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合集7篇)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合集7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合集7篇)

微信扫码分享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1篇

短评是评论的一种,以篇幅短小精干而得名。短评是相对于长篇评论而言,短评不要求材料深入细致,但是观点可以深刻,发人深省。

短评可以分为时事短评,新闻短评,文艺短评等等。题材方面不拘一格,可以针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褒扬,或批判,或肯定,或否定等等,并简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和证据。这就是短评。

在写作方面,短评应当具备三部分内容。第一,就是针对什么发表评论。第二,就是怎样评论?也就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就是要注意内容简短,篇幅短小。但论述观点也应当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范文:

1、首先开头第一段应该采用或简述的方式,叙述这些新闻的来源,以及主要的事实;

2、第二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从某事件的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说明反面的危害性、或者不对之处,或者走向反面的必然结果,可以事实也可以理论。

3、再者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4、最后结尾,引用论点结束新闻短评即可。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2篇

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篇重构的概念,分析了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英译过程中的语篇重构现象、企业外宣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基本信息传达,而且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影晌力的传递、因此企业外宣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表达和传递信息,还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作出调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外宣材料时被其所传递的企业信息所吸引,继而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因此,译者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要对原文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语篇重构、包括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的顺应、语言风格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文化现象的顺应以及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的顺应、同时译者为了达到以上这些顺应的目的,选择顺应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原文从词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以及内容上进行重构。

对于企业的外宣翻译,只有设身处地地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翻译,巧妙地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激发读者付诸行动,为企业的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3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2、2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3 顺应论简介

3、1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3、1、1 变异

3、1、2商讨性

3、1、3 顺应

3、2顺应论的两个分析维度

3、2、1语境因素的顺应

3、2、2语言结构顺应

3、3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4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4、1企业外宣翻译的文本和语言特点

4、2语篇重构的概念

4、3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形式的语篇重构

4、3、1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3、2语言风格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4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内容的语篇重构

4、4、1心理世界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2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3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5 结论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4篇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 WorkingDocument 1) (1987, 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地选择的过程、他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并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1998年,阿萨卡瑟(Asa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 )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1999年,在他的专着《语用学新解》(Understaning Pragmatics)中,维索尔伦强调了语用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顺应论走向成熟、该书主张把语用学当作一种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学者将语用学看作语言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看法,而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视角或纵观,贯穿于语言学研究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可以照应到语言的各个层次、运用这一视角,可以研究不同的语言材料、这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可以为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用分析,也为语用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5篇

A.材料为主:

概括材料中的背景,材料中有什么写什么。交代发文事由自然引入主体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到问题、影响、原因、政策背景等各种情况,注意识别,凝练书写。

B.自拟为辅:

评价型:对于热点事件进行简单评价,得出核心观点结论之后,自然引入主体部分。

电影《诺丁山》海报

语篇研究的重要性最早在英国得到关注。Halliday的Cohesion in English和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两部书为语篇研究提供了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系统功能的研究方法。(袁欣:《情景语境与对白的连贯性》,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2月号中旬刊)反映生活的电影对白语篇非常生动鲜活地体现现实世界人们的语言交流,本文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来尝试对电影对白语篇进行分析,证明语境理论在分析语篇连贯性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语境

1964年,韩礼德在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提出“语域”这一概念, 并明确指出:语域是情景语境的具体表现。他说:在任何一个情景语境里,有三个变量影响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为语场、语旨和语式,这就是韩礼德语域理论的雏形。(Halliday, . The users and uses of language. In , …&P..Steven(eds.)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1964.)语境, 特别是情景语境,对应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话语范围(语场)对应概念功能, 话语方式(语式)对应语篇功能,话语基调(语旨)对应人际功能。(Halliday, .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33页)语场决定了交际的性质和话语的主要范围;语式指语篇使用的是书面语形式还是口语形式等;语旨反映一方通过何种方式向另一方介绍他的所见所闻,表明双方因社会角色不同交流方式亦不同。

二、语篇连贯性

语篇被界定为一段有意义的连贯话语。胡壮麟认为,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即语篇之所以能成为语篇在于它的语篇性(textuality),并非在于它的语法性(grammaticality)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页)Halliday&Hasan并没有提出连贯(coherence)这个术语,而是用了语篇性(textur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他们认为语域连贯和衔接共同决定语篇连贯。语域连贯指的就是语场,语式和语旨的连贯。在非标记情况下,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会使语篇失去连贯性:

1. 前面说的是一个话题,而后面转到另一个话题;

2. 前面使用非正式语言,而后面则使用正式语言;

3. 前面用第一人称,后面用第三人称;

4. 前面是会话语类,后面是叙事语类。(Halliday, . & Hasan, R. 1976/2001,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4页)

三、电影对白语篇分析举例

Mr. Thacker: Yes, Miss Scott, Are there any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two of you might be more than just good friends?

Anna: I hope there would be, but no, I’m assured there aren’t

Mr. Thacker: I was just wondering if it turned out uh ..that this person. I was wondering if Mr. Thacker realized he had been a daft prick, and got down his knees and begged you to reconsider, whether you would, in fact, then reconsider?

