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汇总9篇)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汇总9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1篇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造成我们这群老师德育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当然,每个人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不会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无疑都是家庭中的绝对重心。而现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也正造成这些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其一,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总是会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其二,不会关心、帮助和理解他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漠;其三,无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与帮助都视为理所当然,视接受关爱位自然、应该之事,不会感恩,也不知回报;其四,劳动观念较差,长期以来在家庭中有父母为之安排好一切的习惯养成他们对劳动毫无意识的心理。这些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带有共性的特征,而我们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为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作为今天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对这群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这种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可客服的,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的反映,对此,教师只能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充分的信任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是非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而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则不是单纯的依靠教师的力量所能解决得好的,也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今天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

综此,我认为,今天多元社会背景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哪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影响着我们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2篇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某省_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_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_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_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3篇

(一)从中职学校学生现状来看: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经过了普通高中的层层筛选,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

(三)从家庭教育看: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一)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智育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结果“软件”真的软了,“硬件”也没有真正地“硬”起来。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造成学生们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长期以来的“成圣成贤”的单一价值观念浓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有些甚至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二)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走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怪异,中职生恋爱不仅蔚然成风,还的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对此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三)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根据上述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明白,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运动式的一阵风的做法等“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是为了某一些“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入口,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的中职生生活在多元世界里,信息渠道广泛,多维观察社会,认识观念上的意识较强,多了一些主见,多了一些个性。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4篇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德育俨然成为每名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教师却未能很好发挥其德育的职能,使得中学的学校德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由于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使得学生中拜金主义横行,虚荣攀比心理严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学生法律素质不高,中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中学教师又忽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使得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不守法。

二、中学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德育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内容结构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各地中学生考试试卷,特别是一些较落后地区的中学考试试卷,从中不难发现,无论哪一科试卷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拓展拔高类的题目并不多见。虽然是提倡了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就目前的成效来看,似乎没什么进展,仍然提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这从我们的试卷内容结构看的最为明显。

(二)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也在不断提倡改变教师教学模式,试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学习了新的教法之后并没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也只是应付检查,只有在听课的时候才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比较有效的社会实践课往往都因为学校怕承担风险,害怕出意外事故而被取消。所有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在很多中学出现,与该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三)教师选拔上存在漏洞。

我国目前在教师选拔上却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以乡镇以及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小县城更为严重。为了拿到这一铁饭碗,许多人费尽心思,送礼托人,使得选拔的教师各方面素质达不到标准。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的是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选拔这样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教师一直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地位,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一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学只需要教会学生知识,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各方面素质。近些年来,虽然许多教师通过各种学习进修教育教学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加上教育改革过程中种种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改变不大。

(五)教师评价学生标准单一。

在我国,教师总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切的标准,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宽容以待,即使他们犯点小错误也是当做没看见。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一味的责骂他们,批评他们,把他们贬得一文不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三、教师德育职能的品牌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考试内容结构,科学安排考试内容。

既然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的考试,也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这一目的。考试内容不能删去基础知识这一板块,这是最基本的不能丢。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添加能体现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开放性题目,这类题目必须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考试内容结构上作一个调整,把基础知识的比例适当缩小,把开放性题目的比例适当扩大,使之成为整张试卷的主体部分。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

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在基层学校中认真组织学校、教师学习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教法、技能的学习研究,并且积极组织教师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学习。对于某些社会实践课程,教育部门也可以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到两节实践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学校要严格教师选拔工作。

学校在进行招聘之前要出台严格的招聘方案,明确要求和条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可以在招聘过程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决策,尽量避免一方独断的状况。

(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教师角色,不再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要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五)保证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5篇

二、在朗读训练中渗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文章,特别是诵读优秀诗文,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如:《桂林山水》、《草原》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由读生情,从而在思想上受到美的熏陶和热爱祖国、热爱_的教育。

三、从质疑归纳中渗透

阅读教学中,分析归纳是在完成各个部分或整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之后,小结和总结时作出必要的延伸,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是阅读教育中的常见手段。但教师要适时地把握动机,以起到最佳的效果。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紧紧抓住“父亲总是很慈祥的”、“可是今天却是这么含糊地回答我”,父亲的一反常态和“在局势非常紧张的时候,母亲还几次劝他离开北京,父亲为什么不离开呢?父亲又说:我是不会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这里的工作为什么重要?比生命还重要吗?父亲为了革命的胜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学生从不理解到深受感动,心潮澎湃,思想得到了升华。

