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热门46篇)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热门46篇)

小车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热门46篇)

微信扫码分享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篇

一般来讲,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题目名称

题目名称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能画龙点睛般反映整个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的特征。在确定题目名称时,要着重考虑题目名称与课题内容,尤其是与课题的研究论点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题目名称既可以揭示课题,又可以揭示课题的论点。题目名称一般不宜过长。

2.选题依据

选题依据亦即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课题研究方案中要明确扼要地阐明选择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本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预期本选题研究可在哪些方面能有所突破、有自己新的见解或能在实际中解决哪些问题,借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明确了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才能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价值,不至于偏离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的范围

课题研究范围主要指课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所需采用的资料、设备等方面的范围。只有确定了课题研究的范围,才可能使研究工作能集中优势兵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明确选题研究任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避免徒劳无益的劳动。

4.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进程

课题研究不能采用“小农生产方式”,干到哪儿是哪儿。必须预先有―个大致的安排,使所有课题的研究人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进程都是确保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的具体保证。没有这些研究工作的具体措施安排、时间保障,方案就会落空。因此,在确定课题研究步骤时要注意符合该课题的性质,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更要兼顾课题要求和研究者的特长以及可能提供的研究条件。在规划时间进程时,要注意留出―定备用时间,以应付那些原先预料不及的特殊情况的产生,做到有备无患。

5.课题研究的材料来源

材料(资料和事实素材)是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原料”。只有明确课题研究的材料来源,并充分地拥有相关材料,才能使课题研究成为有源之水,从而保证课题的研究能建筑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处行政报告中对“突出主题教研,提高常规教研的实效性”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_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定于11月为我校科技活动月,并举行学校第一届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大赛。

二、活动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节约能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组织领导:

组长:毕淑娟

副组长:秦呈玲  公长青  黄诗树

组员:苏秀华  蒋峰  苏峰及班主任、各学科老师。

四、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30日

五、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激发科学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六、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借11月5日早晨举行的升旗仪式举行“科技活动月”暨第一届

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启动仪式,大队辅导员宣读活动方案,景亮老师展示水火箭升空,学生代表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明确本届科技节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和活动要求,倡导师生共同参与。

2、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

①学校利用宣传栏,进行发动宣传。

②利用班级黑板报,刊登科普知识。

③召开主题班会,积极动员学生踊跃参加到科技实践活动中来。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篇

我的课题《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于xx年11月申请,xx年1月被批准立项的。自立项以来,我严格按照课题方案的研究步骤来实施,并采取边研究边实施,边实施边改进的方法展开此项工作,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比较顺利。

一、完成了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在研究准备阶段,结合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我将课题的范围定在中班年龄段。我就《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设计了家长调查表一份,对幼儿园中班组教师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统计、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二、创设与生活习惯培养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创设了不同的环境,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试试看你会吗?瞧我做的棒不棒!鞋子配对等等,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卫生间的墙上粘贴有趣的漫画,告诉幼儿上厕所要排队,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养成良好的秩序感;盥洗室的墙面上贴着“六步洗手法”的图样,引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主题墙上,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和收集生活自理能力的图片。如,“安静进餐不讲话”、“自己穿衣真能干”、又制作了“我的小手真能干”、等手工作品,并定期更换。班级内创设有生活区,并投放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利用活动时间进区操作,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系列教育活动

在课题的研究中,各班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多个教育教学活动。如:中班党嫘娟老师健康活动《自己穿衣真能干》,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的穿衣方法,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乐趣;万慧敏老师的语言活动故事《爱撒饭粒的嘟嘟》,通过学习故事,幼儿理解安静进餐不挑食、不撒饭的好习惯;语言活动儿歌《小手真白》,引导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中班党嫘娟老师健康活动《好玩的抱枕》,引导幼儿在游戏锻炼中,养成安静午休的好习惯等等。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我真能干”的主题活动,在此次评比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孩子们生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教师在工作中对待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渗透在日常生活各项活动中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

针对中班幼儿对游戏娃娃家区域感兴趣,我们引导幼儿扮演角色游戏中的爸爸妈妈和宝宝,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会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宝宝,告诉自己的宝宝吃饭不撒饭、不挑食,养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引导自己的宝宝正确的穿衣方法,并帮助自己的.宝宝整理床铺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撒饭、不挑食的好习惯。并能根据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我们进行研讨、交流、在实践中反思、写出案例分析,如:万慧敏老师对刘浩楠小朋友不爱洗手,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饭前便后养成主动洗手的好习惯;对李轩小朋友爱挑食,进行了观察分析,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的观察引导,孩子在进餐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挑食的现象好了很多;党嫘娟老师对陈凯轩小朋友迟迟不能入睡,进行了个案分析,经过家长的配合,孩子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安静午休的好习惯。

同时在一定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在一阶段的实施后,我们会继续探讨交流、实践反思,对中班组幼儿生活习惯进行交流、分析,提高课题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还组织教师针对《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撰写了有关的案例分析、教育随笔。

存在的困难:

1、教师在对待幼儿问题方面,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没有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地生活习惯。

2、家长在家里不能同我们的要求保持一致,为幼儿包办过多,直接影响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结果。

解决思路:

1、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丰富自身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并在园鼓励幼儿,通过我是“棒小孩”的板块,激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在家园共育方面,我们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要求家长和我们共同做好幼儿安全培养。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或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5篇

《一、二年级学生写话训练课题研究》

阶段心得体会

建水五小:蒋坦娅、李江、王芳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这个阶段的学生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即使理会图意,也表述不清,语句不通。经过一段时间的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2、语句不通,重复性语句和错别字多。

3、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局限于图上的内容。

4、格式错误,不能合理运用标点符号。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查、摸索,我觉得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喜欢写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

1、培养观察力: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练习常见的句式:谁在哪儿干什么

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说话,能说完整的话,一步一步为写作奠定基础。

3、由说到写: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话能说完整,就慢慢让学生开始写,逐步达到写作的目的。

只要我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在看图些话上有所收获。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6篇

这些年以来,我校在教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我们走过的科研兴校之路程,感触良多,主要从一下几方面与大家交流,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树立科研兴校思想,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全面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一直贯彻“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方式有:骨干示范、专题讲座、案例剖析、自主反思、研训结合……把学校专题培训与教研组培训、教师自培自练结合起来;把课例与研讨结合起来。“课题驱动”是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形式。全方位地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我校近几年立项研究了各种学科各种等级的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课题任务的一线老师达到65%,在课题内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任务,实现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已经结题的有:XXX主持研究的中央教育研究所举办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课题。在这个课题研究中,XXX主任在课题实验中总结的经验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论文评比三等奖,陈秀芳主任还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先进个人。姚秋红老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三等奖;我校XXX等教师组织开展研究了课题《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课题组被市评为优秀课题研究组。课题实验的教师的论文发表在《肇庆教育报》;XXX老师主持开展的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被县评为一等奖,她的研究论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探索与实践》发表在《家庭与健康》杂志。XXX老师主持的英语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评价的实践研究》已经通过了结题审批,她的论文获得了课题研究三等奖。XXX校长主持、XXX老师与XXX老师参与研究的国家级体育课题《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的局限》

现在,我校各学科各教研组正在研究着的课题有

语文组的三个课题:一个是由XXXX校长主持的课题组研究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审美化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这课题已经研究了三年,准备在今年的四月结题。XXX主持的课题组研究的省级课题《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也进行了两年。紧跟着由XXX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经典诵读与学生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进入了紧张的实施阶段。

德育组今学期由XXX持开始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在去年,我校综合组由伍尚泉主持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也正顺利地开展。由XXX主持、XXX老师与XXX老师参与研究的国家级体育课题《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的局限》也进入了结题阶段。XXXXXXXXXXX三个课题研究员被评为全国研究先进个人。

三、我校的课题指导工作经验

在我校教研工作中,要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就是真抓实干,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每个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让每个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组中。

第二是领导组织建设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担任学术指导、各处的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担任课题主持人,建立庞大的科研队伍。

第三是科研经费到位。对于学校开展的课题,需要订阅研究辅导资料,需要邀请专家指导等需要的经费,学校想办法筹集。例如:学校开展的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需要订阅一批《国学小丛书》,《口语交际》课题需要订阅专用的口语交际课本,参加研究的教师要办理课题研究资格证等都需要经费。学校对课题组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7篇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习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

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一、以游戏为主调动兴趣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与欣赏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8篇

20xx年,我园“十二五”课题《幼儿园生活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步入正轨。年初,此课题正式成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并于3月份成功举行了开题论证活动。我园教师个个参与课题研究,在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渗透、电子白板辅助艺术领域课堂教学等方面已初显成效。现就本学期我园的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做潜心阅读的观察者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走得远,首先要有一颗宁静的心。这一点对于好胜心强,对新事物、新信息较为敏感的青年人来说,尤为不易,但这却又是踏上科研之路必须跨出的第一步。而阅读,则是静心的首选之术。也只有让教师在多看多学,读得全面、而且能读得有实效,才能为生活化的艺术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用信息技术,读无遗漏。

2、用观察量表,读有侧重。

沿袭“十一五”的课题研究,我园仍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艺术教育作为课题研究重点之一。在园内开展观摩活动前,我们先将执教老师的活动设计发给青年教师,让他们在观摩前就能对活动有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发给她们一张观察量表,让每个教师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有选择性地关注执教者的提问、回应等,有侧重地了解和研究执教者的生活化艺术教育手段,从而深入剖析其科学原理。

二、做虔心修炼的践行者

俗话说,只看不练假把式。只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教师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教育、实施科学的教育,为此我们引领每一位教师参与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

1、选课题,依照特长各取所需。

作为苏州市级立项课题,我们按照开题论证活动中几位专家的建议,将《幼儿园生活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分解,确立了从生活化艺术教育途径、内容及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在研究途径方面,我们以市级课题《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作为重要辅助,将其立为子课题之一。全园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子课题,实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研究课题。如缪丽娅与缪祺的市级课题《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李娜的《幼儿园情境性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惠春燕的《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教学策略研究》,钱静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研究》等等。而所有这些课题,又都来源于我园的《幼儿园生活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属于其不同级别的子课题,经过开题论证活动后,大家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

2、选阵地,百花齐放各显其能。

教师们以小组研讨与个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先是小组商讨计划,教师独立自主开展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后,在年级组内推广,得到年级组成员认可后,再在全园集体研讨活动中展示。如在音乐活动中,借助电子白板演示的圆圈舞中标识性人物的动态变化,就让幼儿一目了然地观察和掌握了舞蹈队形;再如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音乐指令,由大班组率先应用于日常活动中后,在观摩活动中进行展示,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也掀起了各年级各班引入音乐指令的研究与应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班额超多的情况下常规难把握等现实问题。一日活动中皆有音乐的浸润,我们的艺术教育特色也初显端倪。

三、做悉心剖析的研究者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反思,在观察现象中了解原因,再以相应的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引导教师做个有心人,以各种方式浸入到对细节的探究中,在所有的活动后都能够多回顾、多评议,在分析与反思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其中的得与失、成与败,以此获取经验和教训。

1、写故事,案例分析省课题研究。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生活中不同时间内每个孩子的艺术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求执笔上岗,随时记录孩子有意义的言行,抓住其中的亮点,以便有空时能分析孩子的言行,或将现状与同事们探讨,深入剖析、认识其中的原由。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对教育现象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联变得敏感起来。我们还开展故事讲述活动,不定期地让教师们晒一晒自己的生活化艺术教育故事,分享活动自己的发现和做法,实现经验共享。

2、写设计,同题异构品艺术整合。

教师工作的价值在于各自不同的创意,而这往往都来源于教师有目的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以说课比赛、同题异构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机会。在说课活动中,教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具的使用、活动过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地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的生活化艺术教育的渗透,解决重难点的教育艺术。在同题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师以百花齐放的方式,现场展示艺术教育在各领域中的融合,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智慧,实现了成果分享,达到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进入课题研究以来,我园教师已认可了自己作为教育者同时又是研究者的角色身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园的“十二五”课题研究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在生活化艺术教育的内容、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这将是我们以后的研究方向。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9篇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泡沫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可喜的,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千余家高校设置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都设立了相关的设计院系,设计艺术学相关的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迅速,研究生的在校人数逐年增长,设计教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办学热。学校、政府对于设计艺术专业的建设也都给与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可是这种“一哄而上”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弊端会逐渐显示出来,大部分高校由于仓促行事、急速扩张,往往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教学理念落后。由此,泡沫式的发展引发了高等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理想,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不强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能上手的设计师。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背景下急速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是没有先例,也无法借鉴解决办法的。

