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访问
10
微信扫码分享
我今天实在太累。一天上了5节课,外加午睡管理、大课间活动。
但今天又很开心,因为上了四年级,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了以前那种上课时和孩子们融合的感觉,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我也上得投入。让孩子们体会描写大榕树的顺序,以及大榕树的特点。茂盛和生命力旺盛,孩子们一下子就悟到了。那种美好的感觉他们也能体会到,因此课堂上朗读大榕树的这段话,是他们开学以来朗读最好的一次。写鸟的这段,我们也是探究了规律,学习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好处。我给孩子们举了例子,孩子们还是挺能接受的,而且也很开心。印象最深的是一处:两个鸟影的发现。第一处一个鸟影,突出的是没有一只鸟的寂寞;第二处鸟影,却是实在太多,只能看到鸟影的繁华。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挺惊奇,原来同样的词,放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语言的妙处就在这不可言喻之间。
正因为如此,课堂效率也很高,原本以为上不完的内容在课内上完了。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接下去的课把作业也写完了,两处鸟的天堂的含义有些难,重点讲解了下。
值得惊喜的是,云的字突然有所改观了,他得笔画不差,只是写得过窄过斜,今天就盯牢他写,嘱咐横写长,竖写直,没想到一下子写好了,比原来的好100倍。我还特意让别的孩子看,都说好多了,看出云很开心,但是还是硬憋着,装作不开心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有时让人讨厌至极,有时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用力摸了摸他得脑袋,呵呵。不过坚持才好啊!
这些天要准备公开课,很忙,好在我还是有很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样的感觉真好!
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这一篇课文,是我小时候上学学习过的课文,那时候应该是在五年级吧(记得不是很准确)。当年老师说到海上日出之美,我总是感到很奇怪,明明是晴天怎么又有云彩和乌云,难道海上的天气真是几分钟一个变化吗?课文虽然不长,但整篇课文要求背诵,我的脑袋也是嗡嗡的,背书起来结结巴巴,用父亲的话说,真不知道我是怎么能当一个语文老师的。多年后,回头再读文章,品悟这些文字别有一番滋味。
“天空中还有谁?太阳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找到4、5段找到“多云”和“天边有黑云”时候的日出。
抓住文章的结构,为什么巴金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生自己在树上做批注后,发现颜色变化的特别,用列表的形式感受日出之变。从小半边脸让学生想象,也许在——。孙嘉欣说“也许在张望着远方,发现新一天的秘密。”刘佳峻说“也许不好意思红了脸,在思考着什么”同学们对眼前的日出充满了期待。
读了这篇文章,成年后的我带着儿子去海边看日出,站在极高的地方远眺,从淡红到鱼白一点点出来,远没有巴金笔下的日出多彩之美,但那时海天一线,海上生朝晖的壮观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每读到海上的文字总能浮现出来。
转眼间,我和孩子们来到了2015年的新春,我们进入了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我把他们稚嫩的笑脸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给他们的点滴成长留下了印记。
一年级下学期的晨诵课程,我们从《新新的课本》开始。
“新新的课本,放在新新的书包里”, 上学期发现有些孩子书页有卷页现象,有的孩子爱在书本上乱画。我想通过诵读这句话,让学生明白不仅要爱护公物,还要爱护自己的新书。“新新的嫩芽,长在新新的泥土里”,我让学生明白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在坐的每个孩子就像这嫩芽。嫩芽会从土地里汲取营养茁壮成长,孩子们要书中汲取营养,学会阅读,让自己成为一名热爱阅读的好孩子。“新新的教室、新新的一一班”,我想告诉学生新的学期到来了,我们都长大了一岁,我们要用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学期,谁努力谁就会成功。我们午读时间我计划不仅读绘本,还要学习《文明礼仪》、《阅读》和《祖国万岁》,还要进行好书分享,还要结合绘本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希望通过多多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春天来了,一切都是新的,春天让人充满了希望。
3月16日新的绘本《彼得兔》来了,这回绘本不仅有图画,还配有带拼音文字段落。孩子们已经学完拼音好久了,应该自己学会阅读。