四、在读写结合中渗透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读到写,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终目的,同样也要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在积累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得以熏陶。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文第一段是参加追悼会时所看到的情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追悼会呢?为什么伯父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教师在学生感悟例子后,让学生以“我的×××”为题进行小练笔。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得到了练笔的体验。

五、在直观欣赏中渗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教师通过运用教具直观、声像直观、板书直观、活动直观等手段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使其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形成能力。如:学习《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听录音、范读、观看投影片等方法,让学生在学文时如临其境,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从而增强其美感。如教学《詹天佑》“人”字形线路一段时,学生对“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这一连串的问题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利用橡皮擦、尺子等文具,代替火车,作上坡的爬行,加以理解。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六、在剖析性格中渗透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剖析人物性格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熏陶学生意志。语文教材中课文里的人物个性大都鲜明突出。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个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杰出人物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感染,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可以剖析诸葛亮的知己知彼、神机妙算和虚怀若谷的特点。

七、在释疑探究中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应多注重引导学生生疑、释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找依据。

如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中,进行“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怪他,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人要违背人类真理吗?”教学时,在这句话中设下问题:到底有没有人怀疑过亚里士多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执不下,有的说有,有的否定,但都说不出理由。于是,便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他们的依据。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有,如果没有,怎么会有责备的话呢?”另一个学生反驳说:“我认为没有,因为文中用了‘要是……就……’这个关联词表示假设,说明还没有人怀疑过亚里士多德。”另一个学生补充“:我也认为没有,因为当时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而伽利略是第一个敢于怀疑他的人。”通过细读课文去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自己解开心中的疑问。

2.找联系。

即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寻找上下文的联系解决问题。如:《跳水》一文,文章开头小猴子的放肆与船长儿子跳水存在什么联系?不写猴子不行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了解猴子与船长儿子跳水的联系。这样,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得到了发展。

3.作比较。

在教《詹天佑》一文时,我教到詹天佑对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所采用的开凿方法,先让学生画示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作比较,在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对詹天佑的设计意图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持之以恒鼓励释疑,不断培养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

八、结语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6篇

一、大学和中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

1.德育目标方面

刘惊铎认为现行的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结果使德育实践事倍而功半。

江红梅对中学与大学德育目标衔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她认为,首先,德育目标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过分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忽视思想道德尤其是心理素质、个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其次,德育目标要求出现“倒挂”现象,比如中小学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大学强调做合格劳动者,“做合格公民”,导致德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当,结果德育目标落空,德育效率低下。最后,对德育目标如何制定还处在摸索阶段。

也有学者认为由于现行的《中学德育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是分别制定的,大学和中学没有形成整体化德育体系,对大学与中学的德育衔接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德育目标上尚未做到分层递进和前后一致。

2.德育内容方面

陆琴雯认为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内容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大学的“两课”是德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但是这些课程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有的课程已经学科化、应试化,削弱了德育的功能,死记硬背的情况在德育课程和考试中尤为严重。

多数学者一致认为中学与大学德育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德育内容简单重复。德育内容不讲年龄特征、不分层次,一味重复,“炒冷饭”,达不到教育效果。其次,德育内容倒挂。中学德育中忽视本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把本该对大学生进行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等系统理论大量向学生灌输,而对中学生最需要的道德文明基本规范的养成和做人的基本要求讲授和实践都不够。最后,德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大中学校的德育内容都往往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对德育主体的研究,忽视个体需要,缺乏时代感,学生思想发展中的种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视野不断拓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各种思想心理矛盾冲突不断产生,尤其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之中,更需要学校德育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而学校往往只是片面抓“升学率”,德育被忽视甚至取消,即使有德育也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3.德育工作方面

刘惊铎认为德育工作停留在任务式的工作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事业感不强,尚未达到激发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此外,德育教育者经常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于是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出现精神游离现象,德育课程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团结协作

一、抓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教室和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成长进步的主阵地。我们绝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在教室里,都在课堂上有序展开。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语文课堂是当之无愧的主阵地。我们语文教师要追求备好一节课,备细一节课,备精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努力融汇三维目标,争取在日常教学中,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把德育教育和欲达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融汇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细节之中。

比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把学生组合成很多学习讨论小组,让他们本着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精神,就是培育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良好方法。比如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课文第21课《称象》时,在处理完基本的生字、生词后,课后随堂习题里面有“我会写”和“读读说说”两个题目,我们就可以吧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让他们先在小组里面讨论,看那些同学能用刚学会的生字造出更多更漂亮的词语来,看哪些同学能模仿“读读说说”里面“ 一边 一边”的例句仿写出更多更好的例句来。首先给出五到十分钟让学生组内自由讨论,让后由各个小组自由推荐小选手代表各自的小组积极踊跃发言,参与全班所有小组的竞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很好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竞争意识。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德育教育目标渗透进去。