二、学生生源问题

艺术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是一直以来困扰艺术类招生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的高考制度以及招生情况来看,我国艺术类本科文化课考试录取分数线要远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加上中国“文凭热”,使得很多文化课差的学生都走上了“艺考之路”,无所谓喜欢,或者专业是否扎实,报考艺术类的院校或者专业成为了挤进大学殿堂的捷径。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的专业学习之后,由于没兴趣而不好好学习专课程,或者基本功太差而无法很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相应的毕业生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三、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

在我国的设计专业设置中,受“包豪斯”课程影响,基础课程主要以“三大构成”为主,专业课程设置笼统、抽象、滞后,由于各方面硬件、软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很少有实质动手制作的实践时间。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艺术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还是服装设计专业,学设计的学生就是要面对实际的业务问题能够解决才行,然而现行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实践课程设置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扎实的基础,缺乏实践及创新能力,手绘表现技法薄弱,只注重电脑软件的应用。使得现在高校设计艺术类的毕业生只能称得上是有艺术素质的“电脑手”,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设计产业的人才需求严重不符。

四、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提供知识、负责专业人才创新力的提高,在技术创新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竞争力来源于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决定高校间竞争成败的关键。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对设计类教师的吸引,设计类专业人才在企业中报酬极高,高校设计类教师通常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开办公司或在校外兼职,大学中的课堂教学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第二职业。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逐渐成为了一种现象流行于高校教学中。

第二,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也是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职称评审将评价准则主要放在了科研、论文等项目上,由此产生部分教师只注重个人科研的发展,教学则放在了次要位置。其次,设计类专业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还表现在专业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我国现有高校的部分本科是由之前的专科合并升级而成的,少数设计类教师是由油画、国画等纯绘画专业教师转换过来的,这部分教师在教授课程时缺乏用设计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另外一些年轻的新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任教,没有实际的从业经验,只是将自己老师的教学内容转而传达给他的'学生,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高校的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脱轨,也使设计专业无法很好的发展。最后,由于我国的设计艺术起步较晚,各高校对其重视不足,导致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缓慢。在高校中设计类教师课时量大、课时费低,使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不愿意进入高校从教。而在校的教师由于经费、进修名额有限,几乎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由此引发了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育思维固步自封。

综上所述,当今高校中设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所以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未来的设计教育必然向开放式的人才教育体系转化。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应当按照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加快高校各项制度的改革,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环境将优秀的设计人才留在高校中,这是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相信我国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会更强、更好。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0篇

课题试验方案设计心得体会篇3

一、课题简介

二、课题进展

经过半年的课题实践,主要通过设计学案、学生提前预习学案、课堂反馈及课后检测的方式探究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1、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研究能力

钻研教材、大纲、考纲,翻阅资料,优秀教案,找出各章节教材的主要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学能目标,借鉴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设计有针对性地能力检测练习。

2、探究学案导学的组织教学

教学的成败关键在组织教学,而学案导学的教学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且要互补,则就更难了,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确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组织教学研究试验:

(1)自学、互助分组预习

在各班内进行分组,每组为前后两排4人,因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生变化,允许他们在组与组间每周自由调换一次,各组在上课前根据学案相互督促完成课程预习。

(2)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

老师依据教材和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推理、论证、实验、提问、辩论、归纳、总结等等。此过程时间长短可依据教材情况而定,一般为35分钟左右。

(3)课内10分钟的能力检测

每位学生将在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进行自我能力检测,并由教师当场进行讲评。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分析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3、课题阶段成果

在前一阶段的课题实践中,开了两节公开课《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和《化学计算复习,化学反应后溶液浓度计算》。

三、个人在课题实践中的体会

1、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知识目标

ⅰ、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ⅱ、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ⅲ、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2).学能目标

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2、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初三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启蒙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微观想像、记忆等方法。

巩固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启蒙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3、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所谓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并且纳入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要解开禁锢在学生头上的“金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探索过程,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说学生先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开放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自主探索式、自学质疑式、同桌讨论式、合作交流式和互相辩论式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几种形式,但都必须有开放性探索材料作载体。设计提供开放性探索材料要遵循三条原则:

(1)要遵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善于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开放性的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巩固和深化的全过程中。

(2)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这一探索是自我需要,是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提高探索成功率的关键。

(3)提供的材料要难易适当,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参与中体现思维力度,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如果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过程中感到太简单,就不会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有时会影响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若提供的材料过难,学生不能取得成功,也同样会影响积极性,更不利于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进行。

4、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可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问题设计的类型一般分为矛盾式问题、阶梯式问题、辐射式问题、逆向式问题、情境式问题、综合式问题等。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改进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达到连续产生氢气的目的?其用意是引起学生深入探索,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5、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学习能力检测是学案导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学习能力检测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即可通过完成练习和解决具体问题去反馈检测,也可通过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表述去检查和了解,还可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去了解。学习能力检测题的设计一般分为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延伸拓展三个层次。此外,在新授课学案的学习活动部分还设计了质疑问难和知识梳理两个环节。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学习活动中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反思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质疑,指导他们学会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通过教师点拨,师生共议解决的问题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实践证明,通过质疑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形成和发展。

四、几点收获和不足

1、收获:

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不足:

由于初中化学的特殊性即基础教学和能力诊断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所以在调动学生使用学案导学的积极性方面还有不足,在下阶段将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甚至自主设计学案。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1篇

我们宜陵小学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1、让课题研究走进家庭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2、让课题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二、加强科研培训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20xx年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小学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 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 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强化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xx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四、张显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 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2篇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平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习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3篇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有序竞争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形成积极进取、沉着机智的良好品质。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4篇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5篇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我作为课题组的成员,现将本人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二、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一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上传到我的博客上,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模式三教学方法研究的点点滴滴。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四、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有了些眉目,但还是有些棘手,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

3、由于是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意识不够,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及时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6篇

容摘要:本文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以培训目标为指南,对培训方案的其它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确定一个初步方案,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培训方案 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_,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7篇

【摘要】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繁荣,很大的原因是依靠交通的便利。从实际来看,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在近几年的时间有了迅速发展,而山区的公路建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选线和技术上都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是发展山区公路的关键。本文主要就我国山区的公路选线方案进行详细探究,并对选线技术加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努力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山区公路;选线方案;选线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山区的面积占到整个国土面积将近70%,而山区的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和各种信息进行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山区的地形以及地质和水文等诸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选择一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和政治以及技术等诸多方面要求的公路路线。

1.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原则及特征分析

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对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着相关的原则,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公路线路选择达到最优化程度。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对交通的安全得到保证,山区线路的选择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实施的,所以要将人放在首位,在设计中采取主动和被动的防护措施,将其中的安全隐患得到最大化消除[1]。

其次是坚持地形条件和技术指导两者的有机协调原则,要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强调因地制宜地选用技术指标。要坚持以环境保护作为中心进行路线多方案必选论证原则,要使得方案能够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以及有利环保。还要坚持参考地质条件选线原则,以及坚持对典型工程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原则,正确处理公路工程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关系原则。

我国的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要结合实际的地形进行实施计划,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特殊性特征,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在布线的自由度方面相对较小,所以山区的地理环境对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有着制约性,沿河线以及山脊线和越岭线等成了山区公路的主体,所以在线路的平面指标的限制下会有着诸多难度,最为主要的就是受到总想指标的控制,故此有着特殊性[2]。

另外就是山区公路线路设计的变化性特征,同样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对山区公路新路的选择会根据这山区的复杂程度进行变化,复杂程度越大变化的程度也就愈大。同时在复杂性特征方面是最为主要的特征,这主要就是地质构造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多变的立体性气候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复杂的因素对山区公路线路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对路线的选择也会受到这些因素而发生变化。

2.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与选线技术探究

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探究

由于山区公路的地形较为复杂,所以在对其进行路线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力图将线路方案设计达到最优水平。首先对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进行全面的布局,确定山区公路线路的起点,将大致的路线基本走向加以确定,然后在线路走向中的几个基本点进行确定,将其作为线路的控制点。接着进行逐段的安排,在相邻的主要控制点间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再参照道路的设计等级要求,结合实际的地形以及地址的条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布点,这样就将公路路线的走向带得到了确定。针对起点的走向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通过调查或者是踏勘的方法进行现场收集资料[3]。在大比例尺上对备选方案加以确定,然后再确定几条方案进行初步的评选。

对山区公路线路方案设计总的来说分为平面线性的设计和纵面线性的设计以及横断面线性的设计。平面线性的设计主要就是和公路选线与地形选线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步骤上就是通过GPS技术进行收集相关的地形信息,综合评价可供布线的路线走廊周围的地质条件,将潜在地质危害找出并及时的治理,在选线上适宜选择曲线。而纵面线形的设计一方面要选择适宜的竖曲线半径,另一方面要合理应用极限坡长和坡比。对于横断面线形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地段和地形,灵活的对横断面进行选择。

山区公路选线技术探究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针对山区公路选线,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其中,这样能够将新路选择达到最优化。一般情况下,对山区的公路选线技术作为常用的就是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GIS技术和数学方法,将其得到有机的结合能够将山区公路选线达到最精确的水平。从我国的选线技术的应用来看,最为常用的就是路线大师以及EICAD系统。这些技术的`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平面地形以及纵横断面等进行设计和绘制工程表,能实现多个虚交的处理。在山区公路选线过程中,通过GPS技术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而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这一技术得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自然过程演变,达到实验的效果,这对线路的最佳选择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通过对GPI技术的应用所得到的信息,从而可对周围地形及地质和地貌等加以动态的构造,通过动态模型展现的效果达到对山区公路线路的优化效果。另外,通过Google Earth辅助选线也能够达到最优化的选线效果,其在清晰度上能够有效地满足路线方案的选择要求,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上,首先就是在CAD当中把山区公路线路的主要控制点通过多段线进行连接,然后导入Google Earth当中,从山岭对控制点连接线附近具有的各垭口加以分析比选。通过这一技术方法的应用,能够将山区公路选线得到直观全面以及多角度的进行分析,所以在展示的效果上比较优越。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山区公路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愈来愈重要,所以对公路线路的方案设计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际的线路方案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将人本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要保证自然环境不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化的选择路线方案才能够使得运输量得到保障,行车的安全得到保障,在公路的费用投入上也能够得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2]郭松影,刘岩.公路选线模糊影响图模型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03).

