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优选13篇)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优选13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优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1篇

1、浅谈企业名牌战略

2、现代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及措施再探讨

3、论企业定价工作的市场化问题

4、从汽车销售谈代理制与集团经营

5、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策略

6、服务营销与企业竞争

7、利用需求弹性理论作利润最大化的定量财务分析

8、企业购销合同管理问题探析

9、试论商标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10、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11、论我国发展绿色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12、试论营销再造

13、论现代企业行销谈判

14现代企业定价目标--顾客满意度

15、价格估测法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16、浅谈企业营销市场化标准及实现途径

17、解决销货款拖欠问题之我见

18、销售战略与销售计划的分析研究

19、强化销售队伍是搞好产品营销的关键

20、浅析生产企业如何控制采购要素

21、国际营销新趋势──全球营销

22、服务营销新模型

23、现代营销必须重视广告定位

2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

25、需求弹性对企业价格决策的影响分析

26、企业营销策略浅议

27、决定营销市场因素

28、浅谈企业的营销能力

29、企业营销策略的思考

30、价值工程与广告策略

31、不完全信息下企业的产出决策

32、谈企业如何制定广告费预算

33、新产品营销策划随笔

34、企业营销创新初探

35、实行快速营销的战略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安全分析;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203―03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一直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高校非管理专业学生感兴趣的一门选修课。长期以来,这门课的教学基本上依教材而进行理论内容学习,偶尔开展一两次的课堂讨论,至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训练几乎没有。结果是课堂内容学完后,学生除了能记几个专业术语和几条营销手段外,对这门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再没有突破,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真正遇到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时,常感到十分茫然,无从下手。这也就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很有用,但不知怎么用。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把原来一直沿用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记笔记,最后卷面考试”的教学模式,改变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三个阶段和层次的学习和考核。

一、课堂讲授――结合事例说明

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本科生来说,要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有必要的理论知识积累。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理论知识要系统讲授

通常要求教师讲授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概念准确,逻辑性强,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式教学,也是对教师授课的一般要求。

2.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要结合起来

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教师对重点、难点详细讲解,而对内容较浅、学生凭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完全可以理解的地方,教师稍提一下,留下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自学和进行理解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而非教师满堂灌。

3.教师讲授时要结合事例说明

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教学中,教师要适用例证或例子来验证和具体化所讲授的理论内容,或介绍他人处理某一问题的经验或教训。例子的运用重点在于说明和例证,一般是在事先构建好的理论体系中某一层次或环节,运用已选择好的例子来举例说明。一方面,增进对这些系统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觉得有趣味。

总之,课堂讲授是系统的理论学习必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但它毕竟是一种被动式学习,主要是老师授课、学生听和做笔记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因此,在完成第一阶段学习后,要进入第二阶段学习。

二、课堂讨论――亲验式教学方式

教师在理论知识相应的章节讲授之后,可利用报刊上的文章或新闻报道剪摘要点,也可直接拟题布置,组织和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的组织可依以下程序来进行:

第一步: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容若干章节前或后,布置一个背景、内容较简单,针对性强的小案例及思考题,让学生课后阅读思考,并要求每人写出一份发言提纲或详细的发言稿。

第二步:上讨论课时,给出大约十分钟时间,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换意见,然后请同学上讲台来给全班同学讲述其分析内容。其他同学若有不同意见都可上台来说明,或向发言者提出问题。

第三步:讨论当中,教师要适当引导、提示和鼓励,以调节课堂讨论气氛。如当同学总是对一个问题纠缠不清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大家跳出;或同学都忽视的某一方面,教师要及时点出;当有的同学能提出一个新思路、新见解时,要及时表扬。

第四步:讨论结束前十分钟,教师要对本次课堂讨论作点评、总结,特别是要阐述自己对此案例的分析意见,这也是同学们最想听的部分。

为了提高课堂讨论效果,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还要对课堂讨论记分,并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积极发言、准备充分、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分值较高。对于课堂讨论没有发言的同学则下课后立即收齐他们的准备稿,并作为考评成绩,但分值不应比发言的同学高。

总之,课堂讨论是提高同学学习主动性的好办法,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促使其运用相关的市场营销理论去分析较浅显的事例。虽然它使学生停留在总结和借鉴他人经验教训上,比较强调学生“验证”理论知识,而且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综合性不强,但却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了一个基础。

三、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和具体运用

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单靠传统的理论讲授方法,无论讲解得如何深刻、透彻,始终不能取代当事者在实践中的锻炼和经验积累。

学习了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之后,如果缺乏综合性的实际运用,并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以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所以,还要通过第三阶段学习――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熟练灵活地应用市场营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市场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习这门专业课的目的。

