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献综述3000范文(共45篇)

文献综述3000范文(共45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文献综述3000范文(共45篇)

微信扫码分享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篇

关键词:设计策略;管理

策略即谋略和手段,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在产品设计环节中,设计策略是产品设计开始前设计者和管理者共同对产品各方面因素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下的准备工作,围绕解决如何让企业目标落实在产品上的问题。设计概念的范畴要分两种情况,广义的设计是对设构想及设计过程的总策划,而狭义的设计更偏重于对产品的设计。设计策略中的设计同样包括了这两个内容,下表从策略目的和策略制定路径两个方面对研究者们所做设计策略的定义进行罗列:

由此可见,设计策略的主体是企业,制定策略是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包括消费者、技术等因素,以使其产品得到长远的生存,策略内容是通过分析内外环境得到的、统一协调组织行动的方案,其本质是计划。

策略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被计划和控制,那么对策略制定的管理究竟包括什么内容?设计管理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设计师 Michael Ferry提出,既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这个定义接近对设计管理最浅显的定义,即对设计项目的管理。

杨磊在其论文中把设计管理的内容有企业设计战略管理、设计目标的管理、设计程序管理、企业设计系统的管理、设计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的管理等方面。

杨先艺认为设计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间设计的协调一致。其论文中所说的设计策划与设计策略是同义词,即针对设计对象搜集各种相关信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为设计行为提供正确的决策指导,使设计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设计策划中势必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客观因素和人的因素制约,它追求的是一种产品、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结构功能、材料工艺、表面装饰及色彩等方面,考虑它们所受到的相互制约与影响。

我认为逯新辉在论文中对设计管理的描述是比较全面详尽的,其内容如下:最浅层面含义来看,它意味着管理设计项目,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细则:一是设计政策层次(即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设立目标、制定策略、制定和维护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检查以及评价设计结果等。二是和设计项目层次的管理,包括计划和管理项目、招聘设计师、管理项目设计小组、评估每个完成的设计结果等。

由以上定义可见,设计策略的框架和内容由于策略制定的偏重点以及客户需求的不同而有差异,影响策略的变量是需要制定者针对设计对象的特性而寻找。因此具体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制定设计策略的步骤和框架有内在的一致性,回顾策略定义,策略是根据对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定的,制定设计策略也就是要通过分析现有条件而决定出企业设计由哪些因素影响,进而确定哪些因素。

设计管理可以说是设计学、管理学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点,而设计管理者是设计师、企业其他人员和市场三者之间的桥梁。

设计策略的制定要经过系统的步骤进行,步骤之间呈现逻辑上的承接关系,具体的策略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而选择出的。

刘瑞芳认为设计策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设计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二是比竟争对手更支持现有市场的需要。她给出的设计策略框架是根据市场竞争因素的四个部分架构的,这四个变量是:产品差异化特质、产品开发方向、设计经济成本、设计组织。

Mozota指出设计有三种基本策略:1.设计以降低成本,在于运用成本优势作为公司的主要竞争力2.设计以建立形象,在于用运良好形象作为公司竞争的利基3.设计为使用者,在于藉由成为单一市场中的专业者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Keely归纳出确实导致产品成功的策略因子共有十二个,分别为功能、品牌、销售、通路、系统、服务、策略联盟、法律、标准、开发、材料与制造。因应不同的产品和开发环境,会有不同因子的搭配,可做成多种的组合。

吴碧波就品牌设计策略管理这一议题提出设计是为实现品牌增值服务的,具体的说,作为品牌价值中的设计,就是在品牌意识观念下,将品牌体系下的包括管理、营销、产品、文化、形象、服务、认同、情感等一切要素揉合在一起,成为经济实体上的载体。

凯瑟琳・贝斯特则认为设计策略管理部分主要是将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到组织策略、确认设计机会中的,解释组织和客户的需求,并整体着眼于设计对商业的贡献。她认为应从把握设计机遇、了解顾客和市场、诠释顾客需求、审核设计应用、确立设计策略、推销设计策略、为长期增长作规划等方面来进行设计策略管理。

Walsh认为设计策略不是单一的而是交叉复合性的,可将策略分为长期、中期与短期策略。长期策略在于扩张产品系列、产品即时上市、改良或发展新产品等;中期策略则多用在改善制造技术、进行重组或降低成本等活动;短期策略则属市场策略,主要用于扩张现有市场与发掘新市场,以提升产品销售量。

邓成连则设计策略应从分析5W(who、what、how、why、when)中得出。

冯炜在认为设计策略的分类依据可依照范围、组织阶层、企业资源、目的与机能及个人等方法予以分别,还可以将策略的系统分为企业策略、经营策略以及功能策略。

综上所述,对设计策略管理我们应该清楚以下几个基础问题:

1.设计策略管理在企业中的角色:提供设计咨询和管理咨询。

2.设计策略管理的层级:企业层,业务层,职能层。

3.设计策略制定框架和内容:把握设计机遇、了解顾客和市场、诠释顾客需求、审核设计应用、确立设计策略、推销设计策略、为长期增长作规划。

4.策略背景: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5.策略因子:5W(who、what、how、why、when)、功能、品牌、销售、通路、系统、服务、策略联盟、法律、标准、开发、材料制造等。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篇

1.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于莹:《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4.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5.马其家:《证券民事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年版。

6.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7.赵旭东主编:《公司法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

8.陈甦:《证券法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9.梁慧星:《民法总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10.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11.赖英照:《股市游戏规则——最新证券交易法解析》(第二版),元照出版社 2009年版。

12.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5 年版。

13.陈洁:《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14.曹理:《证券内幕交易构成要件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6 年版。

15.赵万一:《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 影响因素 市场反应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据2008年6月28日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审计准则第2号(2004)指出,重要缺陷是控制缺陷,或是控制缺陷的集合,它会不利地影响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可靠地初始化处理、授权、记录、处理或报告对外财务数据的能力,以至于有可能导致不能防止或发现对公司年度或期中财务报告大于不重要的错报。

可见,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都停留在概括性的否定描述阶段。强调由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不利的结果。但是,问题就在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实质性”或者“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定量,或者提供标准的判断依据。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首先将内部控制分为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Ge和Mcvay(2005)将内控重大缺陷分为九大类:会计类、培训类、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职务分离类、账户核对类、子公司类、高管类和技术类。

可见,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粗略的分类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实践中的要求。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需要对内控中存在缺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三、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治理特点。

Krishnan(2005)检查了1994-2000年间上市公司因更换审计师而被要求强制披露的128项内控缺陷,证据显示审计委员会的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正相关。但是,同样的研究在中国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田勇(2011)以2009年深市4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得出内部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控重大缺陷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与内控重大缺陷的相关性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

(二)公司面临风险

Ashbaugh-Skaife等(2007)研究表明当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时,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扭亏为盈和降低退市的风险。因此,在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或陷入财务困境时,其内部控制更加可能出现问题。

田高良、齐保垒等(2010)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经济因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经营复杂性、内部控制建设和会计风险,通过研究发现经营复杂性和会计风险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

综上,可以发现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随着委托矛盾的加深,都会使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主要表现在公司的规模增大,经营更复杂等方面;而针对中国独有的董事长和经理合一的研究发现,不利的公司治理环境确实会增加内控缺陷存在的可能性。另外,审计委员会开会次数、规模等在国外的研究中,显著的影响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但是在国内的研究中却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企业对审计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置和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内审委员会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及对投资者的影响

(一)自愿披露阶段。

McMullenetal(1996)将是否受到SEC的处罚以及是否更正之前报告的会计盈余作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变量,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通常没有动机自愿披露内控报告。

冯建和蔡丛光(2008)则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文章分别对2003-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年报分析。表明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的负面反应,但AAR的统计结果不显著。

(二)强制披露阶段。

在SOX法案颁布以后,美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逐渐过渡到整体性的强制披露阶段。

(2004)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萨班斯法案》公布实施后市场预期反应。通过单变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萨班斯法案》的公布并最终实施对资本市场上有着正向显著作用。

我国政策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内控的强制披露,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由于中国尚处于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的过渡阶段,文献研究成果有限。

综上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都是有市场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会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来。中国尚处于过渡阶段,强制阶段的到来意味着会给实证研究提供丰富新鲜的大量样本。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和市场的反应之间的黑盒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研究者打开。

五、总结

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中国的内控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希望在强制披露阶段,管理层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和不足,积累内控建设的经验,促进内部控制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4).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4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从产品生命周期到企业生命周期,再到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在产品生命周期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波兹(1957)在其《新产品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的维农(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介绍、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1967年,贺什尔根据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做了对比研究,从而进一步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化。郭钢、程静波、刘飞(2004)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将产品的演进过程划分为顾客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工艺域、制造域和销售用户域等六个域。

