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访问
89
微信扫码分享
自从我担任幼儿园语言教研组组长以来,一直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园务工作计划的统筹安排下,结合保教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务实、创新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语言组教师专业素质,规范语言教研组活动,提高语言组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提高语言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在教研工作工作中我总结出了部分教研工作案例。这也是大家的群策群力、探索教研模式的建立和健全,为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发展树立典范。
刚开始,我园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研模式刚刚起步,而当一下子面对幼儿园下达的每月一次需开展专题教研系列活动“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四大块内容时,大家都觉得手足无措,再加上幼儿园工作就比较繁琐,教研组里各位老师上下午班时间又分开,大家集体碰面探讨问题的机会很难得,以至于刚开始一学期下来,专题教研内容多为流于书面形式的应付检查,而这样一种教研无疑有悖于园本教研精神。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我作为语言教研组长首先认真反思工作,集中组员探讨对策,第二学期便马上调整活动组织策略,做好有计划的组织和任务的分配,着实定期开展碰头会,建立组内自觉听课制度,并及时做好专题教研内容的摘录,渐渐的,个别老师从一开始羞于上组内公开课,逐渐敢于积极主动地邀请他人进堂听课,教研组活动明显有了起色。教研活动模式逐渐由初始的不知所措慢慢有了越来越清晰的奋斗方向,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长久以来,围绕语言教研组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开展了互动式的教研活动。每次的活动,我都会用感人的“我,怎样走进儿童的阅读世界”的互动游戏,深入地引领教师发现“只有在与儿童共同阅读、将阅读的材料当作孩子成长的放大镜,一直放大到孩子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与孩子一起在阅读中学习;学习阅读”。我们语言教研组除了开展核心组合活动,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演练外,还开展了许多的教研工作案例。例如:
现场观摩:年轻教师的执教、讲座《狐狸爸爸鸭儿子》《小猫过生日》。
现场观摩:《我的爸爸真麻烦》
现场观摩:《好饿的毛毛虫》《勇敢的克兰西》
现场观摩:《小猪变形记》
现场观摩:案例实践与研讨《我爸爸》系列层次活动
教研活动总结《向左走向右走》插话式小结等等。
一、具体教研工作案例流程
(一)研讨主题
如:研讨活动主题“如何把选择出的问题转变为幼儿能亲身体验的活动”.
(注解:问题即1、幼儿感兴趣的问题,2、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研讨目的
如:1、使教师明确如何把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真正转变为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的活动;
2、将个人的智慧能够转化为集体的智慧,以资源共享。
(三)研讨时间(年月日)
(四)研讨方式(如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例(案例)分析、学习讨论、经验交流)
(五)参加人员(全体语言教研组教师)
(六)研讨程序(即活动的流程,并注明每一流程的目的)
如:1、活动前告示本活动研讨的主题及开课的班级、内容等
目的:让教师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事先去熟悉内容,或收集相关材料、思考相关问题,为深化研讨主题作准备)
2、观摩某班“(课题)”教学活动
目的:了解执教者实施“研讨主题”的策略等
3、由执教者谈自己的活动设计思路
目的:让其他教师明确自己是如何提供环境、材料支持幼儿的亲身体验活动的。
4、由执教者围绕当日的活动进行反思
目的:引导教师关注环境、材料、提问与幼儿能真正亲身体验的关系
5、全体教师共同反思
目的:全体教师通过对当日活动,有以及自己曾组织过后活动案例进行反思,从中找出运用了哪些适宜的方法、环境、材料,以支持幼儿的亲身体验活动。
6、我作为语言教研组组长小结:
目的:总结归纳出有益的经验
7、全体语言教研组教师对当日活动作出点评
目的:得到专业的提升和引领
(七)过程记录(从执教者谈设计思路开始记录,重点记录参与者的不同观点、不同做法、多元的策略、多个的建议、亲身体会(感悟)、引发的思考、还存在的困惑、或产生的新困惑、新问题等)
(八)研讨小结(就本主题的研讨情况作小结,如研讨的氛围;研讨达到了哪些目的;研讨达到了预期目的其原由;目的达成度低下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再研究)
(九)后续研究,针对本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或本研讨尚未解决彻底的问题,提出后续值得进行研讨的问题。
二、具体语言教研工作案例记录
活动名称:知了知了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型和生活习性。
2、能口齿清楚的朗诵儿歌,懂得不打扰别人休息。
活动准备:
1、知了的模型,录音,挂图。
