责。各处室依据校长的指示处理学校行政管理事务,它们不是一级领导机构。在管理过程中,行政指挥系统负责制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等具体工作,确定全局性的工作措施,领导全校下一级单位。在学校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一个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全过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行政指挥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完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行政机构设置和工作要实行个人责任制,进行科学的分工。

教育行政管理包括学校中的人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人事行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与任用符合教育需要的各种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育和教育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提高;以正确的考核与奖励手段,促进师生不断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设计,安排学校教育组织结构,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定期向师生传达党的声音,讲述世界政局和国内形势,积极引导师生勤奋、好学、尚真、笃行、报国。通过定期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师生与祖国同跳脉膊,励精图治,建立起和谐安定的校园。

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运转的主轴。

教育之所以叫做教育,学校之所以叫做学校,就是因为它以教学为活动内容,以师生为活动角色。一所学校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有师生和教学,它就一定是学校。一所学校可能十分摩登,就是没有师生和教学,那它就绝不是一所学校。

学校的产品是人才,学校的生产是育人。不育人,不出人才,这个学校就是破产的、倒闭的“工厂”。教育就是学校产品生产的方式,学校生产的产品不同于工厂和农场。在工厂和农场,生产的过程同产品的出现同始同终。产品出现了,生产过程就结束了。人才培育不是这样,产品出现了,过程还在继续。学校产品的生产者是教师,他的生产特点是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而在空灵中收获。他会改变学生的观念、信仰和素质,但改变后的学生不归他所有。相反,只有把学生交给社会,被社会公认接受、认可和记下以后,教师才收获喜悦。学生以学校为亲,学校以学生为荣。出了学生,但出不了人才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正如生产了产品,但没有名优产品的企业一样,是不合格的或没有前途的企业。因此,人才至上关乎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学校因教学而设,教学存则学校存,教学旺则学校盛。学生因教学而来,学生依靠教学才接受熏陶和哺育,教师依仗教学才实现自我和价值。教学优秀则学生优秀,教学出色则教师成名。教学是学生成才的苑圃,名师产生的沃土,校长施展管理才干的舞台。因此,办学的行家总是以抓教学为己任,教学为先,有如天大。

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教学工作来进行和运转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学校工作区别于其他各个系统的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

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遵循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所担负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管理不能忽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因此要实行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批改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

管理教学又叫管理教学研究。这不仅是因为搞好教学必须研究,而且因为在学校中,特别是有水平的学校中,科学研究也是学校出色工作的出色部分。有道是,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拳头。抓好了教学,学校就能站得稳;抓好了科研,学校才能打出去。因此,从广义上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

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除设置专门管理教学的机构——教务处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科研的机构——科研处。

科研管理的任务是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科研的计划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中心环节。计划管理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财务管理。这是一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管理、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教育事业费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财产物质资金管理、财务决算、财务监督和检查等七项工作。

计划管理是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和社会需要,在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后,制定出学校的经济计划,用它来组织和协调学校的全部教学、科研、生产、后勤各方面的经济管理活动。学校的计划按时间长短可分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按计划的内容可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科技费用收支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学校基金收支计划、代管科研经费收支计划、生产财务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质供应计划、其它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等。

在前面叙述的七项管理内容中,除计划管理外,重要的是教育事业经费管理,它包括劳动工资、助学金、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科学研究费、教学行政费、外事活动费和其他公务开支费等。

实施财务管理,除抓住计划、决算环节外,在内容上以教育事业经费管理为重点。此外,抓好财务监督和检查,则是学校资金充分、合理、有效使用和安全的保证。

后勤管理又叫总务管理,或者叫物资设备管理。它是在校长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后勤人员协调一致的工作,为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抓好师生生活而进行的出色工作。

办好一个学校,不但要有好的决策人——校长、书记,而且还要有一批好的管理骨干。其中,包括一个好的总务主任,或者叫后勤处长。“政以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后勤处负责全校师生的吃、喝、拉、撒、睡,没有奉献精神和专业学问是万万不行的。

后勤或总务管理,实则是学校财产物资管理,它要管好教室和实验室的设备、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设备、体育卫生的设备、校舍校具的维修和保管,此外还有学校生活管理,包括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办好食堂,改善伙食,关心师生,搞好福利,等等。

随着教育与新兴科技的并举发展,当今电化教学、远程教育也相继盛行,因此电化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校外基地、校办工厂、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也纳入了学校后勤管理的范围,并成为重要部份和更新周期较短的更加专业的管理。

教育管理的多端性内涵如图1所示。

二、多端之间的关系及伦理需要

在教育管理的多端性中,行政管理是指挥系统,教学管理是中心工作,财务管理是办学保障,后勤管理是办学支撑。要把一盘棋搞活并旗开得胜直到最后夺堡,关键在于通力合作。

现实中我们屡见这样的情形,搞行政的强迫命令,使从事教学的伤了元气。搞教学的自以为是,使搞后勤的心灰意冷,没有热情。搞财务的津津乐道,沾沾有喜,不关心教学和后勤的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扯皮制时,最后又集中到行政管理者的头脑中,左思右想,矛盾不化解,困难遂成堆,于是,校长、书记无法喘气。反之,如果各个部门各执其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那么,政通人和,渠道畅通,和谐运作,良性循环,学校就日益昌盛,教育就蓬勃向上。

协调好管理多端之间的关系,除了制定相应的职责规定和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外,校长、书记的分工和引领部门上道也是一个好举措。

应该说,在上述几种举措中,呼唤道德的调节,请伦理出面调停,各自用伦理精神自律,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伦理是协调管理不同端点之间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内在需要。

试想,在行政管理部门,提倡并实施了方便让给别人、麻烦留给自己的道德信条,那么,行政部门必定会心无二虑地去为教学、后勤服务。什么叫做管理?管理就是服务。什么叫做服务?服务就是心甘情愿去做事。显然,做官当老爷是与服务精神背道而驰的。

又如,如果教学管理部门倡导了清贫乐道、烛光照人的道德精神,那么,从事教学的教师必定是潜心学问,不致于浮躁下海,更不会走穴谋财,于是就会归顺行政领导的安排,与行政部门配合,同谋育人之业。即便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中遇到了困难,也会群策群力,马自奋蹄,迎难而进。

又如,财务管理如果坚守节约为荣、奢费为耻的道德信念,那么它不仅会计划用财,而且会节流开源。过去,在我们党的传统中有一种优良传统,叫做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孔子的“三思而行”中的第三思也是这么说的,“富则思穷故而能施”。“施”什么?把多余的钱用在济贫事业上就是施。搞财务管理的部门能够如此德性,必定会感动师生、感动上帝的,又何愁教学、后勤、行政之间不协调工作呢?

又如,搞后勤管理的,若是把服务育人牢记心中,不仅能把所管的财产设备如数家珍,爱惜一器一材,而且会将师生的饥饱冷暖放在心中,关怀备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后勤干部是“先行官”,用道德精神尽心工作的干部是“先进人”、“德性官”。

后勤管理不可小视,后勤管理中的校园、绿化管理实际就是育人环境的管理。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7篇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_六个学会_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_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_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_艺术节_、_科技节_、_体育节_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_整体性原则_。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_三结合_的一致性教育。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思考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德育的管理。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是农村中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领导不重视,机构不健全

首先,部分校长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所谓的“校长只操两份心,检测成绩和资金。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农村中学都设有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下面是各班的班主任,学校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单一的管理模式,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名义上有德育的责任,但实际上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靠班主任一个人来完成。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另一方面,班主任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挫折。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少,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在应试教育和重压之下,个别老师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还有不少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表现表现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2对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9篇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自参加工作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0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_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_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_六个学会_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_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_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_艺术节_、_科技节_、_体育节_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_整体性原则_。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_三结合_的一致性教育。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1篇

摘要:“点圆式”工作法外延管理内涵管理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提高,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出,标志着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置身于时代的变革之中,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中心工作中的整合功能,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既定岗位目标”外部有许多暂时未知的可以做的工作,它的内部也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环节。根据串联环节的不同可以将点圆式工作法分为两种主要操作模式摘要:一是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二是既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外寻找新的岗位目标,又在“既定岗位目标”之内串联最多的工作环节。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在自身职责权限范围内以已知为点、以寻找并达成未知为半径画圆。

