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合集3篇)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合集3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合集3篇)

微信扫码分享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 第1篇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薄弱环节。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距离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而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资源贫乏、幼儿游戏与探索不足、“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仍然较为普遍。活动区课程作为其主要课程实施方式,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理念为指引,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幼儿园教育更加具有幼儿教育的特点,并真正开启早期多元潜能的开发,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幼儿活动区,就是幼儿活动的场所,它分室内活动区和户外活动区两种。教师通过设立适合幼儿特点的环境和区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提高口头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天地。幼儿的才能在这里得到充分施展,智力得到不断发展,体能得到不断提高,求知欲望得到了最大满足,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逐步形成,幼儿的认知水平,协调能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开展活动区活动,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愿望的活动,根据他们自己的能力去吸纳外界事物,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活动区课程的重要作用

活动区课程在我们的教育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活动区课程明确了课程的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育价值取向多元而不确定,常常会使教师在教育中长生困惑,为了追求教育组织形式的花样翻新,往往忽视了教育目标的实质。而活动区课程则充分明确了教育价值的取向――就是以儿童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培养全人格,依托课程的整合与自然生成。

(二)活动区课程能为幼儿提供很好的互动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学习本身就是在与周围的环境及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并以某种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幼儿的主体性也是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发挥和发展的,在幼儿的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就建立在与伙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从同伴和成人那里学习、交流、分享并得到认可会使他们体验到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从而更加乐意并自信的参与幼儿园以及身边的各项活动,活动区课程正是以其独特的多元性、开放性、自选性、高生成性和可再利用性等特点,使教育十分接近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教师则则打破传统的教育身份,变成了幼儿学习的观察者、游戏中的伙伴、活动环境的创造者。使幼儿的“学”都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环境中的物、与环境中的人交往等相互作用活动得以实现。为幼儿的人际互动、人物互动、自主探索、交流与分享提供了充分的环境,使每个幼儿在集体中,既是主体又是被他人认识、交往的客体,幼儿既能主动地与人交往,又能同时体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对待方式,从而通过人际反馈进行有效的社会学习。

(三)活动区课程从幼儿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与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由于遗传、环境、生活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幼儿的气质、性格、体能、智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个别差异。即使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年龄的不同班级之间,幼儿园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的兴趣与需要也不会完全相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而活动区课程的设置既考虑了幼儿群体的共性,又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个别对待,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活动材料,满足每一个幼儿在活动区课程中各项发展的需要,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提供了保障。在活动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人际关系等自由的以集体、小组、个别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是孩子们自我能力、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指导和适时地介入,从而进行有效的记录,这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到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就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创设不同的活动,充分挖掘每个幼儿。真正做到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活动区课程新形势的教育形式下具有教育全面性发展和动静平衡协调的作用

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社会体验区、分享阅读区、美术创意区、益智操作区、表演区、建构区等,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材料的投放上也很具有层次性,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体现儿童早期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第二,材料的收集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活动区是孩子们活动的地方,活动材料都是幼儿亲自参与和与家长参与共同收集的。这能充分体现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不仅增强了幼儿对活动区活动的兴趣,而且能曾强幼儿的责任意识,更能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动静平衡性体现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与课程形式更多侧重于集体教育的静态的教育活动模式,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较大范围的信息传递和集体智慧的相互碰撞与交流,既省时,效率又高,还比较把握。但是,儿童自由探索的机会较少,教师也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性差异。而活动区课程属于动态性的课程,它能满足孩子自主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给予孩子更加充分、自主、愉悦的学习与游戏的空间,课程内容的变化性与动态性较强,充分照顾了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活动区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效地调节了课程活动的平衡。当然,这两种课程形式在幼儿园的全面可课程设计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偏重于任何一种课程形式都会带来课程的不平衡,也不利于孩子早期多元智能的不断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 第2篇

【关键词】Solidworks;教学教改;项目驱动;理实一体花化;考核模式

一、引言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SolidWorks遵循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使用它在设计时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涉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行业,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3万1千家企业。在教育市场上,每年来自全球4,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的培训课程。SolidWorks主要具有资料检索、方案构思、计算分析、工程绘图、编制文件等功能。

