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共4篇)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共4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共4篇)

微信扫码分享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第1篇

我国现存的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实际就是一个个历史与现实的红色坐标,是中国_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实施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将为准确判断革命遗址的保护形势、科学制定革命遗址保护政策和规划红色旅游资源环境提供依据。所以说,普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或过程,最终目的是要对这些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展革命遗址普查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由于我省的党史胜迹普查工作开始于全国正式开展革命遗址普查之前(全国普查于2009年10月开始),同时做了一些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工作,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为此,结合“党史胜迹普查工程”的具体实施,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党史胜迹普查工程的总体规划

(一)为何称“党史胜迹普查”

2007年,浙江省委在下发的《_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119号文件)中指出:要“开展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切实加强对党史重要遗址、史迹的保护。”在8月22日召开的省委党史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_再次强调,“要重视我省党史胜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把党史胜迹作为立体的党史、有形的党史、无声的党史,认真开展普查、维修、保护、陈列等工作,对重要革命胜迹特别是濒危胜迹要加强保护,酌情合理开发利用。”

中央党史研究室最初提出是要开展“革命遗址普查”,浙江为什么要称“党史胜迹普查”?概括起来讲,当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既要突出“_领导”,又想涵盖更多内容。因为“党史”相对“革命史”,从横向范围看更加专一,就是专指以_为活动主体的历史内容,从纵向范围可涵盖整个党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时期);二是“胜迹”相对“遗址”,适应性更宽、更广。因为除了在原址遗留下的大量遗址(故居)、遗迹(墓碑)外,还有许多后来新建的,例如烈士陵园、综合性党史纪念馆(陈列室),也包括社会主义时期一些重要政治事件、经济建设项目的纪念地等。

纵观浙江80多年党史,内容丰富、资源浩大。首先,浙江是中国_的诞生地之一,是较早开展党的活动的省份之一(1921年9月在杭州萧山爆发了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而在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的组织和革命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有过许多著名党史人物,仅就《_党史人物传》已出版的65卷787人中,刊登的浙江籍_党史人物就有51位。这些名人的故乡大都保留或恢复了他们的故居并有一些后建的纪念设施;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党和_来的最多并做出许多重要决策的省份之一,如、、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多次来浙江工作、学习、疗养;其三,浙江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建设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因此,浙江大地留下了许多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艰苦创业的遗址、遗迹和大量的纪念设施。因此,省委党史研究室决定向省委建议用“党史胜迹普查工程”这个名称。

(二)党史胜迹普查工程的主要内容

浙江“党史胜迹普查工程”的规划原则,是要坚持把党史胜迹普查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同文化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也就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省委党史研究室首先将实施“党史胜迹普查工程”,列入全省党史工作“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在2008年7月,由省委办公厅转发的《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在全省开展党史胜迹普查的意见》(浙委办[2008]75号)通知中强调,开展全省党史胜迹普查,“是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于对全省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时间和阶段安排上,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2010年底,用二年半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即:普查阶段、汇总成果阶段、保护开发和利用阶段;普查的范围。包括全省各地_组织建立以来至今所形成的党史遗址、旧址,重要党史人物故居、烈士陵园、纪念馆(碑)等,内容包括胜迹的名称、所处位置、历史背景等基本情况;达到的目标,一是基本摸清全省党史胜迹的“家底”,二是评选一批全省党史教育基地,三是评审并下拨全省党史胜迹保护工程专项经费,四是编纂出版《浙江省党史胜迹图志》,五是拍摄一部反映全省党史胜迹的电视文献片;关于组织实施,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这项工作,以各市、县(市、区)为单位,采取分级负责的方法。

(三)力争党史胜迹普查和保护专项资金

为配合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和党史胜迹的保护、利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目标要求,2007年9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向省财政厅提交了《关于申请全省党史胜迹保护工程专项经费的报告》(浙党研[2007]34号文件)。报告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大多数党史重要遗迹遗址由于经费缺乏和管理体制等原因,有的无人管理;有的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有的无展示内容;有的移作他用等,已经很难利用它发挥党史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提出:“通过开展党史胜迹的普查和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那些濒危遗址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维修,对那些原来管理不善的遗址加强保护”,使之发挥最大社会效益,为建设和谐浙江、文化大省服务。