但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这类实践活动很难在大学教育期间安排,硬性地使学生中断理论学习过程,介入实践活动,不是流于形式,便是适得其反。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模拟的、逼真的营销环境,要求学生像实际工作那样去思考问题,从中获得锻炼。所以,笔者认为,应在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学习之后,划出1~2周教学实习时间,专门用来进行营销案例分析的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1.对营销案例的要求

营销案例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所使用的教材或教学资料,它能有效地引导和促成营销案例分析的开展和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对于开展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1)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不是就事论事或是文字说明,而是对一项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说明。可以是揭示事件矛盾运动,可以是说明活动的变化过程等,但至少包含一个问题和一项决策。所以,应把对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说明作为营销案例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进行编写及组织讨论。

(2)案例既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又是对一个真实企业营销活动情景的描述,是确已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录,因此不得虚构与杜撰。

(3)案例是对事实的白描,不得带有撰写者的分析和评论。通常,案例是从决策者的角度编写

的,这样使学生能够处在决策者的地位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4)一个完整的营销案例应具备四个要素:1)目标要素:凡是营销案例分析,都有着为了何目标或目的性的问题,缺乏目的或目标的营销案例分析没有实际意义。2)主体要素:任何一个营销案例都应有事先确定的主体,以其立场、观点来叙述营销实务的过程或运作。3)客体要素:即贸易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数的,但表现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4)背景条件要素:市场营销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之中,有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也有微观的具体时间、地点、涉及人物以及历史沿革等。

2.案例分析的组织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主持人,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所以教师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就营销案例教学全过程来说,它是由下列各阶段构成的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情景描述。即把选择好的营销案例资料先行布置,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案例资料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格、示意图,还可结合运用幻灯、录像等视听手段。情景描述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尤其是长篇叙述或综合性案例,否则不易抓住重点。

第二阶段:问题确定。即阅读之后要确定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由教师归纳概括后,以明确的提问进行,或列出问题附于文字叙述之后,要求学生就此作案例分析。其二是由学生自行归纳和概括。由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程度不同,问题可以隐含在案例各段文字资料之中,也可以完全由学生就情景描述的背景材料确定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第三阶段:因素分析。就事件和所确定的问题,其起因是什么,影响因素如何,便可作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第四阶段:方案选择。根据因素分析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案,相互比较优劣,最后确定最满意方案。

第五阶段:实施方案。围绕所选择的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措施应当比较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第六阶段:效果评估。主要是指对所采取的措施、对事件的作用和影响作优劣成败的评述。在案例教学的初始形式中,简单而完整的效果评估是不可缺少的,且多由教师作说明和分析。随着案例教学的逐步深化,由教师分析转移到学生自行完成。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三、四、五阶段是案例教学的最主要部分,要求学生的分析论述一定要具体,不要只作笼统的概括。要说明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如何做、在何处做,以及由谁做等这些问题。这几个阶段可采用书面叙述和口头表达相结合、课堂讨论和课外讨论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最初可由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如指出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采用措施的周密性等,而后应由学生自行完成。

另外,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分析课程的成败关键,所以进行讨论时,可将学生随机分配或让其自行组合成若干小组,使小组发言与个人发言相结合,指定发言与报名发言相结合。形成习惯后,再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以增加每个人表达意见和锻炼的机会。

3.案例分析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交流过程,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要想保证和提高交流、沟通的效果,进而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选择适当的案例,搜集与案例有关的尽可能多的资料,并对案例作事先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接着要能充分调动课堂讨论的气氛,当好主持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并保证案例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讨论到;还有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索和勇于发表意见,特别是持不同意见者,还应当有意识地让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改革考试;人才培养

《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主要研究卖方的产品和劳务如何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全过程;采用产品研究法、机构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决策研究法、数学研究法和社会研究法等各种方法来解释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系统阐述现代营销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为实现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必须对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试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通过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研究发现,传统的考试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多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出改革,而检验学生学习到知识的最终手段是课程考试,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方法改革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前,《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一般情况下是由任课教师出卷,闭卷考核,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绩构成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作业成绩,平时作业也就是每个章节后面提出的问题,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计算方式,给定学生成绩。因为考试成绩跟保研、就业、评优有着极大关联,导致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不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

2.考试内容片面,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集中在理论知识,而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这情情形,诱发了学生考前找老师划定好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等不良现象,或是学生通过各种关系从往届学生那里找来以前的试卷,学生只要提前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过关。

二、探索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树立教学改革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课程考试方式如果单纯用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看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视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掌握的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单复述,学生的实力在考试中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以前的一次性闭卷考试已经远远不适于目前课程考试的需要。

1.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形式由原来单纯的、一次性期末闭卷考试,改为在期末以开卷形式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境中的实际营销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为题的综合能力。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不可以互相讨论,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

