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访问
100
微信扫码分享
身边的同学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医学的时候,不免谈到两个字,“偶然”。这种“偶然”的说法总难免会流露出或多或少的被动性,也容易滋养出这样的误导:难道选择治病救人是被动而为的吗?事实不然,孟子说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力所能及,治病救人都是发自内心最朴素的情感,而学医恰恰是让人遵从本性,让人在遇到生命骤然流逝时,能够少一些无奈,多一些践行本性的从容。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明医学不但是践行本性的而且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道通途,因此或许可以这样说:选择医学的任何偶然都将引导到践行人性至善的必然中。
从选择医学到投入医学,我们始终不曾停歇地追问,医学是什么?!也许初进中山医时,图书馆前门的对联只是不起眼的装饰,但在中山医的日子越长,那份对联的分量就会越重,“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那是中山医的医魂啊!可是只要注意甄别你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背道而驰了,他的医术也许很高明、他的头衔也许很多、他的履历也许很厚实,但他已经称不上是医生了,他忘记了当年在医学院读医时,首先学的是做人,而后才是医术,他忘记了医学的真正本质是“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他在技术、名利的诱惑下最终失守,沦为了“医匠”,一个没有医魂的手艺人。
这也许将引起另外一个争议,将医术锤炼得更精湛,引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治疗,让人的生命更有质量难道是错误的吗?医学是科学本身没错,但却容易将医生引进一个误区:不把病人当人,只看做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包括把病人与亲情隔离开来的医院体制,医患之间的没有交流,对于病人的体验毫不关心,等等。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一昧地强调医术科学是危险的,在“以人为本”观念的缺失下,哪个患者愿意把生命付托给一个手持手术刀的匠人?
这里并不是把医德跟医术(科学)割裂开来,我认为两者互为表里,医术是医生在践行医德时的其中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外在表现方式,而医术的全部内核都在于医德。如果一定要有主次之分的话,我认为医德第一,医术第二,理由在于平庸的医生面对生命骤逝时或许将表现得无能为力,但是无德的“名医”却有机会去践踏一个人生命的尊严,后者,是可忍孰不可忍!
医学是人文的!如果把医学比作一个鲜活的人的话,人文素养就是这个人的主要生命征,有了人文素养,医学才有温度,才是能够温暖人心给人带来福音的神圣事业。但是,现在却面临着让人忧心忡忡的现状,现代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被放在极次要的位置,医德的培育被放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医学生或每日煎熬于各种学科考核中,或对自己未来的“钱”途忧心忡忡,哪有“空闲”管什么“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远大抱负”?
我认为现代医学教育在这个方面是需要深刻自省的。
1时代进步要求医务人员有更高的医学伦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市场经济引入医疗卫生行业,传统的义务论、美德论受到严峻的挑战,带来了如何协调医患关系中服务与公益、医际关系中协作与竞争、医社关系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求提高医生的技术素质,而且更加强调医务人员的伦理素质。
2目前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不高的原因
1999年5月召开的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中国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伦理价值观,为何没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职业行为道德准则?经过研讨,与会者认为:首先,它说明我们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还存在问题,缺乏合乎规律的层次衔接,能为多数人接受、且适应现实状况的道德观念与教育的局面,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建立。其次,它表明仅靠在校期间的伦理教育还不够,还必须加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道德教育以及相关的伦理、法律之规范和制约。
综上所述,以往医院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不完善和实效差的弱点,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改革和21世纪医学服务的新需要。
3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医院医学伦理教育新模式
医院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属于继续教育的一个内容,因而方法方式、内容侧重等应有别于学校。医院与医学院校合作开展教学研宄,避免简单重复学校教过的课程,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更高的层次;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注重能力的培养,使临床基地的教育与学校教学融为一体。
营造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医院实行伦理化管理医院在制定规章制度、落实管理目标、协调抢救措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医学伦理学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创造一个重视医学伦理学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融入医学伦理学理念,促使其成为医务人员内心认同的价值观。
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素质医院的伦理化管理要求医院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医学伦理素质。医院管理者在医疗活动中肩负着决策、领导、指挥、服务等使命,医院管理者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所辖部门的道德状况,同时也是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医德规范以及客观考核的保证。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素质如何、对医学伦理学的重视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效果。因此,应注意不断加强对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为实现医院伦理化管理、促使医务人员重视医学伦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做法是:设置对医院管理者选择、升迀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关:建立健全对管理干部的道德监督制约机制;对医院管理者进行现代医学伦理学培训等。
实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主体——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应成为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主体机构并负责具体实施。因为:
(1)医院伦理委员会能把医学实践和医学伦理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医学伦理学根植于医学实践,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医学专家、伦理学家、律师、热心伦理的病人代表等,由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是最合适不过的;
(3)医院伦理委员会有足够的教学科研力量,并且他们处于临床第一线,了解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伦理教育需求,开展教学研宄,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在医院进行系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时间都不是很长,经验还不够,要使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加强教育理论研宄尤为重要,以医院伦理委员会这一常设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多种形式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还可以避免过去医德医风教育的一些弊端,并且在营造医院的医学伦理氛围方面发挥作用。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下设立专门的教学小组,负责:
(1)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研宄。针对医学实践中出现的医学伦理的新问题、新矛盾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展开研宄,寻找对策,为医务人员做出指引。
(2)与医学院校合作开展教学研宄,以使医院的医学伦理教学与学校教学相衔接。
(3)根据社会和医学实践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写医学伦理学继续教育的教材。
(4)教学实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有关考核结果交医院管理部门,作为医务人员晋升、奖惩等的参考依据。
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过去的医院伦理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医德医风的提倡和宣传上,事实上医学伦理学的建设内涵比职业道德的建设要丰富得多。医学伦理素质是从医者解决医学伦理学问题的认知、判断、价值决策、情感、作风、破解难题能力、优化选择智慧等综合医伦素养和品质。而医德医风主要是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其主体和内涵显然只是医伦素质的一部分。因此医院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要拓展,以实用性为主,尽量贴近临床、社会需求、注意与学校的教育相衔接,教学内容应包括医学伦理观、生命伦理学等。
教学方法可以参考学校的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方法为主,着重能力的培养。医学伦理学与临床专业技能的学习相结合,把医学伦理学理论与临床诊疗过程,把伦理判断与医疗技术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在讲解各项技术内容的同时,向学生提出各种技术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伦理社会问题及应有的对策。此外,要针对医务人员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定期上小课、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答疑解惑。
教育的层次性。
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对象构成较医学院校要复杂。由于个人素质的多层次性,教育基础、文化构成的差异性以及所从事工作的特性不同,决定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层次性。必须区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分工的医务人员的差别,在不同层次上采取不同的医学伦理教育,既有体现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先进性,也要体现医学职业道德的广泛性。
住院医生.住院医生是临床医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刚离开学校,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缺少的是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针对住院医生的特点及需要掌握的伦理技能,制订教学计划,定期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有关医患关系、临床伦理、生命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伦理推理和决策能力为主。住院医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列为继续教育必修课。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各科室轮转过程中,学习各临床学科在诊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临床伦理问题和处理医患关系。并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形成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建立临床思维及增强处理复杂伦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住院医生又是去带教(实习生、见习生)的理想和现实的人选,因为医院的医疗工作比较繁忙,住院医生的带教能力往往被忽视。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使住院医生的带教能力真正作为一个重要方向来培养,必须加强对住院医生的医学伦理学带教技能学习的领导和管理。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临床带教老师组织专门讲座示范有关将临床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的技能,并将此种技能的考核也纳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中去。
中高级医务人员。教育要注重理论性,深刻性。在形式上应尽量将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相结合,自学和讲座相结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兴领域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生命伦理学等为主,使他们的医学伦理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根据中高级医务人员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又是施教者的特点,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教师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品德和医术直接影响下级医务人员的成长,以便在日常的医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使优良的医德传统通过各项业务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下级医务人员。
医院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论文