第一天午读,我让孩子们在午读时间自己阅读,学会静下心来读进去。第二天午读,我和孩子们一起读故事。有的段落我挑学生来读给大家听;有的段落我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观察图画,了解彼得兔的外貌、神态;还有的段落我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想象彼得兔受到惊吓时会喊些什么,回到家彼得兔后悔什么。当我讲到高潮时,戛然而止,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们自觉在第三天午读时间续读故事的结尾。周四和周五,我让孩子们在A4纸上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情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这本书读完之前,我给孩子们的作品分了类。最好的'作品---绘画形象、写话整洁干净,比较通顺的,我给他画上了小奖杯;其次,绘画或者写话有一方面比较好,拼音或字体有些失误的给他们颁小红旗奖;再次的作品,给他们改正错字或者提出希望。午读课铃打响之后,我把作品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修改错别字或错误的拼音。3分钟之后,我们开始上台进行好书分享,让孩子们自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读读自己的写话,及时给予鼓励。在他们读的过程中,我会穿插给孩子们讲绘本作品最好的格式,告诉孩子们学过的字一定要写出来,没学过的字一定要把拼音加对。这个故事孩子们只体会到了要听父母的话,不然会遇到危险。当我听到李浩杰上台展示时说我们不仅要听父母的话,还要听老师的话。我就借机引申,给孩子们举例子。在听老师讲话时不能说小话,不能做小动作。今早云卓就是没有听从老师的教导,违反了纪律,受到了学委会的批评,给班级抹了黑。由此孩子们得到共识:要尊敬长辈,正确的话一定听从。经过这次绘本作业,我发现好多孩子创作的速度有所提升。今后我会逐渐加强写话训练,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语文。
4月份,我们读的是《布兰德的故事》。讲的是小猪布兰德离开家后的遭遇。布兰德因为和_打闹,弄丢了执照,_被送回了农场。布兰德后来又找到了执照,准备还给_,可自己迷了路。后来他来到派伯逊农舍,发现了被偷来的小猪薇姬,知道自己将会被做成火腿和香肠后,带着薇姬逃离了农场......
这样的结尾给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要求孩子们的绘本作业以写话为主,可以配以插图。可以想象小猪布兰德和薇姬以后到了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也可以写一写自己想说的话。有的孩子认识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出门在外要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要勇敢和困难作斗争;有的孩子看到了布兰德关心薇姬,给薇姬盖上了被子,认识了布兰德关心他人的好品质;还有的孩子想到了布兰德回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亲爱的妈妈和自己的兄弟......
今天午读时间我们进行了绘本交流。优秀绘本我让孩子们上台自己读给大家听,颁发小奖章并照相留念。良好绘本和进步绘本我展示给大家并告诉孩子们不足之处,争取下次进步,同样颁发小奖章以示鼓励。看,孩子们得意地举起自己的优秀作品,多高兴啊!
以后,每看一本新书,我首先让孩子们利用午读课自己阅读,读熟练后准备参加班级读书小能手的比赛。每个自然段挑学生来读,读得声音洪亮,流畅,没有多字少字现象,就颁发小奖章。
开始我给学生示范评价,逐渐我把是否颁发小奖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读书孩子的优点与缺点,是否可以颁发小奖章。每个孩子读完以后,我还会问一问谁听懂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给听得认真、总结的好的学生也颁发小奖章,鼓励孩子们不仅要阅读,还要会听。听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很多孩子因为不会听导致学习落后。希望通过这样比赛形式的训练,促进孩子们读书能力的进步,带动那些至今读书如同爆米花的孩子们。
《小松鼠纳特金的故事》我们读完之后,我们开始了绘本制作。我挑出了好的作品,给孩子们讲了绘本日记的两种写法。
其中以王婉铭为代表的学生写的是读后感。首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写一写自己读懂了什么或者认识到了什么。很多孩子认识到了小松鼠纳特金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爱在老布朗跟前又蹦又跳。同时纳特金还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别人都在劳动,他却在独自玩耍。孩子们一致认同要尊敬老人、懂礼貌,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另一种写法是续写。有的孩子想到了纳特金认识到了错误,去找老布朗认错;有的孩子设想这只是小松鼠的一场梦,小松鼠醒了吓出一身汗;还有的孩子想到小松鼠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孤独地自己生活在另一棵大树中......