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点圆”工作系统,根据“点圆”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为对外的外延管理和对内的内涵管理两大工作体系,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对外的工作,运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进行对内的管理工作。

一、运用“横向协作”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外延管理

(二)落实这个战略的主要依据

依据之三摘要:社会、家庭是学校之外两个重要德育支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成雕刻大理石。他说摘要:“有许多力量参和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假如这些起教育功能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然而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风格和优点、短处,有时一个雕塑家对另一个雕塑家的技艺和创造持批评态度,不仅力图用刀子在未加工的大理石上精心雕刻,而且总想对另一个巧匠刚刚做好了的地方乱加修补……刀子如同利剑相互交锋,大理石碎屑飞舞,有时整片整片从雪白的大理石上劈落下来……”这样的情景昭示我们,假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得不到及时沟通和协调,它将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成功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而且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的德育工作由于受环境制约,具有互补性。学校在教育理论、培养目标、实施方法及对学生特征分析等方面较社会、家庭有优势;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广阔实践基地,多角度对学生的渗透教育等较学校、家庭有优势;家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了解等较社会、学校有优势。仅就这一点而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必须协力行动才能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产生共振效应,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三)实施途径

体现在和兄弟院校的协作方面,可以就某一德育专题进行共同探究,互派德育教师讲授德育课程或做德育学术报告,定期不定期开展德育经验交流,创办“德育论坛”,就德育资料、德育课件、德育探究成果等德育资源进行共享。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德治班;理论

思想道德教育是职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_同志曾指出:“以全面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为宗旨的优质教育。这就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使学生具有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1]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基层组织,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以德治班的理念,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一、以德治班管理理念概述

(一)基本概念

班级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管理者遵循一定的规范,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处理班级的人、事、物等活动的过程,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所谓以德治班,就是用德去管理班级,运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使班级和谐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形式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道德规范,并以此道德规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实行以德治班的必要性

1.传统教育暴露出的弊端要求以德治班。传统教育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较为抽象难懂,德育教育成了空洞的理论教育,缺乏感染力和影响力,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中学德育大纲》强调国家利益、爱国主义教育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难以接受。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轻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主要靠教师枯燥的讲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2.以德治班,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德治班是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成人,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家林崇德指出:“德育教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是教育工作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2]因此,提高学生素质首先从德育教育入手。以德治国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就是以德治班,旨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遵守社会道德。目前,我国德育教育不被重视,班级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德育管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人治”、“法治”都不是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只有“德治”才能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影响以德治班实施的因素有:传统班级管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职高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心理逐渐发育成熟,可塑性非常大,他们易于接受新的事物。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根据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管理手法多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创新性的发挥,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班级管理效果欠佳。此外,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管理管理,倡导以德治班。

(三)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是师生关系不合理。大部分班主任把自己当做是学生的“家长”,只有少部分的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关系,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如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信任、平等的状态,所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必然产生良好的效果。二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在班级管理中,不采纳学生的意见,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班级没有活力,学生被动遵守班级规定,不利于养成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习惯,一旦没有班主任,班级秩序难以维持。三是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强。班级作为一个团队,需要具备凝聚力,这样才能形成互相帮助、奋发向上的氛围,才能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仅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个体的发展,忽视了人际关系的交往和团队的和谐。四是班主任缺少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班主任应具备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但通常情况下,班主任都是由授课教师兼职,一方面学校不重视班主任岗前培训,另一方面,受教学任务影响,班主任无暇顾及管理理论的学习,因此,班主任通常缺少系统全面的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缺少理论的支撑,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学生存在抵触情绪,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二、以德治班的实施策略

1.建立以德治班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而制定的教育法律、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习惯等的总和,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德治班也同样需要制度作保障。建立合理的制度,涉及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在制度上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样学校制度才能得以遵守,才能做到科学管理。[3]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影响着班级的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对教师的行为产生认同感,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学生能够自发的形成道德意识。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有爱的行为和情感,要以和善、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产生亲和力。教师还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才有助于进行班级管理。

3.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管理专业知识。班主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助于进行班级管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班主任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秘诀。

4.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班级成员普遍认可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4]具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文化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因此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首先,班级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其次,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以德治班的规章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可有效进行以德治班管理。本文观点还不够成熟,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3篇

科尔伯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理论家。经过三十余年的尝试,在柏拉图、杜威等人哲学思想和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验,形成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其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本文先对“公正团体法”做简要概述,之后,在此基础上阐发对我国小学教育班级建设的启示。

一、“公正团体法”概述

公正团体法是科尔伯格针对他早期实施的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的局限而改进的道德教育方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是通过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引导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方法。但科尔伯格后期发现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犯了“心理学的谬误”,即将心理学的结果直接应用到教育活动中,而没有结合教育特殊的情况。同时,在_实验中发现:部分犯人认真参加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取得了成效,当她们回到_中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回到了原水平。科尔伯格由此认识到真实道德环境的重要性。

1969年,科尔伯格到以色列集体农庄的一所中学进行研究性访问。发现该学校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得分比其他地区的儿童要高。这为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法的提出提供了实践来源。1974年,科尔伯格开始在学校中实施公正团体道德教育实验。实施的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公正团体法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中的作用,于是,公正团体法在其他学校得到进一步推广。

公正团体法:是指根据集体教育原则形成的,旨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统一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它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活动,在师生的民主参与的团体氛围下,来实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其道德行为。[1]公正团体法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活动,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要求人数在60—100人之间,在实施中有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集体会议和纪律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相关事宜。

集体会议是公正团体法的重要体现,集体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在召开之前,师生提前思考会议的核心问题,在团体会议上,小组代表针对问题提出小组的见解,依次发言,进行公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通过对各种提议的比较形成决议。这种团体会议的召开促使团体氛围形成,使得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这种方式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形成。

二、“公正团体法”的教育要素分析

(一)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指团体内部成员在进行活动和活动后进行奖惩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和原则。不同的社会角色组成了社会生活,人们相互交往,平等和互惠是人际关系成熟的表现。当冲突的观点必然出现时,被用来解决这类冲突的成熟原则是公正原则。团体的公正结构水平代表了一个特定的道德发展阶段,公正是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追求的最高原则。

(二)民主管理

公正团体机构所要体现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只有在平等和公平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实行民主管理,才能给团体中所有的人提供参与角色承担的机会,从而,培养起对团体的责任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一种把人际关系置于原则之上而非权力基础之上的气氛,教育者通常对儿童是如何思考的问题没有多少探索的兴趣,而是更多地感兴趣于告诉儿童应想些什么。[2]由于儿童的推理方式不同于成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与成人的交流停止了,道德发展也受到阻碍,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个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强的责任感。民主不仅能够促进道德发展,而且还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三)道德氛围

我们把一个人在其中做出道德决定的社会情景称为道德气氛。[3]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努力改进个人做出道德决定是的道德气氛。[4]良好的道德氛围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促发特定情景下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公正团体正是创设了学校良好的生活道德氛围。

(四)集体教育

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团体活动中的角色承担。学生通过角色承担感受自己在团体中存在的意义,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团体中其他的成员共同努力建设集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公正团体法”让每个成员在团体中感受道德决策的环境和团体的道德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去维护自己达成的规则和纪律,有责任从集体利益出发对所发现的道德问题做出有益判断并付诸积极的行为。

三、班级建设内容分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在班级中生活,扮演一定的角色,实现社会化发展。从班级建设的内容可以分为:班级目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规范建设、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社会和学校的期望及班集体本身的任务制定的班级发展规划,是班级活动的共同的期望和追求。之前,在传统“应试教育”、“尊师重道”的观念下,班级的目标是创造知识学习的课堂环境,建立严格的规范以便于管理学生,在这种观念下,班级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目标定位片面化、附属化。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提出,学生划片就近入学,取消“小升初”考试,改变了以往单纯地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和学生的考核标准,将班级建设目标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人们对班级教育意义认识在不断深入,不再把班级单纯地看作一个知识传授的场所,开始关注班级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此,班级建设的目标不在局限于维持集体学习的氛围,而开始努力创建一种更为民主的集体,让学生在参与创建民主群体的过程中,关注个体的发展需要,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二)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组建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组织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班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在当下我国小学的班级中,有班长(中队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等职务组成,他们负责班级中的各项学生工作。