2、用图画纸分别画有三棵树,每棵树上分别有三、四、五只知了。
活动步骤:
1、课前游戏进入,游戏的名字:小动物模仿操。让小朋友听音乐来模仿当中的小动物,接着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其中也包括知了)。
2、出示模型及挂图,让幼儿仔细观察知了,了解知了的外型特点及发声方法。
教师要告诉幼儿:知了的学名叫“蝉”,蝉的头上有两只眼睛,嘴像根空心针头,背上有两对透明的翅膀,身体下面有三对足。让幼儿知道蝉是害虫,它是靠吸食树枝里的汁液生活。让幼儿初步了解雄蝉才会发出叫声,而雌蝉就不会发出声音。在雄蝉腹部两侧的鼓状的器官叫发音器。每个发音器旁都有一个空腔,它能增强声音的强度。因此,在夏季正是它们寻求自己伙伴的最佳时期,它们便在树冠中歌唱,整个夏季便充满了它们那刺耳的歌声。
3、出示自制的挂图,有三张图画,找找不同图片的树上停有几只知了。请小朋友一一的数一数。
4、请幼儿来听听关于知了的儿歌。
教师先朗诵儿歌,激发幼儿想象儿歌内容。
理解儿歌,知道“知了真不好”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幼儿随教师学习儿歌,并带表情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
语言区:由教师带领几个幼儿巩固今天学习的儿歌,并请幼儿能背诵儿歌。
美工区:画柳树及知了。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眼中的知了。
音乐区:复习上周学习的歌曲《知了》,并让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三、教研工作案例取得效果
我园语言教研组教师的教研工作活动以课堂实例为载体,通过明确讨论重点、分组组讨论、集体分享、园长小结等环节,在全园教师畅所欲言、群力群策的大研讨中,阐明了:美术活动目标的确定依据、包含哪几方面、此活动目标是否合适、该怎样修改?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种类、选择方法的依据、方法合适与否,有无更好的建议?活动评价的原则与侧重点、教师确定的评价对象和标准、评价的时间、评价中的有效师幼互动。我园语言教研组活动气氛热烈,使全体教师对语言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提高,促进了全体教师的教研能力及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活动的开展是我们幼儿园紧密联系实际将“比学赶帮超”推向高潮的又一亮点。
四、我园语言教研活动未来的打算
1、利用教研工作案例,将大家的研究、智慧收集、整理起来。同时,边整理、边发表、边研讨。
2、继续:下学期的教研活动时间增加“中心组成员活动”。以便使教学、教研更加具有“目标意识、研究的层次意义”。
3、在心理学教案的基础上,将“幼儿对读本的已有知识经验”放在教案的前面。真正启动“以儿童为主体的语言教学研究”。并在此中,让教师获得、发展“以儿童为主体的语言教学研究的智慧能力”。
4、每次的教学观摩的活动都是在上一学期总结、整理出来的优秀的教案的基础上进行“系列化、层次化”。充分挖掘图画书对“人”的成长的作用。
我作为语言组组长,平时课研活动中,常常根据我园的语言教研园务工作计划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米塑、绘本教学两项园本课程,每个班级按照功课表的安排进行教学,事先制定好各班的分组活动内容安排。定期召开园本课程交流会,将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课程顺利有序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印着卡通图案的氢气球一直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一天早上,明明牵着他的氢气球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氢气球随着他上下挥动的手臂跳跃着,拉下来,气球又浮上去,气球上奥特曼的身姿变得鲜活起来,时而跳动,时而翻滚,引得全班小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好奇的目光。小女孩蕾蕾不甘示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带有芭比娃娃手捧鲜花图案的气球,鼓起腮吹得大大的,让同座帮忙用细线扎紧后抛向空中,而芭比娃娃跳着轻盈的舞姿徐徐降落到地面上。“咦!怎么回事,为什么你的奥特曼能飞,我的芭比飞不起来?”带着一脸疑惑,蕾蕾再次将自己的气球抛向空中,但气球最终还是徐徐落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蕾蕾代表全班小朋友向我求助。乘此机会,为了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我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对空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题
1、启发引导幼儿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孩子们学习科学、钻研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3、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有关空气的一些常识,想象生活中运用空气特性的一些具体事例。
三、细节
(一)准备材料:
天平1架、同样重量的气球2只,打气筒1个,轻便塑料袋1个,吹风机1个,装满米的塑料杯1个,竹筷子1根
(二)活动过程:
1、提出以下问题让小朋友思考,集中讨论并回答:
(1)空气有重量吗?如果有的话,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重量呢?