[4]雒继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选线原则的拟订[J].甘肃科技,2012,(06).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8篇

1、周一集体备课,研讨最佳方案。

2、周五上午听课。

2、周五下午评课,找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

1、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规范队员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为使养成教育日见成效,将《规范》、《守则》、《礼仪》编成小册人手一册,要求每位队员熟记在心,少先队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给予量化。队员在明确了细则之后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许多队员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向雷锋学习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养成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慢走右行,见到班里门窗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上学衣帽整齐,放学站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确是对队员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积累。

2、用教师的言语行动陶冶学生

教师的行为是队员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队员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对队员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队员。对教师的衣着、发型、化妆、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不但要用外在美感染队员,更要用自身行为修养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另一面,开展“微笑教育”活动,与队员、同事、家长交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做到“自身正,不令也行”。

3、用制度强化

从某种角度上说:“少先队员的非智因素还不稳定,具有反复性。所以对于队员在家庭中的养成习惯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见面问好、主动行礼。您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要采取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激发队员形成良好习惯的愿望。只有当行为习惯内化为队员自身需要时才能真正地形成稳定的习惯。

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中还记载了他“席不正不坐”等一系列礼仪言行,经过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有形成了当代礼仪。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一个外在形式的文明礼仪,可以昭示出一个团体或者个人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为了改变农村现有的传统礼仪教育,也为了培养今后的合格人才,聘请礼仪老师对队员进行礼仪训练,开设礼仪讲座,对队员进行强化的系统的礼仪文明教育,将外在的美的礼仪言行升华到队员自身内在需求,使现代的农村少先队员的形象显现出来。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少先队在进行养成教育时一定要充利用好这一阵地,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写出计划安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队员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少先队员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好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如组织队员到街道驻地、敬老院、集市、工厂去锻炼、实习,组织队员举行青岛一日游活动,参观海尔工业园,街道农业园、工业园等,让队员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队员情操的目的。

6、关注“环境”建设,适应养成教育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对队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环境作为隐性的课堂,对队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加强校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抓紧抓好。

(1)关注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好坏,将学校每一面墙壁开辟出来,设立手抄报区、绘画区、创造区等,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队员一进校门就生活在布局合理、实用安全、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洁净卫生的环境中,无形中给队员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自然养成。

(2)关注家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的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教育出不同“质量”的队员,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其性格习惯等也各不相同。所以说在队员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城市的家庭父母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或池)里,而农村的家长出门随手就扔。如何让队员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维护集体环境的良好习惯呢?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应担当起指导家庭养成教育的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让家长首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重视学业,更要重视培养队员良好的品行。使养成教育形成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7、及时总结,善于表扬,激励奋进。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队员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队员的闪光点,利用广播站,校报等形式让全体队员了解,让队员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起到推动作用。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

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摆脱不良心态,与同学、老师、父母融洽相处,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活动主题:放飞心灵、快乐相随。

三、活动时间:201X年10月。

四、活动内容:

(一)明确主题、营造氛围。

1、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暨国旗下讲话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始

(2)宣读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3)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2、校电子屏幕宣传标语

(1)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2)“健康的心理是你迈向成功的起点!”

(3)“关注心灵,关爱健康”

(4)“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3、黑板报

各班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二)活动推进、分层实施。

1、进行心理测量,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并汇总分析。

2、心理健康讲座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班主任老师上一堂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

4、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10月) 活动主题:“拥有好心情”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5.制作“快乐心语”卡,让学生在心语卡上摘录下令人愉快的诗句或名言警句送给同学,从而体验友谊与快乐。

6.“快乐心愿”。 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活动,学生对父母亲说一句心理话或一句感恩的话。同时发动父母回复,对孩子说一句心理话或一句寄予的话。

7、广播站推出 “心灵之约”栏目。

三、展示交流、评比推进。

1. 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

2.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3.心灵日记一篇篇。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月末各班推荐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学校进行表彰。

打开这本书的一刹那,看到几百页的英文,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虽然自己读了研究生,但是越来越发现,并没有迈进研究的大门,甚至是差的还很远。我想以我的能力,这本书可能这学期是难以读完了,我不想欺骗自己,随随便便抄袭一篇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应付此次任务,所以决定读一些我能看懂的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读了《教育设计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这篇文章。

教育设计研究早期受传统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于考虑单一变量对教学成效的影响,但产生的问题是:建立的理论无法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此,我又新学到一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分类框架,也就是巴斯德象限,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方法,借助了数学知识来讨论,我们的研究范式有四种,纯基础研究、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反而第四象限是空白的,为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了指引。那么,为了兼顾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设计实验法”这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把设计中心和对重要设计要素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而最终“教育设计研究”从中演化而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理论产生的轨迹其实每一步都是对一个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它可能曲折,但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善于思考和有勇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动手脚”的人,使他们一步步地探索,不断填补更多的漏洞,才让更多的理论更具有应用价值。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的教育设计研究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中建立的一种连接。它必须用到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才凸显自己的特殊价值。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就应用而生了,首先要了解教学现场的需求和问题,初步的提出一些可行的创新设想;接着要产生设计的原型;有了原型就要进行实施,进入实施阶段让原型在复杂的研究场景中去测试;还要有再设计的过程,对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或者可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迭代、精细化设计;最终就可以进行推广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成果检验。综合来看,教育设计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膝恒,更强调情景化和普遍性,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要有教学理论和产品的产出。

其实这种方法,更注重实用性,会越来越发现它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问题的设想,到理论框架的形成,到基于理论形成的产品化方案,整个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构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利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

回到前边老师推荐的英文书,祝愿自己的英文水平早日脱离出厂设置,能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

一、学前儿童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

钢琴是一件外来乐器,传入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已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深入家庭的最普及的乐器之一。中国的钢琴教育水平在近半个世纪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与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许多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面世。而这个时期,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尚属薄弱,仅在少数专业院校和个别有条件的家庭中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来提高艺术修养。

二、当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的匮乏

由于全国有数以百万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合格教师的匮乏就成了客观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具备教琴能力的“老师”纷纷走上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讲台。这样,一些琴童由于得不到科学、系统的指导而使他们的学琴之路越走越艰辛,有的琴童很早开始学琴又很快地放弃了学琴。

(二)家长观念的误区

众所周知,在学前儿童钢琴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许多家长拥有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决心陪伴孩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也有求学心切又不懂音乐的家长,也许是虚荣心作祟,他们要求孩子不停地参加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程度。孰不知,学前钢琴教育应该属于素质审美教育的范畴,学习钢琴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这样急功近利的家长使钢琴教育似乎和文化教育一样,逐步走向了应试教育,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也不是考级的初衷。

(三)适龄教育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手指的精密运动,有助于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且认为学习钢琴的孩子更聪明。有了这样的导向,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都积极行动。于是,年龄幼小的孩子开始了严格且枯燥的钢琴学习生活,这样就给儿童钢琴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适龄教育。根据儿童特定年龄心理和生理状况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儿童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适龄教育就成为大家所关注、并且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儿童钢琴教育问题

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研究教育者(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第一,遵守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顺序和能力,避免揠苗助长;第二,重视儿童兴趣,只设置适于儿童发展程度的活动场所,不刻意规定动作技能应遵守的程序和达到的标准同样,钢琴教育也要遵循儿童本身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儿童兴趣为重要引导,对儿童实施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钢琴教育。因此,本文就根据前文分析的学前儿童的发育特点,结合钢琴教育的特性,提出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此模式将家长教师和儿童三者统一到钢琴教育中来,以儿童为中心,家长和教师各司其位,使钢琴教育与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相适应,并能有益于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

儿童进行钢琴教育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输入是指对儿童进行的识谱、指法、踏板、节奏、力度、声部、音高、触键方式乃至情感等方面的教育,而通过钢琴教育,儿童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智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视觉、听觉感受的发展、记忆力的提高、想象力更加丰富、注意力更加持久细致、思维能力更加立体化、反应能力更加敏锐、观察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等;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儿童通过钢琴的学习能提高修养,使他们感情丰富情绪开朗,同时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

钢琴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协调合作。“钢琴热”的现象出现,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但另一方面是是因为人们的偏位认识和功利心,而这对钢琴教育是有害无利的。儿童的学习需要与其身心发育匹配,因此,只有以儿童为中心,教师与家长各司其位,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帮助孩子走向艺术的殿堂。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19篇

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

1、全面性。

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受益。

2、主动性。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变被动式的吸收为主动式的探索,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探究性。

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合作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题实验的管理

1、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

在市教科院的亲自指导下,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教研组长、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管理、指导及实施工作,并确立了实验班级和实验老师。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0篇

“国有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有礼则心泰。”为进一步促进我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员的文明礼仪素质,大力倡导“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本次宣传活动以公司全体员工为对象,将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塑造全体员工讲文明、守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爱岗敬业、亲和融洽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目标

这次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和谐”为主题,组织有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的实践活动,普及文明风尚,规范文明行为,提升全员的道德素质,引导广大员工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树立文明新风,遵守礼仪规范,进一步调动员工学礼仪、重礼仪、讲礼仪、践行礼仪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三、活动内容

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普及员工日常行为礼仪、个人礼仪、公务礼仪、生活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并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以推进。

(1)发倡议书,利用横幅,倡导广大员工参与以“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和谐”为主题的“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仪式。

(2)利用公司各区域宣传栏张贴海报、各公共区域设立标语等各种渠道针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大力宣传。

(3)播放文明礼仪相关电影及知识讲座视频。

(4)组织“寻找不文明行为”的拍摄活动(录像或照片),曝光各种不文明行为,针对于对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应给予警告或酌情罚款。

(5)组织“寻找文明典范”将身边你认为可做文明典范的对象用文字或图片视频等予以描述提交至人事行政部。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宣传的重要性,把它视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要以本次宣传活动为契机,使员工的文明意识、良好的行为习

惯更上一个新台阶。

(2)部门同事之间讲公德,树新风,弘扬社会主义高尚情操,团结友爱,热爱本职岗位,积极参与各种文明行为活动,进一步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3)形成机制、狠抓落实。各部门主管应身先率人,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并积极响应和配合文明礼仪宣传活动的开展,逐步督促员工树立起文明形象和纠正不文明行为。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交流和检查。

拟定:李正江

20xx年9月22日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1篇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东镇中学是一所处于乡镇的全日制公办高中,建于1952年。此校曾在恢复高考后的数年内,高考成绩一直全市前列。,此校高考成绩开始走下陡路。分析原因,诚然这里有学生质量下降、县域政策等客观因素,但教师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本文重点对影响教学成绩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能有效指导中学教师队伍考核的理论模型。

本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高中教师考核的研究,以期提升学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和方法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

本文通过调查和文献法去深入研究学校从兴盛到衰落的整个过程。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对教师、校领导、学生及学生家长;调查内容包括对学校的.满意度、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等。通过文献比较(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的一些资料和国家同期的教育法律法规等),对比影响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并采取扬长避短的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笔者尝试通过对高中教师这一群体放在历史的过程中去研究,把社会变迁研究和社会群体研究相结合,即宏观层次的研究和社会单元研究相结合。

三、分析单元和研究内容:

由于老师年龄、性别、职称、学历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考核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教师和不同职称的教师区别,来分析不同阶段教师对同一类型考核采取的态度及相同阶段教师对不同考核办法的态度。(共四种区分度)通过分析彼此不同的态度,分析中学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激励机制。

一般情况下,对教师的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

四、 抽样方案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本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组一:按照年龄分为三类,22岁-35岁,35岁-50岁,50岁-60岁。组二:以职称划分为三类,初级、中级和副高三个级别。

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在本市十三个县,共抽取四个县,每县抽两个学校,每校抽取60人做为研究对象。

抽样县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分别抽取经济发达的盐湖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临猗县、经济欠发达的闻喜县及教育比较发达的新绛县。

抽样校两个,一个选择各县区的一中,另一个选择在乡镇的高中或者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

在老师的抽样上,由于职称和年龄有重合性,每个学校,按照年龄来抽样。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

抽样时间:年度末和学年末。

五、 设计调查问卷:

基本问卷是调查教师各项特征和基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个人收入、对教学成绩的满意度、对本校考核的建议等。辅助问卷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情况,另一个是了解学生情况。

六、 研究进程:

(一) 资料收集:1月至207月

本阶段主要是阅读书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马斯洛层次理论、教育法规、管理学基本原理等);收集抽样点的考核资料。采取统计调查、文献法、实验法和观察法。

(二) 资料整理:年8月至2013年11月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2篇

《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的研究》是我校中学理科组结合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并在县教研室的专业指导下,在原来课题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的课题。自今年3月份以来,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尽管现处于研究阶段,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学习阶段:学习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相关的论文、书籍、文献、案例等,从中汲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并进行总结。

2、设定方案并实施:将第一阶段得到的措施方法用于数学、物理的教学,经分析得到适用本地区的让学生成功的方法。

3、研究总结与反思:撰写研究报告;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形成教研反思论文。

现将阶段性研究作以下的计划与总结:

在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中,全组成员通过个人理论学习,三人共同对相关资料理论的学习,认识到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体验成功不仅是学生学习理科兴趣的动力源泉,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理科上的成功。这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意识不仅仅要融入教师的备课中,而且要在课堂、作业、测试中体现出来。

在研究工作的第二阶段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紧围绕“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这一主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强化理论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二是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三是坚持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求论证;四是坚持课题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研讨中提升自我。通过课堂实践,反思,总结提高等有效研究措施,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基本实现。现将课题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计划:

1、汲取并总结第二阶段研究实施得到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法与措施;

2、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形成教研反思论文;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还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课题研究成员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理科,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3篇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应该怎么样写?设计师同学们的一个专业,各位,我们看看下面吧!