通过多年教学与实践,结合《Solidworks》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和反思,得到了极大启发。本门课程是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课堂讲授加上课程设计、闭卷考试为主,课堂教学多是“黑板上栽秧”,是传统的、抽象的、被动的、单向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掌握《Solidworks》的课程内容。老师难讲,学生难学,教学效果不佳。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设计与SolidWorks+Mastercam自动编程加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效果不明显。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及考核评价方法,通过探索和反复验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上机操作,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使信息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变被动变为主动,由抽象变为具体,由虚拟变为实际,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二、项目驱动与理实一体化教学

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线,根据教学要求提出“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置于“项目” 之中,让学生在 “项目”驱动下,通过理实一体化立体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独立完成“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左脑比较发达、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优势,让学生脑手“互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引企入校,以企业为窗口,与社会生产广泛接触,实现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最大化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

三、实施方案

《Solidworks》课程分为轴类零件设计、套类零件设计、板类零件设计、支架类零件设计、箱体类零件设计、装配设计、数控加工自动编程-SolidWorks+Mastercam七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二到四个项目,具体实施可视情况而定,灵活掌握。首先是提出任务;其次是根据相关任务讲授相关知识和操作;第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独立完成项目;第四是总结经验技巧。在布置项目时,最好是分教学,让与、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竞赛,同时挑出拔尖的学生适当参与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有的任务可以只有视图不标注尺寸,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另外,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后,适当进行实际生产加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成绩评定采用形成性考核、实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全程跟踪每个学生的每个项目,根据完成项目过程、项目完成情况和现场测试,综合评定,建立学科成绩档案,完成所有项目,再按比例核定总成绩。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项目实施“三部曲”

通过对项目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初步摸索与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项目”设计是关键,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手段。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

(1)“项目”要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分配合理。

首先将教学总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的学习目标,在将学习目标细化成若干个容易掌握的具体子项目,通过完成每个子项目来最终完成总体学习目标。

(2)“项目”要符合实际,针对性要强,大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

设计“项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项目的确立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规律,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真实性,真正实现与企业生产实际无缝对接,着力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3)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独立、合作、协作来等方式来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突显高职高专学生高等性、职业性和技能性。

五、结束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线,从学生实情出发,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厂化办学之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广泛地与社会生产接轨,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索。“教”与“学”在互动中实现有机结合,增进了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充分开发利用了设备,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师资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教学团队得到完善,为《Solidworks》课程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本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仍需不断实践与探索,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灵敏,浅谈职业教育《Solidworks》教学改革

2、戚丽丽,职校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3、杜飞飞,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环节中的应用

4、张岚,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 2008(1)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 第3篇

一、《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1.如何体现开放?用了开放题是否就意味着开放

近些年来,历史与社会开放题及其历史与社会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及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对其涵义、类型及教育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历史与社会开放题与那种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人口。但教师们也非常困惑:是否只要用了开放题就意味着教学的开放,就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以及问题情境有什么关系

“创设情境”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历史与社会的高度抽象性和中学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历史与社会教学是历史与社会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与社会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历史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激发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以及学好历史与社会的愿望。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历史与社会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

3.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标准》强调:有效的历史与社会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方式。为此,一些教师开始把《历史与社会》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历史与社会》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历史与社会》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产生以上种种困惑,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倾向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观念的转变到教学行为的落实,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与目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客观存在。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教学实践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反过来又必然会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出自觉的反思,并由此而做出必要的改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但观念的转变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成功经验的支撑。而作为广大一线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就目前情况来看,更重要的是找准“切入口”的问题。他们参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切人口恐怕还得从备课、写教案、上课、评课等日常工作着手。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改变的是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作为历史与社会教研人员,必须改变的是习以为常的教研方式。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此,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

从“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我们首先应该转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2.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仅就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工作而言,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尽管也强调备课要备学生,在教案中却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最多只是在教法上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问题,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只是来自于按教材的编排体系,认为应该具有,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却很少考虑。

3.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文(合集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