(2)在教室里没有风的情况下,轻便的塑料袋会不会飘飞起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塑料袋飘飞起来呢?
(3)将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塑料杯中,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4)做完实验后,认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我们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一个道理,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利用空气原理的事例?
问题提出后,我逐个问题让小朋友们思索回答。孩子们个个歪着脑袋,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空气没有重量,要不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身上背着东西?”有的孩子说:“空气的重量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才不会飞起来。”我在旁边适时给以启发开导,活跃气氛,不断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有的孩子说:“塑料袋不会飘起来,那天蕾蕾的气球就飘不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气球比塑料袋重,所以飘不起来,塑料袋轻,一定能飘起来。”对于筷子插入米杯里是否能将米杯提起,他们的意见达成了空前一致,都认为不可能提起来。在经过一阵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纷纷提出了一些驳斥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办法,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看谁的看法正确”。
2、按照设计思路,由简到难做实验,逐渐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形态和性质的理解。
(1)我负责指导和协助,让两个小朋友亲自操作,首先他们在我的引导和同伴们的建议下,取过了天平,将两个气球分别放置在天平的两端,这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取一只气球用打气筒充足气后,系紧气球口部,放回天平托盘,这时,在小朋友们屏住呼吸专注的目光中,填平渐渐倾斜到充足气体的气球托盘这边,随着托盘的倾斜,孩子们发出唏嘘欢快的叫声。
(2)我拿起轻便塑料袋,平放在手中,轻轻将手撤离,塑料袋犹如一片飞絮飘飘扬扬地落到地上。我叫过一位小朋友,让他按照我的做法重复了一遍。然后我拿过吹风机,插上电源,让小朋友将塑料袋倒置过来。我将吹风机伸入到塑料袋里,向袋里吹进热风。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让小朋友松开塑料袋,塑料袋便漂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自然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像花蕾绽开般快乐的笑容。
(3)最后一个实验是操作步骤最简单,却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我让一个小朋友将装满米的塑料杯用手按实,并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垂直插入竹筷子,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连同米一起被提起来。这一现象大出孩子们的意料,他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我就让他们亲自轮流按要求做了一遍。
四、结果
做完实验,我又引导孩子重新回到问题上来,在确定空气是有重量的前提下,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有重量,为什么空塑料袋落在地上,而吹进热空气的塑料袋会飘浮起来?一根光滑的竹筷为什么能提起整杯米?与生活中哪些事情相吻合等等。在我边提问、边启发、边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空气是有质量的,氢气球之所以能飘浮在空中,是由于空气与氢气、氦气、氧气等的质量不同。空气加热后会像水烧开翻腾一样产生对流,热气上升所以推动塑料袋飘飞在空中。用手按实杯子里的米,挤出了多余的空气,使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所以能提起杯子。小朋友们听完解答,都恍然大悟,叽叽喳喳地说“开水的热气总是往上跑”、“取暖器总是安在靠近地面上”、“家里的衣挂就是靠胶皮固定在墙壁上的”。……由此,他们联想到更多生活上的小常识,由镜子能反光联想到橡胶棒摩擦起电,由水能浮起鸡蛋联想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五花八门、七嘴八舌的问题令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应接不暇、招架不住。教室顷刻间变成了大讨论的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由衷感到高兴,那一双双稚嫩眼睛里闪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那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无限希望。
五、评析
此次科学教育活动,是我们落实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的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而生动,打破了常规性的教育模式,充分适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很好地利用了幼儿的猎奇心理和好动天性,变平面式枯燥的说教为立体能动式的灌输,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活动,我感受到以下两点:其一是在教育行为上。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整体上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造成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要体现在部分青少年承受不了客观环境的高压,依赖性过于严重,一旦遭遇逆境,便出现了压抑、封闭、走极端等心理疾病,甚至对整个社会持怀疑态度。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固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家长、教师的片面施教行为所导致的必然。新课改将素质教育提出来,是顺应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高瞻远瞩。但这只是迢迢万里的第一步,怎样落实落靠,仍然要看我们该如何去身体力行,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其二是在理论提升上。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将理论演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前提是首先将理论提升到结合实践的高度,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提升的越高就会摔得越重。所以说: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失为我们从事素质教育的明智之举。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周星期四中午为业务学习日,大家加强了教育理论学习,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2.拓展学习的时间、内容空间,组织好不同层次的业务学习。
