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推荐3篇)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推荐3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推荐3篇)

微信扫码分享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 第1篇

小学科学课程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的确立,都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尽管理论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理论也是相对的,但在新的理论诞生之前,找到这些教学资源(教材、教法、学法等)可能的、现存的理论依据,仍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可以加快我们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科学教师的步伐,使我们的教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以使我们明明白白教书、清清楚楚育人;可以使我们好的教学行为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而得到强化,促使不好的教学行为慢慢地被这些理论开导而削减。

1.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探究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三维”目标只能在探究中才能实现“合三为一”的目标,更因为探究有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论。当今世界非常盛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不论是我们强调的经历、经验、体验或者是至今兴盛不衰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其理论基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正因为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那么必然的教师就只能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地位,只能是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建构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位置。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2.为什么要强调结构

整个科学教学系统都十分强调结构,包括材料的结构、活动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追根溯源,这些“结构”的理论来源都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对教材、活动、教学过程等科学教学的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都不准发现结构的重要性。优化结构,可以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结构的时候,我们优化课堂数学结构的行为就会更加自觉。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为例(以下均同),单纯地谈一谈教材的编排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材是怎样做到编排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呢?先看一篇课文,即《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编排顺序:上节课研究一杯水里溶解多少食盐,杯子里都会有一些怎么搅拌也不溶解的盐——怎么使这些盐溶解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加水(这就是教材的第一个活动)——加水后盐溶解了——如果把这些盐水再弄出来(蒸发)会怎么样——不溶解的盐又重新离析出来——如果将水全部蒸发掉呢——盐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课文中的第二个活动:减少盐水的水分)——怎样减少盐水中的水分——引出多种方法(晒、加热、自然蒸发等)——联想到夏天出汗等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与学生的认知程序相吻合的.有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之感。再看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磁铁》是以怎样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磁性;然后发现同一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进而认识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接着探究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做小磁铁,感知磁化现象;最后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作指南针。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推进,学生的认知随着发展,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这就做到了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同步协调发展。从整册教材看,同样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大量的事实,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概括,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些无不与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

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不是惟一的,往往有多种认知程序与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教材必须遵循经济简略原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只能提供一种供我们参考的、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认知方式,那么也就是说除教材提供的认知方式(研究程序)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序。这就给我们优化教材结构提供了空间,也就给我们“优化”了的教材结构更能适应“本乡本土”学生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去研究、去优化教材的结构.让它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教科版科学教材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很注意将探究程序通过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去顺应学生的认知。比如:教材第8页中间一段“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一支装有水的试管”这是扶,是方法的提示;后两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对要的猜想”就是放。

3.为什么不排斥讲授

动手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等等。还有,科学探究并不排斥教师的言语讲授,我们不能“谈讲色变”。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就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呢?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的语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各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学存在教师的语言讲授就可以而且有必要存在。

4.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不论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新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足以说明“新知以旧知为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也就“不得不”充分体现这一理论。每一篇课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步步推进,前一步总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总是前一步的发展比如《磁铁的磁性》首先就是“我知道的磁铁”,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每一篇课文都遵循了这样的编写原则。单元的整体构架同样遵循了“新知以旧为基础”的原则,前一篇课文是后一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升发展。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中分小组对6类动物进行研究,后一篇课文《形形色色的动物》就是分别找出与这6类动物相似的动物,达到给动物分类的目的。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了。

总之,我们找到了这些重要的理论渊源,科学教育就会更加科学,更为自觉,更有底气。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 第2篇

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方法的理论依据论文

快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洞、裂缝等局部损坏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新老混凝土完好结合,同时要求早强、高强及耐久性,其理论依据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决定的。

1. 水泥是修补材料生产强度的基本成分,要求采用快硬早强水泥。

2. 高效减水剂

依据水泥水化的孔结构情况,正常水灰比为时,水泥石内不存在毛细孔,结构比较致密。所以加入高效减水剂后,可大大减少水泥石内部存在的毛细孔。在便于操作施工、提高密实度的同时,又能达到早强、高强的目的。

