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热门3篇)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热门3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热门3篇)

微信扫码分享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 第1篇

对于机关党组织来说,要深入贯彻落实**精神,按照_视察北京对基层提出的“五点希望”和海淀区委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六讲”要求,紧密结合全区开展的“双实践”活动,以“求真务实、勤廉为民”为主线,以机关党建创新实践为抓手,以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一、海淀区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组织机构比较健全。近年来,按照《中国_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机关工委加大了对机关党组织设置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了区直机关党的组织机构。目前,区直机关共有二级党组织66个,其中包括机关党委4个,直属党总支13个,直属党支部49个。党务干部的配备情况是:在66个二级党组织中,有5个部门设专职书记,有17个部门由行政“一把手”担任书记,其他部门均为副处以上实职领导担任书记。

(二)党员比例和素质较高。机关干部中党员比例较高,加之比较注重自身学习,显现出素质普遍较高的特点。据调查,区直机关共有干部职工4642人,其中,党员28**人,党员数占干部职工人数的比例为%。在28**名机关党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93名,占89%。

(三)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各级党组织抓机关党的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氛围逐步形成,切实把机关党的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认识到机关党建工作是整个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党组织是党员领导干部最集中的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党建工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正是有了这种对机关党建重要性的认识,大部分党组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关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工委每年都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对全年党建工作作出专题部署,使机关党建工作体现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四)工作职能不断强化。按照《》和《中国_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绝大部分机关党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跳出了“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着力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逐步克服了一些部门认为机关党组织“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没有地位,作用难发挥的消极畏难情绪,较好地履行了机关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能。

(五)活动载体继续创新。20**年,区直机关围绕建设“四型”海淀的目标,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为重点,开展了“求真务实、勤廉为民”教育实践活动和机关党建创新实践活动。机关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抓住教育和实践两个环节,提出塑造“勤廉型、创新型、学习型、亲情型”机关党组织。“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区直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际,针对一些机关干部和部门存在的政令不通、作风不实、环境不优、效率不高、行为不廉等问题,通过组织“真理实论大讲堂”、“革命传统大回顾”、“勤政廉政大讨论”、“党纪政纪大考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及群众观,增强发展意识、群众意识、实干意识、法制意识、廉政意识。教育机关干部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促进海淀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

(六)责任制进一步推行。大部分单位较好地落实了党组或行政班子对机关党建负总责,党组书记或党员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机关党委(总支、支部)具体抓落实。把推行党建目标责任制列入本单位重要工作议程,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定期听取党组织工作汇报,讨论研究机关党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初步形成了党委(党组)抓支部、支部抓党员的工作格局。

二、当前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通过“双实践”活动,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气进行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本原因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与党员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相对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一)流动党员和非公经济党员管理过程中,数目不清、关系不顺、管理不畅等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截至20**年底,工委所辖党员总数为6510名。其中在职党员3562名,占全体党员的58%,离休党员98名,占全体党员的%,退休党员879名,占全体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劳动局职介中心的流动党员2473名,占全体党员的38%,工商分局下属私个协党总支非公经济党员250名,占全体党员的4%。流动和非公党员比例占到了全体党员的43%。

需要指出的是,职介中心是隶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负责保管社会无业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人事档案,依据惯例,其中党员的组织关系要跟随人事关系一同转至职介中心,并由职介中心负责收缴党费和开展组织生活。目前职介中心将所管的2473名党员分为80个党支部,并按照支部书记联系支部骨干,支部骨干联系支部党员的模式进行管理。但实际上,由于存档人员的工作变动频繁,相当一批人员仅仅是能够保证在年初将全年党费缴齐,平时的联络几乎没有。职介中心更是将所管理的流动党员挂靠在劳动局党总支下面,形成了有近2500名党员的“庞大”的党总支,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给机关工委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两个困难:

1、组织关系接转量激增。职介中心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公司的雇员、大批自由职业者的产生使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剧,其中党员的组织关系按照规定都必须由党委一级的组织接转,这实际上将工委接转关系的工作量加大了数十倍,高峰时期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极大的影响了其他工作的开展。

2、教育、管理难度加大。这些党员工作地点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带来了教育和管理的无序性。这既超出了机关工委只负责区直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机关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范围,也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部分单位党组织设置与本单位党员规模不相适应

目前,机关工委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机关党委4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9个。近年来,部分直属党总支党员人数增长幅度较快,给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组织设置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向深入开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三)直属党支部退休党员数占全体党员数比例过大,给支部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机关退休党员归所在单位管理的模式已经实行多年,然而伴随着几次机构改革,机关退休党员日益增加。目前直属党支部中退休党员人数几乎占全体党员数的一半,个别单位退休党员人数超过了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由于年纪偏大、行动不便等原因,日常组织生活往往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开展,遇到发展党员、支部选举等重要活动时,也很难保证本人到场,这为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的思路与对策