无论怎样写,孩子们只要敢想、敢写,我就予以肯定,让孩子尝到写作的简单与受到表扬的快乐!
暑假里我读了尹建莉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知道了阅读的目的要单纯、写作要真实、要用古诗滋润孩子们的心灵。所以2015年的秋天,我们的晨诵从《小学生必备80首》开始了新的征程。
9月我们共读了《公共安全教育》这本书。安全无小事,很多安全常识要让孩子们有所了解。通过这本书的共读,很多孩子知道了过年放鞭炮要买合格产品,学校是公共场所,不能把鞭炮带到学校来。在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金秋10月,我和孩子们利用午读时间读了《二年级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书中的主人公和孩子们的年龄相仿。有可爱的黄美美,淘气的小豆豆,好吃的朱朱……我想孩子们一定会爱上它的。
在拿到书之后,我先给孩子们自由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读懂内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不停地巡视,发现并表扬认真读书的孩子,以求带动更多的孩子爱上午读。学生志文妈妈和我交流时说过孩子在家有些懒,读书不张嘴。可我在巡视时发现他读的很认真,也没有和别人说话,我就借机夸奖了一番,孩子读书越来越有劲了。
崔峦老师讲过:“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学生。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因此,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
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
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这学期开始,我们班每天早上进行了二十分钟经典古诗文诵读,朗朗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记得刚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都很不习惯,以往我都是安排学生早上看书阅读。一下子改成读经典古诗文,领读的孩子也老是忘记。经过几次提醒,我们由不习惯变成了习惯。现在每天早上,老师还没进课堂,但教室里领读同学已打开多媒体,出示本周诵读的内容。
对于每日诵读经典,我觉得对传承我们中华文化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熟读成诵,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古人认为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须大声诵读。这是因为儿童内部言语系统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的稳定,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读出声音来自己听到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对孩子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
朗读,特别是多读,有助于记忆。现代心理学证明,6—13岁的儿童处于记忆最佳时期,但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相对较弱,正所谓“多记性,少悟性”。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诵读一些名篇,可以“不求甚解”,有些较深的意义留待阅历的增长去逐步感悟。因此,教师指导儿童阅读,并不需要“讲深讲透”,也不需要“问个不休”。
熟读成诵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古人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他们熟读背诵二百来篇文章。而今天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设定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古今中外名篇,作为基本篇目,供教材编写时参考。比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适合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首古诗等。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不正好说明多读几遍,自然晓得其中的含义,熟读成诵后,将久远不忘。
我想我们应该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
用心思考用爱感悟作为一名非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课堂纪律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件着实令我头疼的事情。面对课堂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真的是有种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感觉。以至于杂乱的课堂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进行。于是我渐渐的开始思考如何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逐步摸索,我越来越发现表扬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批评的作用!面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而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后来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特别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上课爱做小动作,成为了老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集体背诵所学内容,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动作,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可以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有带课本,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起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跟读,但因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尽力。于是在诵读结束后,
