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7篇)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7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7篇)

微信扫码分享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优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大众体育发展迅速,富贵病、老年病及其他伤病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预防和康复备受关注。为顺应社会发展和需要,_年教育部首次增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1998年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1年,体育康复治疗类专业开始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此后,全国各大体育院校陆续开始设立体育康复类专业课程。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目录外专业“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现设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暂时不具备条件,因此2012年新设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参与,从该专修班开设以来,至今仅三年时间,各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课程内容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适合学生基础、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保健推拿与康复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保健推拿与康复技能,能够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医疗卫生保健单位、教育系统等的需求;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相关保健知识、保健推拿与康复的基本知识,了解保健推拿与康复的发展简史,掌握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诊断、推拿与康复;通过实践课的学习,大学生应掌握基本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达到中级以上保健师技术等级标准,结业时取得中级以上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证书。该培养目标范围相对较窄,专业技能着重掌握保健推拿相关知识,对运动如何促进健康、运动如何对运动损伤及慢性病等进行康复的要求仍不严格。目前开设保健推拿康复专业的体育院校其培养目标大部分侧重于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与治疗和促进健康,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损伤治疗和按摩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处理,指导提前预防和康复治疗的相关人员。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体育教师,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出的大学生擅长体育运动技能,并掌握了运动解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内容,所以应鼓励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体育理论的基础上,培养通过运动促进健康、促进运动损伤及慢性病康复的技能,培养目标的方向除了中级按摩师外,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长和要求往体育保健师、私人教练、健康管理师等方向延伸。由于康复治疗师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到医疗机构就业受授予的学位限制,专修班大学生并不适合往这一方向发展。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共有课时288个,内容以推拿为主,有180个课时;医学类、功能锻炼内容太少,只有32课时;物理疗法和营养学等其他内容34课时;实践课共42课时。因此,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全面、深入的健康、康复知识,在专修课程安排上,应适当增加运动与健康、运动康复等知识,适当降低推拿相关内容课时的比例。虽然专修课时有限,但我们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多一个方向就多一个选择,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各中小学体育教师接近饱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市场尚未成熟,我们尽可能地发挥“体育”的优势,尽可能向“运动”“健康”相关职业发展,拓宽就业面,真正做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育科学系不另外安排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大学生去其他场所的实习。为了大学生专修技能的提高,应增加实践课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利用课外和暑假的时间,到专业的推拿医院、康复医院进行见习和实践,增加临床经验。现已开设了保健推拿实践基地,专修大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安排班表轮流值班,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系部大学生做保健和康复推拿,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今后的实习重点可往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和通过运动疗法获得健康发展。

三、课程考试及学位授予

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的考试分为期末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运用水平考试,并要求大学生参加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等级考试,取得中级以上的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证书方可完成结业。专修班大学生还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公共营养师的考试,目前课程内容增加了营养学课时比重,但营养学并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特别擅长的领域。在学位授予方面,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都授予教育学学位。_科教司2003年9月1日颁布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试行条例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才可以参加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统一考试而获得康复治疗师从业资格,因此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大学生不太适合往这一方向发展。

四、小结

体育康复相关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我校保健推拿与康复开设时间不长,尚处于摸索阶段,培养目标较单一,着重培养中级按摩师,没有发挥体育专业学生的特长,忽略了运动对健康、康复的影响,导致毕业生就业门路较窄等问题;课程内容设置不完善,推拿理论课时比重太高,康复医学相关内容比重太少;教材选取单一等,建议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可以根据大学生意愿和特长,往成为健康管理师、体育保健师和私人教练等方向延伸。课程内容上加大运动康复和运动损伤治疗的相关教学课程比例,相应降低保健推拿知识的教学课时,增加大学生课外实践的时间,在推拿医院、康复医院和健身房等场所见习和实践,算入期末总评成绩,严格考勤。除专修专职教师外,可常聘请专业康复医生、推拿师、公共营养师和私人教练等专家为专修大学生开设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展已就业的该专修毕业生与在读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指导,根据就业市场和自身特长有目的的学习,提高就业率,为社会体育和康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春雨,朱波涌,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及本校面临的挑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