经过多方努力,2008年9月,省财政厅批复,自2008年至2010年,每年由省财政下拨专款350万元(总计1050万元),用于全省党史胜迹普查以及党史胜迹维修、保护和利用经费。同时,由省财政厅和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浙江省党史胜迹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政字[2008]99号文件),以加强对党史胜迹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全省党史胜迹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落实省委通知精神普查工作全面部署

2008年8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工作会议,11市党史研究室主任参加了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在会上进行动员,并对在全省开展党史胜迹普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 落实省委指示精神,要求各地按照“全面普查、掌握现状、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明确了普查的范围、内容、方法。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工程全面正式启动。

接着,根据工作需要,又先后建立了由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为组长、研究室领导和各处处长参加的“全省党史胜迹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了以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以及部分市县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参加的“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工作小组”,并在各市确定了一名党史胜迹普查联络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联络等。各市、县(市、区)党史研究室也很快行动起来,通过积极向分管领导汇报,建立普查工作责任制,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为普查工作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党史胜迹普查工程的成果

(一)初步理清红色历史有形资源的“家底”

经过两次报送材料(第一次是2008年底,第二次是2009年7月),全省11个市87个县(市、区)报送各地党史胜迹名录总计1615处(其中大的革命遗址群只按一处上报)。这是普查工程的中心任务和所获得的最基本的数据。当时是要求各地提供5个数据:时期、名称、地址、现状、授牌情况。根据数据分类,对全省党史胜迹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一是按时期和内容分类:民主革命时期1348处、占总数83%,社会主义时期139处、占总数9%,综合纪念场馆128处、占总数8%,其中以人物命名的故居、纪念地238处;二是根据授牌情况统计:有318处被授予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占总数20%,其中获部级授牌10处,省级授牌61处(包括2009年授予的27个全省党史教育基地);三是根据现状统计:91处为近年完全新建,530处为待修、待建,227处属于原址它用或已荒废,其余767处属于在原址或多或少采取过维修、保护措施;四是从受保护情况统计:有337处被列为市县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级文保15处,省级文保39处。

(二)推荐评选全省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

这项工作是在各地推荐的155处候选名单基础上,经过对其中部分遗址调研和组织专家评选,再经征求各地党史研究室的意见,最后经研究室普查领导小组审议,确定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等27个单位为第一批“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涉及全省11个市的25个县(市、区),并在2009年11月召开的全省党史宣教工作会议上举行了授牌仪式。

第一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有三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评选出的党史教育基地都在浙江_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本覆盖了从浙江_组织建立到浙江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发生在浙江的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地;二是代表性强,评选出的党史教育基地有战争年代的遗址和纪念地,也有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以及浙江著名党史人物的故居、纪念地;三是基础性好,这批教育基地过去在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大都做得较好,影响较大,做出了表率,其中大多场馆设施完备,陈列水平较高,参观人数多,在发挥党史宣传教育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基地的作用。

(三)下拨省级党史胜迹普查和保护专项经费

根据与省财政厅协商,总计1050万元的全省党史胜迹普查保护专项经费主要分为3个用途:一是党史胜迹普查工作经费,二是党史胜迹保护工程专项经费,三是涉及党史胜迹普查工作的会议、出版图书、拍摄电视片等工作经费。下拨经费安排为三次(年)完成。

第一次是2008年10月,下拨全省各市、县(市、区)普查工作经费总计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各地在开展第一阶段普查工作时的费用;第二次是2009年10月,按照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并结合对部分市县党史胜迹的调研,在已上报的全省(宁波市因计划单列除外)200个专项维护资金申请项目中,确定了全省46个项目,为2009年至2010年度全省党史胜迹专项保护资金下拨单位,涉及10个市、44个县(市、区)的46处纪念设施,2009年的28个单位共440万元专项资金已全部到位;第三次计划于2010年上半年,将下拨第二批18个单位,共计260万元专项资金。