二、注重人文解读,推进德育教育

语文课本身就是人文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很多经典课文都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德育教育的好材料。比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就融经典性、人文性于一体。我们在上这一课时,要精细解读,挖掘其人文价值,同步推进德育教育。

《将相和》的原版故事出自于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白话改编为小学经典课文。课文里面,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刻画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蔺相如,骁勇善战、勇于改过的廉颇的形象,再现了战国时期群雄纷争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正对应了那句老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三个小故事就是三个典型事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就在这三个典型事例中充分彰显。赵国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国倚强欲夺,赵国束手无策之际,蔺相如临危受命。“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初显他的沉稳和镇定,在讲解这一段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蔺相如这种“想好了再说”的说话办事方式。在秦庭之上,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有礼有节,机智勇敢,捍卫了和氏璧和赵国的尊严,这种既敢于担当,又十分讲究说话做事的分寸、方法,既据理力争、理直气壮,又讲究有礼有节的品格,正是我们所有人在品读这篇经典课文时所应学习的。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避让廉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这种心胸广博、着眼大局、不计私利、谦虚宽和的高贵品质。在讲解到廉颇知道蔺相如是因为顾全国家利益而谦让自己时,立刻意识到自己为了和蔺相如一争功名地位的高下而没想到国家大局利益是多么的错误时,立马“负荆请罪”,我们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廉颇这种知错能改、坦荡磊落的可贵品格。课文对廉颇,虽然着墨不多,但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渑池之会,廉颇屯兵边境以应对不测,让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足见廉颇的骁勇善战。“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虽然出自廉颇自己之口,却把一个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的大将形象展现在眼前,更让人看到了一个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口快心直的廉颇。当得知蔺相如避让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是以大局为重,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便负荆请罪,一个知错能改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从课文最后的圆满结局“将相和、强赵国”,我们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才能成城”等。

语文课文本身就融社会性、文史性、人文性、故事性为一体,我们在精细解读课文时,可以精细挖掘其人文价值,同时对学生进行材料详实、事例典型、导向明确、内涵丰富的德育教育。

在社会大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学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抓住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各个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强和提倡学校的即时性教育与社会后果性教育相统一起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深刻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体会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其人生的影响,并帮助学生积极健康面对学习、生活。这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要脱离语文课的特点,要讲究自然的渗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参考书目:

[1] 《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陈雪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8篇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_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_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

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完全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完全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准确?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

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_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就应该定位在传播和提高社会的基础文明上。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

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第9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思考如何让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问题就变得极其重要。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教材教辅材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该怎样实施德育教育呢?本人认为重点在“渗透”二字上下功夫:

一、中职学校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地域环境的影响使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很多学生刚人学时还能遵守校纪校规,时间一长,原有的不良习惯就暴露出来,更有甚者产生严重的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这类现象司空见惯。因此一学期下来个别学生处分堆了一大叠,可校风校纪并没有好转,违反纪律的学生照样层出不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中职学校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

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情中有理,还是说明文、议论文的理中有情、都像“随风潜人夜”的春雨,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整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我认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不可或缺的阵地,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

二、语文教学在诵读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必须重视诵读。在多次诵读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阅读能力,不但能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能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汲取更多的德育思想营养。

三、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上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让他们把眼光不时地移向社会。中职生是一个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阶层。“下海之前先探风”,要把他们由单纯的学生向社会化公民演变,必须及时让他们去认识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因此,每次假期临近,语文老师应配合学校安排,结合“写”的培养目的,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明白,今天比昨天更美好的原因来源于_的好政策。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

五、德育教育还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识只是实施教育的一个部分,教师本身的道德素质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社会文化道德的形象代言人,承载着社会的道德期望,这种道德期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师要想育人先要育己,在当代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这种完整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愈发显得重要。

一言以蔽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必注意:一是要自然切,切空洞说教,最好能“润物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能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理成章,水到渠成。二是要恰到好处,点到要害,不宜搞得过分,所以我们教在设计教学,应有目的的把德育教育融人各学科的教学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反省思考,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另外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还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德育教育的素材,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渗透的关系,做到韩愈所的“传道、受业、解惑”,做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生从小就养成健全的人格,对他人心存感激,感恩他人,回报社会。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正的“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