2.考试内容,成绩评定。命题时侧重试题对学生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活跃思路、拓宽知识,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考试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求知识的智育过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考试成绩构成为期末的市场营销大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主要由两次大作业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两次大作业为:做一次市场调查并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英文资料的幻灯片。

三、总结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4篇

运营监测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压力,促进企业精细化和集约化发展,是实现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就从运营监测信息系统相关内容加以分析论述,不断寻求电力企业运营监测的优化策略,以适应市场化企业改革发展需求。

1 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内容

2 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相关概述

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功能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顺应时代进步,必须要提高运营监测信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全面监测,对于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业务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异动实施自动预警和动态监测,这也就是常说的梳理指标体系、构建监测模型、设定指标阈值等方式,对企业运营状态实施在线跟踪。

运营分析,电力企业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技术、核心要素、构建分析模型等方式,实施有效信息的采集,并做好电力市场实时动态的掌握,对未来发展趋势展开预测分析。

协调控制,这一模块主要针对企业运营管理异常设置,它结合了运营分析和全面监测结果的理论依据,综合采用内部协作和横向协同等方法来进行运营异常和运营风险的协调控制。

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将企业运营信息以图形图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它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更加清晰直观的全方位企业管理。全景展示主要包括企业优质服务、基本概况、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热点聚焦、经营管理等内容。

数据资产管理,就是在建立健全数据分级管理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业务数据入口质量评价和管理,不断进行企业运营数据质量水平的提升,深入挖掘数据质量,努力实现企业运营数据资源价值最大化。

综合管理,该模式就是通过业务需求分析,采取报告管理和综合业务管理,实现全面综合管理。这一模块综合性较强,涉及方面较广,其中就包含:人才管理、企业远景规划设计以及体系构建等内容。

电力行业运营监测系统应用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通过运营监测信息系统的利用实现了对固有业务应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是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数据全在线、业务全覆盖运营监测平台与运营数据共享中心的重要举措,实施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活动与核心资源的全方位、全流程监测和运营分析,是发挥电力运营管理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我国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企业行为。

建立企业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是推动我国电力企业治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变革的主要方式、方法,是电力企业实施“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关键。运营监测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电力企业运营效率、效益,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电力发展需求。

3 企业运营监测体系框架

电力企业想要实现运营监测体系建设,人才是基础,只有加强高质高效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推动电力企业运营监测业务发展,相较于普通业务条线员工,运营监测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下面根据运营监测核心业务内容要求,将运营监测业务人员能力总结如下。

第一,监测人员需要掌握被监测对象有关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业务分析工作。所谓被监测对象相关业务知识指的是要掌握被监测人员业务基础理论知识、业务开展流程,了解业务管理工作要求,同时还要具有管理业务的经验和水平。

第二,运营监测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在扎实的专业业务理论基础上,才能够熟悉数据库基本理论,了解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使用操作方法,进一步搭建业务信息系统模型分析和监测平台,有效掌握数治理方法。

第三,运营监测人员还应具备业务洞察和分析能力,全面了解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掌握基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理论,掌握数据软件操作、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合理地业务分析。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行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运营监测人员应紧跟时展步伐,大力开展运营监测业务,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集体学习,以高度的热情投身于业务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不断提升监测业务水平。

第四,要对运营监测人员实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运营监测人员涉及的业务内容较为广泛,只有具备优秀的组织沟通能力才能够使运营监测人员在工作当中应对自如。因此,电力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运营监测业务相关培训,让运营监测人员不断加深对业务管理制度的了解,能够熟练进行信息系统操作,展开部门内部分析技能和实践经验分享。

4 提升运营监测管理人员能力策略

提升运营监测人员管理能力

运营监测人员要在熟悉运营监测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掌握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沟通能力,做好能力基础建设。监测人员还应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业务面,掌握被监测对象业务知识,培养自身业务数据获取能力。积极提升自身业务洞察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做好相应工作准备。

培养运营监测人员能力

正确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极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经验,具备现代化科技知识、了解电力行业市场经营管理的人才,构建外向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努力提高企业运营监测中心建设。

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始终坚持实效性原则,围绕高级管理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的核心培养策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运营监测涉及知识面较广,获取专业业务管理经验难度较大。因此,要建立运营监测专家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高级人员作用,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让更多的基础人员掌握业务知识,获得业务管理经验。

建立奖惩机制。利用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相关业务管理和考核办法,量化业务考核目标,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

完善人员遴选机制。大力发展选人用人“阳光工程”严格把好人才选用技术关和质量关,始终坚持以业绩和能力为根本导向,突破各种不良人员选用界限的约束,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通道,使更多优秀人员能够学有所用。