林万祥等人(2007)基于生态经济系统,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产品生产前的资源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营销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弃置阶段。除此之外,他们还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及其特征。同时,在对环境成本的研究方面,王玉梅、梁宗鸿两人(2010)也提出了一套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阶段,以生态设计为导向;在选择原材料时,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应遵循环境原则、质量原则和效益原则;在生产阶段,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在销售阶段,采取绿色销售的手段;在回收利用阶段,虽产品已销售出去,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企业已无关系,在销售时企业最好与消费者达成协议,对于可以回收继续使用的产品,企业以低价回收,并通过加工进而继续利用,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的处理,也应该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其处置,尽量避免使其产生严重污染。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爱迪斯于_年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把企业的成长非常细致地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官僚初期、官僚期及死亡期九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体现着两个指标:灵活性和可控性。理查德・达芙特(1999)认为企业发展是主要经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并从结构、产品或服务、奖励与控制系统、创新、企业目标、高层管理方式等六个方面对企业在这四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描述。除此之外,国内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教授提出了企业成长模型。这一模型考虑到企业规模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所起的作用,以企业规模大小为纵坐标,以企业存在的时间为横坐标,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以及蜕变期。

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5篇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6篇

[摘 要] 预算是配置组织资源的重要机制之一,它通过对资源的事前配置影响组织的成本和绩效。而预算松弛作为预算管理的非预期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总结,简要介绍了预算松弛行为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以期有助于提高现代管理会计的预算绩效。

[关键词] 预算松弛;理论;权变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024- 04

1 前 言

预算,即企业规划未来资源配置,控制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的正式安排。从计划的角度看,预算应该反映实际情况、反映最恰当的资源需求和安排,是客观的技术过程;从控制的角度看,预算传递组织的鹇砸馔迹具有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受到上下级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存在两个相互联系但也显然有冲突的目标,评价预算管理的效果就成为比较困难的任务。为此,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进行研究,其中一方面即是从行为影响的角度进行,并且有很多研究针对是否出现预算管理的非预期行为作逆向观察和研究。本文要讨论的“预算松弛(budget slack)”行为即属于预算管理的非预期行为之一。

所谓“预算松弛”,是与“预算计划真实”直接相悖的一种预算现象。而关于预算松弛的具体定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Merchant (1985a)将“预算松弛”定义为某项预算的预算额超出其实际需要额的部分。实际上,这个定义只适用于诸如“管理费用”等费用性预算。Lukka (1988)则认为所谓“存在松弛的预算”是相对于“诚实的预算估计值(honest budget estimate)”而言的一种预算现象。Young(1985)对“预算松弛”的解释是从业绩评价角度提出的。他的定义是:当员工有机会选择其业绩评价标准时,员工低估其产能的部分。Waller(1988)则认为,“松弛”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时比需要值多耗用的资源。Dunk和Nouri(1998) 综合以上的定义,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有意低估的收入或产能、高估的成本或资源。这一定义对预算松弛的内容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并且明确是在“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所发生的,使管理者能够更准确的界定预算松弛行为。

2 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研究

众多经验证据已经表明,组织中预算松弛是十分普遍的(Merchant,1985;Merchant和Manzoni,_)。最早明确提出“预算松弛”可操作性概念的Schif和Lewin(1970)提到:“我们观察到管理者具有在松弛的环境中运作的需求。管理者通过在制定预算中低估收益高估成本而建立松弛。”Chow等(1991)认为,预算松弛是预算目标低于期望水平的故意干扰,可能产生负的效果。而另外一些学者(Cyert和March,1963;Merchant,_)则认为,预算松弛有时对企业经营也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成为企业对抗不确定性的一种缓冲。

由于预算松弛的上述似乎矛盾的性质,多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内容和结果比较分散。比较经典的研究依据组织行为学和理论,探寻影响预算松弛的因素和控制方法,但是结论各不相同。近年来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扩展,依据心理学、社会学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理论,探讨预算松弛的来龙去脉,同时研究范围也扩展到更多国家和更多领域。

关于“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早期多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较具代表性的是理论和权变理论。在遭遇某种理论解释困难之后,许多实验研究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理论模型证明,经理人拥有的私有信息是影响预算松弛的重要因素(Young,1985;Merchant,1985;Dunk,1993;等)。Weitzman运用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以预算为基础的报酬计算的一种新模型,减轻下级隐瞒或低报业绩能力的动机,引导下级选择一个等于他对未来预期的业绩标准或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Weitzman模型融入理论框架,被称为真实导向(truth inducing)的激励计划,而传统的仅考虑预算完成情况的固定工资加奖金的模型被称为松弛导向型的(slack Inducing)的激励计划。

当企业采用预算作为经理人业绩评价的主要方式时,预算目标就成为业绩评价和经理人薪酬的重要决定标准,因而经理人有动力干扰预算制定。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如果企业所有者允许经理人有较高的参与程度,那么经理人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私有信息影响预算制定(Chow,等,1991;Young,1985;等)。Young(1985)设计了一个实验,直接观察Weitzman的“真实导向”报酬计划对人建立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但没有得到支持经济激励理论的证据,故而认为信息不对称对预算行为的影响的是关键性的。此后,Waller(1988)通过实验说明,当真实导向的报酬计划被应用时,风险中性的参与者降低了预算松弛,但是厌恶风险者没有。而Chou 等人(1988)的研究结果表示,如果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真实导向和松弛导向两种报酬方案之间的松弛不存在差异;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真实导向报酬方案下的松弛明显降。这说明,报酬方案和信息不对称交互影响业绩。

预算参与是最早与预算松弛联系在一起的影响因素。然而下级对预算过程的实质性参与程度的增加究竟会加强还是抑制预算松弛行为,看法和证据各有不同,目前仍未得到较为统一的结论。

以权变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根据权变理论,Stede(2000)总结了企业战略选择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他认为,采用差异化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更有可能建立松弛的预算。Kren和Liao(1988)则发现,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难以区分“无意的预测偏差”与“有意的预算松弛”,导致预算松弛成为一种必然。此外,任务不确定性也是导致预算松弛的重要原因,预算松弛程度与任务不确定性呈显著的正相关(Hirst和Yetton,1999;等)。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7篇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存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学约翰·林纳(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拉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2.股利无关论。最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为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均为M而简称为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善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因此,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对股东的财富和公司价值没有影响,股利政策与股价无关,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股票的市价。

3.税收效应理论。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8篇

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情况及分布

如付明、李飞杰在《武汉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2005年)一文中归纳出:“武汉三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表现出第一总体数量偏少,第二等级结构失调,国家级一级所占比例太少,而三级比例过大。”何敏学、都晓鹃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2005年)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994,京津沪辽江浙等市处于领先地位。”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别构成

李小燕在《宜昌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2002年)一文中指出:“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为职业女性和离退休人员,这一分布是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对体育的价值观念相应的。”在武笑玲、马美荣等《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指出:“目前洛阳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与国家1998年的统计基本吻合,性别结构基本合理,男性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职业女性如文艺工作和离退休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

孙培初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象调查》(2005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以上海为例:7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街道社区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培训各区省自己发证,除少量街道社区文教干部外,绝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4岁,平均57岁。”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素质状况

庄永达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研究》(2004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已经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律应该来说是来之不易的,说明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此高速度大规律地发展背后的质量保证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状况

付明李、飞杰在《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和研究》(2005年)一文中表明:“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中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兼职的人员最多达到,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占26%,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少为,其他的为。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过少,说明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还没充分的调动起来。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例不大,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先阶段还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谋生手段。”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9篇

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更加细化

倪同云、白云、陈琳等在《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的研究》(2002年)一文中明确指出:“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具有国情特色的较细分类,如在大类上可分为管理型、经济型、技术型等,再在每个大类上分细,如技术型可分为:青少年指导员、老年指导员、妇女指导员等。”

建立健全的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早在1987年,日本由文部省公布了《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技能审核事业来认定规程》。在《邓星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指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法规,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授予称号、上岗经营、年审注册、晋级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上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契约理论;文献综述;资本结构理论

对于资本结构的财务理论的研究源起于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经典论文《公司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1976)。该文在分析了债务成本后,提出了在不同融资契约之间进行权衡的公司所有权结构理论。而后,梅耶斯(Myers)在《财务经济学刊》上发表了“企业借贷的决定”、史密斯(Smith)和华纳(Warner)在《财务经济学刊》上发表了“论财务契约:债券契约分析”等较有代表性的有关财务契约方面的文章,并呼吁把资本结构与契约理论研究相结合。汤生(Townsend,1979)的“最优契约和带CSV的竞争市场”、戴蒙德(Diamond,1984)的“金融中介和授权监督”以及加里和赫尔维格(Gale and Hellwing,1985)的“激励相容债务契约”使财务契约论成为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

流派之一。阿洪和博尔顿(Aghion and Bolton,1992)、泽恩德(Zender,_)以及哈特(Harter,1995)等又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使得财务契约设计(证券设计)理论日渐成熟。我国资本结构财务契约理论受西方财务契约的影响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完备契约理论

