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八股文范文(通用10篇)

八股文范文(通用10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八股文范文(通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八股文范文 第1篇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目的:高考的敲门砖

我们常对学生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必须重视:这就是我们对作文教学意义的认识。由此,我们告诫学生必须摸准高考作文的要求,平时加强训练,争取在高考中得高分甚或满分:这就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目的的认识。

批评:写作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日常必备的能力;这也是其意义所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只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就是八股的学习。由此观之,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还存在严重的八股病。

二.作文练习:为练习而练习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高考轨道,我们早早地要求学生写所谓的“话题作文”,并且要按“高考标准”写。学生不愿写,我们就出题目下命令,规定必须在几天内写完,或者在课堂上当堂完成。

批评:作文本应是学生的主动自发行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总有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把这些写下来就是练习作文。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指出,必须养成学生“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的习惯,因为“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因为作文是写学生自己的“积蓄”,“定期命题作文就是不得已的方法”。即使命题,也应该钻到学生的心里出题,使“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积蓄的”;并且“标准不宜太高”,否则“依样葫芦,临时剽窃得来的,虽属胜义精言,也要不得”。叶老的话值得我们三思。

三.作文的内容:套话、空话、假话、糊话

因为命题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无话可说”;因为作文要按“高考标准”写,学生更无话可说。这里的“无话”,指没有自己的话,或认为自己的话不够“档次”。因为没有自己的话,于是套话、空话盛行,鹦鹉学舌,盲目搬用,“大言不惭”,凌空虚蹈;假话也不惜现编(许多考生谎称自己是孤儿、单亲,真让人替他们的父母寒心);糊话也不时现于笔下,上下脱节、前后矛盾,甚至满篇糊言的情形并不少见。可叹的是,除糊话外,“假大空”的话还常常得到我们的好评,以为“典型”“新颖”“境界高”等等。

批评:古人云,文如其人。写作文不仅是写作文,还是学做人的一种重要方式(魏书生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颇有道理)。叶圣陶多次强调作文应“求诚”,要让学生写心里话,写想清楚了的心里话。只有如此,才能练出能应付实际生活的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真正的写作能力。

四.作文的形式:为形式而形式

因为要达到“高考标准”,学生不但认为自己的话不够档次,还认为自己的文章形式也不够档次(当然,这是我们“教导”的结果),于是找来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专挑“古怪”的文体文式来学,以求博得一个“新颖”之类的评价,挣一个高分。于是,不必对偶的也对偶,不必排比的也排比;不必题记的也题记,不必片断的也片断;不必病历的也病历,不必报告的也报告……不在思想感情等内容上下功夫,专在“修辞”文体等形式上演杂技,写作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写作。

批评: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都明白: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形式足以表现内容即可。高考标准里有“新颖”一条,其本义应是要求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内容,并不是要求学生只在作文的形式上务新务巧。不在内容上下功夫,专在形式上耍花招,不仅是作文的缺点,也是做人的缺陷。

五.作文批改:用“标准”打杀学生

我们批改学生的作文,常从“高考标准”出发,“合”标准就好,不合就不好。但标准是怎样一个标准,为什么要合这个标准,怎样使学生达到合乎标准,这些方面我们考虑太少。我们忘了从学生实际出发,总从标准出发,做“大而无当”的评改,久而久之,“标准”就成了学生的紧箍咒,一念就让学生头疼,学生畏惧厌恶作文的情绪也由此产生。

批评: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批改作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改正力所能改的毛病,每批改一次让学生有一次实在的收获,就达到了批改的目的。如果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只从标准出发(尤其是学生作文的水平距“标准”尚远的时候),这样的批改就难有实效,只会让学生茫然、泄气,由畏惧作文进而厌恶作文,作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八股文范文 第2篇

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科举”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例如,明清时期“科举”一词除泛指科举制度之外,还有特指科考后拔取准备参加乡试的科举生员之意。现代人常引用那句“一名科举三分幸,两字功名误煞人”的诗来说明科举制的黑暗。当然,在多数情况下,“科举”一词还是泛指考试任官制度。广义的科举从汉代已开始,名称为察举或贡举,直到隋文帝时才出现分科举人的文字表述。“科举”一词由“科”和“举”两个早已出现的各有独立含义的字组成,将此二字连用,是在设科和举人数百年之后才实现的。在隋唐至北宋中叶以前,“科”既可以指进士科,也可以指明经等科。但在王安石取消明经诸科只保留一门进士科后,此“科”字一般便专指进士科了,而且使用“科举”二字的情况明显增多起来。

