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必备4篇)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必备4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必备4篇)

微信扫码分享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末位淘汰 教师 考核 评价

最近,常常听说有些学校的“末位淘汰”搞得热火朝天,想要以此“简单高效”地促进教师“优胜劣汰”,保证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但在笔者看来,这一做法不是“简便”而是“简单”: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考评和聘任工作的“草率”行径,需要根治。

一、“末位淘汰”的固有“病灶”

2.违背应有的评价目的。考核评价的设计理念经历了“平均主义”、“主观评价”、“德能勤绩”和现阶段的量化考核或目标考核。从表面上看,“末位淘汰”也是一种量化――用“数字”说话,但是用一个数字为某一项工作下一个定论,实在草率。教师考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入学校发展战略执行的层面,但对一般的学校来说,至少要将教师的考评工作纳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应将教师考评的制度和管理放在对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学重点实施控制、激励、约束、监督工具这一层面来对待。从这一层面来看,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制度的出台至少要达到以下目的:第一,要使考核制度贴近于解决教师工资奖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第二,要体现出使教师自动自发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制度杠杆作用;第三,要使教师勤于学习和创新;第四,要让优秀教师在有其他机会时仍愿意为学校工作。简言之,教师考评应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师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对照上述四条评价目的,“末位淘汰”有违考评初衷。

3.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当前中小学对教师考核管理中流行的是“绩效考核”方式,即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对教师所规定的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无论是采用“末位淘汰”,还是“评选优秀教师”等方式,不管评价方式或名称如何变化,其做法都大同小异:多是奖惩性的,其着眼点是教师工作的“过去”,着重点是管理者单向判断,考核结果则是注重奖励和惩罚,管理角色是裁判员,问题解决方式是评后发现问题,管理形式是专制管理,给教师总的感觉就是“秋后算账”,因此很难避免教师有抵触情绪。也许坚持上述“末位淘汰制”评价的有关学校领导,其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考核,给教师排出先后顺序,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更优,劣者赶优”的激励机制,从而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教师职业具有多样性、长期性、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加之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因此根本无法制定一个精确和公正的量化考评办法。学校不同于工厂,教师也不同于工人,学生更不同于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工业产品,所以,学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企业管理,制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绝不能照搬企业模式。因此可见,考核方式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考核结果的公正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情形下,“末位淘汰”已失去其在学校领域存在的物质基础。

二、“末位淘汰”的并发“症状”

1.校园缺失和谐。“末位淘汰制”自身所携带的现在尚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其最大的负面效果是就业。它不利于创建一个和谐、安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同时,教师人人自危。每逢期末,教师间拉帮结派、贿赂考评组等不良现象明显增多。这不仅导致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影响了教育教学,而且也严重伤害了被“末位淘汰”掉的教师,特别是称职却被淘汰的优秀教师,更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了其他教职工以及他们的亲人。同时,这种伤害会波及整个社会,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效果。“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早该废除。

2.教育不谈素质。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进行业绩考评的依据依然是学生的分数或毕业班的升学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各科教师就必然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或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或补课,或继续实行“题海战术”。如此,必然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法也无时间去接受全面的创新教育,即素质教育。新课改提倡教师之间应该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倡教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成果的交流、分享。但很多教师受“末位淘汰”的影响,对合作学习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信息、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被视为自己立于“末位淘汰”中的不败法宝,唯恐被别人借鉴、学习,教师在学术和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日益严重。如此状况下,广大教师就会因缺乏素质教育的方法而不愿进行素质教育。如果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之一的教师既不能也不愿进行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该如何发展呢?

3.教学无法相长。不少学校一味推行严格的教育工作绩效量化的考评,实行“末位淘汰”、“末位转岗”等,导致教师之间的竞争进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有时甚至残酷。虽然说聘任有许多条例管着,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就是根据任教班的成绩实行“末位淘汰”。那么,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是明摆着的竞争对手;任课教师、班主任为争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力强的班干部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反目成仇;考试时甚至纵容自己班的学生作弊、改卷时教师自己作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参与恶性竞争,已经相当不错,哪一个愿意养虎为患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荡然无存。越来越多的教师视课堂教学为独立自主的、私人化的活动。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很少与其他教师交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生怕去求助于其他教师而落下自己无能的把柄,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不称职的教师。即使聊天也很少涉及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自己班级的问题,尤其是在办公室里。许多教师不愿意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在学校组织听课评课时,往往随意应付;尽说一些好话或是些不痛不痒的话,对于缺点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集体备课时,彼此提防,小心戒备。有经验的,往往留一手,真经不外传;有问题的,欲说还休,遮遮掩掩。