3. 早期膨胀剂

加入适量膨胀剂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防止脱落。由于快硬早强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铝酸三钙,它是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早期收缩的主要矿物成分。早期膨胀剂的作用就是和铝酸三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这种水化物不但能克服C3A的收缩,而且还净增加体积150%,因此生成的水化物由于体积膨胀,可补偿水泥中其它水化物成分的收缩,并显著地减少收缩产生的内应力,最终达到提高密实度和粘结强度的目的。

4. 中、后期膨胀剂

水泥颗粒的全部水化过程,除了早期的铝酸三钙外,还有其它水化物。掺入中、后期膨胀剂是为了克服水泥水化过程的中、后期由铝酸钙和氢氧化钙引起的收缩,这样才能保证修补后长时间体积不变化,增加新老界面之间的粘结力,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始终保持整体性。

减水剂、膨胀剂等复合添加料能与没有强度的氢氧化钙及收缩大的铝酸三钙成分起反应,形成能够膨胀的高强、高抗拉强度的硫铝酸三钙组成的晶体和铝胶,由于铝胶填充在膨胀的晶体中间,形成高抗折强度和高密实性的组织结构,使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具有高抗裂防渗、补偿收缩等性能优异的粘结力很强的材料。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损坏快速修补主要得力于复合添加剂的采用,其用量可以按此配合比试验采用,即:

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添加剂=。

5. 修补工艺

要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及修补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施工时必须做到:修补地段清洁,没有粉粒、油污等降低粘结力的介质;处理面要干燥、找底,即在凹凸不平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先涂刷一层同一水灰比的砂浆,能保证新老混凝土的完好结合;拌料均匀,否则会出现局部收缩或膨胀,影响修补质量。

超薄层修补。先将光滑的路面露骨或龟裂表面处凿毛,然后在涂刷过同一成分的水泥砂浆的区域内,摊铺拌和好的快速修补水泥砂浆。修补砂浆基本摊铺好后,大面积的修补先用磨光机磨实、刮平,小面积的修补可用手提式震动器振实、刮平或用刮刀压实、刮平,以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当水泥混凝土存在水气、低洼、不密实时应用原浆补齐压实,直到表面全部密实、整平为止。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 第3篇

探究藏医心理学的具体理论依据论文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加激烈,使得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心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和心理变化有关。因此,探讨藏医心理学对于临床辨识和治疗心理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藏医心理学早在藏医奠基医著《四部医典》中从六境、八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五元、三因素功能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心和大脑是司理心理活动的器官,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心理现象与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心理学内容,奠定了自己医学心理学。

随着现代心身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心理因素致病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并诠释这个非常有价值的医学心理学命题,无论对于发展藏医学理论,还是促进藏医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都意义重大。

1 藏医心理学与五元的关系

藏医心理学是构建在藏医五元学说和三因素学说之上的。《四部医典》指出,五元是人体胚胎和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土元生成骨、肉、鼻、嗅觉; 水源生成血、舌、湿、味觉; 火元生成热、润、目、视觉; 风元生出气息和触觉; 空元生出孔窍、耳、听觉。由此指明了五元与人的识觉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1. 1 与脏器的关系: 藏医指出人体的脏器和白脉与五元有直接关系。心脏,五元属空,开窍于舌。在空元功能作用下,气血、意识运行畅通,因之生命旺盛,思维敏锐; 肺属风元,开窍于鼻,主气、声,调解水湿,开窍通鼻,一旦风元偏衰,则出现喘息、声哑鼻塞、嗅觉不灵等; 肝属火元,具火性为火脏,目为肝之花,目得肝濡养,可识万物之形。一旦火元过甚,肝火上炎则出现以目赤体热。肝司憎怒、疏通调达、调节人的情志活动。肝还有主生血、藏血,有节制血量,向心脏输送血液等功能,滋养各脏腑; 脾属土元,协胃司理运化,一旦土元不足,则出现脾失健运,引起消化不良,身体瘦弱,精神萎靡; 肾属水元,主水,开窍于耳,一旦水元不济,则导致肾精亏损,耳失肾精滋养则听觉不聪; 肾精充盛则大脑自健,脑健则神志清明,思维敏捷。另外肾与心有脉相通,心血滋肾,反过来肾精又以养心。肾精的精华为精光,心脏是精光的居地,精光能使人产生精、气、神。