Anna: Yes, I believe I would.

Mr. Thacker: That’s very good news. Um… The readers of Horse and Hound will be absolutely delighted.

分析影响情景语境的变量:

话语范围: 威廉萨克假扮记者试图挽回安娜。

话语基调:明星与普通商人,两者有一定的社会距离。

话语方式: 绅士与淑女的对话, 正式的, 面对面地交流。

在这段简短的对白中,萨克并没有直接对安娜表达自己的歉意,而是冒充记者以第三者的身份问安娜能否原谅自己做出的愚蠢决定。当安娜表示原谅后,萨克内心激动欣喜,但考虑到安娜的特殊身份是明星,在记者的镁光灯下,只能有所顾忌,不便公布自己便是这个感情愚钝的英国人,只能幽默地说这是本刊观众都愿意听到的好消息。该语篇很好地体现了影响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的要求, 是符合情景语境的, 是连贯的。语篇话题(挽回安娜)始终保持一致,采取较为正式的语言,始终以记者身份第一人称形式提问,属于会话语类。就对应话语范围的概念功能而言, 这篇对话使用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表明萨克内心很焦虑,担心安娜会因为他曾经的拒绝而拒绝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关系。安娜的回答也主要是展示了自己的心理过程,像believe, hope 表达出自己对萨克先生感情的坚定并渴望真正的爱情,隐忍而心酸。被炫目却虚幻的名气包裹得太久,安娜已经懂得为真实的自己而活。两人的话语都符合各自的角色。总的来讲这篇对白语篇是连贯的。

由上可见,语篇与情景语境之间有密切相关性,把语篇作为整体来考虑,并且把语篇与语言环境相联系可以打破仅从词汇和语法等角度衡量语篇连贯的限制。本文通过对电影《诺丁山》对白语篇情景语境的分析及其对应的三大元功能在语言中表现为例,以证明系统功能主义的情景语境不仅有助于分析语篇连贯性, 而且对剖析人物性格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20xx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申论应用文之短评写作 “如同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就是够不着。”这是某位文笔很优秀的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应用文题目的短评写作的感受。应用文写作是公务员考试为了增加考试区分度而精心设计的题目。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多年的申论真题研究发现,写好申论应用文中的短评,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笔。

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问题,代表部门发言的一种评论。相比于社论,短评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更具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的特点。

一、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论点应当集中、鲜明、新颖、吸引人,论述不仅力求“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还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有新的角度、新的论据、新的表述方式,并以此给人以新的启迪。 写短评要善于围绕中心工作提出论题,从具体、新颖、多样的角度立论,力戒言论的一般化和公式化。至于一篇言论究竟选取哪个角度为宜,这要根据读者关心的问题,根据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

短评是以报道所提供的新鲜事实为由头、依托或论据,旨在画龙点睛,就实论虚,就事论理,从政策法规上、思想上、理论上揭示事物意义,通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联系,升华人们的认识,深化报道思想,以达到依托个别、引导一般的目的。

今天我方观点是愚公应该搬家。理由如下:

第一点是从原著中总结出来的。众所周知《愚公移山》出于《列子汤问》它的前篇是“淮南的橘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它的后篇是“夸父追日”很显然原著是要通过这三篇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一味蛮干。愚公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

第二点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现代社会是追求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便捷而明确的方法和思路处理事件。我方所说的搬家并不是逃避而是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方式来使我们解决困难事半功倍。

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运用搬家这种便捷高效的方式才能更轻松不至于活得那么累。 山不转水要转水不转了人要转面临如此两座大山毫无疑问愚公应该搬家。

论文题目: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6篇

首先是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叙述要概括简明,描写要鲜活,议论要深刻,这就是新闻短评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写作要求:

1、叙述要概括、简明,并且要特别注重叙述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其中,故事性要求有必要的悬念和一波三折的情节;情感性要求在叙述事件时进行适当的煽情,以引起受众的共鸣。

2、描写要鲜活。在新闻评论中,特别注重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或过程的描写,以较强的现场感和动态感服务于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更服务于对评沦主题的论述。

3、议论要深刻。新闻评论是论点、论据、论证一应俱全的论说文体,所有的语言要素与表达手法都为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和论证的过程服务。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 第7篇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黑龙江,外语学刊、2002 (3) :7—11。

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2012。

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J]、北京‘外语教学、1992 (1) ; 19—25。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胡芳毅,贾占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 ?上海,上海翻译、2010⑴:23—28。

蒋澄生,廖定中、《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 (1) : 68—71。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 2007⑶:123—126。

刘恩祥,刘颖,李哲、《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一基于广告语言的分析》[J]、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70—73。

卢立程《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的语篇重构》[J]、肇庆,肇庆学院学报、2007⑶:53—56。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30—232。

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一“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61—66。

孙炬、《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 :51—55。

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6):50—52。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南京,外语研究、2005(4) :55—59。

叶丽萍《顺应论在企业简介汉英翻译中的应用》、2012,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张运桥,严敏芬、《语用三观: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J]、广州,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 :36—38。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文学短评的格式及范文(合集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