三、“末位淘汰”的根治“处方”

1.科学选择考评目的。从普遍的情况来看,考评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明显的强弱之分。事实上,教师考评的目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但总结起来无非两种:一种是为了内部的奖罚。把奖惩作为考评的最终目的,即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然后分奖金、开工资或末位淘汰。另一种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根据我们的理解,学校发展虽然有其独立的层面,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应该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内容。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和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衡量依据;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给予学校发展的考评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学校的既定目标,提高教师的工作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虽然基于学校发展的考评也不拒绝使用奖惩,但奖惩只是手段,更关心的是教师潜能的开发。虽然这两种目的不分好坏,但我们认为,后者才是学校的根本。作为校长或教师考评体系的设计者必须作一次选择,才能在设计考评制度时对考评方案、指标体系、考评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有根有据。

2.正确理解考评内容。一个学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否把业绩指标作为百分之百的考核内容,就可以衡量出教师的真实业绩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什么样的考核内容才能使教师为绩效进步而努力呢?我们认为,影响个体的工作业绩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能力、态度和业绩,这三者之间又有深厚的内在联系(图1)。

由图1可知:工作业绩是一个由工作能力引导而出,通过工作态度表达出来的结果。工作能力是做出业绩的基础,工作态度是做出业绩的关键。由此可见,即便以业绩作为考评导向,也要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作为考评的基本内容。因此,应该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纳入考评的基本内容,可以将工作业绩归入结果性指标,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归入行为性指标。

3.合理应用考评结果。倘若把考评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这个大背景下去理解,考评是作为查找系统故障,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的一个高级指示器。一项考评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否则,考评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根据上述基于学校发展的考评目的,学校对考评的结果也需要逐项细加分析:以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为重点,兼顾工作能力,作为发放酬劳奖金的主要依据;以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为重点,兼顾工作业绩,作为晋升聘任的主要依据;以工作能力为重点,兼顾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作为指导教师进行个人专业规划的主要依据,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作出新的规划和决策(图2)。

参考文献:

[1]季苹.学校发展自我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周末家庭教育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是社会化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孩子受到的首要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可以说学校与社会教育取得的成效好坏与家庭教育关系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也是终生教育,从出生、上学到工作、甚至到退休,家庭教育自始至终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静心思考一下,现家庭教育基本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效果,都没有衡量标准。

1.问题学生的界定

之前流行“双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学困生”等叫法,慢慢被取缔了,因为会伤害学生自尊心,不利于心理正常发展。人们有意识地回避,随之便用“问题学生”来代替,似乎既可以用来概括这类学生。那么,究竟什么学生算是问题学生呢?现初步分类如下:第一,就是其心理健康介于心理健康和异常之间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人格的个体差异上与正常学生反差较大,具有不良品质的学生。一部分不知要学什么,无目地性,另一部分虽然学习能力可以,但行为品质不好。第二,心理、行为基本健康正常,但学习力非常困难,上课听得懂,做题时,却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2.问题学生与周末家庭教育的关系

中学生身心“早熟”日趋明显,而且个性较强,不同程度地存在优越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等,富家子弟特征极为明显。来自单亲家庭或家长“管不了”或“不会管”的“后进生”较多。现如今,中学生已经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很多问题学生的形成,都与周末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有很大关联。据有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20%的中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18%的中学生有轻度症状,有5%的中学生有中度症状,有2‰的中学生有重度症状。由于父母对子女从小引导太少,沟通不够,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没有花心思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取及时、有效及有计划的教育行为。

3.周末家庭教育策略

(1)周末时间定期关注和教育学生

在有效期内,家长才是父母,别在最关键的那几年偷懒,否则后悔莫及。该教给孩子的规则、独立、责任和习惯一定要趁早,有些家长嫌管孩子麻烦;有些家长平时没时间陪孩子,出于补偿心理就对孩子无限宠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重要,长大了再来管就可以。小时候不舍得管,青春期不敢管,长大了管不了,这就是许多家庭教育的现状。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重要的就是童年中学时期,越大越难纠正,有些甚至会根深蒂固地伴随其一生。