简言之,考试取士始于西汉,科举制度则始于隋代。考试较宽泛,科举较具体。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

进一步细究“科举”二字,便不能不谈到“贡举”。贡举与科举是两个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据考,贡举制始于汉代,早在汉隋之间,“贡举”一词已经常被使用。通常情况下,“贡举”是指地方向中央荐举的常科,并不包括制举。《唐律疏议》卷九《职制》“贡举非其人”条疏议说:“依令: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可见“贡”与“举”是两条报考途径,贡人与举人合称贡举。

贡举时代和科举时代在隋代至宋代600余年间出现重叠交叉,这是因为明清以后人们将“科举”的概念回溯到隋代。

“科举”一词逐渐代替“贡举”一词的过程,就是狭义科举逐渐代替广义科举的过程。而之所以会将“科举”上推到隋代,就是因为隋炀帝时建立了进士科。时迁至南宋末期,中国似已大部分使用科举之名称。

进士科的创立是探讨“科举”起源问题时无法回避的关键因素。为什么要以进士科的起始作为科举制起源的标志?唐宋时期“科举”二字单独使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便是专指进土科举。唐人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进士科举》还用“进士科举”一词来概括关于进士科举的专门记述。《唐国史补》卷下《曲号义阳子》也载:“贞元十二年,驸马王士平与义阳公主反目,蔡南史、独孤申叔播为乐曲,号《义阳子》,有团雪散云之歌。德宗闻之,怒,欲废科举,后但流斥南史、申叔而止。”蔡南史、独孤申叔为进土,唐德宗因此事认为进士中存在某些浮华轻薄之风,因此“欲废科举”,这里的“科举”便专指进士科举。

王安石罢止明经诸科只保留进士一科后,实际上是将明经等诸科合并到进士科中去。改革后的科目虽名为进士,但以经义为重,究其实,则类似于以前的明经科。唐宋科场中长期存在以经术或以文学为主要考试内容的激烈争论,王安石的改革也只是经术派的暂时胜利,后来两派矛盾妥协的结果,是在进士一科中又再分出“经义进士”、“诗赋进士”两途,乃至于后来还有“策论进士”。然而,不论用什么科目名称,这些都属于进士科举,所以后来人们所指的科举便是进士科举。习惯成自然,当人们追溯科举制的起源时,便自然而然地将隋炀帝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的起始标志。

唐:以诗赋取士

对于唐诗及其繁荣,人们多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因,认为是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所致。而客观上,唐采取科举制度,并以诗赋取士,是唐诗得以推广和繁荣的关键所在。

宋:轻诗赋重策问

殿试是科举制度这座金字塔的塔顶。因为所有的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有进士、状元这样一个目标,而且可以一级一级的实现,所以殿试考试的内容必然对所有的读书人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举制度不仅单是和八股文相联系,在它的最高层次还和状元卷相联系。前者主要侧重于考生的基本的国学知识,而后者则侧重于考生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最终究竟能够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殿试以及殿试卷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试诗是唐代殿试的特色。唐承魏晋之风,又兼国力强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状元崔曙的答卷“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一联,是唐诗中的名句。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科,李程“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句,亦属清新自然。而到了宋朝,策论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自从宋代以来,策论所涉及的泛围很广,包括帝王之学、治世之道、天道人极、礼乐弄政、古今治道、当世急务、经学、史学、刑罚、吏治、教化、肆武,甚至天文、地理、祭祀等。清代古文大家姚鼐在其《古文辞类纂》收录了董仲舒、苏轼、苏辙等人的《贤良三策》、《苏子瞻对制科策》等20篇策论。状元殿试的策论,因为时间限制等等原因,多数情况不能和前者相比。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

此外,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太祖粗定天下,约誓有三,其

中一条即“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所以两宋士大夫虽多有贬谪,但是没有被杀的。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宋代的士大夫们动辄向皇帝上万言书,反映在状元的对策上,也多是洋洋上万言,痛斥时弊,少有忌讳。

例如建炎二年(1128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金军灭亡北宋之后,再次大举南下,跨过淮河,饮马长江。全赖抗金将士的英勇奋战,金军暂被击退,南宋_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考,考生胡铨指责高宗的策问“听于天而不听于民”,文辞激越,剀切直陈,又说“臣而不言,是负陛下;使臣言不从,是陛下负臣”,最后也不用“昧死”等词,便以“臣谨对”结束了对策。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

