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实用10篇)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实用10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实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篇

融合时尚音乐形式进行音乐教学的尝试

摘要:音乐课堂上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善于创设“学”的空间,从学生身边出发构建知识。

本文笔者结合不同阶段时尚或经典的音乐形式进行教学的尝试,探索两者合理的整合,让课堂更有效,更具张力。

关键词:时尚;探索;时代

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个学生每个时段都有自己追求的最美最时尚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

下面笔者就现阶段时尚形式,针对近期初中音乐教材尝试以下探索。

一、从“大家喜爱的音乐节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一段的音乐节目中属“中国好声音”最受欢迎,无论是专业的音乐人士或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都对此节目青睐有加。

当然,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对第一季专业演唱者刘欢导师印象深刻,更对庾澄庆大胆改编歌曲的风格很是着迷。

但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一堂好课务必使学生主体尽可能发挥作用,思维积极。

学生心眼顿开,形成一种欢悦的课堂气氛,那么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笔者就初一草原牧歌和初二补充歌曲《鸿雁》结合进行如下尝试:

记得中国好声音里有位来自蒙古的选手唱着这样动人的一首歌《鸿雁》,笔者在教授初一《蒙古牧歌》的时候,以此作为导入环节,用视频导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感受。

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构建导入,形成了良好的开端,进而让学生产生想探索蒙古歌曲风格的欲望,学生主动性积极发挥,课堂效果较好。

二、从“经典影视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音乐就在我们身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的空间。

记得听过区里开课老师上的课《友谊地久天上》,经典的电影《魂断蓝桥》和教学中的歌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设计:欣赏加演唱两条主线清晰并相互联系,层层深入,根据音乐在影片中的出现,演唱要求也各不同。

当影片播放男女主人公浪漫、温馨烛光晚餐,音乐从二拍变到三拍,学生了解三拍有特有的舞蹈节奏,结合影片华尔兹的舞步,演唱《友谊地久天长》:离别的车站,男女主人公还未来得及道别,车已开远,女主人公望着远去的火车音乐响起。

表现女主人内心的遗憾和对男主人公一路平安的祝福。

它渲染了人物的情绪,深化了影片情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三、从“专业音乐频道及专业的娱乐节目”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

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性的设计课外作业或者引用课外有力资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收集各种所需知识。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把电视上一些音乐专业节目和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整合,让课堂更具张力。

CCTV有个专业的音乐频道,分别邀请国内外在音乐领域的弘扬和传播中颇有建树的专家,教授,学者,用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特色和讲述方式,

来阐释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将专业的艺术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相结合,让广大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经典的音乐表演。

节目多样,形式也各具特色,有记录方式的,也有大型的音乐会欣赏等等。

节目里展现了各个时代当时流行的音乐形式及内容。

例: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合我们的教材,《拉德斯基进行曲》是音乐会每年必演奏的曲目,是与大家互动的环节,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欣赏此曲目时,结合维也纳的音乐会,

让学生从课堂一下延伸到课外,从节目、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一起领域此曲的魅力,原来课本中的音乐在我们平时的电视节目中亦可以听到。

柏林森林音乐会,是在柏林郊外的一个森林剧场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每年夏季,柏林爱乐乐团都会在这里举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这座森林剧场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给音乐爱好者的一件礼物,音乐与大自然的结合,让在场的观众享受清新独特的音乐。

教学中的诸多交响乐里面都有演绎,许多重量级指挥家都会在那登台献艺,且每次音乐都有相关的一个主题,例“狂想曲与舞蹈”、意大利之夜等。

课堂中既可结合教学内容,亦可让学生从课堂领域不同形式的欣赏《柏林森林音乐会》里的交响乐,并延伸相关类型音乐。

节目《音乐告诉你》的人物传记用时尚且富有简介的介绍,相信放入课堂可帮助学生用通俗的故事理解记忆作曲家,使其变得简单,帮助记忆。

《音乐告诉你》的民乐环节,结合我们教材“天上之音”,节目中会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新疆歌曲,同样也会运用新民歌,新的音乐方式,结合现代音乐诠释音乐,

例如《青春舞曲》谭晶演唱的新民歌方式,就融入了现代和西方元素,加人大提琴等乐器,诠释了新的《新春舞曲》。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借用此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歌曲进行创编:改变音乐要素,融入各种节奏特点等加以创编。