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论文

摘要:优秀作品需要以经验积累和思想沉淀为基础,建筑作品也是一样。小区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兼顾整体风格。因此,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项目建筑设计负责人的设计理念是影响建筑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小区是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方便居民。因此,功能布局、设施配置等属于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对小区景观、建筑风格也提出了一定要求[1],这些因素也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也就是说,现代小区建筑方案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提升品位,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1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理念概述

1.1以居民为本

小区规划与建设都是为居民服务的,建筑方案设计也是如此[2]。因此,设计工作应围绕居民需求展开,以便民、利民为指导思想。此项原则要求各项设计工作从居民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居民的视觉感受,在保证设施能够满足生活要求、功能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提升小区的舒适性,营造宜居环境。

1.2节能环保

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的目标,也是优化方案、改进设计的出发点。考虑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现代小区设计中也应坚持节能环保原则[3],在不影响小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能耗,提升生态效益。在具体设计中,应善于利用原有环境条件。空间布局方面,应尽可能的保留自然景观,使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改善视觉效果。另外,小区建设时,也要尽量使用低耗、低污染的材料,防止建筑材料污染小区环境、危害居民健康。

1.3现代化

当前,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小区建设中也开始应用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技术。为了真正满足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各项要求,小区建设时,就要重视做好规划,积极应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小区的服务能力。但建筑方案设计中不能盲目求先进,更要保证可靠,争取建成功能齐全、服务完善、风格优美的现代化小区。

1.4合理布局小区

毕竟是居民生活的场所,为改善环境,在规划布局过程中,应确保建筑位置合理。简单来讲,就是设计方案应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能够满足居民的`采光要求,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视野效果。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居住者感受外界的优美环境,对于改善住宅的舒适性也有一定的好处。

2小区建筑方案平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对于小区建设来讲,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出口、入口、图底关系等进行合理布局[5]。具体工作中,出人口范围的划定,应以人来的方向为依据;确定图的形状以及位置时,应对人进入的方向和部位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工作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影响布局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设计者慎重对待。

2.1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布局是否美观、与城市规划、消防规范和交通规范的相关要求是否相符等。一般来讲,出入口最好布局在项目内、外可紧密连结处[6],同时,还应坚持人车分流原则。这样做可以在确保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保证安全,符合以居民为本的设计要求。如果项目规模较大,设计时可另设垃圾出口,以免垃圾运输影响居民生活或者污染小区环境。另外,设计时最好使内外道路通过出入口实现连接,并且,设计的道路应保证可以满足小区居民以及一般车辆的通行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曲折。此种做法有两个目的,一为方便出行,二为节省用地。节省下来的地可用来种植花草,美化小区环境。(应改为:设计道路应分人行道和车行道两部分,人行道满足小区居民出行方便。车行道应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道路可以通而不畅,这样能够降低车速,确保居民行走安全,因此可以有目的做些曲折,更加丰富了平面的景观效果。)

2.2图底关系

这部分工作中,可以先将建筑的全部房间、室外人群活动区、车辆停放区分别视为三个要素,之后再进行设计,就会比较简单。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三项,矛盾得到了简化,主要矛盾得以凸显出来。但要注意的是,此种分析应结合实际进行,过程中也要以外界环境以及出入口方位为参照,以确保分析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一阶段的分析,是确定“图”形以及具体位置的基础。

2.3竖向设计

这部分的设计,应重视对场地坡度进行控制。如果现有地形属于坡地,则要对场地设计进行适当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差关系,尽可能的降低土方量,节省成本。一般项目应科学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确保路面积水和地面雨水能够及时排走。如果小区地处沿海区域,还要注意参照相应的防洪要求。总平面图设计不仅包括出入口设计、交通组织设计,还应重视依照防火要求以及相关规定,对建筑与周围建筑、道路的距离进行控制。另外,合理布局建筑类型、有效改造小区气候,也是这部分设计中要考虑的内容。

3案例分析

当前,小区建筑方案设计中,设计者普遍将建筑风格与立面效果作为考虑重点。甚至部分小区设计时,将立面效果作为了唯一关注重点,导致建筑美观有余、实用不足。这样就增大了施工设计的难度,给施工图设计带去很大困扰。以某工程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立体效果上。为了凸显效果,该工程中包含两处大型构架:①第一处建筑使用了架空楼板。②第二处为斜跨拱形。并且,第一处的单体跨长、跨宽分别为47m、9m。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稳固性考虑,工程施工时若采用钢筋砼结构,就要适当加大柱和梁。这样做能够保证建筑安全,但是,构件却会因此变得笨重,设计预期的立体效果受到了影响。因此,建筑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外观与视觉效果,还要对建筑的实用性和施工的可行性进行考虑,确保方案的有效性。设计者需要明确的是,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是小区建筑方案设计的首要要求。“华而不实”的设计方案不仅会导致施工困难,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可取。因此,设计时如何兼顾实用与美观是每一位设计者都要重视的问题。但现实中,依旧还有很多小区的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影响因素的考虑不够周全,造成小区建成后居民生活和出行存在诸多不便,这些都是设计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4结语

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区建筑方案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需要对单体建筑、出入口、停车区域、交通组织等多项要素进行考虑,设计的复杂性非常突出。因此,为了保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负责此项工作的人不仅要重视知识积累,还要学会总结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与优化的过程,除却遵守相关规定之外,还需要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而这一点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参考文献:

[1]叶欣.环境艺术设计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应用[J].工业C,(29):159-160.

[2]余洁.四川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5(05):15.

[3]谢昱田.城市住宅小区建筑间距研究与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7):64-65.

[4]郭子仑.新中式风格的演变节奏———浅谈淮安建华玖珑湾居住小区建筑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5(04):90-92.

[5]何昌文.基于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材,2015,41(02):97-99.

[6]仇大未,柳婷婷,侯莉莉.关于滕州市居住小区建筑色彩现状调研与探讨[J].学周刊(上旬),2015(02):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4篇

一、课题的提出

《中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当前,家长普遍对独生子女都有过高的期望,对孩子十分溺爱,加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有的孩子,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养他,也被认为理所当然或与他无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很少有孝心和感恩的意识和行为,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漏洞,反映出我们的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

古人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孝心孝德”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自我进步发展,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使社会和谐文明稳定。在当今这个被经济大潮“淹没”的时代,孝敬父母(长辈)仍然是我们中国人不变的传统。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大力倡导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既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选择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感恩”,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决定成立开展“小学生孝德教育的行动研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真、近、实、小的教育活动,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孝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具体形式、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以爱心换取爱心,以爱心传达爱心,在反复传达中使爱心得到充实和发展并推己及人,辐射到亲人以外的人中去,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新时期的孝德教育我们认为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一是孝敬父母。具体来说,孝敬父母及长辈,要有责任心,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关心和尊重他人。在学校具体做到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互帮互助,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即要做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是关注社会。在尊敬孝敬自己的亲人和关心他人的基础上,学生能主动走入社会、关注社会,做一个遵纪有礼的好少年。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认识传统孝道文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特殊作用,认识传统孝道文化对促进小学生道德生成、发展的意义。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庸俗走向高尚,从知识学习走向精神教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现代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研究。

对小学生孝德现状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为制定孝德教育内容及计划以及孝德教育获得第一手资料。

2、构建小学生孝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高、中、低”段的分目标。

3、开发孝德教育资源,编写1-2套孝德文化校本教材。

包括古今孝德知识,我身边的孝德榜样等等。

4、探索小学生孝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将以课堂,学校,家庭为阵地,以活动、教学、学科渗透等策略,借助资料、图片、文字、榜样、录像、情境渲染以及家庭实践等形式,通过班会、讲故事、编儿歌、亲子活动、手抄报、写信和布置家庭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实施。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对小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2、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分头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并真实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从大量的教学案例、学生成果中来分析、提升课题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过程也伴随着教师的发展进步,师生共同构成研究的主体,使研究过程易于教师接受和操作。

3、个案研究法。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及变化,以及在各类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4、经验总结法。

根据已积累的资料,及时加强反思总结。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拟定研究方案,包括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拟写计划、建立课题组组织机构、向省、市、县教科所申报立项,培训教师等。

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激荡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孝德,提高品德修养。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出新设想,完善原有方案,争取最理想的研究效果。具体措施为:

1、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

为加强孝德教育及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将开展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目的是把握小学生现有孝敬父母道德认知水平与情感行为特点及其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提高孝德教育的实效性和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东面有一面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主要内容为:“颂读经典,崇尚孝道”、“学习优秀,弘扬孝道”、“孝敬长辈,践行孝道”等内容;在学生集散广场四周,建立了六组宣传栏,上面展示的是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每一幅图画都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在餐厅外墙上有《弟子规》的宣传栏;教学楼内随处可见孝的名言警句;每间教室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紧扣孝德教育主题。我们希望通过将孝德教育与营造深厚的孝德氛围结合起来,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3、编写校本教材。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5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以培训目标为指南,对培训方案的其它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确定一个初步方案,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培训方案 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③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⑤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⑥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①90 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 1958年以前,在美国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1981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亿美元以上,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982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quot;③有资料显示,美国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12%。④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 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⑤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6篇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一、前言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是多维,其中教学方式的变革就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式是传输知识的纽带,教学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和效率。为顺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已有很多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主要对现有研究中有关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以及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变革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二、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对中学生影响研究的基本现状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只注重语法结构和词汇释义,所以学生的英语可以说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和看,而不会说。为顺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能说英语的人,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势不可挡,其中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是较为重要和关键环节。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许多论者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王勤敏从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特征方面介绍了变革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即“一、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二、由同一性走向差异性;三、由客体性走向主体性;四、由单向性走向互动性;五、由灌输性走向探究性;六、由割裂性走向整体性。”杜娇玲充分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方法变革的方向,即现代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并以此阐明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英语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影响。以及赵茜和王佳,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角度论述了教师英语教学方式转变,并结合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说明变革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三、总结

综合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影响的现状,本文在收集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研究的内容及特点,目的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深化变革影响,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做出贡献。

1、文献研究法: 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病,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3、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大的。

4、调查法:要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摘要】本文以涉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探讨的学术著作和相关期刊为研究对象,发现近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实际运用和理论研究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认识论;学科建设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以规范和指导学前教育研究,在学前教育研究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渐分化出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成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日益升温的课题。这一方面与人们对学前教育研究意义的理解不断加深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追求。

笔者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关键词,查阅了1979~的学术著作和相关期刊,试图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作一个梳理。笔者的基本发现是,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相关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即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另一类则是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工具来解决学前教育具体问题,反映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对这些研究细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无论是在实际运用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对“方法”概念和层次的理解模糊混乱

教育理论在其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很多时候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1〕 教育研究方法也不例外,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借鉴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定性的方法、学科研究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分类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统一的标准,众多的分类方法也不符合“排他性”或“平行性”的逻辑关系。〔2〕近几年来,一些关于方法的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它们很多没有明确、系统的定义,指向较为模糊,如科学研究方法、现场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诊断方法等等。某些新旧概念之间非常容易混淆,如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这些给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种先天不足,并且在还没有厘清这些概念之前,就开始使用这些方法了。

除此之外,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理解也较为模糊。由于强调学前教育的实践取向和应用性原则,人们习惯于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技术和技巧,把观察法、文献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同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或者把研究方法的外延缩小至等同于实证研究。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1)方法论层面,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含理论基础、研究逻辑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层面,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3)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层面,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的工具、手段和技巧等,主要是指收集资料的具体策略。〔3〕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是为研究教育规律而建立的一整套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而各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则是方法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转化形式,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则是方法或方式的情景适应。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正如叶澜指出的:“形成科学理论的方法是一组方法的集合,而不是一个方法。”〔4〕因此,任何学前教育研究若要做得科学、系统和严谨,都要考虑到这三个层面,不能将三者简单地混为一谈。