这种对士大夫的极端宽容的态度,同样表现在科举的策问中。例如绍兴二年(1132年)壬子科的策问,高宗便直言不讳:“屈己以和戎,而强敌内侵;招诱以弭盗,而盗贼犹炽。以食为急,漕运不继而廪乏羡余;以兵为重,选练未精而军多冗籍。吏员猥并,而失职之士尚众;田莱多荒,而复业之农尚寡。”这种如此深刻反醒自己的策问,在后来的殿试卷中,是很少见的。

明清两代的状元殿试卷,决不臧否本朝人物,而宋代却可以,这也是宋代政治环境宽松的表现之一。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王十朋在卷中是非王安石、司马光之长短,所论人物又兼及寇准、王曾、李迪、韩琦等名流,甚至仁宗皇帝。因此,科举士子对现实政治揭露最多的当数宋代。如著名的南宋状元文天祥的对策,用语就极为沉痛,他质问理宗:“陛下以为今之民生如何?”接着描绘当时的黑暗现实:“今之生民困矣!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迭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最后大声疾呼:“呜呼!东南民力竭矣。”

明清:迷信八股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思潮的汹涌澎湃,八股取士已逐渐暴露出其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于《生员论中》一文即有过“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的议论,这一取士方式在明末似乎就走到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

但是明亡以后,清人并没有废止八股科举,反而变本加厉,极为有效地运用这一人才选举制度,很迅速地巩固了_。史学家孟森曾就此评论说:“明一代迷信八股,迷信科举,至亡国时为极盛,余毒所蕴,假清代而尽泄之。盖满人旁观极清,笼络中国之秀民,莫妙于中其所迷信。始入关则连岁开科,以慰蹭蹬者之心,继而严刑峻法,俾忮求之士称快。丁酉之狱,主司、房考及中式之士子,诛戮及遣戍者无数。其时发难者汉人,受祸者亦汉人。汉人陷溺于科举至深且酷,不惜假满人以为屠戮,以泄多数侥幸未遂之人年年被摒之愤,此所谓‘天下英雄人我彀中’者也。”

从统治者角度而言,八股文之所以为明清两代帝王奉若神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与封建专制政体的适应性。清统治者以科举为笼络、控制汉族文人的利器,比明朝统治者多了一层深谋远虑的政治因素;而汉族文人为能实现个人价值,奋志青云,也乐得俯首就范,有时为达目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就大体而言,特别是清代,八股文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四个部分各自须有两股相比偶的文字,共成八股,此即其名之由来。

综观明清两代,读书人对待八股文也时常处于难以化解的矛盾之中。作为应试者,他们一方面于试前处心积虑地揣摩八股文的应试技巧,“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试官”,总期望毕其功于两榜,迅速拿到进入统治者行列的人门券。然而这些满怀希望的读书人一旦铩羽败北而归,又往往大骂考官的糊涂,讽刺八股的荒唐;随着时间的流逝,心平气和之后,就又再作冯妇,旧业重操,打起精神钻研起八股文的诀窍。有一些读书人甚至一辈子目不斜视,只知八股文是安身立命之本,无暇他顾,终老于牖下而后已。

废科举后100年

从1905年至今,废科举后的100年,大体上可以说是将科举“妖魔化”的时代或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客观地评价,尽管科举制的弊端明显,考试内容狭窄单一,并且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但是,科举制的实施,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它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八股文范文 第3篇

一、睹其状

我们走进校园,深入作文课堂,就能看到“八股”种种拙劣表现。

1怪状之一:套框框

突出表现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固定格式,学生习作时采用填空式。

2怪状之二:凑字数

就是学生在作文时,规定学生作文必须达到相应的字数。有些老师甚至叮嘱学生务必把格子写满,让改卷老师心生怜悯,“充分考虑”阅卷老师阅卷中时间的仓促性。

3怪状之三:背作文 就是教师“精选”佳作让学生背诵。以备“战时”使用。一但“战场”上出现相似文体,学生就会下笔如流水。一气呵成。

4怪状之四:找规律 就是教师“善于”从历年的试卷内容中总结“经验”。从而选定今年的作文内容,然后大运动量训练。

5怪状之五:强迎合

就是“认真”揣摩改卷老师的心理,在内容上与时事强行挂勾,追求时代性。在形式上,讲究“风头――猪肚――豹尾”。

6怪状之六:空点评

由于内心浮躁,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往往也流于形式。批语都是一些让学生不愿看的内容,都是把诸如“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感情真挚”、“书写工整”、“事例典型”等词语重新排列组合。学生看腻了这些词语,每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只看等第就了事了。

7怪状之七:定思维

学生每学期都面临着多次的考试,现在规范办学要好很多,但考试是不可能根除的。每次阅卷时,教师都抢着改习作,为什么?轻松!看一下书写是否整洁,看一下开头是否有点新意,结尾是否有点深意。几秒就可扫视完毕,红笔一挥,分数就定好。可谓简单至极。