除集体学习之外,还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业余学习,每周一篇学习笔记。给他们罗列读书目录,让她们选择。学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还有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既有最新信息的传递,又有已有经验的交流,让教师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新信息,新知识,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既提高了老师们的文化底蕴,又促进了专业成长。
3.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请进来”就是抓住每一次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到本市、外地一些幼儿园观摩活动,听讲座,让教师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开阔思路。本学期大家走出去累计10多人次。“走出去”就是把教育专家请进来指导大家的工作,以此快速提高实践操作课程的能力。通过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逐步树立起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尊重、信任幼儿,关心、激励幼儿的观念,明确了幼儿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
近阶段,出去学习的有点频繁,每次出去学习回来,走进幼儿园,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走进教室,会享受一种高标准的欢迎仪式,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都会雀跃欢呼地喊:“牛老师回来啦!牛老师,
我想你啦!牛老师,你去哪里啦?”让我心头总是一热,一种幸福感动的感觉。“孩子们,先上课,老师也想你们!”
去乳山学习两天,回来的时候,晚上王伊曦的姥姥说:“孩子说,你到别的班了,不在中二班了。”还特意把孩子领过来说:“伊曦,你看,牛老师没走,牛老师是出去学习了”。孩子才开心的笑了。
还有小朋友问:“妈妈,牛老师去哪里了,怎么不来上课呢!”
更有意思的是李昊阳宝贝,我回来上课的时候请他说儿歌,他竟然说:“你这么多天不上课,我都学不会了!”
特别是几个小姑娘,会抱着我说:“牛老师,我想你了,”还会把穿的新鞋子、新衣服展示给我看。调皮的小男孩更是急不可待的告诉我:“牛老师,我想你!你去干什么了?”
静下心来,回味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真的有一种感动,一种不舍,每次我都会真挚的告诉孩子,老师也想你们,老师做梦都梦见你们了。
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对老师的一种爱,一种见不到老师的小牵挂。老师想跟你们说:老师爱你们,老师想你们,老师想鞠老师,想岳老师,因为我们中二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天都希望
我们能够永远快乐的在一起。
同时我也反思,以后出去学习是不是应该先跟孩子说一声,就想自己的孩子一样,出差也会跟孩子说明一下。这样孩子们就知道了老师为什么不在幼儿园。这也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别让孩子们牵挂!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明明的消极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明明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明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从明明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明明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明明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明明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明明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1)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明明的举动,同时对于明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明明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明明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2)对于明明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明明,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在这里笔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给孩子玩的,只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就失去它对儿童的意义了。
(3)教师要有耐心,明明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明明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4)对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经产生的消极后果,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师要有勇气寻找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向孩子解释是自己太生气才会这么说,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不理睬明明,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对。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
(5)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明明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明明,在明明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明明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阳光寓意着温暖、光明、希望、活力、博爱、多元,传达出我园希望每位师生在自然生态、生机勃发、充满人文关怀的园所环境中,生命得到舒展,个性获得张扬,创造力得以激活,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拥有如阳光般灿烂的心灵,创造如阳光般辉煌的人生。
童趣意为天真活泼,充满情趣,对幼儿来说其天性中活泼可爱、纯洁可爱、天真烂漫的特质,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顺其自然,保护幼儿天性,让幼儿充分体验和享受到生命的快乐与童趣,对幼儿教师而言,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融入幼儿的世界,这也是“童趣”的意义所在。
