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访问
81
微信扫码分享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xx年4月26日”或“20xx-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xx]53号)执行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xx年11月—20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xx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xx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xx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xx年第1期第20xx。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xxxx年xx月xx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论证
任何研究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对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是否充满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则预示着研究者发展的衰亡或终止。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问题意识,教育研究才会有自己的并且不能为其他学科所还原、替代的问题领域。对研究生而言,仅仅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意识还必须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问题意识淡薄的影响,所以目前极需对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论意义
对已有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进一步加强了问题意识的理论研究,更丰富了问题意识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果,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习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研究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对象为河北省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概况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呼吁比较多,如段丽(2003)在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就提到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理应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的专门研究还比较欠缺。不过,关于问题意识的一般性研究较多,几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有关于问题意识的专门文献。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
近年来,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不同途径。
袁来德认为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尹启泉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有七个,包括提升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积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精心设计提问、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等;
王真东认为应从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适宜条件这四个方面着手;
姚本先提出三个途径:加强双基训练,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还有一些学者涉及到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陈海燕认为有心理障碍、环境障碍、教师权威障碍、认知障碍和思维定式障碍这五个原因;
刘春梅认为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等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
2.关于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献里,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科的,由于理工科的问题都比较明显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哲学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论的影响等,文科的问题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王永斌认为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意识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近代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哲学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人们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从人文社会科学中找到被社会发展问题困扰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刘大椿认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意识淡漠,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力将随之枯竭。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呈现出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令学者们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呢?其原因就在于,学术研究离开了真正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学术向两个不好的方向发展,一是生吞活剥西方的各派理论,进行空洞的所谓“纯学术”研究;另一个方向是干脆退化成肤浅的“对策学”,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并不高明的论证。所以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有问题吗?或者,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果问题都不明白,要侈谈什么“研究”就是多余,学习就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古代语言中的“学问”一词,比“学术”更有价值。学问即是为了问题而“学”,而学术的目的则不得而知,不过从字面可以看出,反正“学”仅仅是一个手段。这就必然导致“学”为其他不相干的目的服务的问题。事实正是如此,对多数“学者”来说,不过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与一般人理解的“学问”并没有什么关系
3.关于教育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评
总的说来,当前国内对问题意识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专门针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很少,虽然现在学术界对问题意识也很关注,但是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国外目前却缺乏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原因在于国外教育对于学生自主性和问题意识的高度重视,学生历来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使问题意识不称其为“问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光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谈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是抽象和空洞的,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创新是基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意识是不能创新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将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和理论,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教育学研究生的特点,通过了解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为提高我们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
教育学研究生,是指获得学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获准进入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各教育类专业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攻读更高级别教育学学位的学生。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研究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处在科研初级阶段的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上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第二: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研究生导师两名进行访谈,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完善整体研究。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有关科研问题意识的文献,对科研问题意识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依据。
2.根据已有研究,编制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开放性问卷,并选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学研究生,人数100人,进行问卷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4.编制访谈提纲,选取研究生导师两名,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根据访谈提纲,对4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6.对方谈结果进行编码处理,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7.对访谈数据作分析和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并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文献反,问卷法,访谈法
四、论文总体计划和进度安排:
理论研究阶段 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
实际调研阶段 对河北省拥有教育学专业的四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进行调研;
资料分析阶段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论文撰写阶段 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韩民青著.意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刘大椿著.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冯光廉主编.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怀宏著.问题意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2.期刊杂志类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2]赵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着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江苏高教,2000/05.
[3]黄宇辉.从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06.
[4]杨针.永远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孙学伟、范文斌教授.科学时报,2001/3/15.
[5]王真东.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1/06.
[6]张志文,张巳瑛.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2/0l.
[7]夏月.教育学研究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03/02.
[8]幻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里培养.复旦教育论坛,2003/04.
[9]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10]周文杰,郑保章.教育交往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3/05.
[11]李永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川教育,2003/02.
[12]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3.
[13]刘大椿.教育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_,2004/3/1.
[14]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
[15]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
[16]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6.
[17]崔唯航.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学术研究,2004/09.
[18]冯光廉主编.教育学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9]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教书育人,2005/01.
[20]陈翠荣.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措施.江西教育,2005/01.
[21]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做研究不灵.中国教育报,2005/l.
[22]范远波.论探究学习的问题意识.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23]蔡拔平.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意义、障碍及路径.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11.
[24]朱晓瑜.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2.