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老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同时我让他选择了一部他喜欢的动画片答应播放作为了对他努力表现的奖励,而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让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师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哪个班没有理解能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同步,行动也不如别人敏捷,他们受到了伙伴们的冷落和挖苦。他们成了班级中的灰色人群,有些孩子还相当自卑。这是一群更需要爱的孩子,如何看待他们呢。我对这些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老师眼中最可爱的孩子”。这句平实的话,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传递着快乐、慈爱,让孩子感觉是生活在大家的关爱中,更加地热爱班级这个集体,更加地充满了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雨点儿》一课的生字。其中“飘”和“问”两个字学生记得特别巧妙。我有兴趣记录下来,以便来年再教时借鉴。
当出示生字后,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想的办法好,谁的办法巧。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指名在班上交流。说起“飘”字时,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把“漂”的三点水去掉,右边加上“风”字就念“飘”,老师表扬了他能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接着,又有人说,老师,有风吹的时候,操场上的红旗就飘起来,所以,“飘”的右面是风。我又表扬了这个学生能根据“风”,来理解“飘”的意思。老师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起了自己看到的“飘”的情景:风把我的裙子吹得飘起来了;秋天,风把黄叶吹得在空中飘;国庆节,教育局楼上的彩旗随风飘着……这个字的教学,不仅强化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还使学生领悟到有些字从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字的意思,也就是形声字的形旁表义这一知识。为以后形声字的学习打下基础。
当学“问”字时,学生的记法更是巧妙。有一个学生说:“每天上学,一进校门口,我就问老师好。所以门里一个口就念问。”还有一个孩子,说:“有一天在家里做作业,有一道题不会做,就去问邻居家的哥哥。到了哥哥家,我进门就开口问哥哥题怎么做,哥哥就告诉了我。”多好的孩子,他能把“门”、“口”、“问”三个字运用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甚至编一个根本没发生过的小故事巧妙地记忆字形。孩子的想象力远比我们丰富,可别低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
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
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等待着扫地出门变成垃圾的结局。
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学生们的慧心。
掌声中,“向日葵”的队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像他们的队
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在全面改变,感情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运用,这其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这一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把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支撑,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力求确立新的知识观,新的学生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感情的交流,感受生活的真理,把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反思、体验、进步,让他们自觉体验生活,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我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爱”的情感功能,努力体现了语文“爱”的内容和性质,不仅确立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我现在当老师二十多年了,以前每每见学生有不良行为时,往往还忍不住立即就当面批评教育,还觉得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时、认真负责。其实,要想把语文课上好,一味的严格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在语文课堂上,“爱”的力量更伟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与学生处好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用自己的师爱打动学生。
我现在所带的这个班级是我两年前新带的一个班级,当时我确定了新的教学思路,即一定要多想些办法,用最大的“爱”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这个班的孩子都很有个性,他们从不同的小学升到初中,换新老师了,他们开始还有些收敛,基本上还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时间一长,一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的坏毛病就显露出来了,每次布置作业后,
作业老是交不上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法,我不是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在交来的作业上写上对他们的评价(比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你的作业写的真工整;你的表现真不错。好;很好等等)。第二天作业发下去以后,我还有针对性地重点提出表扬,交作业的同学看着我对给他们的评语高兴的不得了,不交作业的同学看到这种情形,也把作业也交来了,我当然也是个个表场,写上他们喜欢的评语,激励了他们做作业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作业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以至于有一天我作业布置的迟了,他们竟主动问我,老师作业是什么?我要让他们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每一个人的,没有偏爱谁,也没有冷落谁。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语文基础不是很好,每次考试后同学们都笑他。有一次考试后他哭着找我说,班里有些同学说他是个大笨蛋,他不想念了。我安慰他说,你不用哭,只要你争气,我会帮助你的,相信到时候笨蛋的一定不是你。这位同学果真没有让我失望,期末考试中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语文成绩是班上的中上等。这位同学在教师节还给我送了一束鲜花,上面还写了这样的话: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原来我并不比别人笨,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好好学习,为老师争光。