有这样一个娱乐性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用轻松欢乐的氛围和搞笑幽默的形式在传播某个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把专业的知识以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在愉快,轻松,诙谐的方式中接受专业的知识的过程。

其中一期《音乐天才少年》,节目在介绍学习西方乐器的成就外,同时也用通俗、幽默的方式介绍涉及到的乐器:萨克斯,到底是属于铜管乐器还是木管乐器,很多资料里两者都有提及。

节目中的介绍让学生好记且概念清晰易懂:“萨克斯既不属于铜管,也不属于木管(它没人管),事实上它是一种黑人乐器,由AOTO(和欧特曼同音)发明。

萨克斯音色很有磁性,常用于结合乐队单独演绎某作品。

例《狮子王》主题曲。

初一有个影视音乐欣赏《眺望你的路途》,教材用意设计此作品,是想让学生从影片中学会欣赏合唱、鉴赏合唱,并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

同样的天天向上节目中也涉及此作品,节目有一期请了《放牛班的春天》原班人马,在节目中不仅展示了当年影片中的歌曲《眺望你的路途》,更让大家亲切的欣赏到法国小朋友用不是很熟练的中文演绎了《橄榄树》合唱作品。

除此以外,现场还通俗易懂的教观众如何挑选、分辨合唱里的声部,再现了影片中的挑选片段。

此类节目是资料,更有利于帮助教师顺应时代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思路,使音乐课堂更具魅力。

总之,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从学生身边构建知识,结合时尚流行元素融入课堂,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融合时代元素,发现其中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享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2篇

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好处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合作学习理念的本质就是从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出发的,透过创设合作学习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透过合作学习小组,学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尊重,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均能够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参与机会,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实现了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二)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合作学习为教师和学生带给了一个广泛合作以及平等交流的平台,透过合作学习,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良的态度和价值观会受到同伴的指证,从而促使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价值观在小组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构成。

(三)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树立学生良好的音乐观,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运用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于音乐创作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用心鼓励学生把对音乐语言的思考和交流融入音乐的鉴赏、技能训练以及歌唱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学习氛围中的音乐课堂,教师能够透过情境的创造来不断刺激和丰富学生的感官,促使他们在一种简单的氛围中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

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功效,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主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透过学生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动态互动作为动力。合作学习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全员合作,其中小组合作是进行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透过掌握这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理论,才能将其准确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总而言之,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资源共享,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用心参与,并善于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组中的成员。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并用心参与小组音乐问题的讨论过程中。透过相互的倾听能够使表达效果更好,促使双方达成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帮忙和支持,尤其是对于具有必须音乐天赋,且学习潜力较强的学生要用心帮忙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践证明,透过同伴之间相互的帮忙和鼓励,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精神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做出合理而正确的评价

教师透过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评价能够帮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业状况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同时教师透过学生带给的反馈信息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评价要注重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和合理性,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突出“构成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好处,它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其中的策略和运用技巧,充分领悟合作学习的内涵,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音乐教学的蓬勃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3篇

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已有数载,慢慢发现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并非一句空话。尽职,或者说教学成绩的斐然,是要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抱着一腔育人的精神,通过在教学中的积累和反思,我领悟到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想和所有同仁们交流、商榷,从而达到完善自己综合能力的最终目的。

一、首先谈谈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实我们都明白,小学音乐课的开设绝对不是要把小学生都能培养出一个个音乐家来,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一种音乐素质的基础培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当然,个别有天分的学生从中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长大后能走上音乐之路,或许能成为一名使众人侧目的音乐家。天之骄子,和从小的培养也是分不开的。话说回来,不能成为音乐家,我们的孩子就不必学习音乐了吗?通过学习,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获益程度也不可小觑,甚至会在音乐的基础上另有建树。