5月召开的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中国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伦理价值观,为何没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职业行为道德准则?经过研讨,与会者认为:首先,它说明我们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还存在问题,缺乏合乎规律的层次衔接,能为多数人接受、且适应现实状况的道德观念与教育的局面,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建立。其次,它表明仅靠在校期间的伦理教育还不够,还必须加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道德教育以及相关的伦理、法律之规范和制约。
营造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良好氛围医院实行伦理化管理^医院在制定规章制度、落实管理目标、协调抢救措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医学伦理学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创造一个重视医学伦理学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融入医学伦理学理念,促使其成为医务人员内心认同的价值观。
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素质^医院的伦理化管理要求医院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医学伦理素质。医院管理者在医疗活动中肩负着决策、领导、指挥、服务等使命,医院管理者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所辖部门的道德状况,同时也是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医德规范以及客观考核的保证。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素质如何、对医学伦理学的重视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效果。因此,应注意不断加强对医院管理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为实现医院伦理化管理、促使医务人员重视医学伦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做法是:设置对医院管理者选择、升迀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关:建立健全对管理干部的道德监督制约机制;对医院管理者进行现代医学伦理学培训等。
实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主体——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应成为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主体机构并负责具体实施。因为:(1)医院伦理委员会能把医学实践和医学伦理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医学伦理学根植于医学实践,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2)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医学专家、伦理学家、律师、热心伦理的病人代表等,由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是最合适不过的;G)医院伦理委员会有足够的教学科研力量,并且他们处于临床第一线,了解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伦理教育需求,开展教学研宄,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在医院进行系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时间都不是很长,经验还不够,要使医院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加强教育理论研宄尤为重要,以医院伦理委员会这一常设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多种形式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还可以避免过去政治运动式医德医风教育的一些弊端,并且在营造医院的医学伦理氛围方面发挥作用。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下设立专门的教学小组,负责:1)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研宄。针对医学实践中出现的医学伦理的新问题、新矛盾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展开研宄,寻找对策,为医务人员做出指引。(2)与医学院校合作开展教学研宄,以使医院的医学伦理教学与学校教学相衔接。G)根据社会和医学实践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写医学伦理学继续教育的教材。(4)教学实施。(5)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有关考核结果交医院管理部门,作为医务人员晋升、奖惩等的参考依据。
就学科的内在意义而言,医学伦理学无疑是通向医学内部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桥梁。
伦理学本身就是人文学科,医学伦理学讨论的医患关系、患者权利如知情同意权、隐私和保密不受到伤害等问题,与医疗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而辅助生殖技术、基因组研究、器官移植等则本身就是技术问题。
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沟通两个学科的桥梁作用,医学伦理学还是一个防止技术迷失的平衡器,其强调的原则,对改善当下社会的医德医风状况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它本身就是行业的标准[3]。
正因如此,在医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现实的情况是医学伦理学在医学院教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并不突出,许多医学院并没有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这种情况的存在表明,我们对医学人文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技术主义的迷失在医学领域里也同样存在。
技术至上本身并没有错,但忽视医学的人文特征表明对医学的认识是不够完整的。
同时,对于医德医风问题,不能说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就可以解除这一顽症,但是医学伦理学毕竟有助于医学院的学生认识到医德医风与医技的密不可分性。
所以,笔者认为,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是医学内在规律的需要,有助于推进医德医风水准的提高。
医师循证医学伦理学减少临床不确定性论文
临床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病情变化、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等.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收集医学数据的过程中,可最大程度地消除对不确定性个人观测的偏见,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一步扩大了样本量和观察精度,获取的证据更多地减少了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如果从业者因不了解那些为特定疾病已做出的最新研究结论而出现失误,病人病情不仅不可能改善,甚至加重.这不仅是决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你必须有“不了解”的原因或失误的理由,所谓“个人经验”或“专业水平”均不足以成为原因.在不确定性下,伦理要求并不是万无一失,但必须将病情变化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并在最佳证据支持下进行决策.