[2]李靖.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中医学课程设置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3]陈建,徐国栋,杨翼等.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

[4]_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 高职 孤独症儿童 课程设计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孤独症患儿总数已达100多万,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数量激增,但还是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师资也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主要是几所师范院校和少数几所大专院校,而专业课程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盲、聋、智障教育上,涉及孤独症教育的非常少。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是微乎其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国内高等学府唯一进行孤独症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已于2004年开办了孤独症教育专业,虽然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有着一定的缺陷,但已然是中国孤独症教育专业的最高学府。因此,为满足社会日益凸显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应该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新方案,用以培养合格的孤独症康复训练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就业拓展道路。

一、《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某些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仍未能跨越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上突显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未能充分反映职业教育要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心理行为康复训练能力和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往课程目标的确定并未与这些教师的基本能力紧密结合。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职业需要

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方面的教材很少,高职本课程一般使用的教材是谢明主编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属于全国特殊师范教育专业课规划教材。此书广泛涉猎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学时有限等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每一种教育康复方法都只能是浅尝辄止。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所有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方法,从而成为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教育康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多是采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案例的图片、视频等材料,或是以课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表现出来,但因为没有对孤独症儿童直接的接触和认识,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及教育训练方法的学习,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不能真正地通过实践教学增长知识和技能。

(四)评价手段的采用未能充分考查学生职业素养

该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多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分析等,不能全面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使得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更不利于能力的养成。

二、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思考

(一)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课程目标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一门新拓展的特殊教育专业课,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课程。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是特殊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如果没有课程目标指引,就容易出现教育康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或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为了突出高职“理论有用、能力为重”的教育原则,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孤独症教师的职业需要,突出技能型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等教育机构所需要的孤独症教育教学方法等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立足职业需要,选取课程内容

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做到立足职业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纯理论”性的内容。目前,国内教育康复机构对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主要内容为:言语与语盲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训练、社会交往、刻板行为干预和认知能力训练等。而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有行为干预、感统训练、结构化教学和应用行为分析等。根据实际的职业需要,可以把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教材中所介绍的语言训练、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内容。除了这些传统内容,还可以把现在较新的训练方法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和地板时光疗法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另外,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从时间安排上,如果是一个学期的总课时是34课时,那么实践课时至少要占12课时;从实训内容上,每一节实训课都有具体的目的、内容、步骤,引导学会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现职教特色,应用教学方法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近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病人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病人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病人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体位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2h变换体位一次。体位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病人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小儿脑瘫病人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 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 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 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 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 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 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 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 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病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习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1康复学科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指导性意见,为康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指明了方向。2016年10月,_中央、_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调整优化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大康复治疗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2016年10月,_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信息系统学、制造科学等多学科人才聚合创新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设立康复辅助器具方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措施,对康复辅具、康复工程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7年1月,_常务会议通过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规定,国家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设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科学研究和应用。2021年7月,_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康复大学,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康复人才;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2021年8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养,强化康复工作人员岗位培训,推进残疾人康复相关职业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科技创新,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2022年4月,_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质量。上述政策法规,为包括康复学科建设在内的康复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2康复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3积极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康复大学建设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康复学科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先后将康复大学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开启了成建制、系统化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康复大学建设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发展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康复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夯实康复资源供给侧基础的关键之举,对于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康复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作为办学建校的重中之重,坚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推动康复学科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康复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具体来说,就是积极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实现医学康复、工程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多领域全覆盖,促进医学模式由“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由“疾病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变。

4抢占康复领域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自从我国在20年前引进现代康复医学以来,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新建的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不断开放。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治疗专门人才严重短缺。

2005年我国康复治疗师需求量约为4万人,至2010年约为6万人。我国现有人口13亿,按照国际标准,应有康复治疗师(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30万人。而目前我国从事工伤康复的专业康复治疗师只有5640人,平均每10万人仅“分摊”名康复师,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2005年11月24日,“内地与香港工伤康复发展交流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工伤康复论坛”在广州召开,国内外60多位知名工伤康复专家与会,他们透露的上述数字令人关注。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与“保健”、“预防”、“治疗”并列,作为人类医疗卫生事业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目的是使伤病员和残疾人尽量恢复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或能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医学在医疗上的实践要靠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来实施,其中康复治疗师负责执行具体的康复治疗任务,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康复治疗人才培养亟待提速