探索是指探求未知,寻求答案。
超越传达了一种生命的豪气,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和强大的征服欲,彰显了勇于突破、迎接挑战、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节。
园风中“超越”是鼓励师幼在自然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洋溢生命的激情,展开追逐梦想的翅膀,永不停滞,超越一切,朝着未来奔去。
( 一) 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者为了“安全”而安全在调查中,教师对幼儿寸步不离的安全提醒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近年来,幼儿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导致家长、幼儿园极度敏感,教师一旦出现幼儿安全事故问题,便担着接受处分甚至离职的风险。这种包办式的安全教学行为实际上把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变成了教师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忽略了儿童自我独立性能力的形成。
2. 安全教育实际效果欠佳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教育、卫生教育是孩子获得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的重要教育途径,而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六所幼儿园都存在安全教育教学不足的现象,甚至有两所学校根本就没有安全教育,笔者对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欠缺带来的效果提出质疑。
3. 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笔者自制观察记录表,该记录表的事故类型由A 幼儿园教师集体所想,其代表在幼儿园幼儿极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现象。结果表明,幼儿园安全问题中游戏中摔伤碰伤、同伴争执、床上磕碰摔下、小物体进入身体部位、玩具扎伤这几种方式是幼儿常面临的幼儿园安全事件。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对教师的依赖远远超过了家长,在幼儿园,教师应当注意以上安全隐患的教育与预防。
( 二) 我国现行幼儿安全教育法规现状
在幼儿安全事故频发的同时,为保护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幼儿安全政策和法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20xx)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20xx)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 3 章第 23 条) 》均做出了相关安全规定,[4]然而数量少、法规涵盖安全方面粗糙、责任人不明确等问题是现行幼儿安全教育法规的重要问题。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个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幼儿教育中,老教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老师应当以幼儿好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引导幼儿热爱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善于分享,让幼儿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家人和小朋友有明确的责任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适当的锻炼幼儿的承担能力。给予幼儿适合这个年龄段承担的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幼儿的作业,例如让幼儿给别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共享自己的玩具用品,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大家一起做游戏等集体的活动,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其他小朋友的快乐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和快乐一起与大家分享,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幼儿有主人翁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集体观念,要让幼儿有参与和担当的精神,分享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行为能让大家快乐,孩子的信心就备受鼓舞,产生强烈的荣誉和使命感。
案例描述与分析
清晨,玉玉和大姨牵着手,小脸阴阴的,慢慢地走了过来,还没到教室门口,眼泪下来了,她抬起头,紧紧抓住大姨的衣服:“大姨,大姨……”轻声地纠缠着什么,大姨连连点头,嘴里也叨咕着。我迎了上去,玉玉住了口,手却抓得更紧了,试图拉着大姨往回走。“玉玉,为什么哭呀?”玉玉看了我一眼,显得更着急了,近乎哀求地缠着大姨边哭边说:“大姨,我要回去,嗯……嗯……”大姨惟恐老师批评她,连忙说:“陆老师,我们到楼下去一趟,待会儿再上来。”说着,带着玉玉下楼去了。“唉……”我无奈地轻叹了口气。
玉玉是个内向偏于孤僻的孩子,小班时是哭得较“韧”的几个孩子,小班第一学期快近尾声时,才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可是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而且开学也已两个星期,依旧每天来园时要哭,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我曾经分析过玉玉的个性,她的先天气质偏于抑郁质,心理表现为敏感,畏缩,孤僻。但从她的行为,语言,思维各方面分折,却有其特殊性:玉玉的自理能力较弱,比如中午吃饭,饭菜都放在桌上了,她却用手支着头,一脸不高兴地看着饭碗,要是我们要求她:“玉玉,都上中班了,已经是大孩子了,要自己吃饭了”她就别过脸,一滴一滴开始掉眼泪了。问她怎么了,不是“菜我不要吃”就是“太多了,我吃不光”但只要老师提出:“玉玉,老师来喂你。”她就张大嘴,一口一口地把饭菜都吃光了,在家里就更不用说了。她对美工活动和计算活动兴趣不高,经常犯难地说“我不会。”完成得也很慢。但是玉玉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得很好,口齿清楚伶俐,表达流畅,思维有序,回答问题正确,想象能力也丰富。
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玉玉的先天气质虽然偏于抑郁质,但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是“弱型”的,相反是属于“强型”中的“活泼型”这一类型。造成玉玉种种行为性格问题的,是后天教育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是性格对气质起了制约作用,即性格形成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了某些气质特点。仔细分析玉玉的家庭情况:她自幼是大姨带大的,最亲最依赖是大姨,父母虽是同住,他们的主要任务可能也就是给她讲讲故事,做些交流,吃,穿、睡都是大姨照料的,连假期也跟着大姨回乡下,(虽然其母亲也有寒暑假)。大姨是个尽心尽责的保姆,但在教育上,不懂或不能象父母那样要求她,只是一味依着她,任何事一手包办,所以造成大脑思维发达,动作行为迟缓,性格自尊又相对孤僻的现状。