1实现最优化
医学行为的最优化包括决策的最优化和决策者自身素质的最优化.循证医学以科学研究的最佳结果为证据,以实现临床诊疗决策最优化为其目的,这等同于追求卓越的道德需求.实践循证医学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临床医生迅速掌握当前专业研究最新进展,及时发现和纠正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循证医学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医疗单位、每位医生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达到一个共同的水准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开展循证医学可使临床医生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由获取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和创造知识,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提高和维系其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
2生命伦理学观念下的循证医学教育
教学目的
在生命伦理学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期间的循证医学教育,使带教者和实习医师进一步明确临床实践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专业素质与道德观念的关系,现代医学的辩证思维方法等.促使医学生在开始面对现实病例之初,就能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运用进行循证分析和伦理思考,并让这种分析和思考逐渐形成思维定式,内化为医德素质,为日后在工作中合理应用医疗资源,善待病人,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赢得社会信任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师资培训在既往循证医学教学的基础上,首先组织教师重点学习“尊重(自主)、不伤害、行善和公正”这四条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因为基本原则是构建医学道德规范的最根本、最一般的道德根据,被视作评估医疗行为的基本伦理规则.围绕着这四条原则诠释开展循证医学和循证医学教学的意义,力求删繁就简地让带教者和受教者共同参悟循证医学的伦理含义
岗前讲座在实习医师进入临床的岗前教育中加入“循证医学及其伦理观”等专题讲座,使其在入科之初就植入“循证实习”的理念.
联系实际以课堂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对增进技能几乎没有作用.岗前讲座只限于基本概念的复习或强化,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反复操作.通常采用PBL或病床边随机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或实习医师提出问题,首先阐明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合理的方法,即伦理需求,使学生感到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共同分析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并按证据的等级给予筛选评价,然后结合临床问题制定诊疗方案.
[摘要] 本文试从医学体系内部特征入手,旨在探寻一条提高医德医风水平的途径。
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疗服务的主旨是彰显人生命的尊严,医学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这个特征包含在医疗技术之中,而医学伦理学体现了医学科学的这一特征。
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调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医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不应忽略;在学生实习环节中落实医学伦理的理念。
[关键词] 医学的人文特征;医学伦理学;强化教学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 of improving the medical ethics based on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al system.
The object of medical care is human being,the main purpose of medical care is to highlight the dignity of human life. Medical science possesses the striking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comprehended in the medical technologies,and the medical ethics has also proved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medical science.
Reinforcement in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urse; don’t ignore the other courses of medical system;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thic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ship.
[Key words]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 Medical ethics; Emphasis on education
医疗服务问题是当下被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就整体而言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医疗行业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相比,仍显得有些滞后。
其中,医疗服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受到的批评较严重,医生的职业道德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
医疗技术在进步,而医德医风问题的改善还需要医务界同仁作出更大的努力。
医德医风状况不甚乐观,原因非常复杂,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本文将对医学学科的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一条从学科内部特征入手来提高医德医风水平的途径。
1 医学的人文特征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医生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严格的职业。
在医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中,医疗技术无疑占据着首要地位,医生的服务水平关键在于医术,这是一个社会共识。
同时,医学院在培养、训练学生时也非常强调这一点,突出医疗服务中技术因素的理念不容置疑。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疗服务的过程是救死扶伤的过程,战胜疾病、延长生命、挽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
医疗服务彰显的是生命的尊严,医疗服务水平是人类文明水平的一个标杆[2]。
从医疗意义上说,医疗技术的特点有别于其他领域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尽管计算机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即使一项新技术存在着某种缺陷,并可能对用户造成损失,但这种损失与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缺陷而对患者所造成的损失相比,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失误将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人的健康与生命是无价的,因此,医疗技术具有一种鲜明的人文特征,它关系到生命的尊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所以,我们在讨论医疗技术问题时,不应轻易忽略、质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文特征。
当今世界,技术与人文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对自然资源的滥用滥阀、环境的严重污染等。
同样,在医学领域,重技术而轻人文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这是全人类担忧的问题,在越来越发达的技术面前,人们反而忽略了自身。
医疗服务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服务,同时,其人文特性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在医学院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医疗技术人文特征的教育很有必要,因此,医学伦理学在医学院的课程设计中,应占重要的地位。
有关伦理学的论文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急剧蔓延。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以我们不得不放慢发展的脚步,擦亮被经济利益蒙蔽的双眼,重拾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如何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便成了人类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活跃在我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载体,开始在原有的思想理念基础之上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不论在开展艺术设计活动本身的行为行动上,还是艺术设计本身的宣传内容上,都必须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得角度出发。因此,当下艺术设计在面临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时,引入生态伦理学是解决生存之道的必由之路,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并重点探讨了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传播作为艺术设计的基本效能,是生态伦理学最好的宣传媒介,同时生态伦理学也是保障艺术设计发展和鲜活性的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态设计是二者的最佳结合方式。