专家强调,由于康复医疗的特点,在整个康复医疗团队中,康复治疗师占有中坚、基础的地位。康复治疗的基本手段是各种非药物、非手术性质的功能训练,因此可以说没有康复治疗师,就没有康复治疗,没有康复治疗,就不可能有患者快速而充分的康复。

专家指出,康复治疗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人才供不应求,还有专业教育的“起点低”、“不规范”、“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而正规的康复治疗本科教育才刚刚起步,人才培养落后西方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设立学系或专科培养康复治疗师。经数十年发展,此项教育已普及至世界各国,培养的学生一般为4年制大学本科毕业,授予理学士学位。许多国家要求学生毕业后经过全国性的专业学会注册登记后,才能从事康复治疗工作。近年来,欧美开始提倡物理治疗专业开展6年制本硕连读,学生毕业后可获硕士学位。

康复师的主要职责

康复治疗是涵盖青少年保健、“亚健康”人群康复和中老年康复保健的综合性行业,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今后的医学发展方向,不仅要求医生会治病,而且要求让病人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能力,简单说就是要提高病人临床痊愈以后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专业人才标准有以下特点:强调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既要有熟练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首先能满足日常康复治疗技术工作的要求,日后能力的培养(如科研、教学、管理)可在上岗后通过继续教育加以提高;一专多能,技术应当多能,既会物理治疗,又会作业治疗,也能做部分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同时应有一专,一般来说应专在物理治疗上,也可以专在作业治疗上,有的根据需要进行定向培养;独立与协作,要求有独立工作能力,也要求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以及善于利用社会上的可用的资源,帮助病人全面康复。

专家指出,康复师的分工将越来越细,如康复保健、社区康复、戒毒康复和老年人服务、听力语言康复、儿童康复训练师、艺术康复、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康复训练等,内容十分广泛。康复师的工作是让病人理解“健康”的整体性概念,使其接受治疗及指导之后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不再需要经常看医师。康复师的工作不仅是暂时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必须尽可能让病人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诊所治病。许多病人仍然把痊愈的责任交给医师,自己却不想改变饮食或生活方式以得到真正的健康,康复师的责任就是要让病人了解健康的真相及其全貌,给病人传输“健康根源在于一个身心灵健全的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得到健康”的概念。任何一家想不断发展、壮大的医院都将需要大批的康复医疗人员,所以康复专业是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只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业一般没有问题,而且出路较多,毕业生可以当一名教员或一名康复专业护理人员,也可以独自经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前途不会比任何临床专业的学生差。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标准

国外的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大多数为大学本科(4年)学制,毕业授予理学士学位,少数仍为大学专科(3年)学制,我国_编订的康复治疗师准入标准定位为大专以上学历。

对康复治疗师的岗位来说,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并不算高。因为康复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是综合康复治疗,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包括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手段、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与训练训练、手工艺、认知训练等,治疗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运用需要有大专以上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好好掌握,而且康复治疗这项专业工作社会性很强,要求治疗人员在个性上、心理上比较成熟,社会生活要稍有阅历,不能太嫩或幼稚。如果只有中专学历,势必无法胜任工作。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 专业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 康复治疗学; 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需求不再局限于生命的延长,而是注重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功能的恢复等,很多社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综合性医院等部门对康复治疗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中医药学院校增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开办不仅使学校办学结构逐步优化,也标志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有利于人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培养。下面就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变化存在的不足进行探析和阐述,以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是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2008年教学计划的资料,该计划通过了讨论和专家论证后进行修订,分别按照专业课门数、教学计划中的学时、专业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课程的学时等进行分配和比较,然后分析和研究该教学计划,并从中得到教学改革中的教训,总结经验。

研究方法

将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计划资料和其他优秀的院校相比较,通过跟康复治疗专业发展最好的院校比较,分析和查找自身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改革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的目的,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康复专业化技术人才。

