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热门5篇)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热门5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热门5篇)

微信扫码分享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 第1篇

大学生对中西方节 日文化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文 /张越 陈琪琪 谢婷 黄小桃 喻雪琴 何宁宁 摘要 :传统节El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西方节日文化的涌入,社会商业化的转变等一 系列冲击,传统节 日逐渐失去原有色彩。此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中日渐褪色,当代大学生对 传统节 E l文化的认知逐渐浅薄,同时,大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接受度普遍偏高。本文旨在分析两者在大学校园文化 建设中的地位,提出合理性建议,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中西方节 日文化 认知 态度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对 象针对 四川省南充市川 北医学院 2012、2013、 2014、2015四个 年级的不 同系别 ,随机选择 300名 学生作 为调 查对 象进行问卷调 查。以 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对传 统节 El文化 及西方节 日文化 的认知 与态度的调查 问凇 为调查工具。问卷 共设计 2O个封 闭式问题 ,包括 7个 多选 ,13个单 选。300名 学 生独 立完成 问卷,有效回收 263份 ,回收率达 87. 7%,符合统计 学标准。统计用 excel软件整理分析 ,进行描述性 统计 。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一)大学 生对传统 节 日文化与西 方节 日文化 的 了解程度 与 态 度 差 异 表 1:大学生对不同节日文化的了解 程度与态度差异调查表 ) 具体 了解程度 态度差异 内容 全都了解 了解部分 了解一点 都不了解 肯定 否定 无所谓 传统节日 l2.93 48.67 36.12 2.28 51.33 0.12 48.55 西方节 日 3.42 9.5l 68.O8 l8.99 60.84 4.18 34.98 由表 1显 示:大部分 学生 (61.6%)对传 统节 日文化有 一定 程度 的 了解 ,而仅 2. 28%的学生对传 统节 日文化 一点都 不 了 解 ,对西方节 日文化 有深入 了解的学生仅 占 12.93%,大 多数学 生 (68.08%)只对 西 方节 日文化 了解一点 ;就态度差 异这项调 查结 果来看 ,仅 有 O.12%的 大学 生否定传 统节 日,可见 大学生 对传 统节 日的情感认 同度很 高,对西方节 日持 肯 定态度 的人 多于肯定传统节 El的人 。

(二)大学生对传 统节 日意义的认识 图 1:大学生对传统节 日意义的不同认识 图 1反映: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 为传统 节 日文化代 表 了 源远流长的 民族文化 ,说明 大学 生主观上能正视传 统节 日文 化 的根 本 内涵 ,而对 于其 他学 生而言,和 家人 团聚、娱 乐等更 能代 表传 统节 日文化。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喜欢传统节 日的原 因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普遍喜欢传 统节 日,在我 国的传统 节 日中 ,七 夕节 (90.49%)、 腊八 节 (73_38%) 以及 重 阳节 (93.92%)没有端午节 (97. 34%)、中秋节 (98.1O%)等有法定假期 的节 日受欢迎。放假作 为庆祝传统 节 日的一种 方式,对于 大学 生喜 欢传 统节 日有积极作 用。大学生对传 统节 日的 了解 和喜 欢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积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则更有助于 大学 生 了解传统 节 日文化 的 内涵 ,传 统节 日期 间的祭祀、聚 会、娱 乐、饮食等庆祝形式 多样化 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兴趣 。

(二)传 统节 日文化在 大学校 园中 日渐褪 色 就传统节 日文化 是否 日渐褪 色这一 问题 ,有 86.31%的学 生认为传 统节 日确实 日渐褪 色。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传 统节 日的庆祝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 成分 ,跟 不上时代潮流,导致 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兴致缺缺 ;部分 大学生认 为传 统节 日的文 化 宣传 力度不够,大学 生们不够 了解传统节 日文化 ,阻碍 了他 们 继承和发扬传 统节 日文化 ;部 分大学生认为传统节 日文化受 到了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商业化的冲击,其内涵与意义已经 模糊化 ;个 别大学生则认 为传 统节 日文化 带有迷信 色彩 ,与追 求科学 的时代主题不符 ,渐渐被 淘汰是 时代 发展 的必然。