二、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

由于缺乏对研究方法层次系统的了解,在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方法的第二和第三层面,即强调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也就是说,有的研究者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持有的态度往往是“用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或“怎么用”,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用”的问题,将“是否能用”作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选择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在选择和运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方法论研究和学习的缺失是导致学前教育研究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习过某种研究方法,不等于就掌握了某种研究方法,更不等于会有效地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我们要真正理解和有效地运用某种研究方法,必须将其置于背景中,从其历史渊源、哲学或世界观基础入手,探讨这种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使用的基本原则、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使用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

综观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新的进步的教育理论取代传统的理论或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都是发端于对权威的挑战,也都离不开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研究方法的进步,就没有学科的发展。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借鉴、因袭或模仿某种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理论就无法在新的层次、新的规范上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在提高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认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反思研究方法论,走出自我创新和发展道路。

三、注重研究方法的运用,忽视对研究方法的研究

“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这一误区,反映在学术研究中,就是研究者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研究方法运用的探讨,而较少对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

从数量上分析,笔者所查阅的全文数据库1994~20的期刊文章只有12篇全部或部分地谈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问题。

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大多停留在介绍某一种研究范式或某一种技术方法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极少从学科角度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进行思考,也极少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哲学方法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好比是沟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其规范性、科学性的理论追求,可以丰富和充实学前教育理论。因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缺一不可,两者只有“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学前教育学科朝着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盲目地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者热衷于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学前教育问题。这虽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学科的视野,但有很多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既不考虑这种方法与学前教育具体问题的适宜性,也不考虑这种方法产生的深刻理论渊源,为赶时髦为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这种方法,结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术语和概念对学前教育研究进行表面化的装饰,产生不了具有说服力的研究。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不能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学前教育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具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研究方法必须具体化和特殊化。

另外,有的学前教育研究者缺乏一种对本学科的自省精神。事实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所产生的很多问题都基于“拿来主义”的态度。睿智的教育学家早就对此提出了警示:“通过各专业分支领域来推动自己的研究,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在整体研究中的位置缺乏了解的话,非常专门化的`研究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5〕

五、将各种研究范式人为地对立起来

目前,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一直以来普遍存在“重实证研究,轻理论研究”的倾向。虽然陈桂生在概括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时指出的“比较偏重于实证――实验科学研究的介绍”〔6〕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又有一种新的倾向在逐渐显露,人们将量化和质化两种主流研究范式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常常在研究中选择非A即B。这样一来导致人们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法看成是矛盾的,人为地将其对立起来;二来忽视了其他研究范式,将不能归于量化或质化范式的研究全部归入思辨或定性研究,认为思辨或定性研究无非是感性的体会感想、个人的经验总结、率性的散论杂谈等等,“无章可循”,没有科学规范,进而忽视其研究价值。

学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开放性系统,对学前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呈现出多种形态。对于一个具体的学前教育问题,会因为切入的角度不同,运用到不同的研究范式,通常要全面深入地研究这问题不是凭一种研究范式或一种具体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再者,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对立起来,固执于某一种研究方法,会影响人们对学前教育现象的客观认识,会阻碍研究者创造性的发挥,对全面深入地研究学前教育问题是没有益处的。

值得注意的是,多种研究方法共存,将不同的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或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印证同一个问题,这一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势已经在影响学前教育研究。〔7〕

为了使研究方法更加丰富、更加合理,我们要提高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还是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都是不无裨益的,同时也是对每一位学前教育研究者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9.

〔5〕武田久夫.教育学〔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28.

〔6〕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2.

〔7〕刘晓东.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7篇

我校王校长及6名教师申报了7个延安市个人微型课题,研究科目有语文、数学、美术、体育、地理五门科目。课题研究已经近三个月了,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一、第一阶段主要做法:

(一)、搞好课题研究的保障

1、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结合我校教情、学情,科学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激情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求教师制订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将教科研与教学常规紧密联系起来,让教科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

用制度约束、指导课题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适合当前教育教学协调发展的“激情课堂”模式。

2、组织管理保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教务处、包科领导、教研组、备课组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和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把实施“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一个抓手,引导教师加深对“激情课堂”意义的理解,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激情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需重点“改进”的教师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评析,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争取真正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二)、教师个人所做工作

1、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

2、在学生或老师之间进行调查、研究,获取课题研究需要的相关资料与数据。

3、通过文献研究,搜集和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阶段的探索研究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对研究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充分,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缺乏主动,需要管理人员督促。

3、缺少个人学习,不明确每阶段需要做什么。

三、今后打算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再次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意见与精神,认真反思了各自在此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改进,以如期完成各阶段工作。

1、教师在积极实践的同时注意向其他教师、名师学习,结合他们的具体做法,深入领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踏实研究。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在交流中,在反思中,充实自己,搞好研究。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8篇

(一)研究问题及解释

1、研究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中学生的影响

2、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英语的地位日显著,它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学生是学习被动的客体。然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也经历了明显的变革。

3、研究的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其中重要一部分。研究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对学生的影响有两大重要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即能为英语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指导性意见和促使中学生的发展顺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第二,实践意义。即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和增加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兴趣和态度的了解以求达到英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评述

一、前言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是多维,其中教学方式的变革就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式是传输知识的纽带,教学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和效率。为顺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已有很多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主要对现有研究中有关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以及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变革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二、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对中学生影响研究的基本现状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只注重语法结构和词汇释义,所以学生的英语可以说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和看,而不会说。为顺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能说英语的人,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势不可挡,其中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是较为重要和关键环节。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许多论者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王勤敏从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特征方面介绍了变革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即“一、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二、由同一性走向差异性;三、由客体性走向主体性;四、由单向性走向互动性;五、由灌输性走向探究性;六、由割裂性走向整体性。”杜娇玲充分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方法变革的方向,即现代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并以此阐明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英语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影响。以及赵茜和王佳,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角度论述了教师英语教学方式转变,并结合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说明变革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三、总结

综合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影响的现状,本文在收集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研究的内容及特点,目的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深化变革影响,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

1、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精华和糟粕研究

英语在中学是一门相当重要的主课。目前,就上海地区的中学生来说,语法基础比较牢固,然而英语交际能力令人堪忧。对于众多英语教学方法,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已经成为众多中学英语教师急需探讨的难题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四次课程改革,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经历着许许多多的变革,这其中有好有坏。因此,我们应当开展对这些教学方式的研究,分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分析其对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促使教师们开展更加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

2、中学生对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态度研究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强调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学生不再是一味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因而通过了解中学生对于教师课堂英语教学的感受以及对于老师授课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可知新时期英语教学法是否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学生是否成为了英语学习的主体。

3、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因而,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热情和兴趣的研究,可以直观的看到新型教学法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

4、新型英语教学方式实践效果研究

对于教学方式实践效果的研究,即新英语教学方法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情况,英语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5、新型英语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的'实施情况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新课改极力倡导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摆脱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使学生在一个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然而传统的机械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许多教师对于新型教学方式的理解存有偏差,所以要针对新型英语教学方式是否在初中课堂得以实施加以调查研究,观察传统单向传授式教学的改善情况,以提高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重视,鼓励教师积极采用。

6、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通过对传统方式影响的研究,可以分析比较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可采用自填式问卷的调查研究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上海市中学中抽取一定规模的样本,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解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式以及新英语教学方式的实施情况。

可通过结构式访谈的调查研究方法,从上海市中学中选取一定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在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对学生英语成绩和能力的影响。

2、文献法:

可通过收集各种研究资料,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有价值的资料),比如一些现存的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的研究或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中利弊的研究,归纳总结并得出一般性结论。

3、自然观察法:

可通过走进初中英语课堂,观察感受,新英语教学方式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对中学生上课行为态度的影响。

(五)研究步骤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1、研究课题的确定

2、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一步:确定课题组成员

第二步: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制定教育研究方案,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第三步:研究方案的申报

3、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第一步:将问卷先在上海市几个中学生中进行预测,再进行修改。 第二步:在小范围内(约30人)进行测试

第二步: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

4、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邀请专家进行辅导,完善研究计划。

第二步:开始课题研究,正式发放问卷,进行访谈,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5、总结结题阶段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1、理论知识基础不牢固

无论研究什么课题,理论知识是研究的基础,倘若事先没有进行良好的理论学习,研究者就无法辨别针对某一课题该研究什么,该使用何种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手段。因而可能会导致研究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未必准确完善。

2、缺乏问卷提问的有效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中学生的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可能对于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的理论结构还不熟悉,所以在设计问题时,问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选项不全面或过于概括,降低了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3、缺乏访谈技巧

虽然此次研究运用的是结构化访谈,但是被访谈者的回答可能不全面,或者他的回答中有应进一步提问的地方,因此,访谈者应该掌握追问技巧,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回答,缺乏对深层次内容的敏感度。

4、研究过程中总结不够及时

在研究过程中,往往收集的资料众多,因而要及时的做好对资料的分析总结,否则便易于忘记或丢失,不能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六)可能的研究结论

教学方式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媒介,学生能否高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根据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学理论,不断发展着英语教学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可以增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能够自主开展英语学习计划和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如使用ppt, 视频动画等,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对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英语成绩也有所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最大益处就是实践性的增强,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交流工具,教师们给学生创造或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位学生身临其境,提供口语交际平台,因而学生们大都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英语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有所提升,自信心也不断提升。

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帮助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大部分初中生都更加重视英语的实践运用,而不是一味的背诵词汇,记语法规则,学生也会自主寻找英语的课外学习资料,学习主动性增强。

虽然新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尚不广泛,依旧有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新教学方式理解不当,依旧有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因而在全面贯彻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上还需更多的努力和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勤敏.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xx.

[2] 赵茜,王佳论.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 教育科学研究,2012(2):24-27.

[3] 杜娇玲. 浅析英语教学方法变革方向[J]. 才智,2012(8):271-272.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29篇

一、教育目的:

让每一个同学参与,认识到在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披满荆棘,充满坎坷。通过一系列的节目表演,让我们感悟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同时生命也是顽强和伟大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憧憬未来,让生活更加光彩。

二、班会前的准备:

班主任召开班委会议,确定主题和内容,准备台词,编排节目程序表,参加表演的同学一边编排节目一边修改,班主任和班干部准备有关道具。

三、主持人:王嘉文 陈子倩

电脑操作:周佳文

参与人:初一(2)班全体学生、班主任翟玉秀老师、唐婕老师、家长代表(姜晓云妈妈)

四、过程:

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甲: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你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把我辛苦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

乙: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甲:我们在父母的养育中一天天成熟,在老师悉心的哺育下健康成长。

乙:我们凝聚着老师的心血、父母的辛劳和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甲: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

(同学猜)

乙:对,这就是生命。

合:初一(2)班“呼唤生命,感受人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是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是令我肃然起敬的,有贤者言:日月径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生命。

乙:在生命的历程中,同样的学习生活,有人觉得苦不堪言,有人却过得多姿多彩。怎样对待生命,才能在生活的航道上,满载着憧憬起航呢?

甲:请听配乐散文,“生命之歌”

葛陆璐(配乐朗诵):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 从我们降生开始,家人就开始为我们付出辛劳。一出生,迎接我们的是家人温暖的怀抱;蹒跚学步,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人生的第一步;生病的时候,是家人在身边日夜守侯;摔倒的时候是家人鼓励我们爬起来„„在我们的生命中,实际上融入了家人的生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关心、爱护我们的家人。

生命既属于家庭,也属于社会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家人,还有提供各种生活用品的工人、农民,为我们看病的医生,教我们读书做人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每个人的生命,都和这个社会紧密的联系着。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人类社会的延续。

甲: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同时又是脆弱的。往往一些潜伏在身旁的“暴风雨”,使它比昙花一现还要短暂。 地震、战争、洪水,还有各种意外事故都可能夺去一些人的生命,这都会给他们的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请看两个图片和一个片段。 „„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触?