2 结果

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2012年的康复治疗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均进行了削减,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基本不变。总课时数跟2008年的设置减少了208个学时,主要是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课时减少了许多,其次是学科基础课程减少了108个学时,这类课程可以统一归纳为理论课程。但在实践课程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践学时增加到了384学时,和2008年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由于学科基础课程学时转变,直接影响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变化,主要涉及到的专业课程是运动疗法技术学、理疗学、临床康复学、作业治疗学和语言治疗学等内容,上述几门主要专业课的总学时数还是保持跟原先一致。

跟康复治疗学专业水平较高的学院进行比较

经调查,在该高等院校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总课程学时跟我校2012年的相应专业总课程学时相当,但经过仔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康复治疗专业的总课时数、专业课实践课时数和专业课实践课占总课时数的比例等要明显高于笔者所在学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课时计划上的差异。另外,该康复治疗学专业院校与笔者所在学校的中医康复专业在课程类别上基本一致,但从课程科目来看,该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课将运动疗法技术学、语言治疗学、理疗学、作业治疗学和康复医学评价均融入了传统康复治疗科目中的内容,而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在手法治疗、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肺系统康复等课程中仅仅教授现代康复技术,并未能将其更好融合。

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之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康复治疗专业2012年的学时计划和2008年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别,虽然专业课程的类别以及专业课教学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理论基础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8年,理论基础课程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实践课程,而在2012年,理论基础课程的比重要远低于实践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时计划更为科学。而虽然学校进行了课时改革,让课时计划更为科学,但与其他院校中较为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不同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传统课程知识与现代新技术在课程教育中的融合程度等方面。因此,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够迈入优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行列。

3 讨论

通过对学校课程改革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经过课程改革后,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更为科学实用,但与其他院校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经过对目前差异的对比分析发现,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才能够让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康复治疗人才。

对重复性较大的课程进行合并

由于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中出现的针灸学、推拿学等很多课程在内容方面都源于相同的中医理论,这就造成了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的重复,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课程,就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这类课程的设置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需作基本了解即可,对康复治疗来说起到的只是理论上的辅助作用。因此,可以将原有的中医特色课程融合为中医基础课程、中药方剂学和针灸推拿学等,让课程种类减少,这类课程的归纳总结性更强,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出现。

增加必要课程类别

由上文可知,笔者所在学校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规划和设计上相比原有的专业课程设计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将原先的课程进行了精简,消除了原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并且尽最大可能性完善了院校的课程设置。而在一些重复性的课程类别得到了精简的同时,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还需要增加必要的科目,来达到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康复治疗知识的目的。比如新增加的肌肉骨骼康复学和内外科疾患康复学两科目,就是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运动损伤康复和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基本理论,在当今的康复治疗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1-2]。同时,为了体现学校培养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在课程培养设置上也更应该融合运动医学的相关课程,更好的体现传统治疗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让学校培养的康复治疗人才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得到应用。

引入现代最新的康复治疗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科技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被运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3-4]。特别是许多先进的康复器械,在当今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时,不但要保证传统中医的课时量,充分突出了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特色的同时,还要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内容添加其中,突出康复治疗学专业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现代的医学康复治疗面向现代化发展,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是未来医学治疗领域发展的重点,必须要将其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现代康复治疗器械,以供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拥有更完善的康复治疗技能[5-6]。

增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培养方案中融入了多种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为培养更多、更全面的康复治疗人才提供帮助,跟其他类似学科院校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初步掌握和学习到各种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可以弥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中仍存在很多设置漏洞,其中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和专业课时较少,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跟实践课时较少,导致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而康复治疗学属于一种动手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那么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7-8]。虽然说目前学校的实践课程比重相比于以往增加了许多,但仍需要继续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

所以针对目前学校的康复治疗学课程的设置问题,需要加强改进和优化。首先要在原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特色基础上增添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重点要关注的是实践课程教学。增加专业课时,重点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课时增加,同时将专业基础课时减少,从整体上保证所占比例的平衡。其次要将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增加,主要是针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增加其在专业课时中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康复治疗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加强和完善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中医康复课时量等。

参考文献

[1]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12,12(2):19-25.