(四)编纂《红色印记――浙江党史胜迹图志》

这项工作也是2009年3月第一次联络员会议上重点布置的任务。在各地征集、报送的450个条目,1000多幅照片,总计达30万字材料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论证,已完成初稿,确定了约280个条目入选,有600多幅照片和约18万文字资料。目前该书已进入对出版社的公开招投标阶段。这部书的出版,将是对我省党史胜迹普查工作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全省重要党史胜迹成果的展示。

该书力求以史为线,以事为面,本着“有意义、有形象、有内容”的原则,集中展示鲜明的浙江特色。收录从1921年中国_在浙江开展活动前后至2008年底,反映党的各级组织和党所领导的军队,党的重要人物(包括与_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在浙江所形成的并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纪念地、标志物,其中包括重要党政军机关旧址,重大战斗、重要会议、重大政治事件的遗址遗迹,重要党史人物故居,烈士陵园(墓、碑)和综合性纪念场馆等内容的文字和照片。

三、浙江党史胜迹的文化蕴含

党史胜迹也是红色坐标,其横向,包含着物质遗存――党史遗址、纪念设施等有形资产;其纵向,则包含着非物质遗存――党史事迹、精神传承等无形资源。浙江无论从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史内容看,都有大量遗址和纪念地存在。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对相当数量的党史胜迹进行了确认、修复和改扩建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红色资源的再认识,许多新建项目还在陆续完成。以浙江重大党史事件所形成的党史胜迹为例:

(一)_一大南湖会议遗址和纪念建筑群。1921年8月,在嘉兴召开的_一大南湖会议,庄严宣告了中国_的诞生。目前在嘉兴南湖畔,就有许多纪念胜迹。1959年初,在_和浙江省委的关怀下,嘉兴县委开始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10月1日,展示_一大史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在湖心岛烟雨楼正式对外开放。仿制的_一大南湖纪念红船,得到了_一大代表_的确认,从此停泊在湖心岛烟雨楼的水面上。1985年9月,_题写了“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名。2001年6月,在南湖畔,一座造价近百万元,名为“1921・狮子汇”的_一大代表铜像大型雕塑群落成。2005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一项列入2005年国家预 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第二批)计划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这也是浙江省唯一获得国家资助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预计在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前夕开馆。

(二)萧山衙前农民运动遗址和纪念建筑群。1921年9月,在中国_成立之初,在杭州的萧山,爆发了由_党员领导发动的全国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1999年9月,在事件发生地――杭州萧山衙前镇的凤凰山上,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建成开放,展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_为纪念馆题写馆名。衙前镇境内,目前还保存着当年筹备发动农民运动的衙前农村小学校的一间教室、衙前农民协会旧址、农运著名人物李成虎烈士墓和故居等。也就是在这次运动的一年后。浙江第一个_组织――杭州党小组在杭州创建,至1927年4月,全省党员从3人发展到了4000余人,党的组织由1个发展到30多个,_人的足迹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

(三)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武装斗争遗址和纪念建筑群。最早的_浙江省委成立于1927年6月,由于斗争环境的险恶,在之后不到两年时间里,省委机关迭遭破坏,省委书记、书记换了10人,这在中国_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8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中的浙江籍省委书记(书记)张秋人、王家谟、徐英、卓兰芳,以及这一时期其他著名烈士的故居等,如今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修复并建起了有关的纪念馆(室)等。同时,从1927年下半年至1930年底,在党领导下,全省共发生了大小60多次农民武装暴动,涉及50多个县,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党的活动和暴动活动遗址、遗物。如宁波罗浦暴动纪念碑、台州三门亭旁暴动纪念遗址群等。期间最著名的,还属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浙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这是_当时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部队鼎盛时达6000余人,范围涉及到全省20多个县。在其活动的4年中,包括前后两任政委金贯真和潘心元、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等营连以上干部,有1500多人英勇牺牲。在温州永嘉有红十三军成立旧址、红十三军纪念馆(碑),在台州温岭有红十三军红二团纪念馆,在仙居有红十三军第三团纪念馆等。