目前,小学学生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班主任直接任命,另一种是民主选举,教师认同。班干部是在教师的干预下产生的,学生学业成绩成为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担任班干部的重要因素之一。班级生活中,成绩占优势的学生占据着班级管理工作的舞台,“学困生”处于班级管理的边缘化状态,从而,使得将学习成绩上的劣势泛化到班级生活中,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集体精神的养成,而成绩占优势的学生,易于形成“成绩好、遮百丑”的优越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还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对自己全面否定,形成失落感,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影响这部分学生的持久发展。

(三)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章和行动准则。[5]小学班级规范中,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行为的引导性内容和奖惩性内容。引导性内容是对学生的行为、品德和学习的引导和规范。奖惩性内容是对学生良好的或不良的思想或行为发生时,给予肯定的表扬或否定的处分的内容。班规的制定方式可以总结为三种:班主任制定、师生共同制定、学生独立制定。[6]完全由班主任制定的班级规范,是为了便于班级管理,忽视学生的诉求,现在班规的制定更多地由班主任教师制定向学生讨论、协商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民主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的班规有利于在班级中落实。

(四)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之间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班级目标、班级组织和班级制度综合凝练结果的体现。班级文化内容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实体部分,如班级中的教学设施、班级墙壁上的名人名言、教师中的桌椅排列等所渗透出的理念;制度文化是班级中各种规章制度的体现,规定了班级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班级的理想、信念、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想。[7]由于班级目标、班主任管理风格、学生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不尽相同。

四、启示

开学伊始,几十个个性不同的学生在一名或几名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应运而生。班级从一个松散的、陌生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的、有严格规章制度的、有优良班风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集体,需要经过以下阶段:松散的班级群体、合作的班级群体、班集体时期。在班级形成过程中,方式尤为为重要。

(一)松散的班级群体

这是班级组成的初始阶段学生被学校指派,由班主任教师引领,坐在同一个场所,这是大家彼此不认识,班干部由教师临时任命,班级成员按照课表进行一些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此时,学生之间处于新奇和相互观察的状态,同学之间尝试着交往,以孤立的个体进行,班集体此时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大。这一时期大部分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和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交往,建立集体规范,完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以便于创建民主氛围集体的班级目标。这一时期最主要是让学生形成规则和参与意识。

(二)合作的班级群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往之后,学生之间开始熟悉,一开始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承担起责任,同时,也涌现出一些热心班务的学生。这时,班级管理工作由开始的班主任全面主持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干部管理时期。这时,需要引导班级成员着手制定较为全面、细致的班级管理规范,班级规范的形成过程正是民主讨论、集体决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在班级规范的执行过程中,要发挥集体的监督作用,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班干部的选择也要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一方面,要增加班级中班干部的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角色承担,参与班级建设,体会班级建设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班干部要采用定期轮岗制度,让学生角色转换,通过移情,加强对别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利于和谐、民主的集体氛围的形成。

(三)班集体

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一种常态,在健全的班级规范的保障,班干部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这时学生已经不是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自我管理、班级建设的集体分子。这是班主任教师要定期督促班级规范的执行情况。在这一阶段,更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建设,强化班风在班级建设中的促进和凝聚作用。

如上所述,“公正团体法”对我国小学班级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上的差异,有所选择,有所发展,避免教条。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4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模式;高校德育;全面发展

一、与高校德育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educationalmodel)要求心理咨询应当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侧重于借助价值干预的方法让求询者学会作出决定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教育模式把求询者看作是应付生活压力而需要帮助的健康人。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与高校德育结合起来,构建其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

1.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5篇

按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分类,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体系中划出特定的一部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排专门课程授课,这就是所谓的直接的道德教育。而间接的道德教育指的是在语文等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将思想品德观念渗入其中。此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在校内接触的各种环境因素、各项活动、各类课程等都隐含着德育因素,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渗入德育艺术,这些也都属于德育教育的间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德育工作应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为何要加强高中德育管理

加强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其最终目的。鉴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纵然近年来人们对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其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将德育隔离于知识教学之外,割裂二者的联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三、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创设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

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6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单纯学好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管理中做好德育工作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管理的应用

(一)全面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而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保障,这主要是因为,舆论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能够约束、感染和鼓励班级成员。因此,若想营造良好班风,则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舆论。在形成新班级之前,应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与规范,并尽量将内容详细化、情景化,潜移默化中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尤其要凸显对班级应履行的义务和权利,例如,保持班级卫生清洁、爱护公务、为班级争光等。如果班级中发生冲突事件,应营造一种学生勇于讲真话的氛围,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制约消极舆论的形成。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师生关系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班主任应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心为学生指路引航,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班主任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应注意教育感化,尊重每一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管理自己,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注重心理教育

1.学生的情绪波动起伏会比较大

其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一旦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则不高,与人相处交往时因为一些小问题会出现摩擦,有些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情绪高涨时,学习积极性则较高,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

2.意志方面

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控制自己,一旦受到外界的诱惑或者干扰,摇摆不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躲避退缩。

3.青春期综合症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7篇

二、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面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针砭时弊,发掘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应该从实现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着手,而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1、转变教师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教学理念

首先,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良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在亦师亦友的互相学习过程里,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次,创新德育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德育通常被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与中国德行重于才能的传统有关。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及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学环境下,德育往往成为被忽视的部分。因此,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将育人与教书有机结合,使培养道德修养与传道授业两者兼得,真正做到陶行知老先生所讲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变态教学产物。

2、从小事做起,以日常行为规范化实现德育生活化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否则也仅仅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小学德育的生活化开展离不开道德理论熏陶与日常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的成果内化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制定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突出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的培养,使理论性的德育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例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并给予恰当的鼓励,使其养成主动学习、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日常德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定期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的班会,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使其在融洽的交往中,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重点考虑德育的生活化,通过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体现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校方应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科学规划,使校园成为培育学生审美观念、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圣地。合理、有效利用教室、走廊、阅览室等场所,通过张贴科学家、学者治学教育的名言,例如:“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使榜样模范的感召力量无处不在,先知的谆谆教诲随时响起,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结语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8篇

一、德育目标素质化———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这场巨大的变革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能自觉地按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目标素质化。德育目标素质化首先表现在增强目标的前瞻性。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功能在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全面的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不仅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必须重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真正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德育目标素质化还表现在促进德育目标内化为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确立德育目标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更要考虑到学生终究要由学校步入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学生能否清醒地分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才是学校德育效果的客观检验。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德育实效的长期性和近期效应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要求的效果,既要“形于外”,更要“成于心”,要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实际提高。

二、德育过程具体化———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很不科学,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育的“结果”,常常忽视教育过程,特别是重视以分数表现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也同样存在着无视教育过程的倾向:对德育的认识,往往片面理解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德育目标上,只有方向性目标,缺乏过程性的到达目标;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以一律的内容、形式去进行一律的活动。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要闻以表示关心国家大事,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以维护良好的纪律,通过反复的演练以展示班会的生动,用突击打扫代替经常保洁来换取学校或班级卫生的荣誉……这样做,表面上德育工作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也可能取得一时较好的结果但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不仅实际效果不大,而且会引诱、助长教师、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必须看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寓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积累才形成自身良好的素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暂时的结果更应注重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它们统一于德育的总目标之中。学校德育必须始终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旗帜鲜明地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旋律,用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的总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并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否则就无法保证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但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又必须突出德育要求的层次性。

首先,必须要求适度。适度的要求是增强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方面都应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打架,不骂人,爱清洁,认识国旗等。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五爱”为核心内容,着重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高中又上了一个层次,加重了思想政治法律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指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其中,小学和初中是极重要的阶段,几个层次的德育工作在这里重复和衔接。如果不研究德育对象,盲目提高要求和增加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德育渠道多元化———处理好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19篇

一、他律与自律的涵义及二者的关系

“他律”,指依靠外部力量使人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履行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依据社会舆论、社会奖罚惩等为动力,促使人在思想上和言行上循规蹈矩。故他律不是重视主体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而是规范人、约束人的东西,泯灭人的主体价值存在;不是靠主体的理性和信念,而是靠外力强制;不是靠人的自觉、自为,而是推崇对上和服从权威;不是靠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的良好运作,而是突出“人治”的色彩。道德他律有权威性、强制性、约束性、被动性、他教性等特点。