如何使玉玉的性格变得开朗,主动活泼起来,需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首先确定采取的教育手段是以鼓励为主,但不能纵容,要求她做的,必须去做,至于做的结果,不管如何都应得到老师的表扬,以滋长她的自信,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别的孩子愿意主动找她玩。对于孩子的家长,多与他们交流,解释如何对孩子适度的放手,给其适当的锻炼机会,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等等。
隔了几天,玉玉带了顶红色毛线帽来幼儿园,依旧不太高兴,我迎上去,笑咪咪地说:“哟,今天玉玉带了顶小红帽吗,真漂亮!”这两天孩子们正在听《小红帽》的故事,玉玉听了,嘴角不由地往上一翘,整张小嘴脸得意起来。“戴这么漂亮的小红帽,可是不会哭的噢,来,跟大姨再见,我们给小朋友看看去”玉玉忘了哭的事,高兴地走到一堆女孩子面前。连着几天,玉玉都带着小红帽来幼儿园,即使有时候控制不住眼泪,也别过脸去,不让我看到,我再一夸她,一会儿就好了。
怎样解决玉玉吃饭难的问题呢?这天,玉玉又支着头,撅着嘴,看着饭碗,我故意说“我们玉玉呀,最能干了,小班的小朋友才不会自己吃饭呢,玉玉一定会自己把饭菜吃完的。吃完了,给陆老师看看,奖励她五角星。”玉玉果然吃了起来,可是她不爱吃,过了一会儿,趁我去收拾饭桌的时候,悄悄地把饭菜倒在锅里了,然后兴冲冲地拿着空碗,对我说:“陆老师,我吃光了。”我还真以为她自己吃完了呢,吃惊地摸着她的头,笑咪咪地说:“哟,玉玉真厉害,吃得这么快呀!”旁边的小朋友叫了起来:“没有,她把饭菜倒掉了。”“啊?”这下,我忍住笑了,“玉玉,你把饭菜倒掉了,那今天可没有五角星奖励喽,不过,要是明天,你能把饭菜吃完,一定会得到五角星的。”玉玉点了点头。
第二天吃饭前,我及时提醒了她,果然,她吃完了,也得到了奖励。孩子良好行为的出现,如果及时得到肯定,再次出现或多次出现时,持续给予不同形式的正强化,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能收获一种命运。可以说,我们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态度、教育措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体会与反思: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提出“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且进一步认为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则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我国曾因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当前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中,既要防止单纯重视幼儿身体健康,也要防止片面强调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 动作发展正常。
(2) 认知发展正常。
(3) 情绪积极向上。
(4) 人际关系融洽。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儿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
(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
(6) 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
在我们带班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与众不同或表现为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幼儿,比如象玉玉这样的孩子。而《纲要》要求应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影响孩子或者说是进行早期干预,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健康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实施策略,比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即寓学于乐,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体会到来自成人对他的肯定,这样自然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反复、巩固。
又如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觉,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关注幼儿的表现,实施指导策略。再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纲要》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在贯彻《纲要》实施过程中,的确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幼儿健康教育的策略如何有利于幼儿积极形成健康行为?教师的指导及环境创设如何有利于幼儿主动形成健康行为?如何兼顾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如何摆正成人保护与幼儿独立的关系?等等,需要我们继续深思和探讨。
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观念是片面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全面抓起,给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方法,在培养孩子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发展,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幼儿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老师要保证孩子的生理健康,这个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让幼儿养成放前边后勤洗手,不挑食偏食,正确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等,使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大力培养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也应该全面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掌握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孩子能够独立和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幼儿的天赋得到充分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慢慢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怀着对孩子的十分热爱来到天鹭幼师培训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马上就要进园实了,天天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了,想到孩子就心情澎湃,我喜欢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在教室里吵闹听起来都感觉好舒服,我多么想一辈子都在他们的吵闹声中度过....