5 结语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资产周转率

营运能力的概念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

2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内涵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要通过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第一,发现企业在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看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状况,并可通过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可发现企业在对资产的营运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可作为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和补充。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

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同总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为:总资产周转率=总周转额(总收入)/总资产平均额。从总资产周转速度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关系,可确定影响全部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如下: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总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见,全部资产周转率的快慢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因为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往往高于其他类资产的周转速度,加速流动资产周转,就会使总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反之则会使总资产周转速度减慢;二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因为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于其他类资产周转速度,所以,企业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越大,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流动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另一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产品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周转期)=计算期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额

计算期天数:为了计算方便,全年按360天计算,全季按90天计算,全月按30天计算。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等于期初资产余额和期末资产余额之和除以2周转额:既可用销售收入,也可用销售成本表示。

可见,影响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因素,一是垫支周转次数;二是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准确地反映了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可周转的次数;成本收入率说明了企业的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当成本收入率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经济效益,此时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越好。

存货周转率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中: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但过高的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管理方面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主要应通过对应收款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进行说明。应收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用来估计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和管理的效率。回收迅速既可以节约资金,也说明企业信用状况好.不易发生坏账损失;一般认为周转率愈高愈好。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另―个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则周转天数愈短愈好。

3结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市场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企业信息使用的经营决策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个良好的营运能力体系的建立、发展和运行,必然会使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顺利进行。企业营运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经营决策者只有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全部信息有着详尽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及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重新规划和调整市场定位,进一步挖掘潜力,最终获得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炳英.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探讨[J].现代商业,2013(18).

[2]林世怡、林华.财务报告和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

[3]何烛竹.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分析[J].2007(33).

[4]霍振芳.关于营运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师,2001.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6篇

一、引言

二、研究假设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Ross关于信号传递的理论认为,公司适度进行债务融资,是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良好的一种体现。

假设2:流动比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流动比率高势必会占用公司过多资产,从而使公司的资产周转率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假设3: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刘洁(2010)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1%水平以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三、研究设计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电力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9日

一、引言

自建国初期以来,电力行业就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因为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与宏观经济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在经济上行的过程中,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而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在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国有控股水平较高,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但电力资本市场在国家规划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强调:要推动民营资本顺利进入金融、能源等领域。可见,伴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电力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目前,西方国家的营运资本管理体系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力求通过内部资本和外部融资的紧密协调,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和健康良好的财务状况。国内许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更多是凭经验行事,没有清晰的营运资本政策,往往仅追求满足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保证资金的暂时性安全。可见,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都亟待高度重视和深度探索。企业的价值提升和蓬勃发展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合理制定和顺利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拟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发现电力这一特殊行业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期对电力行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提升有所帮助。

二、理论分析

(一)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理论。作为营运资本管理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互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会对融资结构产生影响,流动负债的融资策略又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产生制约。一个企业所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结合,就构成了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具体又可分为中庸型、激进型、保守型三大类。(表1)

一些学者通过比较流动资产比率与流动负债比率的差值来界定企业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类型: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

(二)企业价值理论。企业价值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特定的资产综合体,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交换价值,其价值大小由企业获利能力来决定,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获利机会价值的总和。纵观以往文献,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功能的转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资产重组、垄断能力、品牌价值等。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实体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相对价值评估法以及期权定价法等。综合考虑企业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本文在改进实体价值法的基础上采用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

(三)营运资本管理、供-产-销和企业价值。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创造密切相关,营运资本以价值流的形式贯穿于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而企业价值的实现来源于各个环节价值增值的凝结。只有营运资本在产-供-销各环节上实现有效的运动和循环,才能保证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

假设1: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越小,说明企业可以用于长期资产的长期资本相对较多,企业获得较高盈利水平的可能性就较大。此外,过多的流动资产占用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即流动资产比例越低,表明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越激进,企业的盈利水平就越高,也越能提升企业的价值。

假设2: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对电力公司而言,若失信于供应商、员工甚至银行,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压力。此外,短期银行借款比例较大,还会受到利率波动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不断续借短期借款支付的利息高于长期负债利息成本的情况。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3年我国连续上市的电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在进行适当筛选后,最终选取了49家电力上市公司在2009~2013年间的财务数据。本章财务数据大部分搜集于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CCER),并借助EXCEL进行整理。

(三)变量选取。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使用基于市场价值的托宾Q值(TQ)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另外,由于企业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引入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表2)

(四)模型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三种模型,本文结合选取的样本数据情况选定如下模型:

Yit=β0+β1CATit+β2CLTit+β3LNTit+β4LEVit+ui+εit

其中,Yit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TQ值;

CAT为流动资产比率;

CLT为流动负债比率;

LNT为企业规模;