(三)大学生的情感选择与行为选择 不统一 大学生作 为传 承与创新我 国传统节 日文化 的主 力军,在 节 日的情感与价值 选择上 虽然倾 向于民族传统 节 日,但仅仅 停 留在“好 感”阶段 ,并未上升到价值追求的“忠诚”阶段。说 明 大学生主观上认 同传 统节 日文化 ,对传 统节 日持 肯定态度,现 实生活中却做出多样选择,行动上主动性不够;部分大学生主 观上能正确评价传统 节 日,现实 中又有 少数 大学生得 出错误 的判断 ;个别 大学生的道 德认知 与道德行 为出现 了偏 离,在基 本道德素养上倾 向淡漠。

四、对大学生继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应该发挥 自身主动性 主动学习传统节 日文化,从根本上去探索传统节 日背后 所 蕴含 的文化底 蕴和 内涵 ;,注重节 日的岁时节 气和 自身祈 福;同时不能一味地拒绝或者完全地接受西方节日文化,应该 选择性 地吸收 ,将 其精 华与传 统节 日文化融合 ,赋予传统节 日 文化新 的精神 面貌。

(二)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德 育作 用 打造 良好 的传统节 日文化教 育的环 境,合理地开展 一些 与传统节 日有关的选修课 ;鼓励 学生社 团组 织相 关的社会实 践活动 ,例如知识 竞赛,以激发 学生的兴趣 。

【1】孙体楠.大学生继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 思考田.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 g, 2010,(01).

【2]陈秋 兰.大学生传统节 日文化 内化认 同与外化 践行途径探析 卟 高校 辅导员,2015,(O5).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 第2篇

根据 XX 省《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被审查(调查)人在 XX 县纪委、监委调查期间,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1. 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被审查(调查)人在接受谈话、讯问时有要求配备翻译人员的权利。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陈述、供述。

2. 聋、哑的被审查(调查)人在谈话、讯问时有要求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的权利。

3.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三)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

4. 被审查(调查)人在接受谈话、讯问时有权为自己辩解。

5. 有权要求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6. 对于审查、调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监察事项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如实陈述自己违纪违法事实可以从宽处理。

7. 有核对谈话、讯问笔录和自行书写陈述的权利,如果

被审查(调查)人没有阅读能力,审查、调查人员应当向其宣读;如果谈话、讯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对谈话、讯问笔录、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清单以及送达的各种文书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捺指印。

8. 被审查(调查)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其他违反 XX 省《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9. 依法接受谈话、讯问。

10. 对审查、调查人员侵犯上述权利和侮辱人格、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举报。

被审查(调查)人(签字):

日 期:

本告知书在第一次谈话、讯问时交被审查(调查)人阅看后签字附卷。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 第3篇

开展中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活动 旨在了解目前我县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 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的程度、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对教育科研的困惑、期望等了解中学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组织、管理以及教育科研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通过调查求得第一手原始资料再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出工作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方式

开展中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活动 主要是对我县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观点和参与行为以及学校倡导教育科研推行教育科研的情况作调查了解。因此调查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设计内容和方式。

一 、调查的内容

、教师对教育科研意义的基本认识

调查教师对科研意义的基本认识 其目的是要了解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和认识水平。态度决定行为认识决定动力。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和认识水平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是教师需求与教研管理部门服务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

、教师对教育科研常识的掌握程度

教育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认识教育科研的规律、 按照教育科研的规律开展活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少教育科研常识 明白多少教育科研原理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信度和效度。

教师具备的教育科研知识达到什么程度 是教研管理部门普及教育科研活动必须掌握的基本情况。

3、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除了教师自觉的行动外 更需要学校对教育科研的倡导、 对教育科研活动的肯定、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追求价值得不到承认教育科研活动就会偃旗息鼓、半途而废。这就涉及到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了解目前学校在这方面的关注程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研部门才能更好地开展指导和管理工作。