8怪状之八:无真情

现在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没有养成观察、练笔的习惯,而且感情处于荒漠中。提起笔来,无话可说,一些假事例,说空话现象充斥其中,每每作无病状。此类文章目不忍睹。

二、究其源

应试教育是孕育此怪胎的温床。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心理、教风。学生的学风呈现出病态表现。

1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

应试教育把这种病态的作文教学方式推上极致。教师如此,学生如此。笔者曾听过一位县级能手作文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县小升初考试的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所谓“规律”,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并言之凿凿: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此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如此高论,作文教学不误入歧途。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2“惰性”的教风学风

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教作文不作文”的现象已成风气。教师把题目及要求向黑板上一写,万事大吉。学生应对有术,学生只是照书算命,写得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学生呢,要说作难也不难,不抄就编。三下五除二就好,个个成为下笔千言的“奇才”。

3迎合阅卷的歪道文风

曾听过许多写作教学高手的观摩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合”。比如,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

三、纠其行

1教师写好下水文

古人云:“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样做一是让学生信服。二是让学生有所遵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于写作的老师必然会带出一茬茬长于写作的弟子。当然。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并不是要求教师以“写”代教。恰恰相反。教师最先通过“深入虎穴”获得“虎子”,从而在具体的感受写作的甘苦中去把握写作课教与学的决窍,寻找教与学的捷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

2训练扎实基本功

就是指导学生从听、说、读、观察、思考、实践人手。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学写作唯一的办法。”下大气力抓基础,还要务必抓好“练字、练词、写句、写段、完意”的训练,反复抓,不懈地抓。慢,恰恰是最快的。

3改变命题方式

教师不再规定具体的题目,而是只指定作文范围、题材和体裁。具体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定范围自己去“找”。好的文章。总是先从大量的原始生活中(也可从文字材料中)寻得素材。再从素材中发现生动深刻的东西,然后形成观点(主张或形象),最后确定题目。只有经过这样的大量的反复不懈的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相反,单纯的命题作文训练不仅违背了认识规律,同时必然造成学生作文的空洞、做假、拼凑,甚至文不对题的普遍弊病,将写作引向死胡同。

八股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实证 证据 真相

一、提倡“实证作文”的动机

那么,我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我把这个话题拿到课堂上,请同学们发表看法,结果他们情绪高昂,不仅在作文簿中长篇大论,更纷纷在本地论坛加入论战队伍。一位学生因父亲是三轮车司机,更是夜以继日,不断发帖,为与他父亲同命运的三轮车司机的权益呐喊助威。论战的最终结果,催生了取代三轮车的5元“的士”,三轮车司机也因缴车而获就业补助金,经劳动局组织培训后再就业,解决了生计问题。三轮车事件终获圆满解决。从这次论战中,同学们发现作文不仅仅是用来考试的工具,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利器。我也悟到,要让学生爱好写作,不仅靠“有趣”,还要靠“有用”。

二、“实证作文”概念及渊源

三、“实证作文”的实际操作

由于实证作文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个人利益,学生非常爱好,用不着老师催促,他们自己就能在论坛、贴吧、微博和QQ群上踊跃发表文章,抒发人身体验。实证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来谈谈如何提高实证作文的写作质量。

八股文范文 第5篇

“这儿有书吗?”

“什么书,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都有。”

“作文。”

“走这边。”

这么多!看来我没救了。

“瞧瞧人家的作文,跟你的比比……快挑本好的……”

总算……我抱这一本《中学生新作文》,推开房门进屋。

“好好看看人家怎么写的,真是……”

我随手翻开一页——《我的班主任》:我的班主任是刘老师,他对工作负责,是我们的好老师……

八股文范文 第6篇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八股文即制义,或曰制艺,又名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

“制义”,就是按规定格式所写的“经义”。“制艺”一词,制字意义仍如上述,而“艺”则是用六艺之一的意思。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时艺”,就是当时的六艺之一。“时文”就是当时的文章、文体,区别于古文、骈文等。“八比文”意同“八股”,即八段排比对偶的文章。“四书文”是指所出题目,都是《四书》中的,因而叫“四书文”。

三级考试:府试考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乡试(即在本省考)考举人,首场考八股文。会试(在北京考、包括礼部贡院考及殿试)考进士,首场也考八股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因为首场作八股文,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因此,兵部侍郎舒赫德给皇帝上奏折,建议废除八股文。