1. 2 与脉络的关系: 脉络中,胚胎最初生成的三脉中的左脉是五元中的水元流通的脉道,五元属水; 右脉是火元和血液流通的脉道,五元属火。此三脉是以后生成人体白脉和黑脉的基础。白脉( 神经) ,色白,是五元中的风元和水元运行的脉道,五元属风、水; 黑脉( 血管) ,是血液和气运行之脉道,五元属火。如果风元或水元发生异常变化则导致各种白脉病( 神经疾病) 发生。可见司理人的意识及思维的神经是由五元生成,其功能由五元所决定的。

2 藏医心理学与三因素的关系

藏医认为,疾病发生的远内因是“无明”产生的贪、嗔、痴三毒,其中贪即贪婪产生隆邪,嗔即嗔怒产生赤巴邪,痴即愚痴产生培根邪等“三邪”。“三邪”便引起各种疾病发生。藏医认为“无明”和三毒是内病因中的远内因。藏医远内因之说,虽然掺杂了一些宗教说教,但也强调了人的'内心精神因素致病的重要性。近内因是隆、赤巴、培根三因素。藏医认为隆、赤巴、培根决定和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如隆决定支配语言、思维、意识及性欲,隆还司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 赤巴决定支配雄心、勇气、胆略、智慧、高傲、僧怒等情志; 培根决定支配意志坚定、镇静、不惧恐、耐力等情志。特别是培根中的能足培根和隆中的维命隆居于头脑,支配大脑产生喜、怒、悲、恐、惊等情绪和知足感、满意心理、产生记忆、思维及六识( 视、闻、味、嗅、识、触) 。隆中的遍行隆和赤巴中的能作赤巴居于心,使心产生神识、胆略、雄心、智慧、骄傲、进取心等。持命隆,尤其聚集于百会处,运行于咽喉、胸腔内,司理吞咽食物、呼吸、清醒头脑、增强记忆、聪明耳目、摄守神思、敏锐意识; 培根中的能足培根,主居于头脑,司理耳、目、舌、鼻、身等器官的识觉功能,主色、声、味、嗅、触等,使人产生知足感。赤巴中的能视赤巴,居于眼睛和脑内传导视觉的脉络中,司理识物、辨认物体形体、颜色等。

另外,藏医按体内三因素成分的多寡不同将人分有7种体质的人。由于三因素各自性质所决定,7种体质的人的秉性等表现出很大差异性。如隆型人喜歌舞、爱嬉笑、好动善斗,多言谈,不讲信用、多疑、浮躁,不善理财因而家资贫穷,寿命较短,具有狐狸的性格。赤巴型人喜凉食、性格易怒好斗、桀骜不驯、足智多谋、思维敏捷、好键而走险,心术不正、心眼坏、理财及寿命为中等,具有猴子和夜叉的性格。培根型人耐饥渴、耐干旱和痛苦,开朗豁达,外柔内刚,性格善良诚实,讲信用,守法度,善理财多富有,寿命长,具有大象性格。其他类型的人表现出该所拥有二合或三合三基因所反映的特性。可见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决定和支配着人的秉性和精神活动。

综上所述,藏医五元学说和三因素学说是藏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也是藏医心理学的理论根据。只有对其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在临床上对各种心理疾病的诊断、病因分析、治疗等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论文的理论依据范文(推荐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