完备契约是指契约当事人双方在缔结契约时能够完全预期到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状态,并在契约中予以明确的规定且将其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中。汤生(Townsend,1979)最早运用完备契约的CSV分析法论述了激励相容财务契约的特征和条件,这为以后完备财务契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完备契约条件下,最优的激励相容财务契约是债务契约。加里和赫尔维格(Gale and Hellwing,1985)遵从汤生对财务契约设计成本状态研究法(CSV)的研究思路,通过一个简单的借贷契约模型,分析了竞争市场条件下最优融资契约的形式和特征。提出了加里和赫尔维格标准债务契约模型。加里和赫尔维格推导出了与汤生相似的结论,即满足一个最优激励相容契约为标准的债务契约。这个标准的债务契约有三个特征:在借款人具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时,其对贷款人的债务偿还为固定支付额;只有在借款人无法对贷款人的债务以固定的支付额进行支付时,借款人才会被迫破产;在借款人破产时,贷款人会尽可能地得到补偿。

二、不完备契约理论

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等人的契约为完备契约,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在契约理论看来,企业控制权的不同安排实际上就是一组组不同的契约安排。基于此,阿洪和博尔顿(Aghion and Bolton,1992)、泽恩德(Zender,_)等人将不完备契约理论引入到资本结构的控

制权理论研究中,哈特(Hart)、莫尔(Moore)等人则继续深化了这一理论的研究。不完备财务契约理论认为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签订的融资契约是一个不完备契约,契约签订时,企业家和投资者均无法完全预期事后投资收益的分布状况以及企业家可能的行动集,该理论注重分析企业家对非金钱的控制权利益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财务契约事后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效率配置的角度,论述与事后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相对应的最优财务契约的条件和特征。

泽恩德构造了一个由一个企业家和两个投资者组成的4期间模型。在开始时,控制权由一个投资者拥有,但必须确保两个投资者都获得收益,这就意味着拥有控制权的投资者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条件侵犯另一投资者的利益。假定企业家与拥有控制权的投资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即企业家的行为服从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研究的最后结果表明,最初发行的最优契约为股票契约与债务契约的组合。

阿洪和博尔顿(Aghion and Bolton,1992)以不完备契约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模型,分析了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当企业家使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了最大化,则让企业家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是有效率的控制权安排。无论何种状态下,企业家都倾向于维持原规模不变,这与项目第二期预期收益为好的状态时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一致的。此时,企业应通过普通股进行融资。二是当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一致时,最有效率的企业控制权是将其赋予外部投资者。在预期第二期为坏的状态时,外部投资者的决策将使得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此时,企业应通过普通股进行融资。三是无论将控制权交给哪一方都是无效率的,必须根据所出现的不同的收益状态来决定控制权的分配情况,即在这种情况下相机转移控制权是最优的。因此,企业的总融资中必须有一定的债务融资规模。最优的负债比例应该是在该负债水平上导致企业破产时将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是最优的。

“阿洪和博尔顿模型解释了控制权的转移,但却没有解释标准债务契约的用处”,由此,哈特建立了一个新的在证明标准债务契约的理论依据方面更进一步的控制权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多时期模型和引入不确定性时的情况,并考察了多个投资者在硬化债务人预算约束方面的作用。

三、财务契约的新发展

在早期资本结构的财务契约理论中,融资契约总是一种标准债务契约(standard debt contracts,SDC)。在借款人具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时,其对贷款人的债务偿还为固定支付额,当企业的实际无法支付这一固定支付额时,贷款人选择清算企业以获得全部清算价值。但在实际中,“由于状态验证成本和清算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者的清算要挟可信度下降,并且对一个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企业而言,清算未必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最优选择”。基于上述考虑,证券设计理论在其模型中开始引入债务重新谈判机制,主要包括对投资者索赔权绝对优先原则违背现象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以及对策略性债务偿还行为的研究。布朗(Brown,_)等人从执行成本角度对违背投资者索赔权的绝对优先原则的现象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伯格明和卡伦(Bergman and Callen,1991)在一个静态的资本结构决定模型中得出了策略性债

务偿还的可能性。戈登和卡恩(Gorton and Kahn,2000)在一个银行贷款合同设计模型中分析了银行面对企业的策略性债务偿还行为的最优策略问题。希拉夫和维西里(Shleifer and Vishny,1997)在对公司治理中的成本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对大股东在解决成本问题中的作用以及其与其他股东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方面的无效性进行了论述,认为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是大额投资者的监督与法律保护措施有机结合的整体。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1篇

从目前相关的文献来看,无论是传统股利理论还是现代股利理论,无论是从税差理论角度、信号效应角度,还是从代理成本理论角度,中外学者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股利之谜”仍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现代公司财务学是在放松了MM定理的假设条件和基于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已经越来越多涉及到利益相关人之间以及股东之间的利益分化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在国外,股利政策的研究通常都以MM理论为研究线索,通过放松其严格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现实世界的股利问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财务学者将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财务理论,这些理论对现实世界公司的财务决策给予了重新的解释,突破了传统只重视外部可见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可分配收益有决定权的个人动机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对称信息决定了契约的不完美这将导致作为决策主体的个人动机在财务决策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与动机相关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国内的研究则主要体现为:应用国外股利理论来解释我国的特殊情况,很少系统地从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利益主体的股利支付动机。因此。在我国,从公司的治理机制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将会是一个新的亮点。

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上边距、下边距均为厘米,单倍行间距,字数在4000字到5000字之间(英语专业字以上)。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几个部分,其中题目:中文字体为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外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二号字,加粗。关键词要求3-5个,摘要字数300字左右。前言、正文、总结三部分中文字体为宋体,四号字;外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四号字。文献综述正文使用数字番号为“一、(一)、1、(1)”。

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直接相关。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对文献综述的文献要求精读3-5篇,作为教师评阅的`主要依据,泛读文献要求为非语言专业原则上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语言专业原则上不少于15篇;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所列参考文献基本一致,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未加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4、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二、格式要求:

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2篇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3篇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文献综述

二零xx年三月

摘要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前言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正文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总结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字体】中文:五号字,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号字体(相当于五号字);

【行距】倍行距;

【段落】顶格写,无首行缩进,也无左缩进;

【序号】用“[1]”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

【标注顺序】按照人名的字母顺序标注

【标点符号】中文使用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切忌混用。

【数量】15个(含15个)以上,其中至少3个英文参考文献。(中英文参考文献需分别列出)

下面分类列出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一)专著的著录格式

[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为民主编:《21世纪的国际商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

[3] M·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

[4]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刘树成、沈利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与动物实验等科研论文不同。

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

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

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一篇综述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大得多。

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

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较好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2文献综述的特点及作用

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

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论文论文摘要: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达到上千家,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应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不分配股利或分配股利以再融资为目的的现象,这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股利政策之谜”,股利政策已成为国内外公司财务、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论文论文关键词:现金股利 股票 股利 股利政策

公司税后利润究竟应该分配给股东还是留在公司内部?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把股利分配给股东?应该分配多少股利给股东?股利分配的金额和方式对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回答,因而,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也成为公司财务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4篇

体能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有李之文(4)在《体能概念探讨》中对体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王兴、

(5)司虎克在《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一文中对体能的定义和体能训练

(6)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又在《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一文中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科学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这些基础理论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指导各运动实践的具体体能训练理论

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理论

这些体育项目的体能训练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有起到重要启发作用的如袁运平(7)对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由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三个部分组成;谭肤斌、王保成等(8)通过分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特点,深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体能构成因素、训练原则、训练内容等)及具体的训练方法、手段,并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武冰冰在对足球体能训练的探讨中认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分为

(9)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速度耐力训练、有氧训练、训练负荷四个方面。

体育艺术项目中的体能训练理论

彭建敏、程在宽(10)在《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和《竞技健(11)美操体能的概念及其训练内容的理论研究》的研究中剖析了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因素,认为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决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训练,它是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塑造工作,它的结论得出健美操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力度、整体力量、运动耐力、柔韧与协调和表现力。其中,表现力的训练是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独特之处。华中师范大学董丽丽在《竞技健美操

(12)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及方法之探讨》中结合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和体能训练内容的构成及体能训练的原则及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水平由专项力量、成套耐力、高度协调性、动作速度、身体姿态、肌肉控制能力、动作力度、表现力构成。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要遵循:从竞赛实战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体能训练系统性原则。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力量、耐力、柔韧训练等的基础体能训练内容和包括肌肉控制力、灵敏素质、力度、动作速度、身体姿态、表现力等方面的专项体能训练。张卫星等在《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研究》

(13)中分析了体能训练的意义,根据体操专项特点,为体操体能训练提出导向,对体操运动员的力能、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提供了一般和专项的部分

(14)训练手段。李文川在《中俄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比较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中俄体操训练大纲内容,提出我国体操运动员在初级和中级前期阶段过分注重了一般体能训练,影响了技术训练,因此体能训练在专项训练中的比重一定要得到合理控制,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技术训练。

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

对于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只有何忠发表在襄樊学院学报上的《论体育舞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5篇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资本运营的涵义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方式

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文献综述

摘 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一) 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层效率改进,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潜在效益。效率理论可以细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营运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角化经营理论与价值低估理论。