(四)艰苦卓绝的南方3年游击战争遗址和纪念建筑群。南方3年游击战争在浙江的活动也非常频繁,最初当数1934年7月,由中央派出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其转战闽、浙、赣、皖4省,先后在浙江三进三出,活动44天,进行了10多次重要的战斗,著名红军将领,就曾领导过这支部队,在丽水的庆元、遂昌,在衢州的江山、常山,在杭州的淳安等地都有其战斗遗址和会议旧址和纪念地。抗日先遣队失败后,以其突围部队为基础组成的红军挺进师,在刘英、粟裕的率领下,于1935年再次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顽强地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成为党在南方革命的一个战略支点。在丽水、温州许多地区都有大量红军挺进师活动和战斗遗址及新建的纪念馆(碑)等。

(五)_初期的浙江_遗址和纪念建筑群。浙江在全国范围属于较早实现_的省区之一。_的大好局面,促进了浙江抗日救亡活动的蓬勃开展。1939年春,时任__政治部副部长的到浙江视察20多天,为推动浙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金华、丽水、绍兴、杭州等地都有当年视察、讲演的遗址和新建纪念设施。1939年7月,在平阳召开的_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党代会。那时,全省党员已发展到万多人。在平阳除保护和修复了_浙江省一大会议旧址,还新建了_浙江省一大陈列馆。2009年,在纪念_浙江省一大召开7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_还专程参加了在平阳举行的纪念大会。

(六)_后期的浙东、浙西抗日根据地遗址和纪念建筑群。浙东、浙西抗日根据地当时是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浙江抗日武装活动地区,主要分为三大遗址群: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了_浙东区委,活跃着一支以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委的_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历经大小战斗640多次。在余姚梁弄一带,有以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r址群”,其中包括_浙东区委旧址、_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等11处遗址。1945年1月,粟裕率领_军一师主力挺进浙西,建立了苏浙军区,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这也是当时华中8个战略区之一的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州长兴有17处重要遗址,并建立了综合性的“苏浙军区纪念馆”。与此同时,在括苍山和乐清湾一带,还活跃着一支由_浙南特委领导的抗日武装――永(嘉)乐(清)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最多时有700多人,最近改扩建完成的“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纪念馆”,其规模、藏品和现代化程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七)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遗址和纪念建筑群。_胜利后,浙江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大部撤至长江以北地区。少数留守同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斗争,不断发展壮大,为迎接解放大军做出了贡献。在台州黄岩区建有“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杭州桐庐的“浙东人民金萧支队纪念馆”,宁波宁海的“山洋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宁波镇海区的著名女革命家“朱枫烈士纪念楼”;发生在1947年的浙江大学“于子三事件”,曾推动了全国爱国民主运动,在杭州凤凰山北麓的万松书院内,建有于子三烈士墓园,在烈士母校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于1992年10月竖立起一座于子三铜像,校园内还建有于子三烈士纪念室。1949年浙江解放,各地也有很多纪念地,如杭州解放纪念碑、解放舟山前的登步岛战役纪念碑。特别是1955年1月18日,人民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台州一江山岛,是人民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被载入史册。这以后不久,2月26日,平阳南麂山岛等解放,至此宣告浙江全境解放。在台州椒江建有一江山岛战斗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等。

(八)新中国建立后的著名党史胜迹。20K纪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经常来杭州视察、学习或陪同外宾。曾50多次来浙江,长时住上二三个月,短时只住几天,他曾动情地称浙江是他的“第二故乡”,杭州、绍兴、莫干山、海宁、余杭、萧山、金华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如1954年3月在杭州主持起草第 一部《_宪法(草案)》住地,1958年1月视察杭州小营巷纪念馆,1960年3月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纪念碑馆,在杭州刘庄活动过的丁家山读书纪念室、采茶亭、学英语处、赏雪处等。浙江绍兴是的祖居地,他也曾20多次来到浙江。规模较大的有:绍兴故居和纪念馆,杭州、莫干山周蒋谈判纪念遗址,杭州梅家坞纪念室,新安江视察纪念馆等。其他著名党史胜迹还有:曾被三次点将出征的台州路桥区“海空雄鹰团陈列馆”,亲自树立的全国公安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诸暨“枫桥经验陈列室”,被誉为东海明珠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以及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并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海盐“秦山核电站展示馆”等,都是属于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党史胜迹。