4、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迫切希望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学校是主阵地 教师是生力军。

了解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希望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科研的潜力教育科研活动才会蓬勃兴旺、充满生机。教研部门开展教育科研的服务和管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调查的方式

、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泛性和调查操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考虑 拟定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工作。

问卷题项除充分考虑其合理的内涵和外延外 主要根据一般经验和预测来设计所选问题及数量。

题项语句的设计尽量简单明确、 具体实在 避免含混不清或隐含某种诱导。行文尽可能.注意语气委婉避免引发反感而影响调查的客观性。问卷的题目设置包含限制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限制性题目共设置十九个每个题目四个选项要求做单项选择。开放性题目只设置一个要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提出两个方面的希望和建议。

、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从学校和教师的区域和层次的代表性、 以及调查者本身工作的职责考虑 调查的范围拟定为全县所有初中含九年制学校 、高中含职中课程的学校。调查对象为各

学校随机确定的领导及任课教师。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

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 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 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 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 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 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

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 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 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

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

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 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

此外 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 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工作建议

一 、领导应从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发展来研究课题

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关键。

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发展。

领导应当关注课题研究的工作。但是一年四季领导头绪繁多不可能只考虑教育科研的事情也不可能花多少精力专门来做课题。但是领导不能回避教育科研要从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来考虑新的工作方式。

以科研促教研、 以科研促发展 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领导搞科研重在研究课题与办学理念的关系、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的关系、课题目标内容与教学改革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考虑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是把握学校课题研究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

二 、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教育科研骨干

目前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没有专设教科室的情况下 一般是教导主任来担当。

教导主任对教育科研方面的认识相对普通教师来说要充实得多 看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本质分析也要深刻得多。但是教导主任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来解决问题必须要依靠骨干教师带动广大教师一道来解决问题。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学的目的是会做 但学的时候是不可能做的。

不做学的东西就有距离。做就会遇见问题有问题就得去学这时候的学就没有距离感就学得实在、适用。学会了再做和在做的过程中学那一种更适合学校的需要这自然是很明白不过的了。

三 、足现实条件搞课题

教师在做或者是准备要做课题的时候 往往是抱怨学校条件和环境差 没有现成的资料。学校对于教师的不满有很多苦衷 本来就是经费不足 条件差 资料设备欠缺是不足为怪的。对于教师的要求学校往往很棘手不回答不行回答也不行。这些困惑和问题是常规教学工作方式下的产物。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一般是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增添措施等。这些途径完全是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存在的或者是不难提供的。明确了这一点我们选题更多的考虑就是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搞研究考虑更多的就是怎么充分挖掘潜力。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完全立足于现实条件搞课题搞课题也就有了生命力。在制作教案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的随机情况即使在上课时不能立马回答的问题也要在课后向学生解答清楚。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爱情态度;性心理健康 恋爱观是人生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对爱情的根本观点和态度[1]。处于青春芳华阶段的大学生,固然他们的性器官已经成熟但是性意识却很懵懂,加上很多异性年轻人都在校园里共同学习和生活,他们晨夕相处,来往密切,

很容易萌生好感,所以大学阶段自然而然成为了青年人恋爱的“活跃阶段〞。但是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履历的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都有待完善,以致于他们的恋爱态度表现的极其不稳定,所以有大量的大学生因失恋自杀、意外怀孕、感染性传播疾病[2]等给双方带来困扰,有的甚至由于恋爱在各种校园贷上欠下巨款等一些性质恶劣的校园事件发生[3–4]。为了解海南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爱情的态度和性心理的认知程度,进而为在校大学生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本研究于 2017 年 1 月—12 月以问卷的形式对海南省 3 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随机抽取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 1439 份,回收问卷 1439 份,有效问卷 1294 份,有效率为 。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此问卷涉及性别、年级、学校、恋爱态度和性知识、性态度的一些问题,在问卷的设计经过中咨询了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论证,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发放的形式