今年9月4日是张家塘公众号创办三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张家塘公众号创办三周年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张家塘公众号拟推出系列庆祝活动:一是公众号名称返璞归真,恢复原汁原味的“张家塘”,做到实至名归;二是从八月底起,以发布原创作品为主;三是开展“张塘人写张塘人”征文。征稿对象为所有张塘人,无论男女老幼,包括出嫁女和新媳妇。既可以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家人、发小、玩伴,体裁、篇幅不限。

八股文范文 第7篇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作为起讲后引出正文的突破口。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参阅《明史·选举志二》,示例: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八股文范文 第8篇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应该说,折得“新股发行失败第一例”桂冠的八菱科技肯定会“很难受”、“很尴尬”,管理层批准了,怎么会功亏一篑?其实,八菱科技中止发行既是意料之外,也属情理之中。在此之前,从事汽车制动系统产销的万安科技就遭遇到类似险情。万安科技上周五公告显示,有24家询价对象参与报价,仅比要求的20家高出4家。眼看到嘴的肉在嘴边掉到地上,搁谁都“很上火”,但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案例肯定要被写人证券史的,而且是极为浓重的一笔。所以,这是个好事,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第三,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具有标志性、划时代的意义。自2009年IPO新政实施以来,新股就变成了发行人的“提款机”。但今年,新股已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和参与询价机构的“恶梦”。财汇资讯统计显示,国都证券成为券商中的重亏者,该公司今年共中签28只新股,在它们解禁时浮亏6000多万元。另外,保险类机构当中,太平洋资管最“冲动”,其在华锐风电、骅威股份等5只新股解禁时浮亏亿元。所以,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将会成为一个转折点,诸多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都会因这个案例而警醒。

八股文范文 第9篇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件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那时候的考生们不像现在的学生,考试前要复习很多内容,对他们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出题范围不会脱离四书五经。范围小了,背起来也容易,而且他们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过五百字。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那时候的考试比现在容易得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是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以达到对偶的效果。表面上看,文字十分工整,细看内容,废话满篇,不知所云。其实痛苦的不只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内容,而各级考试都得从里面出题,并且要求出过的题不能再用。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有的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有的会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

明朝的统治者在考八股时,又出台一个新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朱熹。朱熹曾经给四书五经写过批注,也就是标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了,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朱圣人当年可能在上茅厕时想出一句,写下来,吃饭时又想出一句,写下来,本来就作得不准,而过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确实是一种折磨。这可就苦了明朝学子们,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谁知道朱圣人当年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只能自己慢慢琢磨。所谓搞不懂就问人,搞得懂就教人,实在没有人懂就去问神,对这些学子而言并不只是玩笑。无数考生午夜梦回,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总是朱圣人那并不俊朗的外貌和并不魁梧的身材。

可是,不论怎样,还是要考,不考就没有官做,这是实际的问题。在固定的思维、固定的模式下,明朝的学子们开始创作他们的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惊叹的是,在此种环境下,考生们仍然写出了很多文辞优美、立意深刻的锦绣文章。怎么样,现在是不是觉得还是我们的考试要靠谱一点呢!

八股文范文 第10篇

我以大家熟知的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出八股。

一、结构严整灵动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构成是论点、阐释、例(引)证、分析、结论,符合说理的一般思路。《六国论》的结构则完美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我们认为所有议论文其实由三部分构成:叙、析、评。一般的论证方法和规则往往是先评,后叙,再析,再评,这样的结构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文章的外部结构、内部论证均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或者说均用这样的结构去套写论说文,再加上缺少严密性,就会造成结构的单一化、模式化。其实,这三部分构成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我们不妨改变它们的顺序,形成多种组合,这样就会使文章结构具有多样性而变得丰富、灵动。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文章开头即采用叙的形式,由叙述赶考途中所见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和“蚁族”现象,两相对比引出论点要有一颗超脱平庸的心。全篇先叙后评再析,层层深入,结构新颖严整。

因此,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完全可以通过三个基本元素的多种组合实现结构的多样化、丰富化。

二、论据典型鲜活

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阅卷者的疾声呼吁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开始意识到作文是需要以生活作为支撑的,是我们该告别假大空的时候了,尽管这样的改变非一日之功。高考作文阅卷专家骆冬青教授评《拒绝平庸——风沙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洄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恰恰是现在高考作文中最缺少的,那就是要有自己,要有切己的感受,要关注生活。这样才能写得好,而现在太多的高考作文空话太多,虽然辞藻华丽,但假大空,没有真性情的流露。又如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更是考查学生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与思考,那些懂得品味生活、思考生活的学生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的语言必不可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八股文范文(通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