LEV为资产负债率;

β0为截距项,i=1,2,3…N;t=1,2,3…T;

ui为随个体变化而变化的虚拟变量;

εit是其他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归入随机扰动项。

(五)相关性分析。在研究分析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时,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有必要先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样本公司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

由表3可知,企业价值的变量TQ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资产比率(CAT)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符;TQ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负债比率(CLT)正相关,尽管是在5%的水平下显著,与预期不符;企业价值与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财务杠杆的显著性不强。但以上关系只是初步的判断,为了避免潜在多重共线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多元回归结果进行判断。

(六)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表4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决定系数(R2)为,而调整的决定系数(Adjusted R2)为,表明回归模型总体对数据拟合程度较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较强,模型整体效果较好。(表4)

电力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CAT)与企业价值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流动负债比率(CLT)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公司价值越大,即在不影响企业日常运营的情况下,采用激进的投资政策,压缩对流动资产的投资,相应增加企业长期项目的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越激进,企业价值越大,这可能由于政策导向使得那些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短期负债的电力企业可以更好地安排日常经营活动,加快运作,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规模(LNT)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价值反而越小,这是因为电力行业虽然处于一种规模经济状态,但并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的扩张反而造成边际效益的降低,不考虑外界需求而扩张企业是不能提高企业价值的。另一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LEV)与企业价值显示正相关关系,证实了MM理论:债务融资相对权益融资来说具有税收抵税效应,企业价值随财务杠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四、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合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率的总体样本均值为,远低于房地产行业的和建筑业的,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也较为激进,不可否认,这种低比例的流动资产比率与电力行业的特性有关,电力工业属于重工业,资本规模大,长期投资比重较高,营运资金需求量较小。根据实证结果,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企业价值越大,与预期一致。

2、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率均值为,相对于我国六大行业的流动负债比率均值,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较为适中,但融资结构仍有待完善。根据回归结果,营运资本筹资政策与企业价值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性。对此的解释是: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市场经济改革,都被国家高度重视,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而短期负债的筹资成本低,可以在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力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此外,若过度使用企业自发性负债或短借长用,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企业的声誉也随之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3、尽管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通过国有控股比例来影响企业的发展,但许杨、周启清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电力企业价值创造力的高低与控股股权是否国有无直接关系,资本运营才是效率改善的关键。所以,科学、合理地进行营运资本管理,实现供-产-销各环节的协调与高效,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汪芳.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2]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类及其利弊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学报,.

[3]王治安,吴娜.营运资本管理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财会月刊,.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8篇

1、短期偿债能力

2014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与2013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虽数值仍在行业正常标准之内,但明显偏低,人们通常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在2,速动比率在1时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高,因此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不高,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偿债风险。

2、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越小,企业的偿债能力越高,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该高于60%,A公司2014年资产负债率高于60%,所以对于长期偿债的安全性不是很高。而产权比率高于了100%,更加说明了自有资产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不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

3、营运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的营运能力有所降低。

4、盈利能力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集中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与资金运用效率之间的关系,A公司近两年保持稳定,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益较好,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盈利性。权益净利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比率越高,表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在同行业中,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值,盈利较高。

2014年,空调,厨卫及洗衣机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但毛利率增幅不大,电冰箱营业收入有所下将,但毛利率增长,说明2014年对成本的控制有效,国外市场收入也有较高的增长,这一年对海外市场的拓展成效显著,未来也将继续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开发。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9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财务指标

医院财务分析主要是利用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分析模型对会计报表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对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进行筛选将有价值的部分加入到分析当中,最后综合量化分析结果和经过筛选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对医院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其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信息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一) 财务分析的内容

1.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

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反映医院使用资源或资本的效率及其有效性,对医院营运能力的分析能帮助有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医院的财务营运过程中的效果、剖析其中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

2.偿债能力的财务分析

偿债能力的财务分析指医院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是衡量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 揭示医院举债的合理程度、举债经营的效果以及债务偿清的实际能力。偿债能力一般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两大类。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方法是财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医院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地反映了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指标是一定的财务现象的数量或质量的综合反映,一般表示为一系列的财务比率,可分为营运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

运营能力比率的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在这些指标中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医院全部资产综合使用效率的指标,能从总体上反映医院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医院加强了管理,医院运用总资产的效率越高,其运营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医院总资产运用效率低。

偿债能力比率主要有:评价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两个指标,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评价医院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由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公认标准为2,该比率过高可能是有存货积压或滞销,也可能是现金过多造成闲置。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该比率为1比较合适。如果医院速动比率低于1,说明该医院短期偿债能力较差。由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的适宜水平为40%~60%。