(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Agency Problem and Managerism)

代理问题是由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监督与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点:并购可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主义;负假说主义。

(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 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 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五)财富再分配理论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除了以上各种理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购并中获利一方的收益来源是对企业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如股东为企业内部人,而债权人为企业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东有优势,因此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购并来提高股票的价值,而降低债券的价值,由此来对债券持有人进行剥夺。这就是所谓的再分配理论。另外,按照并购的分类不同,早期的理论还包括横向兼并理论、纵向兼并理论、混合兼并理论等,此后再做阐述。

购并活动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的经济行为。在实际的资本运营活动中,也存在着通过出售和分立等方式来减小企业规模的活动。在分析这方面的活动时,也形成了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几从分析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来看,可以说都是我们在上面讲述企业购并理论时已经使用过,因此这里不打算对关于分立的理论进行论述。

基本上可以说,在产权进论形成以后,直到它在50年代— 60年代兴起,它与同时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结合在一起,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资本运营理论也大量地涌现出来。但总体上看,现代的资本运营理论大都还是一种假设或假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

并购效应

并购的效应包括:(1)佯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2)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3)经营机制的转换效应;(4)劣质资产淘汰效应;(5)产品升级换代效应;(6)进入利润水平更高的行业。

并购方式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行业分: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2、按并购的动因分: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3、按并购双方意愿分: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一方。

4、按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分: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研究课题的意义

企业作为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客观载体。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对资本进行运筹与规划,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植于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都必须借助于资本形式转换。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视为资本经营的实现形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资本运营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有着战略意义。

首先,资本运营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实质是要由行政机制配制资源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使资本机制得以生产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资本运营将推动想带企业制度的完善。

另外,资本运营思想的确立将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理论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资本运营为政府宏观调空提出了新的课题。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界一直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重视增量投资,忽视存量资本。重视内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忽视外部交易型战略的实施,这些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离不开资本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是经济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的标志,资本就像一块巨大的礁石,将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何处,何处的经济运行就会活跃起来,资本聚集在何处,何处的经济就会不断地走向繁荣。

在强调资本运营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产品经营的重要性。事实上,资本经营并不排斥生产经营。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进行转换。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的途径,资本经营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产品运营如此重要,有关生产经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资本运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才将资本运营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参考文献

[1]肖胜萍,《资本运营》,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

[2]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臧日宏,《资本运营》,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

[4]汪少华,《投资学》,,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6篇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FASB,1978)贯彻的是决策有用的思想。公告指出,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要求它提供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信息。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确定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财务报告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估量现金流量前景的信息;

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信息,诸如有助于估量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能力的信息。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7篇

熊斗寅在《浅析“体能”概念》中通过对体能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就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

(1)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赵志英、郑晓鸿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

(2)力。何雪德等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综合分析了众说纷坛的体能,认为体能可进行广义与狭义定义,但都仍有不确定性。广义体

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适应能力几个方面,与传统一般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适应能力。狭义体能是指上述各种身体能力在技能类对抗项

(3)目中的应用,与传统专项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竞技性。总的来说,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活动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而体能的概念应该根据各个项目专项的特点,在其基本概念上,有所偏倚。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8篇

2世纪8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讨论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但从最近的文献看来,学者们倾向于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将受托经管责任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

葛家澍、刘峰(23)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即向资源委托人报告所委托资源的保管与经营情况。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具体到受托责任的评价上,委托人对管理当局经营业绩将是最关注的。因此,提供有关经营业绩的计量及其结果的信息将构成这一目标下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经济资源的保管情况也是委托人所关注的,所以,关于企业经济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动信息,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

《会计目标》课题组(25)从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定位。表述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二是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梁爽(25)在剖析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几大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影响后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存在,经济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定位。根据我国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家、银行和管理型投资人占所有法人企业投资者总数的绝大部分比例,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比例较小,我国处于显性状态的投资人环境是管理型投资人,因而,应将会计目标主要定位在“提供经管责任信息”上。

周守华、肖正再(25)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涉及会计事项的各类交易中利益冲突与“纳什均衡”转换机理的分析,逻辑推导出“纳什均衡”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和量的规定性和财务会计目标。主要结论:一是会计目标就基本层次上来说,就是使会计信息系统趋向权益最优纳什均衡状态运行,但能否趋向最优纳什均衡或帕累托均衡状态,还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外生变量能否使交易各方之间的博弈均衡实现最优纳什均衡或帕累托均衡;二是不同的外生变量即外部环境条件下,将有不同的纳什均衡结果。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19篇

【关键词】实物期权 价值评估 综述

一、理论背景

人们在对现资决策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投资决策不同程度上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投资是部分或完全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投资必定存在初始沉没成,本来自投资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人们在投资时机上有选择的余地。这些特征使得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不断显示出其局限。鉴于传统评估价值方法的局限性的不断暴露,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方法去弥补这种局限,从而期权定价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即实物期权方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越来越注重实用性,期权理论的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改进和弥补,那么实物期权的研究现状如何,本文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

期权定价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提出的巴舍利耶模型,而伊藤清发展了巴氏理论,其后就是卡索夫模型,期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斯普林科的买方期权价格模型、博内斯的最终期权定价模型、萨缪尔森的欧式买方期权定价模型,而1973年Black和Scholes的经典论文的发表标志了期权定价理论的最终形成,而Merton、Cox、Ross以及Rubinstein等专家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期权定价理论。

最早将期权定价理论引入项目投资领域的是教授Steward Myers,他于1977年首次提出将投资机会看成增长期权的思想,他认为基于投资机会的管理柔性存在价值,而这种价值可以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来度量,由于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Myers教授称之为实物期权。1984年Myers教授在“Finace Theory and Financal Strategy”中又讲述了项目战略的期权意义。Dixit和Pindyck于1995年指出“在确定投资机会的价值和最优投资策略时,投资者不应简单地使用主观的概率方法或效用函数,理性的投资者应寻求一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使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于是,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成了研究的焦点,Joseph认为,与金融期权相比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似乎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大部分投资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寻找标准化实物期权的可能性不大。为此,Timothy于1998年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合适的期权形式,从而使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而Amaram和Kulatilaka(1999)又提出了一个实物期权应用框架,使得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成熟。

利用实物期权研究投资时机选择问题始于McDnald&Siegel(1986)研究不可恢复投资计划的最佳投资时机,讨论延迟期权的评估,并推导出最佳投资时机的决定方法。同时McDnald&Siegel利用仿真的例子指出延迟期权的重要性,结论指出投资计划的最佳延迟时机大约是在当计划价值为投资成本的两倍时。Smit&Ankum(1993)则利用二项模式与博弈论来探讨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及寡头垄断市场中,延迟期权和竞争者存在的情况对于投资决策时机的影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范龙振和张子刚(1996)是国内较早进行投资机会价值期权方法研究的文章。范龙振(1998)比较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异同,研究企业经营柔性中的时间选择型实物期权。范龙振和唐国兴(1996)假设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均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在Pindyck(1991)的研究基础上,拓展分析了投资时间选择期权的价值及其对决策的影响。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在项目价值和初始投入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推迟投资时间有限的假设下,把项目投资机会看作美式看涨期权,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求解。范龙振和唐国兴(2000)把项目产品的价格运动路径假设推广开来,分别在几何布朗运动、均值回复过程和更一般的随机过程这三种情况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和二叉树法得到数值解,进而讨论了项目暂停生产的管理柔性价值及影响。

黎国华、黎凯(2003)运用实物期权原理分析了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评价和决策的影响,通过风险中性概率方法将这些影响予以定量化,并进一步对实际投资行为做出了解释。

梁铄、唐小我、马永开(2004)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肯定了实物期权理论对企业经营投资行为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和保持灵活性,为未来不利的变化做准备,为抓住机会做准备。通过将实物期权思想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使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管理有合适的思维工具。

丁正中、曾慧(2005)在二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三项式模型,为期权定价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的研究表明,相比于二项式模型,三项式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在专利权和许可证估价领域,实物期权方法同样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技术至上,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创意价值的时代,无形资产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香港中文大学的谭跃、何佳(2001)借助方程,分析了牌照实物期权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通通信公司的价值。他们的结论是,牌照对中国的两家移动通讯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其带来的期权价值尤其应当重视。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0篇

由于文献综述自身的特点所决定,致使它的写作方式既不同于_读书笔记_或者_读书报告_,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我们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当尽量全面。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文献综述的前提和基础,否则,我们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去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很大可能写出的文章根本就不能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的文献要有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会出现观点雷同的现象,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和科学性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格外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强的文献。

3、引用的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1篇

【关键词】生活质量 研究文献 综述

由于过去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社会发展水平还未达到相应高度,因此我国早期关于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指1980—2003进行的研究)主要使用客观指标,集中在经济领域,并且多是宏观的全体国民生活质量的研究,例如赵彦云,李静萍(2000)、彭念一,李丽(2003)、汪杨岚(2004)、穆广杰(2004)等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生活质量研究逐步深化,不仅将主观指标纳入了评价范围,而且研究对象更加具体,指标选取对生活质量涉及的领域涵盖更充分,并且呈现出跨学科的态势。