因此,开设音乐课,对小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在德育、智育的培养方面都会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感悟音乐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在学术上讲,音乐具备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能在课本之外给学生另一渠道的知识、文化教育,而这种渠道的知识采撷,不是课本上的东西能望其项背的。比方说,小学课本同步中在学习:大、小、多、少、人、口、手,而音乐课中已经接触到完整的句式了,并且在影像教学中还接受到一定的故事情节,为以后作文的情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音乐的学习中,也能让小学生得到悟性的锻炼。通过学习音乐,和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感受力包括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中意境的感受力等。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的感受力,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对音乐歌唱的接受是相辅相成的,也是音乐和文化知识同时收获的较佳途径。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现在的条件,没有像所有的学生们一样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悟。因此说,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三、歌唱教学和培养音乐欣赏力的甄别

一般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小学的音乐教学就是学唱歌。这是误解,也是偏见。音乐教学中学唱是必不可少的,但绝非唯一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力是更重要的环节。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也就是通俗的概念——唱歌。一个是感受,一个则是具体的实施行动,完全不同的感念,而又是完全相通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音乐欣赏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缘由音乐的内在魅力,学会欣赏才能学到精髓,领略到的是内在美;学会唱歌只是学会的表面,领略到的只是外在美。其区别,也就可见一斑了。欣赏音乐的韵味,欣赏一种内涵美,是一种意境,就需要用心去体会,能体会到音乐的韵味才可以说懂得了音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一个人的品格。因此可以说,欣赏音乐也是欣赏生活,欣赏人生。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教学工程,具备一定的难点。音乐教师的责任心、个人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能是羁绊学生欣赏力培养的因素。认识到这点,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歌唱的教学也并非说不重要,也重要,但相对要容易一些。歌唱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教学生们学到字正腔圆,就好比面对一群牙牙学语的孩子,是要一字字、一句句地抠出来才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歌唱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是比较繁琐的,吐字、发声、音准训练、口型等训练都是基础训练,非常重要的内容,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就像我平日里对学生的钢琴辅导,手形的严格要求和纠正是非常的重要,手形不对,或者手练塌了,则弹奏的音乐会失去一些应有的音质美。但音乐课上的歌唱教学,对这些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太专业的要求,而是普及的性质。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篇幅所限,不再做过多地总结。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从新时期的需求出发,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4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忙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潜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2000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贯珠。这说明在当时歌唱就要求气息运用流畅,歌唱如线贯珠。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潜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务必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用心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贴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务必贴合歌唱发声原

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构成正确、用心、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之后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生还是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民歌料子。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音乐教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的、主观的去认识。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能够借鉴,但不可模仿。艺术就怕模仿?D?D模仿就完了。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透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务必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

生完美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透过锻炼得以和稳定。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务必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务必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必须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忙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构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潜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5篇

摘要: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综合探讨了初中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积极作用及具体思路,以期有益于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促进音乐教学效果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音乐;教学融合;教学思路

一、初中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积极作用

1.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

理论学习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音乐理论类教学多数都以简单口述作为主要方式,生涩难懂,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指导理论教学,比如通过音乐、视频或者动态图像等方式,便可将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具象化的表达,既生动、又有趣。在此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将得到有效激发,还能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动人旋律的同时,体会到艺术的无穷魅力。例如,利用多媒体交互平台组织学生欣赏民族歌曲,一边播放优美的乐曲,一边动态插播曲目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介绍,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既能够深化学生对歌曲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还能够在跳动的音符与旋律之间,进一步感受民族曲目的深厚情怀。

2.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不但是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丰富课堂内容、改善教学氛围的一种有效手段。音乐作为艺术的一大门类,是通过人类自身的听觉和情感元素相互融合,来实现对于音符、旋律以及其中情感寄托审美的。将上述二者结合,可以让初中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更深刻地体验到音乐对心灵的触动,同时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过程中,慢慢走近音乐的世界,形成独有的艺术认识和音乐审美,进而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双向提升。