当我们能真正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并做学生的朋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更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也要爱。只有爱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只有爱才能让学生登的更高、行的更远。让语文课多一些感情吧,我们一起用爱为学生保驾护航。
“化学老师!”星期五,最后一节我上完化学课回到办公室放下课本,洗完手,刚要离开办公室,听到了这一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3)班的张怡同学,她充满焦虑、求助的神情望着我。她是九(3)班最不爱好学习化学的一个,上节课我通过很多升学例子,讲述了学习化学的用途,在中考中占不少分数,可她从不在意,我让她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她就不加思索的、很潇洒的回答“NO”并且还说我学习差,我认为学习化学枯燥无味,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多大用处,这一席话,使我在课堂很被动。
于是我板着脸说: “ 我不姓‘化’,我和你一样姓张,什么事?”她说:“帮帮我吧!今天我是值日生,同学们都走了,教室门上的锁子怎么我都锁不上,张老师,你能帮我吗?”我说:“走,看看去。”便和她来到了教室门前,锁子挂在门上开着,我用力把锁子捏了几下,试图锁上,但是,就是锁不上,我说你把铅笔和小刀拿来,在纸上削一些铅笔芯末,把它灌倒锁孔中,插上钥匙活动了几下,她照办了,锁子一下就轻松的锁上了,这下,她脸上露出笑容,背上书包高兴的回家去了。
星期一,化学课上,她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学习态度也十分端正,其他一些不爱学习化学的同学,在她的'鼓吹下,也有变化,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课上,一些男生和大部分女生,用火柴点燃蜡烛,不少学生用了三、四根火柴还没有点燃,主要是怕烧着自己和点燃方法不正确,有的是不敢用力划火柴,有的是手握的太高,有的往里划……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课题就是如何保证每次都能把火柴划着,学生结合物理的杠杆原理,通过讨论,实验课上,一些同学掌握要领,但是,一些学生划着火柴,他没有将火柴头向下倾斜,而是把火柴头向上,燃着的火柴有很快又灭了,我把这一问题布置下来,学期末学习了燃烧条件后再解决。
当我在上燃烧条件这节课时,我故意把燃着的火柴头向上,火柴熄灭了,张怡同学就早早举起手,我就让她回答:“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所划燃的火柴就可能熄灭。”如今她已经是班上的学习中等生,还带动其她学生积极的学习化学。
后来,我发现用中考化学如何重要强压学生学习化学还不如讲述化学在生活中的妙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时,就讲了醋的妙用;在学习常见的盐时,讲述食盐的妙用,并且详细讲述咸菜的腌制方法,牙膏的妙用……这样把化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使学生感觉学习化学用途很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的孩子刚刚入学,是个很调皮的小恶魔。他喜欢吵闹,有时候疯的控制不住。他的爸爸在与他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发脾气,说话总是不“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刚开始我也不是很在意,后来我意识到,“话尾巴”不仅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严重的还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
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很容易受到家长说话和做事方式的影响,很容易有样学样。所以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管是表扬与批评,还是指导与激励,用语要亲切、清楚。这样家长的话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尽管孩子年龄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也许还不能明白一些事情的'严重性,但作为家长对他们说的做的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孩子开始慢慢学着帮忙做事。吃饭时,孩子要给爸爸倒水,爸爸很开心,于是递给孩子杯子,孩子劲儿不够大,水刚倒一半,就晃晃悠悠的洒了。孩子见状,立刻拿起抹布就擦了起来,爸爸很感动,夸奖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孩子一不小心,把抹布蹭到了爸爸的饭碗里,爸爸立刻就变脸了,说:“你看你弄得,饭都吃不成,你怎么这么不稳当,毛手毛脚的,以后别帮忙了,越帮越忙!”本来好好的气氛,被爸爸这突如其来的几句话给破坏了,孩子立刻变得不安自责起来,小声啜泣着不吭声了。就这几句“话尾巴”,大人说着无心,但是却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打击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人无完人,孩子固然有错,但是也是在不断成长中进步的,我们应该以一种鼓励的态度去帮助支持他们,而不是在不断地指责和批评中让他改变。
孩子的眼睛不是很好,我和他爸爸总是不希望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孩子一旦看了会动画片,爸爸就会严厉的苛责他,大声的批评他不要这么做。这种教育方式一开始还有用,后来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只要爸爸批评他,他就会生闷气,自己难过。有的时候,我们应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他,让他有挫败感,让他感到自卑或者爸爸妈妈不爱他。
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与指责。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肯定他,坚持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平和看待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别让我们不以为然的“话尾巴”伤了孩子。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
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 感动,儿童自有儿童
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
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一篇:2019教资综合素质作文范文(汇总4篇)
下一篇:2020广东中考语文作文范文(通用13篇)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