“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良心,靠内心的自省、自觉和自为,来调节自己,丰富、发展和圆满自己的言语、行为。故道德自律不是靠外部强制性,不是个体的人屈从于外界的控制或压力,而是尊重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强调自主、自觉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和创造力,升华为人的存在价值。道德自律具有特征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征。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注:马克思、_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就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的关系揭示给我们。这就是说,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他律是低层水平,自律是高层水平,达到自律的人思想就解放了,就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主体的自律,这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美学主张。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不仅在于他律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有章可循、相对稳定的社会交往环境,更在于自律本身能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存在价值。

二、道德的困境与出路

道德的困境即道德他律的困境。_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道德教育现状大量存在“道德规范”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德育原理.胡守fēn@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界认可的这一观点强调政治而轻道德,德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德”。加之历史原因,道德教育不时被送上政治运动舞台,成为政治的附庸。忽视甚至拒绝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驱使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直到今天往往还以政治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道德品质政治化还在发展,完全混淆、抹杀了道德与政治的界限与作用,践踏了人类道德的尊严。

2.道德教育不以人为本体中心,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发展人。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应是建立在道德主体性基础之上的。而道德的他律则把受教育者当成一个被动接受道德的“容器”。一种脱离了人对自然的劳动关系而孤立地执著于人际关系的社会体制,即使管理者追求道德的最高精神,也是贫乏的而且一定迟早会腐化为反道德。(注:现代中国社会中精于人事与疏于业务仍是内耗性的“窝里斗”根源)

3.道德教育方法的贫乏。在德育方法上,我国学校教育通常采用说服、榜样、指导修养、品德评价等,这些教育方法本身多少带有强制意味,再加上施教者由于要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以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施教过程中强制学生接受的方法也经常出现。这些强制性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4.法律、法规体系运作不健全。一个知识、文明和进步的国度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运作基础之上的,而不是让道德来承载法律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能。相反,只要国家内部尚未健全发育出来充分体现人民的立法与监督机构,让道德来承载、负重法律,则人民的存在就必然会通过对立的外部“天下”显示自身,必将导致文明的丧失,无序状态社会的出现,专制暴君的横行。现实的情况法律还有待健全和运作须更加有力,道德他律还承载着过多的本该法律所尽的职责,道德自律的建构举步维艰。

走出道德他律困境的唯一出路是道德自律,这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召唤,是美的理念的一种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这一理性的呼唤是建立在良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运作基础之上的。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用法律取代任何超经济、超社会和超意识形态的意志和权力。在一定意义上带有近代政治现代化的特征。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应当正视社会主义历史和现状中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存在和事实,从综合并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去批判地吸收西方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反历史经验。就道德自律与政治关系而言,二者的功能虽有联系但有区别。政治实质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现实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控制,道德自律则是丰富、圆满和发展人。道德适用的范围远大于政治并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每一角落。因此,我们应发挥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为道德自律创造条件。在道德的教育方法上,要改变道德他律强制性、约束性等特征为道德自律的内控性、自觉性等特征的教学,突出理性说服,关注爱的施予,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等。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主义为人的主体发展开拓的一切条件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们冲破道德他律的封固拥抱自律精神的勇气和力量。青少年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庞大的后备生力军,其更应该成为自主自觉的群体,成为道德自律的主体和社会文明的开拓者。

三、自律精神的塑造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青少年身心发展经历了由尚未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高层次的品德教育(自律)重视青少年学生身心变化发展所表现出特征的正面效应,是更有益于对道德自律精神潜移默化的接受,并融入于自身行为之中保持长久。下面就青年学生自律精神的塑造手段予以阐述。

首先,是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道德自律的重要保证。在自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必须贯彻民主性原则。教育民主化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关注和尊重。平等才能达到交流,理辩才能分清是非促进共识,促成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

第二,显性、隐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通过显性课堂教学介绍政治、社会、法律、道德、哲学、文化等,教育指向性明确,就是培育学生具有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价值观。即通过学生个体采用“价值澄清”、“明辨”来达到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隐性科学则主要通过“活动教学”,如演讲,主题讨论,辩论等,反映社会伦理、人生价值、政治制度等焦点问题,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自律精神。

第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建立自律意识。如社交能力的训练,主题日活动,勤工助学活动,联谊活动及形式与内容多样的夏令营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自律、自治、自教的意识,并具有牢固性和持久性。

第四,通过广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德育。广泛、多层次、重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把自己的才识、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敬业精神和为自己理想努力开拓的意志和情操,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认识就业环境作好心理上的必要准备。如了解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植树等),参观企业、农村和政府。

自律精神的培养是当今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课题。虽然任何科学理论和道德观念不是自发形成的,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及良好运作情况下,道德理论的反复灌输是必不可少。但我们应从未来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着眼,自律精神的建构更需要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更需要个体自觉、自为的行动。自律精神的塑造不仅是青年学生冲破他律禁固,张扬着人的生命激情,成为道德自律精神的身体力行者,完成和实践着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注: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语),即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自由自觉”所概括的涵义也包括社会性、创造性诸特性)状态,达到道德美的崇高境界,而且更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0篇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_制定和颁布了《_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1篇

德育工作应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这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尤显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接受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德育理论课的直接灌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抓住德育理论课这个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不放,充分发挥它的重要功能。学校应配备水平高、经验足的专业教师担任德育理论课程的授课或辅导任务。在系统讲授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一些深层次上的问题,使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提高对美丑的辨别能力,而不至目迷五色、良莠不分,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

2.将德育工作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其他专业教师不应把德育工作看成单纯是政工干部、班主任的事,只顾“教书”而置“育人”于一旁,而应把学生的德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积极利用面授课、辅导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一些思想上的教育,将专业知识和讲授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文学课、历史课,甚至理工学科的课堂都可以成为德育工作的好场所。

二、德育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管理育人”。

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德育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保证管理质量,提高德育效果,在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2.制度落实。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针对学生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从组织上、纪律上、制度上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将从严治校具体化、规范化,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3.奖惩落实。这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对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抨击,压邪气,树正气,使校风纯净严明。但在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一要重“超前”忌“滞后”,校有关领导应经常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对症下药,使问题软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待其酿成大患,“滞后”而处理,乃“亡羊补牢”,实属下策;二要重“疏导”忌“堵塞”,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多加疏导、引导、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其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切忌不问根源,不去解开问题的症结,动辄对学生罚款、处分,这种盲目“堵塞”的做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必使“川壅而溃”;三是要重“激励”忌“滥罚”,应激发鼓励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争先赶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经常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而不能对犯了错误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用尖锐的言辞挫伤其自尊心,如此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德能工作要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做到“服务育人”。

对于住校学生来说,学校就是家。家意味着温暖和关怀。这就要求我们要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怀,使他们学得安心,学得舒心。要确立“一个好后勤就是半个班主任”的思想,后勤服务人员应妥善安排学生的吃饭、住宿,动脑筋想办法,让他们吃得香、吃得实惠、住得安稳,应积极采纳学生好的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通过食堂帐目公开化、安排学生值厨等方式,增加双方的沟通、信任、理解与支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给德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遇到困难了,我们应主动伸出援助的手,帮助他们解决。如果我们放着学生的吃饭、住宿、困难等问题不闻不问,而去空讲“爱集体”、“爱国家”、“安定团结”等问题,必然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实践证明,“服务育人”不可轻视。

四、德育工作要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思索自我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不断修正人生价值观,使其从“小我”走向“大我”,将“自我”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改革事业联系起来,尽快完成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开展德育工作。

1.在军训中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新生入学必须军训两周,穿上军装,走进军营,接受军事化训练,接受组织纪律教育,在烈日下跌爬滚打,体会军人的苦与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农村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接近工农,学习工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健康成长之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应实习一次甚至多次,激发他们爱家乡、建四化的热情,坚定投身改革开放的决心,了解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奋发进取,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许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了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品德,增进了与工农的感情,而这些个性品质仅仅靠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是无论如何也锻造不出来的。