二、初中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路径

现实中,很多音乐教师或是学生本人,都对音乐课程存在着本质性的认知误区,觉得“吹、拉、弹、唱”就是音乐教学与学习的全部内容。然而,不论是从教学观还是从音乐学科发展上来看,这些都是把音乐学习泛众化、边缘化的错误认知,应当及时予以更正与完善,使音乐教学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与现代教育观念、趋势相契合,实现“音乐教学应当助力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的根本目标。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1.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2.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应用。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代音乐教学应当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充课堂讲授容量,借助教育信息化平台上的丰富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等,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音乐曲目当中所蕴含着的内涵和表达内容,让学生更为真切地融入到音乐的世界当中。例如,在进行中国古典音乐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智能交互平台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乐曲进行前期铺垫,让学生在悠扬宁静的古风旋律中,对中国古典音乐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再按照乐章段落为学生展示乐曲中不同地音阶的变化,以及其中蕴藏着的情感表达。如播放《看龙船》一曲,让学生比较这一乐曲是否生动地体现出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或是播放《高山流水》一曲,让学生品位何谓时而细腻沉寂,时而大气磅礴;又或是播放《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如何通过律动变化感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等等。由此,通过融合教学来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深刻领会音乐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音乐欣赏水平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更为直观,同时还能让音乐活动回归本源,使之更加生动。尤其在教育、信息融合政策广泛推广与普及应用的当下,广大一线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发现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新思路、新形势,以实现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千.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

[2]杨晓苑.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3]田宇飞.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6篇

一、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

第一,改革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找到乐于被当代小学生接受音乐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这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改革还有助于愉悦音乐教学的气氛。过去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被人诟病的总是死板和老套的教学模式,例如先去识谱,然后练谱的传统方式。而改革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使得他们都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充分享受到音乐带给人的`美妙感觉。[1]

第三,改革还可以激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无限兴趣。当前环境和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是形势所需。小学阶段作为每个人学习的初始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这个阶段若能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必然会对每个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小学音乐改革将有助于营造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优良氛围,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对于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2]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音乐课堂也需“互动”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

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这正如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

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

为此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互动”的原理,在音乐教学中,我

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两部分实践。

一、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回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作法。这就是我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作法不公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

距离。

二、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

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

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互动式”教学模式启发了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

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并准备了很多宝石花、小五星来鼓励大胆的学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我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

和谐的教学氛围。

3、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装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鸣曲》这一节音乐活动课,由欣赏乐曲入手,感受和分析乐曲每一段的情感特点,再由学

生充分发挥想象,用说、演、画、打击乐器伴奏这四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这样的活动集中了文学、艺术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就更能理解乐曲情感,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体现“互动”为音乐课堂所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8篇

浅谈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潜力的培养

【摘要】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潜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潜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

【关键词】音乐,潜力,培养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二种现象:其一,从教学资料上主要为单一的教唱歌,及为教唱而进行识谱教学。其二,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是采用民间艺人师傅式的教授法,学生被动状态,在形式上与其它文化课相类似而缺乏生动活泼艺术课的个性。这样的教学状态大致已维持了大半个世纪之久。虽然近十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改革的步子不大。在农村学校中单一教歌的状态更为普遍,而城市则以识谱为上占有相当的比例。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音乐教学与升学并无直接联系,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教师中心论”及文化课“双基”的影响下,出现上述二种现象是必然的。因为与升学无关,无评估的要求与标准,在理论上无美育的支撑,故音乐课等于教歌课是不奇怪的,另外各课都强调“双基”,那么唱歌的“双基”是识谱也是必然的,有的把音盲与不识谱划等号,这是借鉴于不识字是文盲的逻辑。把音乐课变成识谱课,因为要识谱,就讲有关识谱的乐理,让学生背八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等于四分音符,几乎成了音乐算术课了,枯燥乏味,有的学生虽在教师的教授下音符的时值背得滚瓜烂熟,但一唱谱仍然是无节奏音不准。这样把超多的时间,有限的课时都白白的流失了,根本谈不上培养

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这艺术修养无处寻找,怎能去鉴赏音乐、感受其美?其次是受传统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专业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就是用超多的强化技术训练,并透过淘汰大多数来选取少数音乐人才。上述两个原因其根源还是对音乐教育的目标认识的模糊,把音乐艺术教育降格为音乐技术教育。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潜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潜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的潜力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任何艺术都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务必带有情感因素。

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透过让学生完整的听赏歌曲不仅仅能够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而残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是学生能够主动持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例如:歌曲《念故乡》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家乡的情绪。在教学中我并但是多的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歌曲,在欣赏中体会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内涵,并和学生一齐讨论和分析作品的处理方法和表现手段。透过这种思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心培养学生的感知潜力

首先是听觉潜力的培养。透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取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潜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潜力。

在教学中还应个性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忙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潜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或者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潜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个性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靠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潜力。