(2)引导学生周末参加劳动

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孩子都应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如,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对孩子来说,学着干活儿,既是劳动,也是游戏。要使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在引导时父母需有耐心和时间。家长在周末时间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很容易就错过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最佳时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懒惰。所以,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学习自理入手,引导他们干一些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事情。

(3)引导孩子认真完成周末作业,并适当进行兴趣特长培训

有能力的家长可以抽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那么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呢?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辅导环境。因为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当单独为孩子设置一个辅导学习的房间,防止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二是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教育孩子。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不能动不动就呵斥,这种行为容易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学会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作为家长,应当积极鼓励孩子,可适当提醒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孩子找到解决困难问题的思路,从而跳出困境。长此以往,就不会轻言放弃,孩子的独立坚强品格就会凸现出来。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其中义务教育是基础。近些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落后,农村初中生辍学率仍高居不下。

农村初中生辍学严重,远远超过国家要求的3%控制线,在各地的教育界已不是新闻。在对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的调查访谈过程中,被访的校长和教师均表现出顾虑心情,因此,应被访校长和教师的要求,文中涉及的县和学校分别用字母代替。A县地处豫东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对研究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A县三个乡镇的三所农村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学生辍学数据如下:

G校(乡重点):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508人,期末49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0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492人,期末48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7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420人,期末392人,辍学28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下学期期初376人,期末350人,辍学26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322人,期末31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5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298人,期末28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8人,女生10人。

H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80人,期末260人,辍学20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262人,期末25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6人,女生6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88人,期末175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6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160人,期末151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80人,期末75人,辍学5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2人,女生3人;下学期期初68人,期末53人,辍学15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6人,女生9人。

I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25人,期末180人,辍学45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175人,期末167人,辍学8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3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74人,期末151人,辍学23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下学期期初157人,期末14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139人,期末84人,辍学55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85人,期末72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其中男生4人,女生9人。

一、辍学现象严重

从以上3个学校2011―2012学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总体辍学现象非常严重。辍学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校风好、学生人数多的重点初中辍学率相对较低,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弱、校风差的学校辍学率比较高。

学生辍学时间多集中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和初中三年级,选择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辍学的学生,其辍学诱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不适应初中课程和环境。现在小升初取消了入校选拨考试,基础差的学生,面对初中多门课程压力大、适应难,最终选择辍学。选择在初中三年级辍学的学生多是因为升学无门,升入普通高中有一定的困难且又不愿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寒假是辍学发生相对集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辍学的学生多是受外出务工返乡亲友的影响,返乡人员的炫耀加上招工的宣传,使一部分初中生更加向往大城市生活,渴望出去闯荡,进而选择辍学。

二、辍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留守少年居多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长效机制。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必要性。

(一)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建立,结构性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1.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构架已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长。

养老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6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医疗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1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32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3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失业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6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工伤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5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5万人。生育保险方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8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2万人①。

其次,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各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金收入持续增加。

其中,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672亿元,支出27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40亿元,支出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2009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32亿元,支出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①。

2.劳动社会保障权益严重缺失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

首先,社会保险覆盖面偏窄,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9年末,我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总和为23550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2009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和全国就业人口(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7995万人)的;2009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和全国就业人口的;2009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分别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和全国就业人口的。据统计,目前全国享有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只有,其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为;私营企业为;外资企业为②。医疗保险覆盖面最广,参保率较高,但距离全民医保还有差距。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统一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平等。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是指社会不同群体的人群参加同一个社保制度,待遇发放具有相同标准,不存在群体差异性,而且在全国范围流动没有任何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使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正在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向企业看齐却不涉及机关公务员等,造成了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社会保险权益的不平等,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各层次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出现劳动者社会保障缺失的真空。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障制度是管理和应对社会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每个劳动者既面临老龄化的风险,也会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风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需要不同层次,以便应对不同风险。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但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能实现有机衔接,部分劳动者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另外,为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虽然也提出了发展企业年金,但缺乏统筹协调,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引入企业年金制度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比例很小,而中小企业几乎没有。

(二)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影响。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劳动者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离不开社会保障系统的支撑。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对劳动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1.不利于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这种贡献可能比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贡献要大得多③。

而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和培训。在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劳动者除了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能够得到维护外,受教育的权利也能够有所保障,从而使其劳动技能能够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也因此得以提高,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2.加深劳资矛盾,加剧劳资冲突。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国家强行性规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用人单位得以逃避法定义务,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这加深了劳资矛盾,加剧了劳资冲突。

3.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医学劳动教育论文范文(必备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