(同学讨论)

乙:所以生命是最宝贵的,你的生命、我的生命、他的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必须好好地珍惜生命。生

命是神圣的,我们要敬畏它;生命是伟大的,我们要书写它。在人类的生命进程里,谱写过多少辉煌的乐曲,在灿烂的文化宝库里,珍藏着多少生命的华章。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散文《假如给你三天光明》吗?

甲:请看课本剧表演“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由李晶菁同学扮演,旁白由高佳伟同学担任,沙利文老师和泰勒小姐分别由翟老师和唐老师扮演。

甲:“海伦凯勒的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假如只有三天的光明,你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乙:一个人的眼睛固然重要,但与生命相比孰轻孰重,不问自明。假如医生告诉你,你的生命只有三天的光阴,你会如何呢?请下面是我们的同学论谈---畅谈我们的人生。

甲: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它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

乙:让我们善待生命,让生命的音符弹奏出更加雄浑的乐章。让我们挥洒自信和微笑,来谱一曲灿烂的生命之歌。讨论得如此激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请欣赏由杨洁、崔文婧、严讷表演的韵律操。

甲:经过大家的交流,使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下面我们将进行的是一个心理测试,使有关你对生命是怎样理解的。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参与。

乙:人生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长大成人,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和汗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

甲:今天我们也请来了我们的家长,我想对于生命的宝贵,家长应该更有发言权,下面请我们的家长讲话,为我们提出要求和希望。

乙:家长为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自觉总结。

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的恩德,我们都应该铭记在心,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问候生命吧!请听配乐诗朗诵“问候每一个生命”。

全班齐声朗诵“问候每一个生命”

合: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

倾听生命波涛的激励

你可在期待一声问候

你可在等候一个黎明

女 1: 我们问候每一个生命

你好,我的朋友

你好,我的同窗好友

女合: 一句异乎寻常的致意

一脸真挚无比的笑容

消释了心灵的冷漠

告别了独处的孤寂

男合:人性没有冷眼相对

谁说人心隔着肚皮

今天,我们收获着

人心的辽阔

人格的美丽

男 2: 扶贫帮弱

人同此心

爱,让我们如此亲近

女 2: 喧嚣闹市,滚滚红尘

有了爱

独立寒秋中我们告别孤寂

男 2: 万籁俱寂,寒江钓雪

有了爱

古道热肠里我们共享温馨

男合: 问候捎上我的爱

祝福穿越天与地

男 1: 问候你,我的盲童兄弟

这个世界没有将你抛弃

用心就能感受生命的神奇

女 1: 问候你,我的聋哑姐妹

这家园属于我也属于你

握紧你的手和你在一起

男 2: 问候你,我失意的朋友

枯木能逢春啊,温暖送给你

不再去飘零,明天更旖旎

合: 问候你,有爱就有一切

问候你,祝福你,谢谢你

爱心相随世间就有公平

爱心能听到上苍的美意

女 1: 有一声问候来自我们的校园

走来几个女孩,未脱稚气

抱着爱心捐款箱的双手在风中战栗

献上一点爱,那是温馨冬至夜的问候

伸出一双手,那是真情的呼唤

三元五元,只因囊中羞涩

三十五十,那是这个月的零用钱

男 2:爱心走出校门,爱心不分等级

阻止死神肆虐如春的花季

爱心跨越海峡,爱心不可匹敌

相配的骨髓仿佛染红了天际

女 2:朋友你明白吗?

人生有爱就是幸福

你用起死回生来回报人间的问候

你我不相识,你我都有爱

爱给我们携手的机会,壮行的勇气

爱让我们走过苦难

有爱,就有春天向我们致意

男合:问候你,我的姐妹和兄弟

非亲非故相信有爱在传递

我想让世界知道你

女合:问候你,我的姐妹和兄弟

不多不少送你微薄力

我想证明爱不凋敝

合:问候你,带上我的情和义

让爱成为超越自我的天梯

让春天的脚步停留在四季

让爱心的`芬芳弥漫在天际

男合:问候你,问候是不设栅栏的关怀

她让春天不再远离

女合:问候你,问候是生命的独白

她让世界充满诗意

女 1:问候你

用我一双眼睛

去捕捉世上真情

男 1:问候你

我用十根手指

数不清人间美意

合: 问候你,问候每一个生命

关爱他人不用等待

就从今天做起

问候你,问候每一个生命

关爱让心贴得更近、更近

合:初一(2)班“呼唤生命,感受人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的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0篇

一、指导思想

“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培养理解、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

二、主要内容

(一)、结合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闽教人[]28号),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师形象、教师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礼仪意识和礼仪水平。通过参与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推动教师依法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作风和校风。

(二)、坚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结合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等系列活动,加强校纪校风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形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讲规范,

人人讲文明,人人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学习礼仪,让每一位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的活动中,亲历转变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将礼仪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通过文明劝导员、值日教师、值班行政人员巡查等方式,在校园提醒检查,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

我校拟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1、从规范言行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合前阶段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讨论,从语言、衣着、行为、习惯等方面教育学生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的孝敬礼仪。

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礼仪、懂礼貌的习惯。

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做人的基本品性。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学校、家庭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热爱劳动,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品性。

4、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开始,学会关爱他人。 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其次,

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班级、学校这个集体,以及社会上的人与事,培养爱心。

(三)、印发《福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编发《罗源附小文明礼仪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安排

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学年开展如下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九月份为行为规范教育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文明劝导员、交通疏导员培训,开展 “教师节”感恩活动。

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开展主题中队活动,各班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十一月份为文明礼仪教育月,推广普通话,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开展尊长爱幼,互敬互爱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十二月份为快乐学习教育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月份为法制安全教育月,举办“法制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

二月份部署深入开展“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训练活动。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三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个人卫生。开展“卫生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四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遵规守纪。开展“优秀路队”专项评比活动。

五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文明礼仪。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和“文明礼仪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六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爱护公物。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和“爱护公物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各年级结合学校计划,拟定出自己年级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活动和力量,有效地开展好。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1篇

通过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兴趣不高,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教师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本阶段进行了深入地实施探究。本阶段我们主要采取了分组实验的形式,开展了多项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尝试,经过努力,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我们主要是对七年级的四个班进行了分组实验,其中七(1)班和七(2)班是实验班,七(3)班和七(4)班是非实验班,根据课题组研究的方案分别对七(1)班和七(2)班进行了实验教学,而七(3)班和七(4)班仍然保持原来的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课题研究成效,本阶段我们组织了多次测试,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测试结果又认真细致分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解情况,及时整改。第一次测验主要是摸底考试,摸清七年级这四个班学生的生物成绩,通过测验我们发现四个班的及格率普遍偏低,在10%到20%之间,四个班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次测验我们发现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达到了55%和50%,而七(3)班和七(4)班得及格率分别为22%和25%,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其实是有原因的;在第一次测验结束后到本次测验开始前我们对四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方法对七(1)班和七(2)班两个实验班进行教学:

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

我们主要开展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校园花卉植物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活动,通过把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用的到,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还能够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好习惯,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2、进行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种子的结构》等案例都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通过实验教学,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他们就愿意更多的去接触生物这门学科!

在上《血液循环》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时,应用计算机教学,就能直观地将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足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植物开花和结果》时通过录像:呈现多种花展开的过程(再次创设情境),随后又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思考的问题:(1)开花的概念,(2)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知道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之后,学生就动手观察事先准备好的百合花的结构。很快地学生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掌握了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在上系统》时,利用了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多彩缤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如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比如上《病毒》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眼睛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不至于上课不知所云!

4、课堂上,我们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研究问题;

上课时我们通过有效的提问创造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再渐渐的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海洋中,让学生陶醉其中,培养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5、对实验班学生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可以把知识系统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我们生物这门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探知的欲望。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组织了第三次测验!这次测验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为和;而七(3)班和七(4)班的及格率分别为和,可以看出实验班已经明显领先于非实验班!但是总体来看,每个班级的及格率都有所上升,但是只有两个实验班的上升是明显的,说明了我们方案的有效性!

对于三次测试,我们从横向比较来看:在没有进行差别教学时,四个年级的起点都较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别教学后,实验班的成绩逐渐的超过非实验班,并且最终取得了明显的差异;从纵向比较来看,各个班级在三次测试中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实验班的提升非常明显,平均及格率由开始的11%达到最终的,而非实验班的提升就不怎么明显,平均及格率仅由12%提升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年多辛勤工作,这一课题的研究收效显著。为了能让这一成果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召开了课题成果推介座谈会,全校生物学科教师分享了我们的成果和喜悦。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只要我们贯穿新课标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变革生物教学方法、实施生物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社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改变现在的初中生物学的尴尬地位!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2篇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良好养成,自觉履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纪律、法制观念以及道德意识,争创文明班级,构筑优良学风、文明校风,巩固平安先行学校建设成果。开学伊始,学校政教处根据我校实际将开展“遵规守纪目标引领”宣传教育月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深化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2、构筑优良学风、文明校风,创建文明班级、平安校园。

二、活动主题:“遵规守纪 目标引领”

三、活动时间:201x年9月1日—9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1国旗下讲话

2学生仪容仪表检查

3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

4家校联系

5主题班会

6黑板报

7遵规守纪知识竞赛

8班级文化阵地建设

五、活动要求:

1.各年段、班级按活动要求认真组织、力求实效

2.认真组织黑板报创编工作,按时完成迎接评比

3.家校联系及时建档、备查。

4.班主任送交一份主题班会材料(a4纸双面打印)

5.班级文化阵地建设要统筹安排、厉行节约、实用。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3篇

辅导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2、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3、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迈向人生的成功。 辅导重点:

能够正确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

辅导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对象:四、五年级

辅导课时:一课时

辅导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

游戏:进化论

1、师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鸡蛋成长为凤凰的。”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全体同学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学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赢者进化为小鸡,而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鸡的同学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大鸡,而后再找同是大鸡的同学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退化为鸡蛋。以此类推。

3、全班开始游戏活动,活动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4、师采访成功进化为“凤凰”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5、师分别采访还是“鸡蛋”、“小鸡”“大鸡”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6、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同学进化成功,有的同学进化失败。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这些失败,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

二、主题活动,认识挫折

1、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请看小明、小刚、小红三位同学遇到挫折后的表现。(出示课件:挫折是坏事?

小明:期中考试成绩退步5名,从此一蹶不振;

小刚:竞选班长失败,从此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

小红: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对奶奶的感情特别深,奶奶的去世她无法接受。她不上学,不出家门。)

2、对于小明、小刚、小红三人来说,挫折是坏事。那遇到挫折会是好事吗?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挫折是好事?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屡遭磨难,尤其是耳聋对他的打击最为惨重。

创作出气势雄伟,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3、贝多芬在遇到耳聋这么大的挫折的情况下还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挫折对于贝多芬来说,变成了好事。大家对于美国总统林肯也是比较熟悉的,他的一生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让我们一起来看《林肯的挫折》。(出示课件:林肯的挫折)你发现了什么?数一数林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林肯经历了哪些挫折?