1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危机日趋明显,针对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从1995年3月28日首次在柏林举行缔约方大会以来,每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都会如期举行,意在号召全世界一起关注并解决环境问题。随着地球气候的不断变化,生态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对此,科学家们提出并且强调伦理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上,更要研究人与生物以及生态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否则这一理论便是不完善的。
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伦理学在20世纪初应运而生。最先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这一思想的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他曾在一片发表于1923年的著作《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中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这一理念,他将伦理学的范畴由人扩展到生态界的所有生命,成为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
阿尔贝特・史怀泽将伦理道德的服务范围,由人类扩大到了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他认为不仅要对人类的生命,而是对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都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所以,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的学术思考是不完整的,只有当人类认识到人类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它才是伦理的。
2 生态伦理学的特点
与伦理学和哲学的关系一样,生态伦理学隶属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生态伦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提出了人与生态之间存在伦理道德关系,它能够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够帮助改善并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在这个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自然的人和脱离人的自然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被法律约束的同时,还要依靠道德良知来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物种,因为人类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学要解决的不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而是在生态环境下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生态学与伦理学有机结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现代环境主义运动(environmentalism)的兴起,对西方近现代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20世纪末期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艺术设计和生态伦理学的关系
笔者认为,当下艺术设计和生态伦理学的关系恰如橘子和维生素C的关系,整个橘子好比整个艺术设计圈子,拨开橘子外皮,内在的橘子瓣儿相当于艺术设计的各大分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虽然分支不同,但是每个分支都具有的精华便是维生素C,即生态伦理学。人类喜欢食用橘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因为橘子的味道爽口独特,艺术设计正是如此,它使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设计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设计的社会功能是创造媒介、创造和谐、创造生活体验和创造生活方式,就如同橘子丰富了我们的味蕾。而更能吸引人类食用的是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以下功效:第一,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它能够积极参与人体内部很多种氧化还原反应。而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同样要平衡自然界的收支代谢,使艺术设计在具备外在功能的同时具备内在生态伦理功能。第二,维生素C还帮助促进人体内细胞间质的生成,促进创伤的愈合。当下艺术设计中,生态伦理学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在抑制全球环境恶变的同时,促进地球“伤口”的愈合,能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还天空一片蓝色,同时促进人类与自然界“伤口”裂痕的愈合,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第三,维生素C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抗体的形成,具有抗感染、抗病毒等作用。当下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要增强抵抗力,增强地球和生态环境的“免疫力”,让地球和自然界具有抗污染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智能建立在人类的环保意识上。第四,维生素C一度被誉为万能的解毒剂,它对有毒物质具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同样,艺术设中的生态伦理学也要防止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生产生活等给自然界、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强化生态的抗污染能力。第五,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对叶酸的利用,即促进生血的机能。当下,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能够联手其他保护生态环境的学术学科,促进生态环境吸收所有学术学科的环保理念。最后,维生素C还能够降低胆固醇和毛细血管的脆性,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很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抗癌的功效。当下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也是如此,治理生态环保问题关键在于防治,即能够未雨绸缪。
4 结语
本文从生态伦理学原理入手,通过对当下自然环境的问题分析出发,结合艺术设计的自身特点,探讨艺术设计与生态伦理学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契合点。希望通过对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进行研究,促进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艺术设计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A1型题
1.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所产生的伦理正效应集中体现在
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
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实现
C.使临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D.对医疗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E.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新的医德问题
2.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A.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
B.研究政治道德现象的科学
C.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D.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现象的科学
E.研究社会公德的科学
3.下列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C.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反映了医学道德的进步
D.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对医学起推动作用
E.20世纪下半叶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意识现象
A.医德观念
B.医德情感
C.医德信念
D.医德意志
E.医德评价
5.医德实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医德评价
B.医德规范体系
C.医德教育
D.医德修养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
A. 有阶级性
B.有历史性
C.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D.只偏重于人口的数量
E.不能把人的自然素质同生命存在的价值相统一
7.义务论的局限性表现不包括