陈宁,孙兴全(2005)将人类生活大系统分解为人类生活供给子系统和人类生活需求子系统两大部门,并根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选取评价指标,确定了物品和劳务评价指标、人力资源发展评价指标、社会参与和社会关系评价指标、社会保障评价指标、社会公平评价指标、人与自然和谐度评价指标,其中包括26项客观指标和少量主观指标。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2006)推出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构建了相应的12个评价方面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该项综合指数包括客观评估和主观评分两部分,涵盖了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原理,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我国生活质量研究中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在日后的应用中需注意既要保持系统的连续性,发挥其对社会节后变迁的观察、记录、比较的作用,又要保持其灵活性,避免发展成为一个僵化、封闭的系统。

范柏乃(2006)等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展开,初步设计64项相关指标,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及鉴别力分析剔除了部分指标,增强了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0个客观指标和10个主观指标,涉及收入、消费、教育、居住、健康、生活设施、文化休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生态环境10个研究领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进行生活质量的测量,并据此将测量城市的质量氛围优质型生活质量、满足型生活质量和不足型生活质量三种基本类型。此外,孙峰华,魏晓等(2004)用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观点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进行过生活质量研究。薛兴华,王运泉(2005)从地理学角度对全国30个省会城市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尺度上气候资源禀赋是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第一因素, 而客观物质条件(收入、住房) 、基本生活资源消费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

_竹将预选的135个生活质量评价指标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向100名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在专家选择的45个指标中,有15个主观指标,30个客观指标,反映出主观指标在我国的生活质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除了全国范围内的生活质量评价,不少学者也展开了区域性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蔡继梅,顾平(2009)在就业、收入、住房、消费几个方面选取了18 个指标构建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城市生活水平进行了测量,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统计年鉴,茅媛媛(2009)以苏州、扬州、淮安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活质量的评价,选取11个指标从衣、食、住、行和文教、娱乐、服务等方面加以反映。张婷婷(2010)构建评价指标对江苏省农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查奇芬,张奇宝(2010)则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层面选取指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邵法焕,田彩霞(2010)借鉴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建立起以客观指标为主的体系对广西各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彭浩、曾刚、徐中民(2009)以《Calvert-Henderson生活质量指标》理论指导构建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测量,所选取的指标包括教育、失业、健康、收入、公平性、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休闲娱乐和住房。王云翠, 王云松(2010)以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文化教育、居住与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6 个子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内蒙古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对区域进行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忽视了人们对幸福感的主观体验,并且缺乏对社会、文化等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领域的评价,带有很强的局限性。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2篇

关键词:高管激励;企业绩效

国内外学者针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众多学者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对象各异,到目前为止,对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首先将高管激励分为货币性激励及非货币性激励,分别阐述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

一、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货币性激励主要包括薪酬激励(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及奖金)、股权激励及在职消费(刘勇)[1]。国内外学者对于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结论!

货币薪酬方面:部分学者认为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evin、刘绍娓和万大艳[2]、陈丹和_琼[3])。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无显著正相关关系。如魏刚[4]、Jensen和Murphy [5]及Yermack认为高管年度报酬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谌新民和刘善敏的研究也表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股权激励方面:股权激励能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第一类成本(Jensen和Meckling)。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如Kato H,Lemmon M,Luo M、于东智,谷立日、徐宁等均认为高管持股有利于克服管理者的短行为及成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或者负相关。如王锐等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区间效应呈“正 U型”关系。顾斌和周立烨、白洁等均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在职消费方面:理论界关于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主要有观和效率观两种观点,观认为在职消费是一种难以监控的公司高管为了谋取私利采取的手段,易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而效率观则认为在职消费给高管带来的优越感能够激发高管的潜能,提高效率。Fama、罗宏和黄文华[6]的研究均验证了观。Rajan和 Wulf [7]、朱焱和翟会静研究则验证了效率观。

二、非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非货币性激励主要包括管理层权力、内部薪酬差距及职位晋升等(刘勇)。国内外学者较少对高管非货币性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单独研究,更多的是关注非货币性激励对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

管理层权力方面:权小锋等、Bebchuk, . Fried, . 等认为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获取的私有收益就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卢锐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可以加大高管内部的薪酬差距,但是对于绩效的影响却不显著。朱焱和翟会静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削弱了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激励作用。高遐等证明了在高管理决断权情况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挂钩更加紧密。吴作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激励强度越高,激励契约中设定较长有效期的概率越低。

内部薪酬差距方面:锦标赛理论从动态视角解释薪酬差距,认为企业内部的晋升基于相对绩效排序,薪酬差距来自组织层级的不同,较大的薪酬差距能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虽有少部分学者质疑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认为内部薪酬差距有失公平,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巫强、张正堂)。但绝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锦标赛的存在性并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常建、林浚清等、白锋和程德俊)。

政治激励方面:国内外更多的是消极的以高层管理者被动变更的角度去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发现高层管理者的变更与企业绩效负相关。龚玉池、张丹等、朱红军 [8 ]等均认为经营者变更威胁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研究发现高层更换的可能性显著地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宋增基则认为政治激励存在的时候,绩效对物质报酬的边际贡献下降,此时物质激励和政治激励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三、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对于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国外学者关于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理论体系已经成熟,但其实证研究主要是以英美或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上市公司为主,缺乏对发展中国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对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数据不同所造成的。我国的行业及地域发展不平衡亦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李玲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对于各项激励措施之间的配合效应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主要在研究非货币性激励对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而鲜少有学者研究货币性激励对非货币性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勇.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长期激励体系构建探析[J]. 市场论坛, 2015,(9): 43-45.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3篇

现代股利政策认为,在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中,股利政策并不重要,每个股东都能无成本地选择公司的股利政策,以适应自己偏好,所以股利不影响公司价值。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不对称税负、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三种缺陷,公司的股利政策将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这时股利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1.追随者效应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是税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股东的税收等级不同,导致他们对待股利水平的态度不同。有的税收等级高,而有的税收等级低。公司应据此调整股利政策,使其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一类追随者,由处于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另一类追随者,由处于高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

2.信号传递理论。股利具有信息内涵的思想萌芽于Lintner,由MM最早提出。Bhattacharya(1979)建立了第一个股利的信号传递模型。该学派从放松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拥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发,认为当局与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

3.代理成本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成本学说为整个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基础。Jensen和Meckling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其中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由此他们将代理成本定位为委托人发生的监督支出、代理人发生的约束性支出和委托人承担的剩余损失。

4.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成长机会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在有关公司信息方面存在时间及数量上的不一致性。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占有更多的内部信息,且在时间上也比外部投资者早得多。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虽然股东可以创造自制股利或将其所获股利用于再投资,但是在交易中会发生交易成本(如经纪人佣金等)。成长机会理论指的是当公司进入成就期后,通常从某一时刻起开始支付股利,并逐步提高所付股利占净利润的比例。经验证据表明,公司股利政策的模式一般保持不变,当股利政策改变时,股票平均价格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公司一般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4篇

不同类型社会体育指导的培养

刘平江、赵立《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2002年)一文中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邓星华《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体育的特点和锻炼群众的需要,可以将社会指导员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息娱乐类等四类。”从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培养各个层次类别的体育指导员,可以全方位地为社会体育指导服务。

加大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廖军在《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3年)一文中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社会对个类体育人员的客观要求,其培养目标应主要是适应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列入其职责范围。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5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原型;人机交互;虚拟产品设计

一、前言

二、虚拟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

1.以虚拟原型为中心的研究

虚拟原型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产品概念形象化和具象化,是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对产品的一种近似的和有限的表现形式。一个维度的原型侧重于表达产品的某一个属性,如产品外观的外观造型原型等。多个维度上的原型用于表达产品的多个属性,如材料、内部功能和结构等。

目前虚拟样机技术在我国刚处于发展期,还不成熟,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虚拟样机评价体系以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指标和综合管理。既然虚拟样机用于引导产品从思想到样机的设计,那么这其中肯定有设计师不断更新的想法和用户及时的反馈所造成的各种设计变量因素,如何使这个过程可逆化就成为了好设计的实现和良好互动的关键。虚拟样机的制作将和反求工程完美的结合,创造更灵活的平台。

2.以虚拟评价体验、人机交互为中心的研究

用户体验与评价是产品设计重要的一环,虚拟现实技术也将视角移向这个新领域。以虚拟评价体验、人机交互为中心的研究将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之间有效的互动。主要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这一理念。

基于各种评价体系研究发现,缺乏将用户信息合理量化的内容,这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核心,同时还要兼顾其中感性因素。人机工程仿真系统的人性化合理化是用户信息提取的重点。

3.以虚拟产品设计方法流程、开发体系为中心的研究

传统设计方法的各种弊病亟待解决,设计周期长、设计部和工程部缺乏交流、不能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等。基于虚拟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缩短产品全生命周期,减少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全面解放,是整个数字化设计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整个虚拟产品设计流程还有待智能化,仿真技术的深化成熟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能让设计师和用户更投入地沉浸是关键。高额的技术成本也是一个短板。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仍然是面向某种特定领域,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架构。