[2]陈建,徐国栋,杨翼.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5):682-684.

[3]朱燕.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J].中国康复,2011,4(5):321-322.

[4]陈艳,潘翠环.国内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992-995.

[5]王尊,王磊,顾一煌,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康复,2012,5(6):316-317.

[6]唐巍,胡玲,倪朝民,等.中医药院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4):367-370.

[7]郭新荣,张卫华.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第二届规范化教学及研讨会论文集,2009:100-103.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8版)和(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收录的与骨科加速康复研究相关的文献;②文章同时包含加速康复及骨科两个主题的内容,其中临床试验型研究及观察性研究对加速康复流程有具体描述、有实际临床数据;③能获取全文的文献。

排除标准

①会议论文;②学位论文;③个案报道;④征稿、会议、活动通知;⑤外文编译文献。

检索策略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质量控制

对检索出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共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文章题目和摘要进行筛选,如有分歧请第3人进行判断。统计学方法用Excel2010版对提取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图表制作。主要从对发表年份、发表期刊(刊载纳入文献数量排名前11的主要期刊)、基金资助、文献类型与主题、评价指标方面进行量化描述。文献计量采用文献篇数和百分比进行表述。

2结果

文献检索结果

合计筛选出文献649篇,剔除重复文献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35篇。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

文献计量及年发文量分析

本研究最终筛选纳入有效文献135篇,其中北大核心49篇。近10年来,我国加速康复骨科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并非逐年增长。2009年开始有骨科加速康复的相关文献发表在我国核心期刊上,相关研究初步发展起来,2011年—2013年发文量缓慢上升,到2014年有所下降,而后发文量开始快速增长,2015年至今所发表的文献占总发文量的。见图2。

地区分布情况

135篇文献分布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发文数量大于10篇的有四川省、江苏省。见表1。

发表期刊情况

135篇文献分别刊载于56本期刊上。《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刊载文章数量最多,其次为《华西医学》《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基金资助情况

135篇文章_有48篇()获36项不同级别的基金资助,其中8篇()获国家级基金资助(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篇()获省部级基金支持,2篇()获市局级课题基金支持,10篇()获市厅级基金支持,10篇()获院校基金资助,4篇()获社会基金支持;基金支持数量为2个或以上的文献有9篇。2011年发表的2篇文献中有1篇获市厅级基金支持,其后每年有基金支持的文章不超过当年发文量的一半。2017年获基金支持发表文章数占比最多,15篇有基金支持研究的文章发表,占当年发表相关文献总量的,其次为2016年,有7篇有基金支持研究的文章发表,占当年相关文献总量的;见表3。获基金资助最多的为四川省,与该省发文数量最多一致,见表1。

文献类型

纳入研究的135篇文章中,51篇为临床试验型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0篇();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病例报告,共35篇()。二次研究49篇();见表4。近10年来共有1篇骨科加速康复指南、10篇专家共识,涉及了关节置换、脊柱、骨折创伤、骨肿瘤等亚专科。

文献主题分布及评价指标

按亚专科分类,从纳入研究的135篇文章来看,关节置换是骨科加速康复的研究热点主题,其中有69篇()属关节外科研究,其次为创伤骨科研究(23篇,)、脊柱外科研究(21篇,)、运动医学研究(4篇,)。主题包括骨科加速康复的知性行调查、围手术期体液/血液管理、疼痛管理、睡眠管理、血栓管理、切口管理等主题,涉及护理、麻醉、营养、药学、康复等多个专业。86篇临床研究的评价指标多为功能评分(62/86,)、疼痛(52/86,)、住院天数(54/86,)、并发症(56/86,)、下床活动时间(24/86,)、失血量(22/86,)、患者满意度(22/86,)、住院花费(15/86,),还有不良反应、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既有客观指标,又有患者主观感受的对比来说明加速康复在骨科实践的有效性。

3讨论

骨科加速康复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我国骨科加速康复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资助力度不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康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