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汇总4篇)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汇总4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汇总4篇)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问题化设计”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我所任教的高中《思想政治》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它从国家意识形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人文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从学科特点看,运用问题化教学的模式可以将这些理念很好地贯穿其中。那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如何设计才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问”激“思”,增强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现代教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启发,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动地发散思维。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下大工夫,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现象的了解,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以《文化生活》第二课第2课时“文化塑造人生”为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做这样的问题设计,大家以前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或者里面的精彩片段,它作为文化产品给了我们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力量,那么,大家想一下,是不是所有文化都能给我们这样的力量呢?如果仅仅作为文化产品,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是不是可以给我们精神力量呢?还有的学生认为学文科高考分数高、不好找工作,所以,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这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相违背吗?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能让学生对已学的文化性质及特点加以巩固,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主动学习优秀、健康的文化才能增强精神力量及只有把所有科目都搞好才能是全面发展的人。

二、优化问题序列,把握好问题设计的梯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这关系到事物性质的变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设计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但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抽象,逻辑性太强,则反而会增加问题的难度,这有可能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挫伤积极性;但是问题设计的难度不能太小,这会使得学生轻视该问题,还有可能质疑教师的知识水平。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序列和梯度,由易而难,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坚持这一原则,否则将事与愿违。例如问题(1)什么是纸币?问题(2)纸币是怎样产生的呢?问题(3)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有没有规律可循?发行多了或少了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问题(4)你制造假币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难度序列是逐渐增大的,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的,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纸币及其功能和纸币发行规律的理解。

三、以“问”激“趣”,增强问题设计的趣味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 第2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四、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点评: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 第3篇

【关键词】主题教学模式 主题设计 设计策略 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进行新课程以来,高中政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参加了多次县、市的教研活动,听了很多的公开课、优质课,发现有很多教师喜欢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笔者对听课情况作了简单统计,列表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所有授课形式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比例均超过了50%,且在市级课中比例高达73%,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主题式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充分采用。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融听、读、看、说、写、做、思等各种基本学习方式于一体,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政治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所以说这种模式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值得提倡。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有效而又贴切的主题,来完成“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想法,一些教师盲目追求“主题式”教学,什么课都用主题式教学模式,什么内容都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却不知一个不好的主题设计会导致主题与教学内容联系不恰当,结果导致设计的主题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密切,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出现明显的混乱,学生对学习任务不明确,失去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效性。

二、概念界定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它注重让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等诸要素的统一体。

主题式教学模式中,要使教学的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使抽象的内容通过主题形式来实现具体化,概括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实现有效表达,逻辑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体现程序化。

主题式教学设计强调师生围绕教学主题而互动,主张教学方式应由传统讲授法中教师“讲话”、学生“听话”的教学方式转换成师生或生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主题式教学设计以学科内特定知识点为主题内核,以教学拓展为主题外延而展开的教学设计。基本上不改变教材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学科体系结构,按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它的设计属于_忠实取向_的课程实施观。将教材知识内化为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建构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求的新的教材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

主题式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中铀的真实突现,是以真实情境去表达教学主题,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

三、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

1.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观,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而要重构这样的课堂,就必须改革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将教学的立足点从“教”转到“学”上来,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志,不仅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所以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题式教学模式就是这样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2.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进入高中后,同初中阶段相比,学生本身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是通过初中的政治学习和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基础;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展,学生理解抽象问题和对政治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有所提高,感兴趣的领域也比初中阶段更为广阔,要求独立思考和表现独立人格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主题式教学设计,能引发学生思维场情境的生成,促成学生由“学会”向“乐学”“会学”转化。同时主题的设置可以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四、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

教学主题的确定,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主题构建的教学脉络,必须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基本脉络的构建,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和整合,但其宗旨是既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文就针对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中,如何设计恰当的主题进行讨论。

1.挖掘已有知识资源,寻找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利用学生拥有的知识进行设计、分析和升华。

例:《意识的能动作用》

先给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和的《八十抒怀》: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同样是写黄昏,李商隐笔下的黄昏和笔下的黄昏为什么如此不同呢?李商隐笔下的黄昏给人一种凄凉,垂暮之感。而笔下的黄昏却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感染。