4.以过程管理为中心的研究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过程管理和展示环节,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架构,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思路。使得设计师和企业管理者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设计过程。为产品宣传与营销提供了逼真的虚拟现实展示方式。

综合过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发现,此类系统缺乏针对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的方面,由于管理功能的全新虚拟化,就造成与其他方面的脱节。因此需要将其与产品设计流程更好的衔接。目前的建模和虚拟展示软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虚拟软件不具有复杂建模的功能,数据转化也面临一些问题,两者之间不能快速有效地同步。要想实现复杂产品的完整真实的展示,必须有一个系统平台,可以包括建模和展示两种功能的集成,使资源共享。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6篇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学前教育论文发表。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7篇

【关键词】热钱 流动渠道 规模测算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这一现象被嗅觉灵敏、以逐利为本性的投机资本所捕捉,所以,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备受热钱的青睐,尤其是以平均10%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中国。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关于热钱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得出目前学术界对热钱的总体研究状况。

关于热钱的研究,国内外的文献相对都较多。从基础的定义、特点,到目前的流动规模、影响因素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纵观整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钱的定义

关于热钱(Hot Money)怎么定性,学术界各执一词,暂无结论。制度经济学大师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曾将认为巨大的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震撼性是无法比拟的,国际“热钱”的变化非常微妙,而且含很强的破坏力。Evenson(1994)[1]认为热钱是其拥有者快速地在不同的资本形式之间转换而获益的货币。Linder & Kindleberger(1995)把具有投机性的国际短期资本叫做热钱。Jagdish Handa(2001)[2]认为热钱是在各国之间自由穿梭的,对汇率、利率、安全性和可兑换性都嗅觉灵敏的那部分资金,这就扩大了热钱的定义范围。

综合国内研究,通常认为热钱,即游资,或称短期资本,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只追求高额利润,具有快速变换的特点,其炒作的对象不涉及就业、商品和服务,大多都集中于股市和楼市等。

二、热钱流动的渠道

对于热钱流动的渠道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股市、楼市、外商直接投资、地下钱庄、对外贸易和短期资本等是主要。例如,刘雪梅(2006)[3]和黎友隆,黎友焕(2010)[4]指出我国的热钱有若干主要流入渠道,主要是已开放的证券市场、金融机构业务、外国直接投资、短期外债、国际贸易、非贸易活动和灰色(黑色)市场等。但是,由于我国只是开放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实行部分管制,于是,“热钱”更多的借助经常项目跨境流动(孟洁,2012[5])。在理论的基础上,胡海峰,胡吉亚(2010)[6]通过对热钱规模的实证估算自2002年起热钱进入境内的主要方式,结果表明经常项目途径比例最高,但FDI中隐藏的热钱也不可小觑。尹宇明等(2009)[7]通过对1985~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短期外债增加额能够影响国际游资的规模,同时,国际游资又对资产价格影响显著。这些研究都从特定方面客观反映了热钱流入的渠道,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值得借鉴和参考。

但是,目前的热钱流动主要是多点渗透。韩晓松(2012)[8]把山东省威海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进行核查后发现溢价增资存在的和主要问题集中于政府态度、政府监管和行业规范性等方面,这对外汇储备规模的超常扩大产生了负面作用。面对与此类似的手段造成的“监管难”问题,也是近年来政府的棘手问题之一。至于如何解决,国内学者尚无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

三、热钱流动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热钱入境的主要动因即套汇、套利和套价,依此进入中国的楼市、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国外研究方面,Prasad & Wei(2005)、Steven Bamett(2006)和Bouvatier(2007)[9]的研究都曾发现:在2003至2004年间,我国的非FDI资本流入量快速增加,一度躲过了经常项目顺差额和净FDI的流入规模,其原因主要在于利率、汇率、GDP等方面;Martin和Morrison(2008)[10]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分析了在面对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变动和资本管制政策时的对策。

国内研究方面,黎友焕,龚成威(2010)[11]指出热钱入境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看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实际是谋求股市和楼市的高回报。张建城,胡宇微(2012)[12]对季度数据分析发现,热钱入境的主要原因是汇率、利差和资本市场。苏剑,童立(2012)[13]根据月度数据,结合“三重套利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股市收益率对热钱入境最有吸引力。但是,石艾馨,萧琛(2011)[14]采用12年的数据时长进行检验,最终发现股市和楼市才是影响热钱的首要原因。综合而言,每个动因具体影响的大小可能会因采用的数据和计量模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因素的范围没有改变。

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政策和预期收益是影响热钱流入的三大类因素(郜志雄,张华,2011[15])。王吉,张宗新(2008)[16]认为从宏观上讲,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热钱的大量涌入。实证方面,朱贻宁,张文(2011)[17]和杨菊洪(2012)[18]研究发现通胀和房地产对热钱入境有积极影响,但是,汇率的影响则是负向的。这些研究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解释了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甚至结合时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性。

四、热钱流动规模的测算方法

由于热钱入境难以监测,准确衡量难度较大,因此,学者们多采用估算模型。但是,针对估算模型是否合适和中国热钱规模到底如何测算,各方从未就此达成过一致意见。实际估算中,使用的模型不同,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别。总体来讲,测算方法主要有净误差与遗漏法、间接法和对间接法的不同修正等,但都不够完善(郜志雄,彭静,2012[19])。不过,在这里,我们仍然要对各种算法进行阐述介绍。

首先是净误差与遗漏法,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例如,章菊(2012)[20]就利用了此法测算热钱的年度规模。其次是间接法,也就是从外汇储备增加量中去除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最后是对间接法的各种修正。例如,苏剑,童立(2011)[21]和苏多永,张祖国(2010)[22]都利用间接法和其他方法结合估算热钱规模;张明,徐以升(2008)[23]使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FDI中隐藏的热钱”的方法,计算了五年间的热钱规模,且其对外汇储备增加额的调整是目前最为完善的;戴钰(2011)[24]则采用自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但是,胡泽铭(2010)[25]从多方面考虑认为对热钱的研究应该放在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上,且影响的好坏要视情况而定,毕竟它始终都是为了牟利。

本部分的研究较为多样化,各学者都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热钱的流动规模进行了测算,但是目前的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故此测算准确度都有一定的欠缺。

五、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外学者(Calvo,Lieberman & Reinhart,1996)[26]认为是热钱导致了投资的狂热和物价的上涨,东道国可以提高利率避免危机。国内学者主要针对热钱流入对房地产、股市、汇率、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稳定等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知名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2008[27]和2010[28])认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境外热钱的异常流动,它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股市和楼市影响更大,容易危机我国的金融安全。陆前进(2008)[29]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热钱对房市的影响。例如,周辉莉(2010)[30]运用VAR模型指出,若想限制热钱入境,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汇率和楼市进行调节,使经济整体处于稳定水平。董娟等(2009)[31]结合博弈论,阐述了房企如何与监管部门达成博弈平衡。

第二,热钱对股市的影响。何静等(2011)[32]认为利用非线性模型来拟合热钱与股市市值的关系是比较合适的。叶军,何文忠(2011)[33]利用VAR模型和VECM模型,研究发现股市和热钱之间只有单向影响关系。王擎,张恒(2010)[34]通过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证明热钱对股价有ARCH效应、GARCH效应和溢出效应。陈春春,常嘉佳(2011)[35]结合时变参数模型证明国际游资对股价的影响只是短暂的。马亚明,赵慧(2012)[36]是运用SVAR模型证明热钱对股市的影响是长期和显著的。

第三,热钱对于其他领域的影响。杜永潇(2011)[37]和赵勇,朱瑞玲(2012)[38]分别通过VAR模型和协整分析发现热钱对通胀有单向影响;赵彦志(2011)[39]证明了热钱与汇率互为影响因子,运用了脉冲响应分析等多种方法。

大多数学者对本部分都有研究,各有侧重,各抒己见,看法亦不相同。但是,很多研究学者都只是从单方面入手,没有对热钱流动的影响做出详细的系统阐述,使其提出的建议略带偏颇。

六、研究展望

对于热钱的研究,未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和深入探索:

一是对于热钱的流入路径,可多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能得出更为准确和细化的流动路径;

二是对于热钱的规模测算,可多采用非线性统计方法,提高测算的精确度,进一步摸清实况;

三是建立完善的热钱监控体系,实时掌握热钱流动的最新动态。

参考文献

[1]Evenson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Z].Dell Publi- shing,.

[2]Jagdish Economics[M].New York:Routledge,.

[3]刘雪梅.当前“热钱”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 商业研究,2006(5).90-92.

[4]黎友隆,黎友焕.论境外热钱的监控[J].创新,2010(4). 65-67.

[5]孟洁.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与热钱流入的相关性分析――以陕西省外贸顺差变动为视角[J].青海金融,2012(3).24-26.

[6]胡海峰,胡吉亚.对中国热钱规模的估算与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26-29.