A.忽视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B.忽视了对病人应尽义务与对他人、社会应尽义务的统一
C.忽视了医患义务的双向性
D.忽视了公正,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
8.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
A.行善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公正原则
D.尊重原则
E.自主原则
9.医患关系要做到真诚相处,最主要的是
A.关系和谐
B.尽职尽责
C.平等相待
D.互相尊重
E.互相信任
10.体现医患之间契约关系的有下列做法,但不包括
A.患者挂号看病
B.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承诺
C.先收费用然后给予检查处理
D.先签写手术协议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给医生宣扬
11.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
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
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
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
D.医生降低了对患者的重视
E.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
12.不包含在医学伦理学有利原则之内的是
A.努力使病人受益
B.努力预防和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C.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
D.造成有益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
E.关心病人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13.医学伦理学的有利原则不包括
A. 努力使患者受益
B.关于患者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C.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E.把患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4.医学伦理学原则不包括
A.公正原则
B.有利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生命价值原则
E.尊重原则
15.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E.不良诊断和不良预后
16.下面关于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表述,不包括
A.会引起社会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
B.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恐惧感
C.会引起医患矛盾、家庭纠纷
D.会造成思者沉重心理负担,甚至引发自杀的严重后果
E.会酿成医疗差错事故
17.对医师有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
A.医师的个人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
B.医师的正当利益都应得到实现
C.医师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医德的支持
D.医师的正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患者利益
E.医师的个人利益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
18.关于临床科研实施中的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切实完成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D.客观分析综合实验所得的各种数据,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可任意去除实验中的任何阴性反应
E.有些科研课题的设计可以缺少对照组,可以不必遵循随机的原则
二、Bl型题
A. 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B.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C.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D.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E.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
19.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20.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
21.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点是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忠于职守;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D.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22.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23.我国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4.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是
三、A2型题
25.某年轻女患者,自诉左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收住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右侧乳房也作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为“乳腺瘤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虽然目前不是癌组织,但是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决定将右侧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生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切除右侧乳房,要求追究医生的责任并要求赔偿。上述病例从伦理学上分析,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 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乳房,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防止右侧乳房癌变,切除右侧乳房的做法是正确的
C.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乳房,是对患者的伤害,不符合无伤原则
D.患者及其家属的赔偿要求是无理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强化医学伦理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从医学伦理学教学本身来看,医学伦理学应该且必须成为医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课程设计时,我们不应把医学伦理学当作普通的思想教育或人文修养类课程来对待,医学伦理学突显了医学的人文特征,它应该作为医学的主干课程,而不是辅助性的选修课程。
由于医学伦理学一直被当作辅助性的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探讨等也极为缺乏。
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是更适宜于举例教学的学科,一些学科问题如安乐死等,可以有开放性的讨论,这种讨论式教学的效果,肯定会比原理性讲授要好。
医学伦理学并不是一种体系完备的理论,它提供的主要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它的教学方法应更具灵活性。
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需要得到改进。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尴尬,说明我们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医学伦理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善和提高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在相关课程中贯彻和深化医学伦理观念
由于医学伦理学涉及到医学体系的各方面,医学院主干课程中也渗透着医学伦理学的各种问题,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该课程的事,其他医学主干课程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操作起来更加困难的问题。
我们知道,药学、解剖学、生物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乃至精神病学等医学学科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医学伦理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的往往是学科本身的内容,伦理问题并未得到深刻的重视。
这一状况使得医学伦理的概念不那么具体,仿佛可以被游离于医学体系之外,成为一个抽象的东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全面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十分困难,只能在某一个点上寻求突破。
博士不再是博雅之士,博士的培养实际上是专士的培养,在某一领域内的某一点上有着精深的研究;医学院教师的状况也是如此。
这种状况使得技术主义为主流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因此,在授课时,教师们的关注重点往往是本课程内的技术问题,而相应的伦理问题则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上一篇:关于民生的申论范文(合集5篇)
下一篇:校院应用文写作范文(热门14篇)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