4、小结引出:课件出示:挫折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强者站起来。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我们是强者,我们不怕挫折。(板书:我们不怕)

三、指导行为,战胜挫折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师: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我敢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大道,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充满坎坷的,这些坎坷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4篇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期,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具,科学的教材对提高职业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材建设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本教材 必要性 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校本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和载体,换句话说,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基本取向。但是,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较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者对课程的内涵、理念和开发原则等都不太清楚,开发经验不足,再加上传统的课程体制所产生的很多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建设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保证校本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所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在介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材建设建议。

1 校本教材开发概念

所谓校本教材开发,强调的就是以学校建设为根本,也就是指教材的建设必须以学校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指导,其内容必须体现学校治学的竞争优势,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下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开发,校本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符合学生未来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逻辑,具有鲜明的事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同时,校本教材的建设要求能够反映职业教育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集中体现专业要求,以此作为教材编写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并以此作为推动力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因此,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教材的建设有效地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为新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

2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校本教材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步却很晚,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力编写适合自己发展情况和特点的校本教材,因此不得不引进或者借鉴其他本科或者专科院校的教材,然而,这些教材往往更加偏重理论性,实践性较差,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由于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对引进的教材难以接受,学生反映难度较大,甚至一些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现在仍然沿用过去的教材,这些教材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正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

校本教材建设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纵观中外大量的职业教育创建成功经验来看,特色的教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建设必须坚持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特色化的道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是否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其关键就是各所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生命力。目前,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和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打造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高职毕业生,因此,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助于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发展定位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提升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校本教材建设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

传统职业院校教材存在偏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理论教学相比于实践教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因此,一套高效、实用的校本教材有利于充分反映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环境,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校本教材建设培训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具有明显优势,逐渐受到教师的喜爱,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知识讲座学习、课后总结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教师不再是培训的旁观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因此,校本教材的建设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校本教材建设与教师、学生成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校本教材建设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在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时,必须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必须改变传统多课程教学的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知识不够集中,针对性不强,过分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校本教材建设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恰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校本教材的目标更加明确,校本教材的内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三个要素比例,抛弃了传统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换句话说,校本教材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工艺讲授,更加契合实际岗位工作任务需求。

3 加强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措施

准确定位校本教材建设内容

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定位其编写内容和程序,当前校本教材得开发应该满足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需求,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以一线教职工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取长补短,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实现校本教材的预期的使用效果。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遵从国家教材规划和地方教材规划,在其相关规定基础上,科学地编写校本教材,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学校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选用适合本校办学特点的'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由于现行教材中,相同课程的教材质量也参差不齐,学校应该进行严格的甄别,然后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根据这些教材,结合本校实际教学需求,科学编写校本教材。

利用模块式的课程标准为编写模块化教材

模块化是当前教材建设普遍使用的彼岸准,但是分析模块化教材建设现状可以发现,很多的模块化教材仅仅是按照课程自身内容,将教材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或者是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没有针对不同理论和实践课程,科学编写形式多样、类型多变的模块教材。尤其是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很少会从学生的心理结构、发展需求考虑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对学习者的能力层次更少考虑。在现有的职业教育教材中,教材编写过于形式化,只是将过去的 “第一章”改为“模块一”,没有从实质上进行科学模式的编排。因此,在职业院校校本建材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模块化的编写标准,科学分类,保证教材内容的合理,促使教材能够达到本校专业教学要求。

不断优化编写队伍结构,发挥本校教材教学优势

(1)对校本教材编写队伍进行动态的考察,教校本教材的编写主要依赖的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当前,基本上各个高职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而且这些教师的身份一般都是终身制,导致一些教师在获得双师型教师称号之后,因为教学任务加重,自己对教材编写产生倦怠,而且缺乏深入企业的一线实践经验,疏于实践操作,因此,不可能真实地了解企业当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这将不利于校本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校本教材编写教师进行动态的考察,重点考察编写人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确保校本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2)积极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校本教材建设中。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聘用各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确保校本教材的实用性,达到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

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如果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只是过分强调科学性和规范性,那就会使得教材内容过于冗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既保证校本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又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校本教材的优势。

4 结语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秀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必须强化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促进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注释

① 余祖文.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② 许世华,曹军,谭会恒.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3).

③ 张秀兰.高职教材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5篇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解释说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二、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要设计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再依据教学目标着手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可用的教学媒体、设计简明易看的板书、精选适当的练习、进行教学评价反思设计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者、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资源、教学过程、板书、教学评价反思等。教学设计的书写形式,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还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纯文本形式的教学设计内容较具体,信息量大,但不会直观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格形式的教学设计比较简洁,能体现教学环节中教、学诸因素的关系。比较常见的教学设计书写方式是将文本和表格书写形式合二为一,即前端的教材和学情分析等采用文本形式书写,教学过程一般以如下表格形式书写:

当然,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应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三、编写教学设计时的注意点

1.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分析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对学习本节课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学生的这些特征必须是真实的,是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使用等发现的,切忌空泛。

2.教学目标分析这一环节。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都要用很多行为动词,而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不同的,这些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尤其要注意的是,知识目标类的动词最多,而且不同的行为动词表达的是不同知识目标次层的含义,特别要谨慎选用,不能搞混,这也是编写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可以体现一个设计者的功底。现列举部分:

具体用什么动词,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师可从《教学参考书》或《考试大纲》中借鉴。特别提醒的是: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常用以下句型表达:“能说出……”“能分析归纳……”注意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表述方式。如果在教学目标中出现这类描述,这个教学设计就不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因为它至少反映设计者没有理解透《课程标准》。

4.教学过程设计这一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的环节。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环节中得到体现。一节好的教学过程设计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设计好课堂的导入语。教学导入语(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注意课堂中每个环节过渡性语言的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自如,让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活而不乱,没有跳跃感。

(2)注意多将课堂留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这里需提醒的是:设计的学生活动不能过细过多,如果有小组活动,一堂课只能有一两个,不能太多;课堂中的思考提问是教学过程设计中最常见的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提问时也要注意几点:一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解决的,不能提还未学过的知识所涉及的问题,因为这是无效问题;二是不能一堂课提一大堆问题,虽然有的教学过程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但所提问题不能太多,正常的提问一般以三五个就足够;三是提问活动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帮助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不能一提问题马上就让学生回答。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注重教学互动等新理念。

5.板书设计环节。在教学设计时,千万不要忽视板书设计,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的内容摘要等内容。板书设计要考虑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呈现知识内在联系和总体结构,布局合理且有特色。板书的形式有多种,其中结构式的板书一般优于条目式的板书。

6.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一环节。这是教学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写教学评价和反思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体内容主要是评价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修改、补充、完善;写出教学感想、心得、体会,等等。比如,本节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等等。写教学评价和反思时应注意:简明扼要、及时记载、不能空洞。

总之,一节好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教师的创作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劳动,也最能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一节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花最少的时间,费最小的力气,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育方案设计怎么写]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6篇

一、培训组织机构:

1、总经理

1)主持“培训工作会议”(每月月底召开的部门经理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当月培训工作情况,汇总当月培训需求信息,布置下月培训工作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2)负责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2、人力资源部

1)负责起草各类培训制度、文件并报总经理审批;

2)负责汇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3)负责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

4)负责组织实施公共性的培训;

5)负责督促公司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并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每月底将当月各类培训的《培训记录表》和《培训有效性评价表》汇总备案;

6)安排培训,包括课程时间、地点、授课人员、参加人员、课时、考核方式、费用预算等内容;

7)负责组织安排培训考核工作,包括笔试考核或培训心得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工作,以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8)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费用预算及总结工作,次年度培训计划上报总经理;

9)负责集团培训专用的资料、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管理。

3.公司各部门:

公司各部门是公司基础技术业务培训的主要组织操作部门,应严格按照所报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和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并积极组织本部门人员参加培训课程和培训考核。

其职责包括:收集培训需求、开发培训课程、授课、考核试题的准备、培训效果评估。

二、培训的分类

培训划分为以下几类:

1、新员工培训:

培训项目

培训部门

培训讲师

员   工

公司发展历史、组织机构、各部门功能和业务范围、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前景

人力资源部

人资经理

员工行为规范、奖惩条例、企业薪资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入职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调岗、轮岗)

人力资源部

人资经理

新员工心理准备、团队合、时间管理、基本礼仪、工作总结、服从安排

人力资源部

人资经理

部门岗前培训

新员工

所属部门

新员工所属

部门负责人

根据职员经验和所从事的工作确定培训时间

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指的是员工不用长时间离开岗位而进行的培训,它是入职培训之后的再培训,是员工在本集团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培训方式。

在职培训暂定分为三种,即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业务知识培训。

1)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员工完成本职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一种培训,例如:

岗位名称

所需职业技能

业务员

销售技巧、谈判技巧、沟通能力、演讲技巧、社交礼仪等

财务人员

财会相关知识、经济合同法等

汉语言能力、文字排版、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根据不同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分析员工在技能上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确定培训需求,组织安排各类培训。

2)业务知识、技术培训

每月各部门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分为: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同时要随着市场情况,定期更新相关业务知识。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7篇

一、开题背景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当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因此,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纵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 , 减少了孩子为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自理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孩子无法感受到由实践而获得的进步,无法体验满足与乐趣,当然也无法从由于失败和挫折中换来经验教训,其结果使学生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

其次,学校德育中仍然存在着“假、大、空”的弊病。突击性德育难以使学生得到较为深刻的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品性的培养罗列在一个层次上,学生无所适从。教育中一味地回避、抵制或阻止各种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凭着教师良好的愿望,在学校围墙内建立起一个纯而又纯、净而又净的“理想空间”,于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学生在“真空世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与现实世界挂不起钩来,于是学生出现了双重人格,即在学校里表现出一种教师所希望的行为品行,而一旦进入社会就滋生逆反心理,就“随大流”了。这样学校德育往往事倍功半。

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学校的养成教育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缺乏体系,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育方法单一呆板,教育途径划一封闭。因而,德育工作难以适应当今这批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的小学生,致使教育效果甚微。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做到自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博览群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改掉农村习惯中的陋习,做到语言文明、行为端庄、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强卫生教育,树立劳动观念,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

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养成教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也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独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研究。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养成教育训练。

2、在活动课程中,主要进行礼仪、人际交往养成教育训练。

3、在环境课程中,主要进行环保养成教育训练。

4、在书法课程中,主要进行品格养成教育训练。

5、在家、校、社区结合中,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养成教育训练。

以上五块内容,从端正态度、提高能力、落实行动三个层面操作。三位一体,互相联系,互为作用。

“养成教育” 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同时,它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

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病,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3、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大的。

4、调查法:要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五:研究遵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主课题覆盖下,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年级、各学科,每位教师都可结合自身专长和工作实际,选择确立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以形成研究的系统性。

4、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整体性原则: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又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校教育的研究,也要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6、时代性原则:对于学生课堂课外规则习惯的培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六、课题组织实施方案

1、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规范队员的行为,从点滴做起。

为使养成教育日见成效,将《规范》、《守则》、《礼仪》编成小册人手一册,要求每位队员熟记在心,少先队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给予量化。队员在明确了细则之后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许多队员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向雷锋学习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养成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慢走右行,见到班里门窗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上学衣帽整齐,放学站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确是对队员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积累。

2、用教师的言语行动陶冶学生

教师的行为是队员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队员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对队员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队员。对教师的衣着、发型、化妆、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不但要用外在美感染队员,更要用自身行为修养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另一面,开展“微笑教育”活动,与队员、同事、家长交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做到“自身正,不令也行”。

3、用制度强化

从某种角度上说:“少先队员的非智因素还不稳定,具有反复性。所以对于队员在家庭中的养成习惯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见面问好、主动行礼。您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要采取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激发队员形成良好习惯的愿望。只有当行为习惯内化为队员自身需要时才能真正地形成稳定的习惯。

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中还记载了他“席不正不坐”等一系列礼仪言行,经过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有形成了当代礼仪。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一个外在形式的文明礼仪,可以昭示出一个团体或者个人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为了改变农村现有的传统礼仪教育,也为了培养今后的合格人才,聘请礼仪老师对队员进行礼仪训练,开设礼仪讲座,对队员进行强化的系统的礼仪文明教育,将外在的美的礼仪言行升华到队员自身内在需求,使现代的农村少先队员的形象显现出来。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少先队在进行养成教育时一定要充利用好这一阵地,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写出计划安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队员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少先队员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好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妇女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如组织队员到街道驻地、敬老院、集市、工厂去锻炼、实习,组织队员举行青岛一日游活动,参观海尔工业园,街道农业园、工业园等,让队员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队员情操的目的。

6、关注“环境”建设,适应养成教育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对队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环境作为隐性的课堂,对队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加强校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抓紧抓好。

(1)关注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好坏,将学校每一面墙壁开辟出来,设立手抄报区、绘画区、创造区等,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队员一进校门就生活在布局合理、实用安全、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洁净卫生的环境中,无形中给队员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自然养成。

(2)关注家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的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教育出不同“质量”的队员,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其性格习惯等也各不相同。所以说在队员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城市的家庭父母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或池)里,而农村的家长出门随手就扔。如何让队员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维护集体环境的良好习惯呢?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应担当起指导家庭养成教育的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让家长首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重视学业,更要重视培养队员良好的品行。使养成教育形成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7、及时总结,善于表扬,激励奋进。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队员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队员的闪光点,利用广播站,校报等形式让全体队员了解,让队员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起到推动作用。