3.通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献爱心”蔚然成风。为增强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学校应大力组织学雷锋活动,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组织学生走向车站、幼儿园、敬老院、五保户家中做好事,充分体验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坚定将爱心奉献到底的决心。

五、德育工作要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熏陶育人”。

学校应重视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效果。

学校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应各纪念日的性质,搞一些文体活动,如:校园文化周、革命歌曲大奖赛、纪念一二·九长跑比赛、作文竞赛等,既丰富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校还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加以“帮朋友打架是讲义气”、”拿几元钱不算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为题,让学生即兴演讲或辩论,使学生在强烈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德育工作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综合育人”。

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应积极采取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发掘三种教育方式的各自优势,形成综合教育合力,尽量清除“死角”,做到“三位一体”,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2篇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1)营造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德育队伍,要求: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

① 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组织班主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有关教育法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育经验体会的交流,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

② 组编“班主任个案分析集”和教师论文集。力争我校教师教育水平上新台阶和教师有数篇德育论文在区、市级以上获奖或刊物发表。力争在各类德育工作检查、评比或竞赛活动都要获得好名次,争取评为德育先进单位。

③ 评选表彰2009学年度优秀班主任、级组长。根据我校评选优秀班主任、级组长办法。

(2)切实加强_德育工作的“纵向三层级管理_

① 第一层级管理——班级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依据《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的各项德育计划,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品德、能力素质(尤其心理素质)等进行教导和培养,对班集体进行科学管理。把握好学生每一次操行评定,使操行评定不仅真实反映学生情况,更成为促使学生进步的手段。

② 第二层级管理——级组管理。

级主任依照有关工作职责和学校的各项德育计划,对本级部各班的班容班貌、公共卫生、班风学风、班主任工作进行切实指导和科学管理。抓好先进班的评比工作,落实德育常规,处理年级日常事务。

③ 第三层级管理——学校德育管理。

依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对各级进行切实指导和科学管理。负责安排好全校的各项德育活动和级组评优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级德育常规的落实和评估,做好师生的奖惩记录和存档工作。

(3)充分发挥班委会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班(团)干部队伍组织建设,完善日常工作机制。有计划、多层次地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组织工作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与桥梁作用。强化学生干部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4)不断完善、丰富学校的德育各类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深入学习有关法制法规内容,提高学生法制道德素质

(1) 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 按照《_国旗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组织开展学雷锋、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纪念“五四”、“六一”、“七一”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渠道,全体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育人为本思想,加强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1)、坚持以基础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结合开展创建“文明级组”、“文明班”、“文明学生”的评比等系列活动,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宣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建立 “承诺制”,各班要通过讨论提出本班承诺的口号,张贴在本班课室,围绕本班的承诺召开主题班会,将教育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定规,自我约束,进而启发学生的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学生自理、自治、自律、自信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3)、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勤奋学习,做到抓全、抓细、抓实。认真抓好班级公约、计划的制定,班容班貌的整改,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环境卫生的保洁,使学生做到 “穿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

(4)、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风学风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任何时候经得起检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加强安全、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防事故的发生。

① 加强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开展禁毒教育,本学期继续聘请司法局、公安派出所有关专家来我校做法制报告,结合实例,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②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教育学生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骗、防电、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防患工作,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1) 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班主任要继续强化卫生值日制度,坚持每周一次卫生大扫除,要求做到“五无”(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迹、桌上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2) 加强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不乱扔废弃物,不在校园内随处零食,培养学生树立“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意识。

(3) 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拓展学生的视野,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登记和撰写调查报告。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1)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组织观看心理健康教育录像,进一步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及时解开学生的心理问题 。

(2)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充分了解,多谈话、多交流,对心理压抑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生”群体,关心他们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通过建档、分析、疏导、跟踪等环节,把工作做细做实。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3篇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_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_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4篇

1.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把“立德树人”写入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学校德育工作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正当其时。

2.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期许。_海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六届五次全会拉开了海南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幕,为加快推进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不仅为包括学校德育在内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海南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时任省长蒋定之寄语全省教师,要“以德正行、以身立教,当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守住学校这个道德高地,维护好教育这片精神净土”,勉励大家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当好海南“梦之队”的筑梦人,努力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宝岛人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势在必行。

3.海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_海南省委关于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教育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的改革方向,吹响了全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号角,海南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省教育厅制定的改革实施方案,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未来五年,着力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方式、探索构建学生品德发展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构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新体系。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保持清醒认识袁正视发展差距袁直面新形势下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三、把握关键袁统筹协调袁不断提升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德育工作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工作,也是一个牵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需要认真思考、正确处置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加强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倾向。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和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因素,德育的效果归根到底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当前,海南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大多只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学生很大程度上只能唯命是从,成为“被塑造”的客体,其结果必然是大大降低德育的效果。当然,强调学生主体性,并不是要教师片面地去迎合学生,忽视甚至否定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没有教师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德育工作也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海南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以“引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引发和调动起来。同时,要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辨别和思考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求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言传与身教并举,通过在学识、品格、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做出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二是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与能力建设的关系,在防止忽视督促指导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提升工作能力的倾向。加强教育管理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基本遵循。海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花大力气加强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检查、指导,狠抓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想方设法,积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宣传格局,加大对中央、教育部和海南省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知认同,积极动员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另一方面,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心和领导,要主动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同时要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打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防止忽视当下重点工作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构建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倾向。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小学德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抓好这项重点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以及其他各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引导学生将“三个倡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建设德育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是各校要制定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考评制度,每学期进行评价。其次是各校要健全完善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并按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开展专项师资培训。第三是各校要按标准配备专职德育课程教师,带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第四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要把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导体系中,作为学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这些举措既有监督,又有考核与评价,还与学校实际利益挂钩,如果能落到实处,相信可以保证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也能够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永续发展。四是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防止忽视探索创新的同时,也要防止忽视总结历史经验的倾向。德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新形势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推进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所在。德育创新可以体现在工作机制上、学科理论上、活动内容上、质量管理上、队伍培训上等方面。然而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切不可把创新与继承相互割裂或对立。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真正的创新从来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推进海南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及时总结已经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也要不断总结之前工作的不足,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扬弃。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5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方法;内容

一、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改革

要促进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改革,就要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让小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成功的教育,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积极去想。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看他们想看的事物。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去做、去体会。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与传统的讲解式德育教育活动相比,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更有教育意义与生活意义。从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进行了解,发现小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总是与大人顶嘴,做不到尊敬长辈,家庭教育的收效甚微。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孝顺父母这一点出发,设计一个“不与父母拌嘴的一天”或者“孝顺父母的一天”。鼓励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谐与父母共处,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德育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能够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德育内容的正确性,而不是在教师的灌输下死记硬背一些正确的道德标准。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形式,有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革

将现实生活视为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料库,从生活中提取有利于德育教育活动实施的资源,能够让德育教育满足小学生的生活所需与成长所需。首先,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道德榜样。在过去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会从思想品德课本中寻找一些道德榜样,或者利用雷锋、这样经典人物。这样人物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不利于榜样作用的发挥。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榜样,并引入课堂,能够促进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抢着干脏活、累活的学生作为事例,树立劳动榜样,让德育内容更加活灵活现,使学生找到更加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德育教育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给学生一定的表演任务,促进生活小事件在生活中的再现。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上公交车不刷卡的情境,让一人表演司机,四人表演乘客,其中一人没有刷公交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由发挥,给大家演一出戏,让学生对这件事情进行评论。这样的情境能够将诚信问题突显出来,促进小学生快速理解,也让师生互动更加自然。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作用的生活化改革

生活,是小学生体验的重要来源,更是检验小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小学德育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利有生活体验落实德育教育,会让小学生在体验中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道德体系,明确个人道德标准。比如在讲解爱护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也不如在生活中让小学生体验一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内或者附近的公园去观察植物,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植物的哪些美。连着欣赏与赞美两到三个星期,促进小学生建立欣赏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再让学生了解一些破坏自然的事件。用情感上的反差,引导小学生选择爱护自然这一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小学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生活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也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来源。让德育教育成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手段,促进德育教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准则,才能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改革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小学德育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冬英.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7-39+66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6篇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使然。2004年颁布施行的中央第16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也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组织者。专职教师通过课堂和书本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组织授课、考核考评等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高校教务的管理者、课改的实施者、舆论的宣传者、引导者直接承担着高校的管理、运行责任,是直接的管理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最终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普及和建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的实现。②这一过程,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的过程。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7篇