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医院不同年度财务报表同一项目的增减变化,说明医院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变动,反映医院财务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两种基本分析方法:横向分析法是指将不同时期财务数据的同一指标进行比较,列出各项变动的金额和百分比,将两个时期的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把前一时期数据作为基数来计算变动百分比。纵向分析法是对不同时期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医院过去不同时期的经营趋势,并对医院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我国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1.报表粉饰,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财务报表分析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的可靠程度并不高。我国部分医院为了获取信贷资金,操作利润,粉饰会计报表,致使信息失真,也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不够充分

部分医院把编制财务报告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有意或无意地遗漏依法必须披露的重要事项,或者故意夸大部分事件,隐瞒部分事实。

(二)财务分析方法上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基本上能反映医院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但比率分析法常常是大量单纯的数量指标的堆砌,而忽视问题性质的剖析,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断医院未来财务状况的绝对标准。

2.趋势分析法。由于用来分析的财务资料所属会计期间不同并且数据没有通过任何处理,所以一旦会计核算方法改变数据之间就是失去了可比性。

三、完善医院财务分析的对策

(一)综合分析提高医院财务分析的层次

将比率与趋势分析结合使用,比率分析法注重静态的数据计算结果,趋势分析法是以连续不同时期的多个同一指标值为标准,与本期报表的实际值进行对比,找出其变化趋势。这两种方法是相联系、相补充的关系,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判断,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否则将失去现实指导意义。

(二)提高医院财务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医院财务分析既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因此,在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化对实证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实际操作性的研究,改变理论滞后与实践、无助于实践的现状,要关注医院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在发挥他们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其理论层次,优化知识结构,传输现财思想和方法,掌握现代信息处理的手段和工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运营战略;电力行业;国际环境

充分运用电力营销理论对我国电力市场的运营进行分析和把握,有助于我国电力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在综合分析我国现有电力企业运营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应对的基本策略提出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在国际背景下分析我国电力企业新的发展路径。

一、我国电力企业运营的基本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已经对经营的基本战略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且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有效的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主要接触的理论有客户让渡价值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市场运营组合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营都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从写阶段的基本情况分析,关于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基本实践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并非收到最为理想的效果,而且随着新形式的出现,新的营销理论继续出现,新的运营战略模式不断显现,应该充分把握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营销战略的创新,在进行营销理论创新的前提下,必须对我国电力营销基本现状进行细微的探讨和反思,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现阶段电力企业营销战略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首先,电力营销战略定位存在缺陷

我国电力企业在世界各国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全盘进行考虑,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营战略在总体上存在定位的缺陷,这种定位主要集中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上,我国电力企业需要的是电力的供应以及电力输出价值的实现,往往经济利益成为了电力企业运营的唯一目标,并未将环保、节能等基本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发展战略,这是存在缺陷的;除此之外,国际化发展定位缺失,现代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国际大市场竞争,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优胜劣汰,才能又有效的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中国电力企业运营战略中并没有这方面的长远愿景,对其自身的定位存在盲点。

(2)其次,各种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战略落实不到位

电力企业的基本运营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起到更加明朗的效果,我们知道,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是在国家宏观管理下的国企式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状态就决定了在管理中会出现一定的缺陷,必经这和个人利益联系不紧密,没有任何员工会将其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或者首要任务来抓,其中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不到位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在很多地方的电力运营过程中,信息化普及程度低,无法进行完全高科技的信息化运行。此外,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中的各项战略在落实中都不能有效的落实,实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这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更加阻碍电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长。

二、强化我国电力企业运营战略的基本措施分析

加强我国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必须对我国现有的电力企业运营基本状态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强化电力企业运营定位,增加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定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决策的随意性,要求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以提升企业抗衡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将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同时,企业的战略定位还为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个目标,使企业不至于在纷乱的市场中迷失自己。因此,企业需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即企业战略定位。电力企业要在国际背景下进行基本的战略定位,要加强电力企业的环保、节能意识,这一定位符合国际市场的基本规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加强并完善,此外,发电企业还要注重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对每一台设备加强经济性分析,不断推行新的节能技术,使用节能型设备,或者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依靠节能工作的深人开展大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竟争能力。

第二,加强电力企业管理,实现运营科学化。

发电企业要注重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对每一台设备加强经济性分析,不断推行新的节能技术,使用节能型设备,或者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依靠节能工作的深人开展大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竟争能力。电力企业要在竞争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并对前沿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研发自由的新技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强化人事管理,积极引进人才,为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电力企业要实现国际化发展路径,必须对其发展战略进行完整的分析,必须结合科学的管理战略和科学的运营战略,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综合能力的比拼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兆凯.浅谈电力营销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5.