在教学中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鼓励和欣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用心性。我们要抓住每个契机,及时给予表扬。不管唱的标准如何,只要学生大胆参与,老师都就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语言要自然、真诚,用我们亲切的评价语言去感染学生,去鼓励学生。三、用心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潜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同学们要做到能正确的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首先要了解发声原理。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头腔的共鸣来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以及演唱潜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来的结果。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好方法,切忌乱模仿,压着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三、用心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潜力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透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像,引起共鸣来到达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透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潜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像、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十分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潜力的培养。

例如我在音乐课上创设舞台,展示自我,在设计“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时,我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游击队歌》,教师也能够提示学生用心思考进行创编,用肢体语言把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四、用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潜力

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潜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潜力。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分别在风琴的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弹奏学生喜爱的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还能够加深难度,提高要求。如教师能够采用合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讲”音乐故事。这种练习充满音乐情趣,适合学生口味,学生倍加喜欢,对学生欣赏潜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更就应有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要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潜力使他们在感知,想像思维,科学的发声法,情感教育、互动合作以及欣赏这几方面不断的提高并能有机联系在一齐,这不断的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思维、和兴趣,使他们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生活调节的作用

文化学习阶段任务很重,尤其是高中生,不仅有学习中的压力,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可以听音乐来舒缓紧张情绪,调节学习的节奏,调整神经疲劳,减轻心理压力。因为听音乐能使人快乐,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此外,科学证明,当音乐通过听觉器官进入大脑,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伴随着感情的变化,人能感到精神愉快、兴奋,同时,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分泌,促进消化,缓解疲劳。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道德文化培养的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品德,不仅能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还能起到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从音乐本身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能唤起学生心中的高尚道德情操。通过优美的音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可以说音乐和艺术是学生心灵塑造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刺激与净化,促进学生的精神升华,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和“假”、“美”和“丑”“、善”与“恶”的基本素质。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加强情感素质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必须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引导。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模式可以通过音乐欣赏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无限的想象,音乐引领学生的艺术观念,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提升修养,甚至升华成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意识。

2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模式改进对策

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和生活经验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力。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但却不敢说出来、表现出来。为此,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请你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请大胆地演讲出来,我们的教室是你们的舞台。音乐带给人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

从音乐本身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

我们欣赏这类的作品,都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歌剧,这些学生都比较陌生,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所显示的特点与具体内容,重点探讨音乐内容,分析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可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教学安排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作品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审美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十分必要。从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点建议和认识。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思考

音乐作为素质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获得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青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笔者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新时期音乐教学的方法,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心理享受。

一、让学生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

学生只有理解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所传递的魅力。用积极的心态和学习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意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中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鼓励学生对音乐发表意见,讲自己身边学习音乐的事故,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之中都能找到闪光点。要鼓励他们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学习音乐但不局限于思维的束缚,学习技巧但不局限于音乐的技法,能够在音乐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用音乐提升意志品格,领略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在创新之中提升情感、丰富知识、活跃思维。

二、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

三、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音乐环境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时候,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把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相融合,能够创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音乐情境,使学生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充分调动,活跃教学的气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往往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有些难读的音乐符号理解比较难,机械式的记忆方式缺乏情感的沟通,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透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歌曲的教唱方式,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影的环境中学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学唱,让生活、唱歌、情感融为一体,触碰到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唱的效率。同时,小学音乐课中抽象的乐理理解起来比较难,如果对音乐的概念理解不够,更深入学习音乐的节奏、高低音等更困难。多媒体能够让复杂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转化为更直观的具体事物,在学习中同步播放歌曲的节奏片段,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为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生在小学校园学习阶段年龄跨度较大,教师可以选择分层次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教学,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如小学阶段1~2年级属于低年龄阶段,教学应主要以感知音乐节拍为主,以知晓节奏为学习入口,把握简单快乐的音乐节奏,使内心深处与音乐旋律相融合,在简单的歌曲旋律中激发兴趣。3~4中年级阶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寻找学生喜爱的乐器,增强感知乐器的`能力,在教学中把握发音、掌握旋律、吐字清晰等,在音乐实践之中提升音乐的学唱能力。另外,5~6高年级阶段教学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把握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五、为学生布置音乐课作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音乐教学论文范文(实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