2.抓好管理,建立规章,形成科学的德育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人”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组织机构上,我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顶层有学校领导统领,中层由各部门负责人指挥,底层有班主任、骨干教师及学生会干部具体实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制度上,我校建立和健全德育督导评估制度、德育档案管理制度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层次分明、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抓好载体,力求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十七八岁,处于人生历程中的第二“断乳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期”。如何帮助青少年在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课题。针对他们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这一身心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德育教育的好办法,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重大节日为载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可利用清明节、“五四”、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日或庆祝日,组织扫墓、表彰或“树校园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读书节、“一二·九”演讲比赛等,使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新时期创新精神。

以“献爱心”为主题,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的宗旨是“立足校园、服务社区、面向社会”。校团委应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卫生清理、送温暖献爱心、“一助一”帮困助贫活动,使他们在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的活动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开展“诚信树人”的主题活动。学校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坚持以诚信教育活动推动“学雷锋、树新风”建设,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班风、校风建设。“诚信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可由学校团委与学生科共同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比如让学生在印有“诚信树人”的巨幅上签名,誓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通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

总之,学校应坚持以德治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在创建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探索,深入贯彻学习《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把学校德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学生培养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用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8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新主体论

_中央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接着,原国家教委又在1995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以上两个文件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这一规定,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党组织既部署又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应当说是一项重大改革。其中对“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概括,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以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管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德育效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的突破与之相适应,而《意见》和《大纲》突出强调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正是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以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第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对传统的一元化领导管理体制予以否定的主体论。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党的组织在大学内公开化和学校党委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使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保证。进入60年代后,党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的工作中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也过分夸大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领导体制上更加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64年以后,一些学校根据_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报告》的精神,设立了政治部,作为行使学校党委职能的工作机构和学校主管政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际上进一步消解了校长和学校行政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向“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削弱了行政及教学系统的德育责任,导致了德育与业务工作彼此游离的“两张皮”现象。

第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重新赋予德育管理体制新含义基础上的主体论。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领导等同于学校党委领导,即使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基本上强调的仍然是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即形成了党委领导、党委负责,党务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实施的领导管理体制。《意见》和《大纲》强调要全面认识德育管理体制的新含义,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和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建设高等学校德育领导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如果说党委领导注重政党的优势,发扬党的战斗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重点是从性质把握德育主导地位,那么“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体制,重点则是从德育效绩出发,着力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局面。

第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充分体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渗透性原则的主体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快”、“慢”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渗透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之中,通过在受教育者周围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对他们进行熏陶感染,寓教育于文化、科技、娱乐、管理、教学活动之中,开发心智,培养能力,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环境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量的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实质上是在管理体制中建构以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为前提的主体论,而不是过去那种依靠政党行为的控制力——党委“包打天下”的主体论。

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着力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的新主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以往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正是增强德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载体的体现。

第一,它着力于更新德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必须首先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一是转变德育的功能观,确立政治功能,人文功能和开发功能统一的新观念。当今世界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问题上,德育除发挥它的政治功能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探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作用,以实现德育的政治、人文价值、思想道德和开发功能的综合效应。二是转变“封闭”、“单干”的小德育观,确立“开放”、“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念。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树立开放观念,走向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全面进步。

第二,它着力于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要把提高一代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有利发挥行政系统的优势,不断丰富内容,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引导、强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时间、效率、竞争、开放等观念,提高学生竞争、交往、变通的能力,自主教育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29篇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0篇

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应根据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本精神,从总体上认识这一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它既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明显区别,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商品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并存。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经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并存,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这既不同于原始社会公有制的平均分配,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按私人占有分配,还区别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_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用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用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思想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所以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实地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阶段的最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起码的文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起码的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主导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理想性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育要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服务和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说明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_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纲要》还明确指出:“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这些都是我们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层次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在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确立它的基础性内容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起码的公德要求,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时代的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而又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忽视了学校基础性道德教育,如文明处事、礼貌待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讲得不够。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更是淡薄。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看,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奋求学,爱护公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行为。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层次中,必须确立它的最基本的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条件入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广泛教育。也就是说,从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应对其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文明待人、刻苦求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是一个学生起码的要求。不具备这些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赖以升华的基础,不重视这些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也难以收效。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_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这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长期的重要内容。

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看,虽然比过去有所缓和,但国际冲突的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中国搞“_”。从文化教育方面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对中国采取了“西方文化合力”攻势,比如,用黄色文化打开中国“市场”,毒害广大青少年;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腐蚀;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自由,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向青少年学生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合力”攻势,其目的就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搞乱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实现他们“_”中国的战略野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前人的得失中起到鉴往知来的作用,从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为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首先就是使他们忘掉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同时又面临着“西方文化合力”的攻势。如果不让当代青年接受中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就很难保证他们在祖国困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更谈不上历史责任感和为祖国献身。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抵御“西方文化合力”攻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又是增强青少年学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教育方面有失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育中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不够。作为_的公民,仅知道中国50几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演变过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优良爱国主义和文化传统。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出生在十年浩劫之中,一般都缺乏新旧社会对比的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还不具备很强的辨别是非能力。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形势下,他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思考、实践、鉴别,以确定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我们今天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增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和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的相应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人生观。在当前,就是要引进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意识,丰富当代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使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这种现实性和时代感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学校、爱科学、爱劳动,使他们在“五爱”的教育活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占居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_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在我国人际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集体利益,绝大多数人能自觉地摆正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是我国现阶段的道德主流。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非是以淹没个人价值为代价的。相反它是把社会、人民的价值与个人价值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从个人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现实地看,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能把振兴中华,把实现与创造社会集体的价值放在首位,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道德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积极宣传。也有一些学生奉行贡献与索取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要充分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不主张讲奉献精神,这种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奉行。对于这点,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们认为,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笼统讲等价交换。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是要把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也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行业中,有很多无名英雄,有许多社会主义建设者,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为着祖国的事业,为了集体利益作出奉献和牺牲,在我国航天和“两弹”建设事业中,成千上万的军人、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在大西北沙漠艰苦创业,他们无私奉献,过着艰苦的生活,就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他们几乎断粮了,然而这些建设者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同志曾说过:“这些专家是靠吃粗粮和喝野菜汤完成_的理论设计工作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无法相比的”。在大西北沙漠,这些同志奉献了青春、才能和辛勤的劳动,牺牲了家庭的幸福,他们几代人在那里奋斗,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我国体育战线上,就有许多陪练运动员,为了他人利益和祖国的利益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在世界冠军的后面有他们巨大功劳和无私奉献。人民战士的楷模雷锋;工人的榜样王进喜;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科学界的忠臣蒋筑英;大学生的榜样张华;老山前线的战士等等,他们的价值观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也有少数学生,奉行利己主义人生哲学,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出人头地,而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还有的学生出卖人格和国格,这种现象在学生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集体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集体主义从原则上讲是以个体、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理论前提的。集体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思想体系中,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表现出一个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集体主义就有特定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作为个体存在与发展,又作为类的社会的人存在与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把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公众利益表现出个体、团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马恩全集》第6卷263页)。这说明集体主义也包含在社会集体中发展人的个性和个人利益。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树立起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助,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 困境 模式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一)“德育首位”落实难度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只有把养成教育、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当前,虽然高职院校初步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但学校教育评估的硬指标仍然指向教学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师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找到好工作,导致德育工作严重失位。

(二)学生现实与社会需求差距大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比普通本科院校平均要低200多分,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更差。不少高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诚信缺失,自制力差,盲目追求个性、自我。具体表现为早晨不起床,上课迟到、早退,随手扔垃圾,张嘴骂人,动手打架等。当今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上进心、专业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不仅看重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关注人才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但是,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强,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较差,与社会企业用人标准相差甚远,社会竞争力极弱。

二、高职院校强化德育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和谐德育环境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2篇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_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3篇