古人喜以诗言志。同样是写黄昏,李商隐,因为先是为牛党的令狐父子提拔,后来却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婿,受牛李党之争的影响,仕途极其坎坷。只做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秘书省正字、周至尉、武宁军节度使判官、太学博士、东川节督使判官、盐铁推官等名位不显的官,一生郁郁不得志,在官场的边缘溜达,尴尬无比。他的人生,他的仕宦生涯,他的心境,基本没有过“如日中天”的时候与“如日中天”的火热。当他渐入老境之时,不能不益增悲凉之感,垂暮之情。夕阳很美,金光万道,红光万道,把远山,把近景,把河流,把树林,点染得如同油画。透着沉稳、成熟、辽阔、苍茫、深邃。但是,夕阳毕竟是夕阳,它没有朝阳清纯、妩媚、艳丽;没有正午之阳的炽烈、聚焦、傲然,有的只是隐藏于眩目光晕之后的萧然与沉寂。而与李商隐的处境不同,心情不同,所以对黄昏、对夕阳的感觉感受也便不同。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虽然“”遭受了冲击,但在国家事务及最高领导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定份量。他对自己的人生是满意的,对前景是乐观的。所以在他八十岁生日的时候,作诗一首《八十抒怀》,面对预示生命终结、前景漆黑的夕阳,吟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来。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怀。

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看法,无不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不仅直接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且会影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以便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大地发展和更好地完善。

政治教学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使命,课堂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高的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起思考。

2.切合时政热点,引入主题。政治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更是要通过政治学习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从而把握与现实的联系,达到能够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时事热点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等特点,因而为人们所重视。高中生求知欲强,具有比较敏锐的时事嗅觉,思辩能力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发展,他们关注时事政治和国际关系,更热衷于同现实的联系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教师给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思考、讨论。

例2:《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先设计了一个学生的小活动。取四个杯子,杯中盛有同一颜色的不同种饮料,欢迎同学品尝,并判断自己喝的是什么?在学生品尝并判断后,我总结:同学判断出自己喝的是什么,是一种认识,它从何而来?从品尝中来。而品尝活动在哲学上叫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那么,什么是实践?它又有什么特征呢?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直接的导出了认识从实践中来,而且又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在参与中总结出知识。学生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愿意发言了,愿意思考了,从一种我得学的状态转化为我想学的状态。

第一,我马上设计了一个问题探究:品尝活动为什么是实践活动呢?请根据实践的含义进行分析。在此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说人的品尝活动是实践活动,那动物吃东西与人的这种活动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由此我给出了几幅动物捕食的图片。并进行问题的探究:此活动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

目的是想让学生区别动物的这种本能的活动和人的实践活动,并能回答有的同学的疑问。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有区别的,那它有哪些自己的特征呢?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要学会适时的引导,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认识加以深化,这样的兴趣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就会停留于表面。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既是快乐的又是深刻的。

对于实践的特征的处理,我先学生自己找到,并让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加以理解。然后又创设了一个情境,播放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视频,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成功完成,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前进了一大步。我国的载人航天经历了从“神舟一号”到“神州九号”的逐步成熟的过程,正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迈步。在“研制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光学设备、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设备等。同时也精选了钢管材料、隔热绝缘材料等。中国航天人及各方的努力与支持,造就了这次伟大的成功。然后进行问题探究:

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及成功发射,是如何体现实践的三个特征的?这样做是想通过这个热点问题先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一种兴趣,之后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个事例,从而理解了知识,并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对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重点和难点,联系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的二十九个大脚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把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让学生既保持一种热情,同时又能够有一种成就感。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 第4篇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在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学方法:

针对本框的知识内容和高一学生特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在中采用如下方法:讨论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阿凡达》

过渡语: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电影片段。播放《阿凡达》片段。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看过吗?在哪里看的?对,那么它的制作技术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3d技术

教师活动: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3d技术的了解。或者看过阿凡达的说一说看了之后的感受。阿凡达是至今为止,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3d电影的立体效果和真实感,使观众感觉到景物扑面而来,就像进入银幕深凹处,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清晰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它能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亿、20亿、21亿、22亿、23亿、24亿美元的影片。与普通的银幕电影相比,3d电影管在视觉听觉还是感觉上都上升了一个层次。有了3d电影,我们也能享受到更加清晰、真实的电影画面。

继续提问:阿凡达之前也也有3d电影,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有阿凡达这般的规模和技术。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能观看到如此高质量的电影呢?

学生回答:主要是3d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二)授新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生产与消费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从刚才的事例中,我们已经知道,是生产力的发展才有3d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才能观看到这样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3d电影。很明显,生产和消费,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为什么说生产决定消费呢?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大家都知道在3d技术没有产生之前,我们是没有办法观看到3d电影的。这和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是完全不相关的,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消费到还没有产生、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教师播放幻灯片3(电视、电脑、空调、飞机),在古代,即使是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也不能享受这些东西,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允许,还没有生产出这些东西。不管你有多少钱,身份多么高贵,你也没有办法去享受根本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汇总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