[7]尹宇明,倪克勤,李亚平.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9(5).13-17.

[8]韩晓松.“控热钱、减顺差”背景下巨额外资以溢价增资方式流入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2(2).126-127.

[9]Bouvatier, Money Inflows and Capital Controls:The Case of China[Z].Preliminary Draft,.

[10]Martin,.,Morrison,’s Hot Money Problems[R].CRS Report for Congress,.

[11]黎友焕,龚成威.热钱入境的特殊动因与潜在风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1).2-6.

[12]张建城,胡宇微.热钱流入我国的诱导因素研究[J].经济论坛,2012(4).4-8.

[13]苏剑,童立.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一个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2(3).42-43.

[14]石艾馨,萧琛.1991-2010年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8).48-49.

[15]郜志雄,张华.“热钱”流动的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11(35).75.

[16]王吉,张宗新.“热钱”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第三种力量[J].新金融,2008(8).23-25.

[17]朱贻宁,张文.基于实证的我国热钱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1(3).8-9.

[18]杨菊洪.国际热钱流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科学决策,2012(7).40-45.

[19]郜志雄,彭静.“热钱”规模的估算模型及其存在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2(3).94-95.

[20]章菊.中国“热钱”流动规模估算及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2(4).112-113.

[21]苏剑,童立.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J].经济学动态,2011(11).54-58.

[22]苏多永,张祖国.“热钱流出之谜”与隐性资本流动――对热钱流动规模的重新估算[J].南方金融,2010(6).20-23.

[23]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4).126-135.

[24]戴钰.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游资规模的测算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48-52.

[25]胡泽铭.关于热钱入境的原因、风险及其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123-124.

[26]Calvo .,L Leiderman and . of Capital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1990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6,10(2).12.

[27]黎友焕.警惕境外热钱异常流动[J].金融博览,2008(6).18-19.

[28]黎友焕,龚成威,郭文美.境外热钱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88-92.

[29]陆前进.“热钱”流入中国的套利机制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2008(8).64-66.

[30]周辉莉.国际游资冲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探析[J].北方经济,2010(18).53-56.

[31]董娟,马良,孔刘柳.房地产企业投机监管的博弈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9(4).397-398.

[32]何静,李村璞,邱长溶.热钱流入与我国股市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6).148-150.

[33]叶军,何文忠.国际热钱流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基于1999-2009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2).80-85.

[34]王擎,张恒.国际热钱与我国股价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0(10).42-45.

[35]陈春春,常嘉佳.国际游资与股价波动的实证研究: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1(18).134.

[36]马亚明,赵慧.热钱流动对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6).6-10.

[37]杜永潇.“热钱”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J].致富时代,2011(9).3-4.

[38]赵勇,朱瑞玲.国际热钱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6).23-25.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8篇

关键词:管理学范式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研究范式

1 关于范式的概述

范式的起源与分类

范式一词起源于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中,认为范式不仅包括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的集合,还有具体性元素。范式一词的问世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乔治・瑞泽尔认为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在哲学领域中,当然还有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的范式理解,我们会发现学者们对范式的理解都是源于的库恩的范式界定中,各自的内涵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面对范式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1987)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Philippe Werner-Wildner(2012)认为范式具有生物角度上的不同发展阶段:诞生期、黄金时期以及衰落期,每个范式间是可循环再生,而这个循环就是对其发展的证明。

2 关于管理学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定义

管理学范式的分类

科学主义范式

现代管理学第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或理论形态起源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管理学的各个流派,都要在对泰罗制的继承抑或批判之间做出选择或回应。胡国栋(2013)将科学主义范式的发展阶段作了总结,认为福特制与泰罗制完成了科学主义范式在管理中的奠基与定型;二战后,西蒙提出“有限理性”预设和数量模型、计算机的普及是科学主义范式在管理研究中的发展。但是,很多学者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了质疑,早前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就指出:沿用泰罗体系会使数百万充满智慧的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利用。针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不足,人本主义范式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的人文主义范式可追溯到玛丽・福列特,也有人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引起对人性的关注;人本主义强调一切思想和理论的诞生都应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能够揭示人的生命、等非理性存在的意义,反对将人认为为科学理性的存在。罗珉强调现代管理学和后现代管理学仅仅是对人本主义精神“述而不同”的解读。但人本主义范式也有自己的缺陷,它把管理学看成是完全由人建构的事业,从而忽视了技术。

3 管理学范式的发展

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这会阻碍管理学的发展。著名的美国女管理学家玛丽・福列特指出:永远不能把人与机器截然分开,并预言管理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与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密不可分。

因此,郭英和袁冬华(2009)从泰罗的思想体系的再阐释以及人文研究方法向科学管理研究的渗透两个方面分析了泰罗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范式统一的方式。郭晓(2012)就曾指出,以管理实践为对象的管理学研究,应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很多学者认为强调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文化主义范式就是当代条件下对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进一步综合。

4 结语

从范式一词的问世,到管理学理论的丰富,国内外学者、管理学各种派系都为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管理学范式的确立。通过学者对管理学范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1)无论管理学范式如何分类,都离不开科学和人文的角度,这两大分支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的发展史,它们是管理学范式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2)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的缺陷和矛盾之处,并非不可调和,因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3)无论是从科学主义范式到非科学主义范式的转换,还是科学主义范式到人本主义范式的过度,亦或者是文化主义范式的兴起,其中都包含了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成分。没有绝对单一的管理学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彼此包含的,只是侧重点不同。(4)未来管理学范式的发展也必将是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综合,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调整二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比例,研究因地制宜的管理学范式。

国内学者对管理学范式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大警示:范式与一国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范式的研究上也是以西方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我国的管理学范式。因此,未来我国管理学范式的发展必然是,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管理学研究范式,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是我国管理学范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 罗眠.构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和经验法评析―― 兼与张远凤同志商榷[J].管理学前沿,2003(2):24-28.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29篇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研究现状;综述展望

一、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增值税是20世纪人类在财税领域的一个伟大的改革和成就。美国学者早在1917年就提出了具有现代增值税雏形的想法。德国于1921年正式提出了增值税这个概念。国外有关增值税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987)讨论了美国是否开征增值税,开征可能给美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增值税的意义及其不足。Thomas 和Stephen Wanhill(2002)分析了欧盟主要成员国因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而导致了很多企业进行税收套利的行为。(2005)研究了印度舍去营业税、采用增值税的原因及结果。Sujjapongse和Somchai(2005)对泰国商业税转变为增值税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三、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增值税转型的短期效果已经显现,通过减轻企业税负,刺激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企业的财务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从长期来看,整个政策的执行能否符合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是政策推行后长期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其次,我国增值税转型仅仅是增值税税制改革的第一步,今后增值税税制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消费型增值税的相关政策,使抵扣政策实现彻底地行业公平和企业公平;最后,一般文献只研究了上市公司,对于更多没有上市的公司,以及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增值税转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也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 考 文 献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0篇

论文关键词:要求,文献综述,撰写要求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该部分是要求写国内绕你论文题目(或命题)进行研究的研究现状,即是指围绕此命题国内外已研究了哪些问题(可包含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采用了哪些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不要求每一个问题都从这些方面进行全面阐述!)?研究的程度如何?已解决了哪些重要问题?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哪些?或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努力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或主要从哪些方面研究了该命题?

该部分的重点是:国内外已研究了哪些问题?研究的程度如何?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哪些?

二、研究成果

该部分是要求写国内绕此命题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具体撰写时可先将相关成果进行适当分类,再把各成果名称放置到相应部分中。注意:应在各成果名称之后简述其内容(如,研究角度、研究方法、观点、结论等)。

三、发展趋势

指国内绕此命题将来主要要研究哪些问题(可包含将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将采用哪些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不要求每一个问题都从这些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其中热点问题将是哪些?未来的研究将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四、存在问题

指国内绕此命题的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1篇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2篇

美国概念公告第一号的颁布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对于公告的效应,学者们也做了专门的研究。

Dopuch(198)先对FASB1978年颁布的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内容作了一个回顾,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局限性、潜在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外部财务报告的一般作用。继而挑选了三个有争议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检验财务报告目标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中的作用。这三个会计问题是:递延贷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现值的披露。检验结果表明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告并没有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3篇

西方国家对于上市公司股币政策的研究历史较长,最先是和证券估价分析联系在一起,还没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财务学家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发表了《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一文,股利政策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此后,很多财务学家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并形成了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方面,形成了股利无关论与税差理论;而后者侧重于研究股利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形成了追随者效应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4篇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世纪5年代。

Deuine(196)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5篇

关于****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述评;

*****问题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问题原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问题对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等等。

最后,一般要综述上述国内外研究在哪些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提出(撰写)自己想要突破或加强的研究方面。

文献综述需要对与论文主题最相关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和总结,需要加上自己的述评和观点,同时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论文的拟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院对文献综述的要求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对文献综述的认识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文体。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6篇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代理人的时候,代理人便负有受托代理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方法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受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接受会计准则的指导。3.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7篇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的。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8篇