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均经过知情同意,采用匿名作答的形式作答。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标准和调查方法,并合理分配调查地点。回收问卷时逐一严格检查,对存在漏答题、整份问卷选项均为同一个、存在逻辑错误等问题的问卷均视为不合格,予以剔除。

统计分析 对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 进行 χ2 分析,以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般情况 有效调查 1294 人,男生 623 人〔〕,女生 671 人〔〕;其中海南医学院学生 470 人〔男生 217 人,女生 253 人〕;海南大学学生 402 人〔男生 197 人,女生 205人〕;海南师范大学学生 422 人〔男生 209 人,女生 213 人〕。

大学生恋爱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恋爱经历〔正在谈恋爱和以前谈过恋爱〕的比例为 〔759/1294〕,男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占 〔417/623〕,女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占 〔342/671〕。

大学生对待爱情态度和特征

怎样维持恋情 对于维持一段恋情的主要依靠,男女生各有见解。男生选择“浪漫与诙谐〞“物质与基础〞“忍受与包涵〞“性需求〞的分别为 105 人〔〕、164 人〔〕、251 人〔〕、103 人〔〕,女生分别为 207 人〔〕、239 人〔〕、192 人〔〕、33 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恋爱与婚姻关系 对于恋爱的看法这一问题,较多的大学生都选择了“不以成婚为目的的爱情无异于耍流氓〞,其中男生 281 人〔〕,女生 376 人〔〕,表明他们都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和对方交往的。对于“你以为大学生恋人最终能走入婚姻殿堂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一问题,选择 0~20%、20%~40%、

40%~60%、60%~80%的分别为 727 人〔〕、440 人〔〕、88 人〔〕、39 人〔〕。

大学生性态度及其特征 大学生发生性关系现状 对于大学生发生性关系的人数调查结果显示,17 名男生〔〕和 87 名女生〔〕表示本人已经发生过性关系。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 第5篇

・昌吉学院学报    年第 期不是对学习的检查。可以看出学生对考试作用的认识已经出现分化 见表  。从调查结果来看。特别是对初三和高三学生开展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有的学校还有周考 既每周都有考试 而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试次数对多的以每学期  周计算这三门课程就有  次考试。考试作为阶段性的“学”与“教”的效果检查是需要的但是用考试来代替“教”和“学”是不可取的在中小学对于考试次数的泛滥值得反思。表 学生对考试作用的认识考试促进学习成绩提高检查学习促进学习没有影响退步 司意不同意第二学生对考试成绩使用的认识。学生对考试成绩的使用一直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 社会 的广泛关注。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  的学生认为将考试成绩用来对学生进行排队、分等是正确的特别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支持这种做法。但是有   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明确反对用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等排名的做法而对于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老师、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反对或者说不清楚支持的学生分别只有   和    见表  。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用学习成绩评价老师、学校导致学校和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苛刻对学生的态度也不好如升学成绩好的重点学校比普通学校补课和挤占副课的现象更突出。表 考试成绩的使用第三学生对成绩呈现方式的态度。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普遍赞成占被调查学生的   不同意的学生只有   见表  。但是认为应该公布成绩的   名学生中有   人认为不应该对学生的成绩排名次占被调查的   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个人的隐私没有让他人知道的必要。可以选择更加隐蔽的方式让学习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不排名次公布成绩。或者只公布分数段及该分数段的学生数这样就只有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在班级 学校 的排名这说明学生对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的正在觉醒。但同时  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排名次公布成绩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外源性因素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如果不是成为自己成长的需要而是其他目的的话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就很难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源性动机是教育教学中需要经常研究的工作。表 学生对成绩呈现方式的态度不公布公布排名次公布不排名次公布只公布分数段第四学生对教师监考的态度。我们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关于教师监考的作用的认识”进行调查 见表  。在“监考是对学生的不信任 防止作弊 ”的问题上   人选择“同意”   人选择“不同意”分别占总数的   和   。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监考是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说明诚信教育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示范性价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如学校、教师为应付各种检查而采取的“那些所谓的措施”应该得到制止。在“关于监考是为学生服务”的认识上有   名学生认为教师监考的目的不是“服务学生”。这需要我们很好地反思如教师的监考态度、监考心理和行为是否恰当教师的监考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教育活动而不是警察抓小偷的惩治行为。表 学生关于监考作用的认识第五关于考场环境的布置。学生对考场环境的需求和认识比我们过去对于考场的认识要复杂。   的学生认为考场气氛应该是宽松和谐的。   的学生则认为考场要严肃   的学生对考场氛围选择无所谓同时对考场光线的要求上   人认为考场应该明亮   人选择考场的光线为柔和 见表  。这说明学生对考场环境的布置存在多种需要。反映了考试环境对学生考试心理的影响也说明过去我们对考场布置的认识过于简单。忽略了在诸如教室、考场等环境的布置和装饰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考试心理需要的考虑。表 学生对考场环境的认识考场气氛考场色彩宽松和谐严肃无所谓明亮柔和无所谓   加 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方数据