四、党史胜迹普查后的若干思考

(一)普查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视

首先,是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和高度重视。中央办公厅23号文件提出对革命遗址进行普查后,省委先后有过四项大的举措:一是在省委下发的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119号文件)中首先部署了要开展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工作;二是在省委书记的报告中多次强调了开展党史胜迹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三是由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开展全省党史胜迹普查工作的意见通知;四是由省财政厅下拨了上千万元的全省党史胜迹普查、保护专项经费。这在全国党史研究系统也是不多见的。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第2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活动

例如,在开学第一节课时,我开展了一个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1)先让学生列举我们长丰县的历史名人,比一比哪个小组列举的多。(2)然后让各组派代表讲一位历史名人的事迹。

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这项活动,纷纷列举自己知道的长丰县历史名人,如吴国历史的开创者――杨行密,合肥的第二包公――李天馥,清朝淮军爱国将领聂士成、新军举义的革命先锋倪英典等,并且不少学生还能说出他们的一些事迹。通过这个小组活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的一切活动轨迹,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要了解更多的人物和历史知识就必须学好历史这门学科。这样给初中的历史教学开一个好头。

二、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联系时事的变化

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我首先问学生:知道我们长丰有什么特色美食吗?学生都踊跃发言,诸如吴山贡鹅、庄墓圆子、下塘烧饼等等。

我又问同学们吃过这些特色美食吗?许多同学都回答吃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时,我再拿出一张自己收藏的合肥粮票,让学生回答它是什么?并让学生思考建国初为什么买粮用粮票?现在还用吗?以及为什么不用了?等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感觉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样学生会感觉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并能加深印象。

三、深入挖掘乡土史料,了解身边的历史,以身边小环境再现历史原貌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我联想到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牺牲的著名爱国将领聂士成就是我们长丰岗集镇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后,聂士成奉命在天津迎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无所畏惧,交火中,聂士成七处中伤,“腹破肠出,犹挥军前进”,直至壮烈牺牲。

再如,讲七年级下册第8课《辛亥革命》时,我举了倪映典的事迹。倪映典是长丰双墩吴店人,他在1910年发动了燕塘起义,沉重打击了腐败的清政府。起义失败后,倪映典壮烈牺牲。_称倪映典为“广州革命的主干人物”。在合肥的大东门小花园内,有倪映典的墓碑,同学们可以去祭拜。

因为这些人就是长丰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对掌握这些历史知识大有帮助。

四、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

例如,讲述八年级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到领导了秋收起义,并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运动。我想到了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离我们学校很近的“双河集农民暴动纪念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纪念馆现为长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参观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例如,访问_和抗美援朝老战士了解当时真实情况。

再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长丰县的古代遗迹、古代建筑工程。长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古楚国封地,楚文化特色浓郁。县境西北部曾为战国后期楚都寿春的畿辅之地,王侯墓葬多集于此。县境中南部两汉时期设置的成德故城至今遗迹尚存。

活动过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县境古代遗迹、古代建筑工程进行调查、拍照。(2)查询相关的乡土史料。(3)进行综合分析,概况这些遗迹、建筑的艺术特点。(4)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科技成果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十多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一直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第一要务,并且充分利用乡土历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看似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讲活,把历史学科的趣味性、现实性、情感性和人文性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正是因为开展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随之得到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共青团长丰县委员会.可爱的长丰[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第3篇

《扬州古城保护条例(草案)》、《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草案)》已由扬州市第七届_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为了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立法质量,现将两部法规草案全文予以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请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于20xx年7月31日前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反馈给扬州市_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扬州市_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xx年7月1日

扬州古城保护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扬州古城保护,保持扬州古城传统风貌与特色,继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依据《_城乡规划法》《_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扬州古城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扬州古城包括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演进形成的城市遗存,其范围为:东至唐子城东护城河、黄金坝路、古运河一线,南至古运河、二道沟、荷花池、宝带河一线,西至宝带河、保障河、唐子城西护城河一线,北至唐子城北护城河、上方寺路一线。

第三条 在扬州古城居住和从事生产经营、工程建设、保护管理、旅游开发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古城保护遵循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古城保护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古城保护管理工作。

广陵区人民政府、邗江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市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和古城保护实际需要实施古城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理委员会设立古城保护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古城保护。

第八条 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加强古城保护的宣传教育,对在古城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古城的义务,有权对破坏古城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市_常务委员会报告古城保护管理工作,依法接受监督。