关键词:生态学;德育;德育管理

20世纪教育思想的发展中,一个显著且重要的表征是生态意识的引入。伴随着文明的进步,生态觉悟已不仅仅意味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觉醒,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而且在更深层意义上带来了整个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的觉醒,引起对人的精神的重新建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思索将生态意识吸纳到教育领域中,将生态思维模式应用于教育研究。受生态学原则的启示,以生态的视角来考察德育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当前德育中存在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德育管理概念的重新审视及改革,可能是德育改革另一路径。

一、学校德育管理及其种种困境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者把德育管理看作是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并把管理学理论视为德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如“学校德育管理是依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的”,“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即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根据现代社会需要,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以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德育管理应把德育过程纳入并以之为核心;德育作为一项教育工作与其它生产领域的活动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德育的一切工作与机制均指向受教育者,因而其管理也指向受教育者且以之为目标归宿。另外,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企业,而生产领域的管理虽也包括了劳动者,但其终极目标始终指向利润,所以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传统观念中.管理的功能是独立的,管理被人们界定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决定了管理只是被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在其中并不多加考虑。然而在学校范围内.管理服务于教育活动的特性,使得管理与教育不但无法分离.而且处处关涉价值与伦理。综上所述,本文目的在于批判在以往学校德育管理概念下的学校德育的弊端.并讨论改进的可能。

当前,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学校德育在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刻板化。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体制上惯常是集权化、统一化的,有各种各样的条款,从多方面限制、控制住学生。恰如鲍曼所说的,手段本倒成了关键,学校环境及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倒是意想中的教育内容本身。学校讨论的最频繁、最详尽的话题就是如何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如何观察。规范、标准齐全且划一,但学生道德基础却有差异.刻板化管理使学生沦为标准模具的翻版.鲜活的生命个体变成了驯顺的躯体。

其二,规训化。在“科学”管理的理念下,制度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规训和惩戒,而缺失了指引.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逐渐淡出.受教育者的行为被规约着但德性并没有培养起来。

其三,封闭化。当前学校德育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内.造成了一种封闭的管理体系。而学校德育要发挥管理的效能,需要一个系统工程,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动用各种德育资源,才能完成育人的目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学校既缺乏校外德育途径的参与,又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对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

二、在生态学视角下探析学校德育问题的根源

“现实的教育问题和现象很难用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很难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来解决。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分析德育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本意是“研究住所”的学问,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将其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一门科学。但到20世纪初,生态学还只是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此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上,才使得生态学迅速发展,成为了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明确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各有机体之间及各环境组成要素之间处于相互联系中。澳杜姆提出,生态学的视角不满足于对系统各部分及其功能的描述,而是着眼于各系统问的相互作用。如果只埋头于各子系统的内部构造和功能解释,无论向前探索多深、测量多精确,永远不可能理解系统的整体行为。由此可见,生态学强调的是“关系”、“适应”、“互动”,“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体”是生态观念的核心。

(二)学校德育管理困境的生态学诠释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危机,主要原因如下:

1.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受到漠视。生态体系的完整、稳定.是因为所有生物体共同作用,每一个物种都发挥了存在的价值。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它与此相反时,就是错误的。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耐斯也指出.具有一百个物种的生态系统显然要比仅有三个物种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丰富性和稳定性,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德育管理往往强调了规则的严厉,却淡忘了对生命的关注。管理体制的集权化、刻板化,淡漠了管理对象鲜活的主体性,淡漠了生命个体的尊严。

2.德育共同体的关系遭遇破坏。自然界各种物种生生相息、互生互补,构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需要的平衡共生状态。每一种物种都具有独立性,同时又需要别的物种的支持,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当学校德育以扼杀个性差异的模式实施时,就带来了教育生态的恶化,破坏了受教育者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体系,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4篇

1贵在理念,增强角色意识,加强工作中的协调性

在学籍管理机制和体制上,不同高校各有特色。但不管实行哪种管理方式,都要明确_以学生为本_和_以教学为中心_是高校的办学主旨和治学根本,而且学籍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既涉及学生的安全稳定,也是激励先进促进后进的有效载体,学工部门与教务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方面有共同的工作对象那就是学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那就是服务学生成才,二者统一认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是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特别是要强调步调一致的工作理念,即面对一个学籍管理工作项目。学生工作和教务工作两个部门,按照同一指导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中心,和谐有序的开展工作。每项学籍管理制度的出台,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都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调研,每项学籍管理制度的落实,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都应联合下文,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在制度宣传,信息畅通、学风建设、考风建设,学习注册等工作环节上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同台唱戏、同时还要注重强化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形成_抓基层、重落实、上下联动_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制约机制,教务部门要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和信息反馈工作;学工部门要集中精力把工作重点放在考风教育,学风建设及日常教育上,配合教务部门做好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强化在校学生的学籍意识,实现学籍教育的全程化和规范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遵守学籍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肃性。

2志在和谐,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工作过程中的时效性

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管理。其根本就是要稳定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挥约束力和强制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充分注重学籍管理工作在促进学生自律、优化德育教育和警示违纪学生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强调_管与育_、_教与学_这两对关系的和谐。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是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籍管理工作的_管_中,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中的_育_、是形成_两手抓、两不误、双丰收_的相互促进关系的关键和保证,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药充分发挥评优评奖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强化树立先进,宣扬典范的作用,使受奖者得到进一步的激励,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籍处理过程中的警示和导向作用,下力气做好学籍处理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受到学籍处理的学生明白错误的本质,对所受处分真正从内心接受,让其他学生从中吸收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管能动性,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发挥教学和学生工作主阵地作用,正确把握_教和学_这两个主要环节,倡导和强调理论教学是学生培养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强调师德修养,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课堂秩序,与学工干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理论课教师要定期向学生工作部门提供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学生工作部门也应主动到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学生工作部门也应主动建议,使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在双方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维护好制度的严肃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而又严肃的工作,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处理每一个学籍问题时,不但要考虑问题的本身,而且还要充分关注与问题有关的其他因素,,如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认知问题,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等等,总之,在处理学籍问题时,要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_从严管理,严而有格,灵活处理,活而不乱_,实现严和活的统一,从而有利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重在扎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中的灵活性

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富有朝气的青年学生,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政策性,原则性和服务性,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紧紧抓住制度建设,注册考试和教育警示三个主要环节。,才能促进学籍管理工作科学规范、依法有效、安全扎实地开展、。第一。要建成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制度建设环节。学籍管理工作原则性很强,处理相关问题要始终坚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不徇私情,在广大学生中形成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维护学籍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籍管理工作的杠杆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强调要考虑周全,遵循教育和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反应和人格尊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习落伍学生重新步入勤奋学习的轨道。第二,要坚持预见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注册考试环节。要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分析其本质的基础上,对因各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行跟踪式的帮扶措施,尽最大努力挽救学生,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负责。另外,学籍管理工作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又因为管理对象的随机因素很多,很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因此,相关预案要不断完善,处理问题时要保证措施果断、流程清晰,从而才能取得管理的主动权,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第三,要坚持教育性和警示性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抓好警示教育环节。在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教育为主导,以处罚为手段,达到提升学籍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目的,在落实学校学籍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做出处理时,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要成立联合处理工作小组,现场办公,在事实认定的基础上。缩短处理时间,处理结果及时公布,增强警示力度,并由相关学生工作干部负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达到教育和警示广大学生的目的。

4结语

总之,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工作实践中,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科学理念,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规范和优化学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杠杆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5篇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当中的基础性学科及重要学科之一,是小学生求知认知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担负着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使命。然而,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那么什么是德育教育?如何行之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即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自身做出相应的规范及其严格服从。它包括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的培养,是对学生从个人到集体的全面性道德教育,并通过一定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服务于个人,服务于集体。

二、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立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找准渗透源。

小学语文课本当中,从来不缺乏弘扬“正能量”的相关课文,课本当中平凡人物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历史伟人的相关事迹、祖国山川的磅礴大气,无不在弘扬着那些让人动容的真善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应立足于课本内容本身,认真备好课文,深入挖掘课本内容的潜在教学目的,找准语文课本德育教育的渗透源,一针见血地切入德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思想道德,从而进行立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德育教育。例如,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课本中的《胡杨赞》对胡杨生命力的顽强的赞美,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坚强地活下去,从而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德育教育。还有《_四跪慈母》一文中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可以将文中感情上升到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及国与家的高度,让学生谈谈看法,可提升到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德育教育之上。这样,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课文内容所特有的优势,找准渗透源,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