昌吉学院学报    年第 期第六学生对考试方式的态度。目前中小学的考试形式有考试、测验、论文、口试、操作等。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传统的考试形式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认同的。如在“最喜欢的评价方式”中选择最多的依次是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其他形式 口试、操作 、小论文 见表  比例分别为   、   、  和  在“最不喜欢的评价方式”中从高往低依次是小论文占   闭卷考试为    开卷考试   其他形式的考试为  。可以看出“小论文”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考试形式这反映出学生对综合性语言表达的恐惧说明日常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思维的训练最喜欢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而传统的“闭卷考试”却被列为最不喜欢的评价方式的第二说明“开卷考试”因其考试形式的轻松而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闭卷考试”因其过于严肃、心理压力重而不被学生喜欢。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只有被广大学生乐意接受才能更大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因此深入对考试形式的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表 学生对不同考试方式的态度四、调查结论通过调查我们从学生对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考试认识发现。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和心理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总体上看目前的考试无论在考试目的、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考试形式、监考以及考场环境的布置等基本上是认可的。但是在考试和成绩的关系上有部分学生认为考试没有促进他的学习说明考试的教育功能在有的学校没有真正得到落实象“周考”这样以考试代替“教”和“学”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学生普遍反对将学生的成绩和学校、教师的利益挂钩这有损学生和教师、学校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隐私权应该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尊重如在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上可以公布成绩。但是不应该直接把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对应起来要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如“不排名公布成绩”或者“公布分数段及处于该段的人数”。而对于考试环境如人文环境的教师监考、自然环境的考场光线和气氛等更显示当代中学生在接受现代社会生活观念和主体地位的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学校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学生对“小论文”评价形式的普遍反对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写作能力的训练也需要加强。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应注意避免教师只以显性的评价指标为导向培养学生即“考什么就教什么”、“评价什么就重视什么、培养什么”这种片面的、僵化的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即无论是显性、可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五、几点建议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使教学过_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重视在实践中对考试教育功能的研究减少考试的次数。“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把提高教育水平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平时的教学研究而不是增加考试次数。 、新课程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平等主体的地位其隐私需要应该尊重。学习成绩是学生个人的隐私满足学生对尊重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理念学校教育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受侵害。 、考试必须坚持教育性的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将学生成绩与学校、教师业绩挂钩作为绩效评价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措施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刺激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勤奋工作。但是这种成绩的提高却是通过补课、死记硬背、题海等方法实现的。以损害学生、教师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提高的成绩未必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真正的价值。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综合思维表达的需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文体写作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重视对考试环境的研究。在考试期间对考试气氛的渲染、考场墙面的色彩、光照、温度等的选择。应该首先考虑学生考试心理的满足使学生轻松面对考试自信地参加考试。 ...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被审查人的态度范文(热门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