七:研究目标达成

第一年:达成目标: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填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举行开题仪式。完成阶段性的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第二年:达成目标: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

阶段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第三年: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第四年: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接受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第五年:达成目标: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论文集。 编写出学生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8篇

研究背景: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学生在给出结果,老师在总结时用抽象的文字叙述后,学生因为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不高,有些问题感到解释不清、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陷入了“冷场”的窘境。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学生缺乏灵活、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研究意义:

首先,几何直观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式,在科学发现过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数学中的很多问题,灵感往往来自于几何直观。

其次,几何直观是认识论问题,是认识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最后,几何直观是揭示现代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助几何直观,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使思维很容易转向更高级更抽象的空间形式,使学生体验数学创造性工作历程,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中渗透进行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拐杖”,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这也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为孩子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我们选择了《几何直观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运用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几何直观:(开题报告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小学低段的孩子们思维水平止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直观洞察能力和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会数学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

题研究的步骤分三个阶段:

1、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教学中尝试对演示、操作、画图等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夯实学生图形领域内容基本功,发展学生图形猜想意识等的研究,探索发展学生直观洞察力的有效方法。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引导学生用图形解释、理解、分析、记忆数学知识或现象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发展学生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的方法。

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并对研究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并撰写相关案例、论文。根据预设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39篇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

1.对不同性格、程度、背景的学生进行多元的激励性评价,使各种类型的学生能真正找回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人格得到尊重,学习成绩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减少或避免“学困生”的产生。

研究内容

1.   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口头评价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   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构建。

A、营造和谐民主情境

B、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C、化解表达差异

D、多角度的评价

3.   把握激励的时机。

A、瞬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B、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创新之处

由过于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由过于注重口头评价的单向传递,转向评价的多向互动;由过于注重口头评价的随意性,转向注重口头评价的激励功能。

研究思路

首先是不断深入理论学习,进行相关的资料查询和研究工作,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反馈,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接着是运用“注重激励评价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路进行探索与研究;最后是不断在时间中总结和反思,整理一些实践方法。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通过对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投入学习状态的观察,来了解、判断口头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2.   调查法:了解当前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情况。

3.   问卷法:了解学生对课堂中口头评价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过程中的真实想法。

4.   4.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月----204月 (准备阶段)

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论学习,进行开题论证讨,确立课题。

第二阶段:年4月----2011年7月(实践研究阶段)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11年4月-----2011年7月)

A、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B、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C、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D、反思总结,提出下阶段的实验计划。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11年8月----3月)

A、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课堂结论和结果开放,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结构。

B、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撰写教学心得体会。

C、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

第三阶段:203月--年4月  (研究的总结阶段)

1.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检测。

2.   写实验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

3.   整理好实验材料,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结题鉴定。

可行性分析

1.   本课题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需要。

2.   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很充分,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实践可操作性。

3.   我校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由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队伍,从而为新课题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0篇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认真上好每堂课,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差距。

(3)在教学实践中将平等、尊重、鼓励、欣赏、创新的课改观念带进课堂。课前多花功夫研究学生;课堂多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4)重视教学反思,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师生互动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5)配合教务处常规教学考试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初三毕业考试。

2、加强教研组的理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

(1)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2)积极参加区、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了解课改信息和教改的热点。

(3)定期利用组内活动及课余时间学习交流,沟通,力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

这几年听过很多教育名家的授课以及讲座,感觉名家就是名家,他们一张嘴就能听出他们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手。不禁想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前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我也曾下定决心要多读书,最起码每天都要坚持有读书的时间。

可一看到面前一大堆繁重的、作用不大的教学资料和作业,就把读书抛到后面去了。正巧这次申请、立项的个人课题需要写读书笔记,教科室又给了一本叫《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书。这次我可是细细的通读了一遍,觉得书中讲的知识对我这个搞课题研究的新手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有了书中前辈们的专业知识的指导,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与孩子们的接触,我也有了自己的感觉和体会。

我们搞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独立思想、情感、意志的人。特别是我的《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的课题,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都还很小,可大多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从这些孩子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又怎么能很好的解决存在于他们中间的问题呢?何况,人的心理还具有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从某一个人身上获得的结论可能完全不适用于表面情况相似的`另一人;

二是没有任何人的心理可以在任意两个时刻保持不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受所处环境中难以预料的变化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学习心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必要性。

进行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最要紧的是做好选题工作。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研究的起点,而且还因为它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无数事实表明,要想取得科研工作的成功,除了人员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正确与否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课题选得好,方向适当,就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成果,或捷足先登,后来居上。反之,则可能久攻不克、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的这个课题就是根据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选取的,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几天来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导论的学习,感受颇深,其实教育教学研究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讲并不陌生。甚至几乎人人有课题。但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研究”的真正含义呢?从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有的人甚至连什么是教育教学研究都还没搞清楚,更多的人却是在为研究而研究。在我们周围不能说比比皆是,但至少为数不少。有的人甚至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去主持一个课题。有些部门也把它作为评选各类荣誉的一项条件。使教育教学研究走了样,变了味。

其实教育教学研究归根结底,就是“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而所谓更有价值,就是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核心宗旨就是要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的研究一旦偏离了这一宗旨,那么,无疑就会做歪。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

“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如何教好书,简单说,得先备好课。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说到底,离不开“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用心的研究了,是否在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日常工作了。教师要做的是什么,教师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去实践课标,需要用心去研究的。我觉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教学中处处有研究。我们就是要“把我们听到的做出来,把我们看到的做出来,把我们想到的说出来,把我们做到的写出来。”而我们还要做的一点就是把我们的研究加以反思,提炼,把我们的思想转化为理论,这就是教育教学研究。

老师讲的另外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那样是做不好研究的。老师所列举的美国关于大班化和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例子,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发。他们从幼儿园一直跟踪到大学,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这样得到的研究成果才真正有价值。

老师的讲座,对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位教师都可以说是生动而有意义的一课。他让我们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曾经的有失偏颇,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更好地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使这项工作朝着更加务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方向迈进。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1、小学生孝德现状调查研究。

对小学生孝德现状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为制定孝德教育内容及计划以及孝德教育获得第一手资料。

2、构建小学生孝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高、中、低”段的分目标。

3、开发孝德教育资源,编写1-2套孝德文化校本教材。

包括古今孝德知识,我身边的孝德榜样等等。

4、探索小学生孝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将以课堂,学校,家庭为阵地,以活动、教学、学科渗透等策略,借助资料、图片、文字、榜样、录像、情境渲染以及家庭实践等形式,通过班会、讲故事、编儿歌、亲子活动、手抄报、写信和布置家庭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实施。

为落实学校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的通知,结合地理远航研究小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地理远航研究小组的活动实施方案。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1篇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高中生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2篇

小学作文教育方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凸显学生作文的“真情”和“立意”

二、设计目的:

是准对学生作文中叙事虚假,感情勉强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习作定势,多角度地去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想象、分析、思考,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在“立意”这一层面上一个台阶。

三、所用时间:本人公开课中用了一教时,(实际可用二教时)

四、所教年级:三年级

五、过程策划:

(一)忆——经历再现,引发真情

1、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有的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有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谁来说说你和谁生活在一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上、下式板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师:与他们在一起,有时也难免有点烦。如果碰巧有一天他们都不在家(在前一组词的左侧板书:不在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说),(估计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爸爸妈妈在家好,一种是爸爸妈妈不在家好)

2、实话实说:

(1)师:谁能从一件具体的事例,说明是爸爸妈妈在家好?还是不在家好?(学生各抒己见)认为爸爸妈妈不在家好的同学,请先用具体的事例说说理由。

学生可能只会说一些比较笼统的`原因,而少有具体的事例,如:a因为爸爸妈妈在家时,很少有玩的时间;b爸爸妈妈在家时不自由;c妈妈太爱唠叨了,麻烦得很等等。

此时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要求把具体的某一件事例有序地说清楚,如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以及你想些什么,相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等等。(板书:事情起因—发展—结果,你所想的,你想说的)

(2)师:现在,认为爸妈在家好的同学来发言,请先用具体的事例,说说为什么爸爸妈妈在家好?

学生也可能只会说说一些比较笼统的原因,而少有具体的事例,如:a爸爸妈妈在家,他们做好了所有的事,什么也不用我操心;b爸爸妈妈在家既热闹又有趣;c爸爸妈妈在家我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此时教师仍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要求把具体的某一件事例有序地说清楚(方法同上)。

师:看来,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你们有的人很轻松、自由,也有的人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深有感触。一方面,老师同情你们的境遇;另一方面,又为爸妈对你们所付出的爱而感动,他们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当然,如果他们能再考虑一下方法,与你们多交流交流,那就好了。

3、闭目回忆

师:每一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让我们回忆爸爸妈妈或其他你最亲近的人,不在家时的经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把你最亲近的人不在家的那种感受回忆一遍;把你最亲近的人不在家,发生的一件记忆犹新的事回忆一遍。(播放一段轻音乐——《母亲的爱》。)

(二)说——开拓思路,吐露真情

1.小组交流。

师:把刚才回忆中感受,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就怎么说;把最亲近的人不在家发生的事情,在小组里说说,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师:好,接下来,同学们把你的感受和发生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可以围绕他是否把某一次经历较深的事例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①谁愿意讲讲让你感受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令你感受最深?(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②谁愿意讲讲他们不在家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③谁愿意讲讲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一件与你有关的事?说说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怎么样?(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④谁愿意讲讲当时你心里怎么想的,想说些什么?或是其他方面的内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能把感受最深的情节,具体地、形象地描述出来,令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吧,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体裁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下附:“爸爸妈妈不在家”范文)

2、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4、小结延伸。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小朋友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自己改一改,抄一抄,贴在教室的习作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六、特色提示

1.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教者一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过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2.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教者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谈话引发→闭目回忆→互谈感受(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3.题目半成,留有余地。题目没有规定写“爸爸妈妈不在家”而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是为了给一些单亲家庭或没有爹娘的孩子留有余地,给他们多一些选择,多一些人文关怀。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3篇

1、根据学校精神,制定此次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教研的方向,召开动员会,使大家明确目的和认识。

2、教研组集体研究本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制定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结合实施方案、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和个自的教学活动,制定个人学习研修计划,在实践中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总结提升教学实践经验。

3、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4、教师讲课,集体评课,找出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4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旭 刘哲

副组长:鲁彩霞

组 员:各教研组长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各教研组认真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工作。

(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工作记录。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实施步骤

1、确定主题和主题方案的制定。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6日。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确定分主题并开始进行理论学习。

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24日。教研室组织“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好公开课日期、授课人、授课内容和授课地点。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3、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xx年11月25日——20xx年1月6日。教师个人针对参与主题教研活动进行反思,并在教研组内交流讨论。教研组长再结合本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5篇

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摆脱不良心态,与同学、老师、父母融洽相处,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活动主题:放飞心灵、快乐相随。

三、活动时间:201X年10月。

四、活动内容:

(一)明确主题、营造氛围。

1、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暨国旗下讲话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始

(2)宣读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3)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2、校电子屏幕宣传标语

(1)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2)“健康的心理是你迈向成功的起点!”

(3)“关注心灵,关爱健康”

(4)“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3、黑板报

各班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二)活动推进、分层实施。

1、进行心理测量,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并汇总分析。

2、心理健康讲座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班主任老师上一堂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

4、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10月) 活动主题:“拥有好心情”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5.制作“快乐心语”卡,让学生在心语卡上摘录下令人愉快的诗句或名言警句送给同学,从而体验友谊与快乐。

6.“快乐心愿”。 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活动,学生对父母亲说一句心理话或一句感恩的话。同时发动父母回复,对孩子说一句心理话或一句寄予的话。

7、广播站推出 “心灵之约”栏目。

三、展示交流、评比推进。

1. 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

2.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3.心灵日记一篇篇。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月末各班推荐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学校进行表彰。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第46篇

通过本次活动,逐步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授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做到课堂教学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新生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热门4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