[2]应大包.电力营销发展的瓶颈及管理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3]薛陆娟.浅论电力市场营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运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化教学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重点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问题,它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航空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学生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如何通过《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运营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和航空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教师不断总结和探索《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优化《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步骤,进而提高《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以模块化和专题化的形式紧密地追踪行业前沿动态,不断地吸收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过程当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最终形成了该课程的十大核心模块。[1]模块一: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与战略,主要介绍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特点和航空公司战略制定。模块二:航空公司服务与产品开发,介绍航空公司服务与产品开发的特点、流程及方法。模块三:航空公司生产决策与计划,介绍航空公司生产决策与计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模块四:航空公司航班的系统运行,主要介绍航空公司航班的系统运行要素、过程以及航班延误和解决办法。模块五: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以价格管理、航班座位控制管理、座位超售等为视角介绍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模块六:航空公司的成本控制,主要分析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特点以及控制成本的措施。模块七:航空公司主要财务决策,主要介绍航空公司资本运作中融资、财务战略制定、资本结构、飞机融资和资本运作等问题。模块八:航空公司的服务与质量控制,分析航空服务产品要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特性以及航空公司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模块九: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设,主要介绍我国民航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航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块十:航材的采购与库存管理,介绍航材的采购与库存管理的解决方案。

二、基于问题解决导向的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再现一些客观场景,把学生带入到案例场景当中,以研讨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2]在案例教学当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既可以找出成功的经验,又可以得出失败的教训,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考或与别人的交流探讨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维度。案例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先进行细致的材料准备,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定特定的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展开反复地讨论或者辩论,形成思想观点、知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进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和授课当中,需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加大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特色案例库的建设,经过一定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了以下典型案例。案例一: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低成本取胜之道;[3]案例二: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南航借力天合联盟;案例三:新加坡航空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开发解析;案例四:国航航班延误事件纪实:航班延误的原因与治理;案例五:资本运作大师:海航集团的资本超优势运作;案例六: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材库存管理模式分析;案例七:春秋航空公司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解析。

三、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化教学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学习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航空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就业能力,可以对该课程进行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化教学,设计和安排《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航空公司的主要运营业务和相关岗位工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加深对课程的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双向选择面。《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实习可以选择一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航空公司为主要的实习对象,以该单位的运营过程为主线,对实习单位的性质、任务,运营目标的建立及运营长期、短期计划进行全面的了解;熟悉该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与战略;掌握该航空公司服务与产品开发的内容;熟悉该航空公司生产决策与计划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工作;了解该航空公司涉及到的主要财务决策;熟悉该航空公司的服务与质量控制标准;通过实习,基本掌握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会观察,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整理报告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实习内容撰写综合实习报告。

四、结束语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要充分注重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能力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理解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在民航系统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知识上,以模块化和专题化的形式构建学生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能力上,通过基于问题解决导向的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就航空公司运营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综合能力;在综合素质上,通过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化教学满足航空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吴桂平.航空公司运营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张永莉.航空公司收益管理课程的专题化、综合化、实践化[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30(4)57-58.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12篇

一、学习曲线及其应用

企业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降低自己的平均生产成本。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描绘了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随累积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关系(见图)。它表示单位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和累积产量之间成反比关系。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是193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赖特(T.P.wright)博士在飞机制造过程中,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案例的观察、分析、研究,首先发现并提出来的。其后,学习曲线的理论和方法又为许多经营管理学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由图中不难看出,学习曲线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随产品数量的增加逐渐减少;二是标准阶段,这时的学习效应可忽略不计,企业可以用标准时间进行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曲线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组织的,还可以是两种学习效应的叠加。

形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人对设备和生产技术有一个学习与熟悉的过程,生产实践越多,他们的经验越丰富,技术越熟练,完成一定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善,走向成熟,这将使产品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合作伙伴和企业的合作时间越长,他们对企业的了解越全面,提供的协作就可能更及时可靠,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学习曲线示意图

学习曲线现象是改进运营方法所导致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是工人个人改进生产的结果,而且是整个企业自觉努力的结果。学习曲线的变化率取决于机器工作与人工工作的比例。实践表明,当工人的工作时间与机器工作时间的比例为3∶1时(即人工占总生产工时的四分之三)时,学习曲线的(工时改善)变化率,简称学习率,估计为80%比较适当。

学习曲线可以用来估计未来的劳动力需要量和生产能力,估计成本和编制预算,制定计划和安排作业进度。通常适用于新的手工较多的大型产品,或具有很大改进潜力的生产过程,其代价是增加了系统的“刚性”。因此,只有当产品定型、需求稳定增长时,利用学习曲线来促进各部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否则,结果将适得其反。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有多种数学模型,其中传统的、应用比较广泛是对数线性模型,其数学模型如下:YX=Kx-b。