今天3月15号我去幼儿园见的一天,让我感觉好快乐好充实.刚走进教室(小班)就感觉以前给他们接触过,像分别了长时间的亲人一样那么亲近,因为第一次进园吗,第一次面临这么多孩子,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叫我老师….心里一份欢喜一份激动同时…..插一个话题,有一个孩子也是第一天进园他要找妈妈,哭的特厉害,我和我一个同事当时怎么哄也哄不好,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才好了,我想:‘我回到学校要好好学,争取把学的理论掌握住并在以后能用上,其实理论和实就像是简谱和伴奏的关系….’
有个孩子特调皮,他总是惹别的小朋友。我想试试和他玩游戏怎么样,然后我和三个小朋友(包括这个小调皮)玩剪子包袱锤,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规则是谁输了就要被刮鼻,从这个游戏中我可以感觉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游戏的时候我的角色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和崇拜….画画的时候小朋友都自豪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时间过的好快,马上就要下课了,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不过通过今天的见我意识自己的知识是不够的,我要充实自己,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孩子一片蓝天……
自然心:幼儿教育应本着遵重自然,顺应天性的心态,遵从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天性,让教育回归生活,把快乐送给孩子。
亲子情是指幼儿园要爱护孩子身心健康,开发其潜能培养其人格,促使其健康成长,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快乐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幼儿教育的要求。
本园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出发,根据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快乐教育理论。
[案例实录]
星期二上午,站在钢琴台前看我班小朋友的折纸的情况,无意间发现我班美美小朋友的折纸折的很特别,一张大大的折纸被撕成了“四张小正方形”做成了四份一样的作品,而且折好的作品比人家的小。于是我把这一发现悄悄地告诉了班里的张老师。我们两个商量,暂且不声张,看下午美美上完折纸课怎么说,(为了调动幼儿学折纸的积极性,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开设了“纸娃娃大擂台”,规定每折10个折纸作品可换一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一个奖品,美美加上“一撕为四的作品”折纸数正好是10张)。果不出我们所料,美美一下课,就拿着刚折好的四份作品,非常兴奋得说:“老师,我的折纸作品已经10个了,该换小红旗了。”这时张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张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佳怡小朋友大声喊:“老师,美美把一张折纸撕成了四张,她做成了四份一样的作品。”佳怡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老师,再看美美“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佳怡:“老师,美美这样做不算数。”
静怡:“是呀,她这样是骗人的。”
思宜:“老师,应该把美美的折纸扔了。”
萌月:“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美美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美美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美美为什么要把纸一分为四折?”
旭峰:“她想得小红旗。”
思杰:“她想得奖品。”
师:“她这样想对不对啊?你们有没有这样想啊?”
心茹:“我也想得奖品。”
冬琴:“我也想得奖品,可是能这样吗?”
东宇:“不能。这是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静怡:“她把折纸撕成了四张,这是在耍小聪明”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要怎么办呢?”
冬琴:“张老师,不能发给她作品。”
旭峰:“对,美美说谎骗人,老师该把她的小红旗收回来。”
思杰:“把这个大象扔掉。这次的不算。”
冬琴:“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冬琴说要帮帮她,给她一次机会,你们觉得呢?”
小朋友有的点点头,有的想了想,慢慢的也点头了。
师:“那要怎么帮呢?”
佳怡:“美美,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耍小聪明。”
萌月:“上折纸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到更多的作品。”
湉兮:“美美,你以后不能这样了。“
晋豪:“美美,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美美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能。”
师:“美美,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美美:“老师我错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作品。”
师:“对了,要这样做才会是教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的小伙伴。那今天的折纸作品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样行吗?”
小朋友听了都点点头。
教师小结:美美想得到很多作品,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她也很聪明,但她把一张大折纸一分为四,当四纸来用,这种获得很多作品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案例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
[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折纸小**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
幼儿的安全是其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教育更深层次的演练。目前,安全教育研究大多数集中于身体安全教育,而忽略心理安全教育,这是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在本研究中,笔者对问题的具体探究、操作所言甚少,有待提高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逯苗。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测评系统的研发[D]. 山东大学,20xx.
[2]白鹭。 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xx.
[3]赵凌华。 增强幼儿自我安全防护教育的实践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xx( 12) .
[4]蒋慧莺。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20xx( 2) .
[5]洪铁英。 浅谈儿童的自我保护与成长[J]. 成功( 教育) ,20xx( 1) .
上一篇:大学生迎新晚会简报范文(推荐3篇)
下一篇:个人作品序言介绍范文(汇总4篇)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