(二)调动学生情感,在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学生多动笔尖,作文中的德育教育。

作文,往往是一个人最为真实的内在体现,它客观地展现着学生对于周身发生的事,周围存在的人,周边存在的景的独特认识。学生生活的内在思维整合创造,清楚明白地表达着学生的独到观点,流露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彰显着学生无可取代的性格特点。因此,作文是德育教育的另一种独特形式。故而,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适时适度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最终提炼出生活、赞美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走进生活,认识德育,跳脱生活,接收德育,最终切实使德育与学生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提升到“笔尖下的德育教育”的层次。例如,就“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这一话题,学生通过想象引发思考,最后经过凝练,表达自己的是非观、道德观,事半功倍地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德育教育。

(四)开展课外活动,德育教育就在身边。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见闻,而且能让教育效果更好,能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行动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当然,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具有针对性,且要具备教育教学的正面性,以便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科学选材,合理安排。例如,开展“摆脱雾霾”演讲比赛,让学生自行准备演讲材料,通过良性竞争及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以增强。

当然,以上只谈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的一部分,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整合归纳,科学总结,并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另外,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6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_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教师的个人形象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要从教师形象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在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3.教师的态度。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除认真备课外,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与学习习惯。

2.调动队伍。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教育。

3.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良好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必须反对对别人的缺点评头论足,说长道短的不良习惯。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1.短跑教学。在起跑教学的前要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一实事求是,在规则上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行动“抢跑”。有意识地培养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

2.耐久跑教学。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们就是不敢过箱。在跳跃练习中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还可以把横杆升起不少,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7篇

【关键词】班主任;选拔;培养;考评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抓好班级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 重视班主任的选拔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因此选拔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持续有效发展的首要保证。选拔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2)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精神;(3)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意识;(4)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5)家庭关系良好、和睦,时间充足。

2. 加强班主任的培养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其师德风范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班级管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班主任必须对班级管理的概念、流程、方法有着充分的理性认识。为了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1)加强班主任理论知识和班级管理技能的学习。学校定期组织全体班主任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有效方法,使班主任在知识体系上对班级管理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理论认识和信心。

(2)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学校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一方面班主任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另一方面班主任能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辅导方法辅导学生,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举办经验交流会,加强榜样示范作用。学校定期请优秀班主任做班级工作的经验和管理体验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和吸收优秀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在交流中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探讨对策,广泛交流经验。用优秀班主任的奉献创新精神来激发班主任的使命感,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4)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例会是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畅通德育工作渠道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保障。多年来,我校坚持每两周(周二下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过班主任例会,总结阶段性德育工作经验,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应对策略,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布置阶段性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开设班主任论坛,研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加强理论与政策的学习。通过研究分析、探讨学习,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

3. 完善班主任的考评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集体进行的,学校的许多工作都是通过班主任传达到每个学生的。建立完善的班主任管理体制,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建立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即校长-主管德育校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各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从学校到班级的教育管理体制。

(1)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班主任日常工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督促班级卫生工作。班主任要监督学生打扫教室和走廊的卫生,保持教室、走廊的整洁干净及安排每周五的卫生打扫除。②.班级纪律,学风管理。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纪律与学风管理。选好班干,制订并认真执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培养班级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温馨的班集体。③.抓好班会和板报的宣传工作。班会和板报是班级管理中两块重要的宣传阵地。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和板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典型、树榜样,充分调控班级总体风气,引导学生健康发展。④.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做到学生思想和学习进步必谈,学习退步必谈,身心发生变化必谈,做错事必谈,家庭发生变故必谈,关心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对异常学生要多与其父母联系,共同协作管好学生。认真开好学校的每期家长会,争取更多家长的支持。⑥.加强对班主任到岗到位工作的检查。周一的升旗,每天的两操(早操、课间操)班主任都要到位。班会课,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班主任都要参与并做好组织准备工作。班主任查寝每周不少于两次,每月不少于八次。通过班主任到岗到位的检查和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客观公正地评价班级的工作成绩,客观奖优罚劣,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成效。

(2)坚持优秀班主任的评比。

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学生对班集体工作的拥护性,学校坚持评比表彰。学校每月都要评比文明班级,按《文明班级评分细则》、《星级寝室评分细则》、《班级值周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分,从班级纪律、日常表现、学生出勤、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宣传、治保、卫生、三操等方面进行考核记分;班主任个人表现从组织班级思想教育、个人出勤、班上纪律表现、组织活动、劳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根据班级考核得分经学校研究评出先进班集体,每年在评选推荐上级先进集体时,在校级先进班集体中产生,一学年结束,根据班主任个人得分评出校级优秀班主任,在推荐上级优秀班主任时,在校级优秀班主任中产生,原则上从高分到低分,择优推荐。

(3)完善班主任的奖励。

学校在优秀班主任的评比基础上还非常重视班主任的待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将早到位、晚查、文明班级评选与班主任的津贴挂钩。另外,还把班主任工作成绩和表现情况作为晋级、晋职、评优、入党、提干的重要条件。学校每年对评选出来的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学性,激发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班主任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班主任职责明确,奖励兑现。一方面激发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班主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谢红,屈光泽.班主任教育方法的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10

[2] 柳清秀.班级教育管理艺术[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 魏福贵,魏福善.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1,3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8篇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_六个学会_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_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_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_艺术节_、_科技节_、_体育节_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第39篇

1.社区概念及其特点。

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发挥着为促进社区的宏观发展及和谐繁荣,对社区正常秩序的维持和创新起着管理协调作用。联合国在1955年发表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上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是指在一个地域里,组织和教育群众从社区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社区内的居民与机构共同参与,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地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外来援助,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社区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社区内的有限资料,使各种资源发挥其最佳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社区管理全方位,居民的民主自由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民主自由最大化,真正体现社区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2.社区的德育功能。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在社区中的选择

1.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选择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大学校园成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这一问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德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应植根于生活当中。在杜威看来,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变得日益困难,而是应该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这将是新时期德育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2.德育生活化路径选择与高校德育的契合性。

高校德育生活化需要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生活化。社区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优势互补。再则,社会能为办学主体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力量的不足,同时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社区将大学生主体纳入社区创新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学校、课堂、书本无法学到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取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毕业后缩短过渡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奠定基础。德育生活化提倡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使学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真实的现实生活当中。

三、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的建设

1.社区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利用。

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教育理念,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教育内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德育的有效环节。通过整合使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互相沟通、互相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资源,根据社区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将大学生纳入其中,在大学生为社区服务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教育。我们的社区服务,可以从开展犯罪预防的讲座入手,让大学生去帮助犯罪人员的家庭成员中增强个人法律意识;可以以培育社区精神为核心,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公益性活动、互帮互助,增强大学生的“社区意识”;结合当地的民风和习俗,进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互相帮助、团结和睦等传统美德教育;以社区特色文化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2.建立由社区管理者与高校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

目前,在社区中德育的工作力量还达不到高校德育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开展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社区所涉及的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高校可以与社区管理者共同组织一支导师队伍,针对社区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不断细化和调整,增设教育内容,依托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保障和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服务性学习课程就是由社区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在社区中完成,由学校导师和社区导师共同制定授课内容,在社区的课程中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实践授课,社区导师根据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同学会深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的孩子辅导作业,帮助这些家庭申请政府补助,甚至有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进行职业训练等。学校专业教师在社区课程结束后,会更深层次地与学生一起挖掘导致贫困的原因,从社会福利谈到社会治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管理制度化。

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把大学生作为社区群体中的一员,将其纳入到社区德育的建设活动中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能更快速有效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提供软实力。目前社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多为单向性的,虽然不少社区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的成立基本是当社区有需求要开展一些活动时,由大学生自愿者做出的相关支持。实质上,随着社区工作覆盖面的增加,社区需求的单向性应向多向性互动转变,社区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也需要高校多方面的支持,需要大学生的介入来注入活力。社区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发展管理的目标中去,依托社区,由社区搭设平台,使社区内各社会团体达成共识,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社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形成社区各方共同参与的大教育格局,并建立起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学会参与思考、决定和计划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参与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与社会的整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社区同步发展。

4.建立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评估机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德育管理论文范文(汇总3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