[25]邓战军;叶小华.学生问题意识的保护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26]李荣.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教育,2005/16.
[27]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01.
[28]吴江林,陈西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6/01.
[29]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30]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6/08.
[31]康静.对高校教育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32]阎亚军;周谷平.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9.
[34]宋宁娜.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5]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37]祁琛云.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源泉.中国出版.2010/06.
[38]吴原.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3.
[39]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刊.2010/03.
[40]姚则会.张部昌.问题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7.
[41]张晓东.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10/12.
[42]刘铁芳.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评《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6.
[43]周江林.我国民办高校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实证的方法——兼谈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6.
[44]于洪卿.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教育探索.2010/10.
[45]李士更.创新性学习重在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46]张琼.“问题意识”小议——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为范本.2011/02.
[47]石玉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011/19.
[48]李长华.浅谈有效激发问题意识的策略.科学教育.2011/08.
[49]王豪.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周刊.2011/13.
[50]王树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周刊.2011/13.
[51]张永利.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学周刊.2011/17.
[52]刘献君.国际论坛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和地方意识.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53]赵万祥.论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意识的确定.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54]王美娟.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江苏教育研究.2011/32
[55]李曙光.乔姆斯基语言心理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56]肖林根;王卫华.问题意识与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科技信息.2011/32.
[57]孙刚成;陈希;乔刚.研究生科研意识养成因素分析.中国高校科技.2012/21.
[58]任艳丽.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2/07.
[59]王虎学;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学习月刊.2012/01.
3.硕博论文类
[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王元元.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现象、归因及对策.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文章大纲: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研究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应然分析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涵义
1.问题意识
2.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
(二)科研问题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特殊性和培养的必要性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实然分析
(一)对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调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样本描述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现状
1.问卷调查
(1)研究设计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论
2.访谈
(2)访谈整理
(3)访谈结论
(三)调查结论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内在素养的原因
1.自身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的障碍
2.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
3.学习方法不科学
4.存在学而不思的`情况
5.缺乏实践经验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外在影响的原因
1.传统文化与社会
2.学校与导师
3.家庭与父母
四、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优化
(一)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优化的理论依据
(二)借鉴发达国家加强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三)加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具体对策
以上是《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问题、意识、研究生、研究,教育学、科研、培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
题 目:
院 (系)
学 科
导 师
研 究 生
学 号
开题报告日期
研究生院制
说 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的来源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不少于500字)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注意对所引用国内外文献的准确标注)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不少于500字)
(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3.主要研究内容(不少于1000字)
(撰写宜使用将来时态,切忌将论文目录直接作为研究内容,要突出本人研究内容)
4.已完成的研究工作
(详细撰写目前已进行的研究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
5.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案(不少于500字)
.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进度安排(建议从进入研究课题时间开始)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
2.参考文献应在20xx上,其中外文资料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查阅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参考的近五年内(从开题时间算起)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三、开题报告时间应最迟不得超过第三学期的第三周末。
四、如硕士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若仍不通过,则停止硕士论文工作。
五、开题报告进行后,此报告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存各系(院)研究生秘书处,以备研究生院及所属学院进行检查。
六、字体、字号及其他规定
论文中所用中文字体(除各级标题外)为宋体,各级标题用黑体;论文中所用数字、英文为新罗马字体。
节标题小3号字,建议段前行,段后行;
条标题4号字,建议段前行,段后行;
款、项标题小4号字,建议段前0行,段后0行;
正文小4号字,建议段前0行,段后0行,每页约33行。
七、层次代号及说明
层次名称
示 例
1 □□……□
题序顶格书写,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
(1)□□…□ □□…□□…□□
□□……
题序空4个半角字符书写,内容空4个半角字符接排
八、常用的四种参考文献类型标注形式。
(1)图书文献: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2)期刊论文
[1]覃睿,田先钰.从创新潜力到创新成果:一个创新潜力形成与释放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xx(2):148-152.
(3)学术会议
[1]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C]//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4)学位论文
[1]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博士学位论文,1998:60-63.
开题报告是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硕士实施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硕士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xx级硕士所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硕士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硕士,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硕士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硕士教育的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硕士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做一探讨。
1、选题的原则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矗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硕士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硕士,这就是硕士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题目题目是学位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立论依据要考虑①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①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上一篇:人事工作总结范文简短(共46篇)
下一篇:司机工作总结范文简短(合集19篇)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