我国的股利政策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资本市场,90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始股利探索。翻译借鉴西方成熟而完备的股利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股利研究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一大特色。目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对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对股权结构主要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已有多项实证结果。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偏向于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多项因素的综合分析,较少从股权结构方面展开进行分析。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两者均较少涉及股权结构和配政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对于经营业绩的研究是针对一个过程的结果,属于事后控制的范畴,而股利政策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选择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分配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另一方面,公司业绩反过来又会成为发放股利的一个制约因素,兼具事中和事后控制的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1999年,吕长江和^v^敏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38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8个与现金股利有统计显著性的因子,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因子与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关系显示,国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国有股及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易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2001年,赵春光、张雯丽、叶龙选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10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结果也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可能越不分配股票股利。原红旗2001年在对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1997年除金融概念股外的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分年度进行横截面分析,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而对以股票股利留存于公司内部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魏刚2001年以389家公司1367个样本观察值为基础,采用Le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和股权结构的关系,发现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高;相反,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低。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39篇

关键词:“城中村”;文献综述;展望

一、关于“城中村”的概念研究

(一)“城中村”的定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李增军(1995)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田莉(1998)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乡村,敬东(1999)把“城中村”称为城市里的乡村,叫法并不统一,2000年左右逐渐统一为“城中村”。

从地域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代堂平(2002)认为,从地域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是指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从社会属性的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

从区位和社会特征的角度定义,张建明(1998)指出,“城中村”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保有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另一方面拥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

从土地利用和土地产权的角度定义,李俊夫(2004)指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接合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者半包围的,没有或者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庄。”

(二)“城中村”的分类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者把“城中村”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城市与村庄相交接的形态特征的划分,陈怡等(1999)将“城中村”划分为内切型、外切型、飞地相邻型、相离型、全包围型及半包围性这六种类型 ;根据“城中村”相对区位的划分,李培林(2002)将“城中村”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处于繁华市区、处于市区周边、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李立勋(2001)把“城中村”划分为成熟型的(近中心区)、成长型的(中心区外)、初生型的(建城区外、规划区内)三种类型,李培林和李立勋根据相同的划分方式,得出不同的类型的“城中村”;根据各种因素叠加效果的划分,张建明(2003)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广州市的海珠区和天河区的44个“城中村”划分为土地资源充足型、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三种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李俊夫(2004)将“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尚余较多农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大致相当以及几乎没有农地;根据“城中村”社会形态的划分,李津逵(2005)将深圳市的“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本地农民的村落(城市出现之前)、本地失去耕地农民的就地集中安置区(城市建设中)、原住民面向外来低收入阶层的廉租屋区。

(三)“城中村”的特征

1.景观特征。“城中村”建筑密度太大,形成“ 贴面楼”“一线天”“ 握手楼” 等独特景观;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绿地与体育等设施(蓝宇蕴,2001)。

2.人口特征。现在“城中村”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外来人口多,有相当强的异质性,不像传统的农业社区人口构成相对单一。由于本地人局限于与本地人交往,外地人局限于与自己同属一个地域的人交往,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在收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存在的差异,导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往比较少,关系淡薄(刘伟文,2003)。“城中村”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拥有大量的暂住人口,本地村民数量不多,暂住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口(郭艳华,2002)。

3.社会特征。“城中村”大多处在农村管理体制之下,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缺乏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人口构成相当复杂并且外来人口比较多,治安比较差(侍克善,2005)。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在道路、排水、供暖供电、垃圾处理等方面并没有与市政设施干线配套,造成了基础设施不完善(张成福等,2004)。

4.经济特征。由于“城中村”缺乏农业用地,使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也是城中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郭艳华,2002)。“城中村”的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房产出租、经营性劳动和分红。“城中村”的村集体有大量的土地、房产、厂房等租金收入,而每个村集体一般都会结成实行股份制经济社(刘伟文,2003)。

二、关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一)局部利益驱动

“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大幅升值,大部分“城中村”的村民开始不断扩建房屋,在房屋租赁市场中,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当地村民靠出租房屋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城中村”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吕宏芬等,2005)。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农民在房屋租金和土地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房屋租金和土地收益最大化,使得“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形成(李培林,2002)。

(二)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城中村”是这种特殊制度下的产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二元的土地制度;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二元的人口管理制度,其中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中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种二元体制框架中,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核心因素(张润梅,2007)。“城中村”与城市相比,在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在仍保留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村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村籍制度的差异表现在原来的村民尽管农耕地被征用后几乎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但是仍然保留着村籍,作为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因此在经济地位上和一般市民及外来房屋租客相比有极大的差别,所以他们更愿意成为村民而不愿意成为市民(李培林,2004)。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滞后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管理的滞后、功能的混杂、布局的分散、房屋的乱搭乱建、重复拆迁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管理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到位,导致违章建设递增。第二,因对村民的安置地点没有作好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凌乱布局以及重复拆迁。第三,因对村民安置建房区没有制定详细修建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区内功能复杂、布局凌乱(刘斯佳,2013)。因城市管理者在对待““城中村””治理的问题上存在认识的滞后和政策的滞后,在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长期落后于社区发展现状,因而导致““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并恶化(张孔见,2001)。

(四)文化的限制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看,“城中村”可以看成是传统信任关系与情结的聚居体。长期农业社会的“聚村而居”,使村落自然成为人们生存与生活难以割舍的“祖地”,与“祖地”相关的一系列习惯,既内化于人们深层的意识观念,又外化于人们的具体行动与实践,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与村落地域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生存策略”(张成福,2004)。

三、关于“城中村”的治理改造

国内的研究者普遍是根据“城中村”的总体特征提出治理改造的措施或者针对自己研究的具体的“城中村”提出对应的治理改造的思路。本文按年代顺序对国内有关于“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研究进行综述。

田莉(1998)认为,应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尽快对城市周边的村庄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城市里的乡村”的发展,完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强化其法制观念。杜杰(1999)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例子,认为改造““城中村””应从发展决策、“城中村”内在要求、体制、文化、经济、法制、组织人事等方面入手解决“城中村”问题。

周森(2002)认为,“城中村”住房建设规划滞后,城乡两种管理体制不对轨,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规划要先行;第二,政策要灵活;第三,工作要务实。王素云(2003)对郑州市都市村庄进行调查提出,改革都市村庄的经济体制,重视产权制度创新是改造都市村庄的关键;以人为本,建立完善改造后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关心都市村庄居民的切身利益;改革都市村庄的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发展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方面论述都市村庄的改造。

翁志超(2004)从量化资产,确权到人,实现居民按出资额分红;房产改革中的博弈;非政府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方面论述“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廖俊平等(2005)提出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即把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合作模式与“城中村”改造工程相结合,以政府作为主导方,积极制定激励政策来引导私人机构的进入。

徐楚(2006)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可持续发展原理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首先,在改造过程中,要突出规划作用,使“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整体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来,避免在改造后又出现“二次拆迁”和新的“城中旧城”现象;其次,体现在改造中要切实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使村集体和村民个体具备长久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最终实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徐远明(2007)认为从“城中村”改造方式着眼,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第一,整体重建型改造,即从“城中村”的整体格局到单体建筑的全面改造,从旧村向新城的整体转变,是建筑格局、建设标准、设施配套、景观建设等全方位的变革;第二,局部重建型改造,即对“城中村”整体格局不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对局部区域、关键要素进行重点改造,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在建成区,但不与城市总体景观形成强烈反差、布局比较合理、环境比较好的地块。

张晶(2008)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村民、开发商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来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赵恒伯(2009)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后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点是重新划分政府组织、村社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边界。在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功能边界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意味着“城中村”改造从以单纯的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秩序走向多中心的治理秩序。从“城中村”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进行管理,公共服务主要采用准市场机制,自治事务主要采用自治机制三方面来创新城中村改造事务治理机制。

赵晓丽(2011)认为,济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对参加改造开发的机构以及改造项目设置准入条件,实行准入制度;实行政府零收益,切实让利于民、让利于投资者的优惠政策促改造等措施。陈少牧(2012)认为,推进泉州“城中村”社区治理应按照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举措长效化的原则,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发展;第二,加快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第三,提高社区居民保障水平;第四,提升社区管理者的素质;第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看到关于城中村问题所取得了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但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未来解决。

文献综述3000范文 第40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财税政策

1 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群体。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强大的竞争优势,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做了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集群的研究已成为了国家和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引起了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学科对这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的研究,使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竞争又合作,这种竞争合作关系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8)采用传统的新古典论观点讨论了产业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发展,产业集群被看作是充满合作竞争的灵魂。Meyer-Stamer(2002)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认为通过合作能营造创新环境,不仅能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力,而且能提高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得以生成的重要保障

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由于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外部经济效应等,使得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和费用降低,而且特别是知识的溢出,使创新成本大大减少,同时提高了整个集群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如Matin(1997)& Ttaviano(2001)综合了Krugman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 的新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是由于降低创新成本而产生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文献综述3000范文(共4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