式中:YX――生产第X台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

X――生产的台数

K――生产第一台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

b――幂指数:b=-p/2,p为学习率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解决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企业生产第一台产品的工时为10000小时,学习率为80%,那么,它的第八台产品的工时就等于:

Y8=10000××(小时)

又如,对一位应聘某装配线工作的求职者进行测试,求职者第一次的操作时间为10分钟,第二次的操作时间为9分钟。管理部门认为在操作1000次后大体可以达到稳定状态,录用标准是操作工人应该在4分钟以内完成这项工作,问该求职者是否可以被录用。

不难看出,该求职者的学习效率为9/10=90%;第1000次操作的时候,该求职者的完成时间为:

Y1000=10××分钟

因为分钟

二、运用学习曲线需注意的问题

1.学习曲线的使用有特定的约束条件

学习曲线的使用有特定的约束条件,盲目地接受产业平均学习率有时是很危险的,因为对于不同的企业,有时会有相当不同的学习率,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同时,环境的动态变化中总会有不测因素影响学习规律,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一个著名的事例是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被麦克唐纳兼并。道格拉斯公司曾根据学习曲线估计它的某种新型喷气式飞机成本能够降低,于是对顾客许诺了价格和交货日期。但是飞机在制造过程中不断修改工艺,致使原有学习曲线遭到破坏,也未能实现成本降低,因此遇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不得不被兼并。

另外,影响各企业学习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看生产运作是以设备速率为基础,还是以人的速率为基础。在以设备速率为基础的生产运作中,直接劳动时间减少的机会有限。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产出速度主要取决于设备能力,而不是人的能力;影响学习率的第二个因素是产品的复杂性。复杂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中常有更多的机会来改进工作方法,改变材料,改变工艺流程等,因此学习率会较高。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学习率会更高;影响学习率的第三个因素是资本投人的比率。这是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或设备的改善会使直接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学习曲线发生一些变化。

2.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第13篇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初步分析

A公司的资产总额由年初的611亿元增加到年末的750亿元,相比上年增长。资产总额本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流动资产增加102亿元,非流动资产增加37亿元。流动资产中,增长较大的是货币资金:增长了80亿元,较上年相比增长;其次是应收账款:增长数为亿元,同比增长。非流动资产中,增长较大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增长数为亿元,同比增长;其次是固定资产:增长数为亿元,同比增长。

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流动资产占比越高说明公司经营越灵活,但同时公司应注意自身的稳定性。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由年初的`上升为年末的,公司的资产结构略有调整。相比较来讲,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当年都有增长,其中流动资产的增幅为,非流动资产增幅为,非流动资产增长速度快于流动资产。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较上年相比增加的原因主要系:流动负债增加36亿元,非流动负债增加亿元,所有者权益增加91亿元。可见,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最大。

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来看,流动负债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非流动负债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所有者权益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由此可见,该公司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非常强,相应的该公司面临的偿债压力大,财务风险水平较高。

(2)资产及负债主要项目分析

①货币资金及其质量分析

A公司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在缓慢递增,说明该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有较充裕的货币资金,可满足公司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动机。但在公司筹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仍持有过多的货币资金,表明公司存在资金闲置问题,应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②应收账款及其质量分析

应收账款由2012年的降至2014年的,相对于同行业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资金的可用水平较高。

③存货及其质量分析

存货同比增长了,在总资产中由2013年的下降至2014年年末的,表明2014年存货的周转速度加快,销售状况比较好。

④预收账款分析

预收账款相对于2013年增长了,从绝对额来看,预收账款增长了7亿元,预收账款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公司营业收入相比2013年增长了,可见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和预收账款几乎以一致的趋势上升,表明公司的预收账款越多,其产品越受市场青睐,未来收入增长的也越快。

2、利润表分析

2014年A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8亿,相比2013年增长了22亿,增长幅度较大。2014年,营业成本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2013年的下降到,公司内部营业成本的控制能力在上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也都较2013年都有所增加,利润的增加得益于对成本费用的控制。

3.现金流量表分析

(1)经营活动

201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70亿,同比增长,主要原因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增长幅度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长幅度,表明公司营业能力增强且营业收入回款好,未来发生坏账风险小。

(2)投资活动

201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3,251,076,,同比减少,主要系该公司2014年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增加,可见公司在扩张方面的努力与尝试,这一举措使公司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潜力增强。

(3)筹资活动

2014年该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较同期增加,与2013年相比急速上升,表明公司自有资金不足,公司债务负担较重,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

总体而言,A公司2014年现金流量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说明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该公司各项产品近年来迅速占领市场,销售量快速上升,表现为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的增加,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仍需大量追加投资,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尚无法满足投资需求,需要依靠外部筹集必要的资金作为补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范文(优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