市人民政府对负有古城保护职责的部门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的古城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每年的九月二十六日为扬州古城保护宣传日。

第二章 保护机构

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扬州古城保护办公室(简称市古城办),具体负责古城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负责古城保护日常事务,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古城保护的具体工作;

(二)研究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政策;组织编制古城保护名录;组织开展古城研究、宣传工作;

(三)组织编制市古城保护年度项目计划和预算方案,配合市财政主管部门管理市古城保护专项资金;

(四)组织开展对古城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五)参与编制并监督实施古城保护相关的规划;参与古城保护相关的工程建设方案审查;

(六)参与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的申报工作及整治、修缮、安全等管理工作;

(七)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八)督促相关部门查处古城保护违法违规行为;

(九)市人民政府明确的其他应由市古城办承担的职责。

第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成立扬州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古城保护提供咨询;市古城办负责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市古城保护相关部门职责:

(一)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清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组织申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负责古城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工作;

(二)市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文物保护、维修、利用项目方案的审批及实施工程的监督工作;负责地下文物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协调实施重要遗址的保护工作;负责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会同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三)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职责统筹负责古城基础设施改造维护工作,负责古城内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负责古城建筑节能技术推广;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管理古城保护建设工程档案;

(四)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直管公房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的管理、修缮、利用及解危工作;负责房屋产权及使用性质变更登记;支持其他国有房屋产权管理机构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五)市城管主管部门按职责负责古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履行直接行使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六)公安机关对古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七)市发改、民政、财政、国土、交通、水利、文化、环保、旅游、宗教、园林、工商等部门协同做好古城保护工作。

广陵区人民政府、邗江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依法履行本区域内的古城保护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所属部门单位。

第三章 保护内容

第十四条 扬州古城分为明清历史城区和古城遗址区,实行分区域、差别化保护。

明清历史城区范围为:东至古运河,南至古运河、二道沟,西至二道河,北至北城河;扬州古城的其他区域为古城遗址区范围。

第十五条 明清历史城区保护内容: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第4篇

唐达奚珣夫妇墓志考释

虢仲铜铭文及相关问题

洛阳洛宁东汉五层陶楼

西汉长私官铜鼎铭文考略

河南新安县洞真观壁画艺术

洛阳关林出土唐代花釉瓷罐赏析

唐陇西郡君独孤夫人墓志考略

探铲的发明和早期使用的历史

洛阳新获商代有铭青铜兵器

新出北魏淮南王元遵墓志考释

日本山形县出土刻字石斧略论

古代三门峡黄河漕运及历史地位

明代锦衣卫百户汪宪夫妇墓志考释

西安西郊南窑头村唐代陶窑发掘简报

洛阳孟津南陈北魏墓发掘简报

洛阳出土的一件唐代银器的定名

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4年度考古发掘简报

试论我国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馆藏的汉晋建筑明器

西安长安区大兆汉代遗址发掘简报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发掘简报

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

偃师华润电厂东汉墓相关问题探析

洛阳唐宋墓志纹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

洛阳洛龙区唐城御府三座西晋墓发掘简报

河南沁阳唐代_钧墓发掘简报

洛阳嵩县云岩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洛阳宋代赵思温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北宋安番(审)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苗南村两座宋墓发掘简报

从彩陶纹饰看中国史前晚期的太阳崇拜

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认识夏文化

西汉未央令官铜勺及其相关问题

洛阳孟津后沟玉冢调查勘探报告

洛阳围棋博物馆藏东汉弈棋画像石

唐武攸宜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

试析洛阳偃师一座东汉金缕玉衣墓的性质

河南灵宝铸鼎塬仰韶文化聚落群的结构分析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祭坛群祭祀内涵初探

“天子驾六”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祭祀功能初探

新安县博物馆藏宋代珍珠地瓷枕和三彩瓷枕

河南荥阳凤凰台遗址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洛阳河拦沟村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

郑州上街盛世新城小区西晋墓发掘简报

山东长清衔草寺遗迹调查考略

深圳“茅山公家塾”壁画中的“八仙蝙蝠图”

青铜文物的科学分析与腐蚀机理及保护方法略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共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