(一)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党的_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个论断明确的告诉我们,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先进性。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区委九届二中全会和_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建设“四型”海淀的宏伟目标,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在加强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干部的业务学习,在抓好领导干部学习的同时带动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海淀。

(二)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一是着力提高素质。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_人的高尚气节和道德情操,始终做一名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要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二是切实改进作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三是优化班子结构。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选拔和使用干部,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于党员人数达到规定可以成立党总支条件的单位,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以便于工作更好开展。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执政意识和整体素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执政意识和整体素质。总的来说,就是要把党员队伍管理好、发展好、教育好。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

一、概论

(一)构建审计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的背景分析

1、社会背景

2、实践背景

(二)审计质量基本内涵及其衡量标准

1、审计质量的基本涵义

质量的概念来源于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目前被各领域广泛使用的质量概念来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402:1994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最新颁布的亚洲最高国家审计组织也采用了这一概念(ASOSAI:AuditQualityManagementGuidelines,2004)。而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审计领域,必须与审计的特点联系起来。

审计质量的概念国内理论界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以审计结果为导向,即审计产品质量,“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二是以审计程序为导向,即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这两种观点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近年来相当部分的审计专业教材、专著中采用了折中的概念,如上海财大博士生导师汤云为教授为主编著的《现代审计管理》将之表述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成果,即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又如冯均科所著《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表述为“审计质量是指依据专业性的和社会性的标准所确定的审计工作以及其产品的优劣程度”。简而言之,审计质量是审计行为和审计信息满足审计规范和社会标准的程度。

2、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衡量审计质量的优劣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近年来,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统一为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或者审计责任的履行程度。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而审计责任与审计目标紧紧相联,审计责任是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所应尽的义务及职责,以及未尽职责实现审计目标所应承担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同一时期,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审计责任。

一个时期的审计目标总能概括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需求以及审计本身所掌控资源蕴涵的审计能力。审计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公众需求的变化及审计能力变化会提出调整审计目标的要求,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审计目标演变的历史,就是审计界为满足社会需求,弥合期望差而努力的历史。

具体来说,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低衡量标准---法规制度,现实衡量标准---职业标准,最高衡量标准---社会期望。

二、当前审计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趋势

(一)审计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对审计的影响

所谓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既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审计环境可分为二个方面:审计外环境和审计内环境,审计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程序和方法;外环境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审计目标,或有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或因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继而决定审计责任,包括受内环境影响的审计职业责任和受外环境影响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最后决定审计风险,因审计组织或人员受环境影响未能履行职责,达成审计目标,必然会引发审计风险。相对应审计对环境的适应,也会采用多种形式,一般有:遵从、协调、趋同。在审计实际工作中,辨别和认识审计工作与环境的融合度与摩擦,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二者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状态,是国家审计必须面临的课题。

(二)当前审计外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带来的审计风险

审计如果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及其需求,就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丧失其生存空间。当今审计环境的新变化,以信息化、法治化、透明化尤为突出。

1、审计环境的信息化和信息化风险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建议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编号为XHZ115-093),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编号为0708319B),于2006年4月13日正式开题。课题组从59所申报实验校中确定了48所中小学为实验校,其中中学15所、小学30所、综合中学(含小学)2所、完全中学1所。参与课题实验的人员达千余人。

在课题启动后,总课题组为摸清现状,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了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用信函方式联系,进行三次不同内容的问卷,共回收了888份问卷。在剔除无效卷后,统计有效问卷762份,占参与实验教师的。(2)组织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组围绕课题拟出提纲下去调研。先后抽取了13所实验校进行访问、座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做如下汇总: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参与课题实验人员的自然状况

参与课题实验的专业教师919人,管理人员153人,共1 072人。年龄结构见下表:

(二)参与研究的实验学校基本情况

在48所实验学校中,办学综合实力较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约占1/2以上,其他为一般或较差的学校。这样做有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各层次的学校基本上都具有如下特点:

1.积极主动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他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学校当前所需要的,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本校的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而很多学校都要求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总课题组考虑到学校太多不便于开展研究活动与管理,所以,最后压缩到48所学校。

2.领导重视。各实验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牵头人、以教学校长和科研主任为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选择和确定了实验人员,健全了研究制度。

3.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48所实验校普遍都承担过研究课题,仅在“十五”期间,就承担或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审批的科研课题204项,平均每校4项,最多一所学校承担大小7项课题,均较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得到了课题审批部门赞扬。平时都能组织尽量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搭建教师间合作交流平台,在“咖啡吧”、“科研巴士站”等活动中,介绍开展研究的做法、体会和经验,培养了一支科研骨干队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科研激励机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组织科研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及时推广科研成果,并与晋职评优挂钩,健全奖优评先等制度。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内涵的研讨情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研究类调研报告范文(热门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